•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聯境內羅馬尼亞戰俘數量相當可觀。在1944年羅馬尼亞政變(8月23日)後,羅馬尼亞從軸心國轉向同盟國,隨後約10萬名羅馬尼亞士兵被紅軍解除武裝並俘虜。在此之前,約有16.5萬名羅馬尼亞士兵被報告為失蹤,其中大部分被認為是戰俘蘇聯當局通常將戰俘用作各種勞改營勞工。...
    7 KB (781 words) - 10:44, 8 March 2025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戰俘蘇聯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波發生於冬季戰爭期間,第二波則發生於持續戰爭期間。 在冬季戰爭(1939–1940)爆發前,蘇聯在俄羅斯沃洛格達州格里亞佐韋茨附近一座前修道院內設立了芬蘭戰俘主要收容營。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預期戰爭將產生大量戰俘,並計劃建立九個戰俘營,以容納約25...
    5 KB (670 words) - 15:01, 3 February 2025
  • 苏联意大利战俘故事,描述了來自義大利軍隊在俄羅斯(ARMIR 和 CSIR)戰俘及其在斯大林蘇聯期間和戰後命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超過60,000名義大利戰俘被紅軍俘虜。他們幾乎全部是在1942年12月蘇聯「小土星行動」決定性進攻中被俘,這次行動徹底摧毀了義大利駐俄羅斯軍隊(義大利駐俄羅斯軍隊(英语:Italian...
    8 KB (1,145 words) - 10:58, 9 August 2024
  • 苏联战俘命运英文书籍。这个问题也大多被苏联史学所忽视,直到苏联解体前最后几年。很少有关于战俘记录被出版,肇事者没有因其罪行受到审判,学术界也很少尝试研究。德国历史学家斯特賴特于1978年出版了《無人倖存:黨衛軍與蘇聯戰俘(英语:Keine Kameraden)》,是第一本讲述苏联战俘命运...
    66 KB (9,244 words) - 16:41, 16 May 2025
  • 1939年蘇聯入侵波蘭是指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1939年9月17日開始沒有正式宣戰軍事行動。這時是在德國從西面入侵波蘭16天後,蘇聯則是從東方實施入侵。入侵直至1939年10月6日結束及由德國和蘇聯瓜分和吞併整個波蘭。 在1939年初蘇聯加入與英國、法國、波蘭和羅馬尼亞...
    63 KB (7,040 words) - 21:33, 22 November 2024
  • 程度。數十年來,西方學者一般將在德國和匈牙利所發生這些暴行簡單解釋為蘇聯對德國在蘇聯境內暴行,和屠殺蘇聯戰俘復仇(520萬戰俘中有360萬死亡)。此說法現受軍事歷史學家如安東尼·比弗質疑,至少在關於大量強姦部份。比弗認為紅軍士兵也強姦俄國和波蘭自集中營解放...
    51 KB (6,752 words) - 10:31, 3 April 2025
  • 羅馬尼亞人被帶到哈薩克,也被帶到西伯利亞等其他地方。 據羅馬尼亞媒體報導,該國大多數羅馬尼亞人實際上被哈薩克當局視為摩爾多瓦人。據稱,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自我認同,而是因為在哈薩克,一個人種族是由他們父親種族決定,由於蘇聯統治哈薩克,許多人被記錄為摩爾多瓦人。只有少數羅馬尼亞...
    2 KB (283 words) - 06:13, 5 December 2024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ategory 罗马尼亚王国战役)
    戰俘被分配到在蘇聯各個勞動營中,在這裡他們很多都因疾病(特別是斑疹傷寒)、寒冷、過度勞動、虐待及營養不良而死去,一部份戰俘則被留下來重建城市。在1943年3月就有40,000名德國戰俘被埋葬在萬人坑中,蘇方聲稱他們均是受斑疹傷寒感染而死亡...
    79 KB (10,665 words) - 06:57, 25 March 2025
  • 蘇聯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由苏联共产党一党执政,並且是世界上第一個奉行完全社会主义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國家。1945年蘇聯及其16個加盟共和國中2個(烏克蘭、白俄羅斯)成为联合国創始會員國,因為蘇聯是聯邦制國家,所以蘇聯是聯合國歷史上少有“三票”主權國家。...
    107 KB (12,028 words) - 14:30, 25 April 2025
  • 八二三起义,又称1944年8月23日政变(羅馬尼亞語:Lovitura de stat de la 23 august 1944)或米哈伊国王政变(英語:King Michael's Coup),是指二战蘇德戰爭末期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王国国内发生反法西斯武装政变,国王米哈伊一世是名义上政变领导人。同時蘇聯已攻入羅馬尼亞...
    13 KB (1,907 words) - 07:51, 13 March 2025
  • 朝鲜战争 (category 蘇聯戰爭)
    戰俘所屬國家派人向戰俘進行解釋工作。余下不直接遣返22,604名朝鮮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战俘(其中志愿军战俘14,704人、朝鮮战俘7,900人)与359名联合国军及韓國战俘(其中韓國战俘335人、美军战俘23人、英军战俘1人)被转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在中立国监督下,战争双方派出代表对战俘解释,由战俘自己选择去向。...
