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東軍特種演習(日语:関東特種演習,通稱「關特演」)是日本帝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實施的一次為對蘇聯發動戰爭而對駐紮於滿洲國的「關東軍」所進行的大規模戰爭動員,為掩飾其戰爭目的而冠名為「演習」。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開始德蘇戰爭。日本作為《三國公約》和《蘇日中立條約》的簽署國,對是...
    13 KB (2,107 words) - 03:22, 4 June 2025
  • 關東都督府,而設立管轄關東州、滿鐵附屬地之公務機關關東廳。1919年,日本在今遼東半島南部(包括今大連、旅順、金州)的關東州設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滿鐵守備隊和駐留師團歸屬關東都督指揮;同年,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在旅順口設關東軍司令部。原關東都督府之陸軍部獨立,即是關東軍...
    13 KB (1,718 words) - 13:22, 12 February 2025
  • 演习。6月21日,華北日軍駐屯司令部成立臨時作戰課,以準備侵華戰爭。6月25日,日軍在蘆溝橋附近舉行軍事演習。日軍開始在蘆溝橋一帶連日舉行夜間演習。丰台的駐屯第1團第3營在蘆溝橋附近的軍事演習及挑衅活動日趨頻繁。6月28日,關東軍...
    77 KB (9,991 words) - 15:26, 2 July 2025
  • (日语:北部 (日本))。 1941年8月1日,该师与第51师一起参加关东演习(实际上是对可能与苏联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动员),演习结束后被分配到关东第3。 1941年8月9日,与苏联开战的准备工作被正式取消,第57师团被重新分配到第4。...
    3 KB (377 words) - 15:19, 12 September 2024
  • 第一方面軍(満洲国東北部) 第3 第5 第3方面軍(満洲国西南部) 第4 第30 第34 第44 第17方面軍(朝鮮半島) 駐扎滿洲及朝鮮半島的關東軍縂兵力在鼎盛時期達到90萬人,擁有坦克數量400輛、飛機2000架。但是隨著太平洋戰場的吃緊,許多精銳部隊和物資調往南方戰場,因而導致關東軍...
    12 KB (1,253 words) - 21:57, 5 June 2025
  • Glantz(1983年2月),第219页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1988年),《後期關東軍作戰 : 關東軍作戰(二)》,第695-696页 苏并未击败关东. 精兵堂. [2016-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3).  专访中国二战老兵之子:分享父亲与苏合作收复山海关的战斗经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0年8月31日...
    50 KB (6,337 words) - 03:58, 4 June 2025
  • 諾門罕戰役 (category 關東軍)
    国地图》,1935年以前滿洲鐵路出版局發行的地圖以及1919年、1926年和1934年关东州政厅發行的地圖等,在河流流經外蒙古境内的區域,都以哈拉哈河東岸約20公里处爲國境綫。 但是1937年秋天之後,日本關東軍主張這段流入外蒙古境内的河流應視爲滿洲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國境綫,並向河東岸派出了邊防...
    56 KB (10,221 words) - 14:43, 23 June 2025
  • 中國東北後,以何種形式來統治,是日本必須立即決定之問題。 1931年9月22日,日本關東軍參謀部制定《滿蒙問題解決方案》,確定建立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為元首,領土包括東北四省及蒙古,受日本操縱之新政權。根據方案,關東軍準備將溥儀挾持到東北,在東北各省拼湊政權,陰謀在上海挑起事端。上海是西方列強在華投資...
    46 KB (7,264 words) - 04:36, 24 June 2025
  • 太平洋戰區同盟國部隊,則從所羅門群島向布干維爾島推進。來自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美國及多個太平洋島嶼的同盟國部隊均參與了本次行動。 日本於1942年2月自澳手中攻佔拉包爾,該地位於新幾內亞領地的新不列顛島,之後成為日本在南太平洋的主要前進基地,也因此成為同盟國在該區的主要作戰目