    361 KB (43,674 words) - 12:54, 16 May 2025
  • 扬·安东内斯库 (category 苏联关押二战战俘)
    扬·安东内斯库(羅馬尼亞語:Ion Antonescu,羅馬尼亞語:[iˈon antoˈnesku] ,1882年6月2日—1946年6月1日)是罗马尼亚军人、政治人物。1907年農民起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羅馬尼亞戰役中經已成名。1919年参加对匈牙利革命...
    12 KB (1,522 words) - 15:20, 10 May 2025
  • 最高指挥部被撤回斯大林格勒附近前线,那里许多罗马尼亚部队已经与德国第6集团军一起作战。 第3集团军包含唯一由德国人训练罗马尼亚部隊,因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它战斗力明显优于羅馬尼亞第4集团军部队。1942年底,蘇聯發動天王星行動,徹底摧毀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 1944年春,新...
    4 KB (593 words) - 02:55, 20 October 2024
  • 波蘭戰役 (category 波蘭—蘇聯關係)
    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行動,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凌晨4點40分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聯軍大致佔領全國領土,按《德蘇邊境條約》補充議定書為界瓜分波蘭,波蘭戰役結束。...
    132 KB (19,066 words) - 05:09, 20 April 2025
  • 天王星行動 (category 蘇聯戰役)
    德軍。天王星行動策劃早在1942年9月便開始,最終發展成包圍、消滅德國中央集團軍及在高加索地區其他德軍。由于德軍沒有準備好在冬季作戰,加之位於蘇聯南方部隊過分分散,其側翼又由較為貧弱羅馬尼亞、匈牙利及義大利軍隊防守,因此蘇聯红軍佔盡了優勢。蘇軍攻勢自羅馬尼亞...
    37 KB (5,782 words) - 06:09, 4 February 2025
  • 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1941年—1942年) (category 罗马尼亚王国战役)
    國第54軍,第46步兵師、第73步兵師及第50步兵師組成,另外曼施坦因亦指揮羅馬尼亞山地軍。 雖然在克里米亞蘇軍總數有235,600人,但只有大約50,000人守衛皮里柯普地峽(連接克里米亞半島與蘇聯本土),這是蘇聯方面問題,但亦有好處,可以避免德軍攻佔時有大量蘇軍被俘,守軍數量後來被史達林進一...
    22 KB (3,467 words) - 06:41, 19 December 2024
  • 轴心国 (category 使用ISBN魔术链接页面)
    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成员被称为“轴心国”。就戰略角度,德國攻佔南俄,日本攻佔蒙古,意大利自意屬北非跨蘇伊士運河攻佔中東,德日義軍隊再共同於伊朗會師。儘管如此,三國多數單獨行動,例如德國進攻蘇聯沒有通知日本(德軍最高統帥部下令不能告知日本),而進攻後又要求日本北進蘇聯...
    22 KB (2,021 words) - 10:30, 11 May 2025
  • 巴巴羅薩行動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
    蘇聯所使用作戰代號,整場行動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其名稱來自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綽號“紅鬍子”。巴巴羅薩作戰自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同年12月間德軍在莫斯科門戶被蘇軍打退以失敗告終,但蘇德戰爭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佔領柏林才算正式結束。 作戰原本计划是要快速攻克蘇聯...
    96 KB (13,977 words) - 12:55, 20 March 2025
  • 日本投降 (category 日本—蘇聯關係)
    蘇聯進行調解,以爭取更有利和平條件。在表面上維持與日本外交接觸,讓日本認為蘇聯可能願意調停同時,蘇聯卻秘密準備攻擊駐滿洲和朝鮮日軍(以及南薩哈林和千島群島),以履行其在德黑蘭和雅尔塔会议上秘密對美國和英國作出承諾。...
    109 KB (14,969 words) - 16:02, 1 May 2025
  • 蘇聯遣送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人,發生在1940年至1951年年底,是斯大林對反蘇聯勢力一種鎮壓。當地人被逐出然後搬到蘇聯特別安置區。此事發生在1940年6月蘇聯佔領比薩拉比亞後不久。 1940年,由於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羅馬尼亞政府被逼接受蘇聯最後通諜,從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撤出,這些地區被併...
    3 KB (564 words) - 09:21, 10 October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战 (category 蘇聯戰爭)
    蘇聯公民也因為被懷疑與納粹主義有關而遭到迫害。根據統計在戰爭期間有60%德國戰俘蘇聯喪生,而理查·奧弗里(Richard Overy)則表示有將近570萬名戰俘喪生,其中有大約有57%、約360萬人因故喪生或者遭到擊斃。另外蘇聯...
    256 KB (29,980 words) - 06:31, 23 April 2025
  • 第二次雅西-奇西瑙攻勢 (category 羅馬尼亞戰役)
    羅馬尼亞王國及巴爾幹半島大門。 該攻勢包圍及消滅了防守德軍,令蘇軍能取得向東歐進軍戰略優勢,更令羅馬尼亞由軸心國成員變成蘇聯盟友。 1944年時,德意志國防軍在東線戰場整條戰線被擊退,1944年5月,南烏克蘭集團軍被擊退向戰前羅馬尼亞...
    24 KB (3,056 words) - 19:57, 21 April 2025
  • 主要原因,同时也在炮击中遭遇伤亡。在高峰时期,强迫劳动者占德国劳动力20%.考虑到死亡和人员更替,在战争期间约有1500万男女被强迫劳动。 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时,约有1100万外国人被释放,他们被归类为“流离失所者”;其中大多数是强迫劳工和战俘。战争期间,德国军队除了苏联战俘...
    46 KB (4,609 words) - 13:07, 31 March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category 使用多个图像且手动缩放页面)
    羅馬尼亞加入軸心國。身為軸心國一員,羅馬尼亞人在戰事中貢獻幾乎都是在歐洲前線部分。舉例來說像是在蘇德战争其參與了奧德薩戰役,羅馬尼亞軍隊獨力占領了奧德薩,德國将摩尔多瓦及烏克蘭西南部等領土割予羅馬尼亞。隨著戰爭接近尾聲時蘇聯部隊攻入羅馬尼亞,國王發動了政變推翻了安東內斯庫,此時政府也被蘇聯...
    91 KB (14,348 words) - 15:01, 13 May 2025
  • 勝利日 (5月9日) (category 含有俄語條目)
    胜利日,是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对苏联正式签订投降书,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条件投降(苏联称为伟大卫国战争)纪念日。 投降书生效时欧洲中部时间为5月8日,而莫斯科时间为5月9日,因此美国及西欧国家定于每年5月8日,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定于每年5月9日 。 每年在这天,欧洲各地,尤其是在二次大战中胜利和曾经受纳粹德国占领和袭击...
    19 KB (1,521 words) - 03:54, 8 May 2025
  • 苏联,歷史可被改寫。 希臘經濟在軸心國佔領期間被摧毀,成千上萬希臘人因抵抗、被關在集中營或飢餓致死。儘管希臘東正教和基督教徒盡力保護猶太人,佔領者仍殺害了大部分猶太人。 當蘇聯軍隊在1944年8月打败德國盟友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德國軍隊為避免失去其他部隊...
    3 KB (402 words) - 07:06, 7 May 2022
  • 被東歐各國俘虜德國戰俘死亡率:32.9% 被蘇聯俘虜德國戰俘死亡率:33% 被蘇聯俘虜義大利戰俘死亡率:79% 被蘇聯俘虜日本戰俘死亡率:10% 被英國俘虜德國戰俘死亡率:0.03% 被美國俘虜德國戰俘死亡率:0.15% 被法國俘虜德國戰俘死亡率:2.58% 被美國俘虜日本戰俘...
    94 KB (11,260 words) - 03:59, 7 April 2025
  • 守軍投降晚了一個星期。 太克斯格鲁吉亚人起義 (1945年4月5日–5月20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歐洲大陸最後一場戰事,參戰分別是在太克斯蘇聯格鲁吉亚戰俘及在該荷蘭島嶼上德國佔領軍。 另一場軍事衝突發生於1945年5月15日,也就是為人所知波利亚纳戰役(英语:Battle...
    34 KB (3,701 words) - 15:59, 9 March 2025
  • 羅馬尼亞共產黨發動武裝起義,推翻安東內斯庫政權,羅馬尼亞投降轉而加入同盟國。 戰後,苏联成為羅馬尼亞盟軍唯一代表。1945年3月6日,蘇聯協助成立一個以格羅查總理為首親蘇联合政府,成立初期成員中也包括一些曾在戰前取締共產黨領導人。在數次示威後,共產黨逐漸掌握政府。在蘇聯...
    42 KB (7,188 words) - 04:28, 10 October 2024
  • 娘子谷大屠殺 (category 含有烏克蘭語條目)
    000人受害)的死亡人數更多,1941年敖德薩大屠殺在1941年10月發生,當時羅馬尼亞部隊殺死超過50,000名猶太人。 娘子谷大屠殺遇難者包括數千名蘇聯戰俘、共產主義者、吉普賽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與平民。根據估計,德國佔領期間總共有10萬至15萬人於娘子谷被殺。...
    9 KB (764 words) - 08:10, 29 September 2024
  • 亚历山德鲁·伯尔勒迪亚努 (category 在蘇聯外國人)
    亚历山德鲁·伯尔勒迪亚努(羅馬尼亞語:Alexandru Bârlădeanu;1911年1月25日—1997年11月13日),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常设主席团委员,罗马尼亚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1911年,出生于比萨拉比亚科姆拉茨教师家庭。1921年,在克乌谢尼读小学。1921年...
    3 KB (442 words) - 02:03, 25 Sept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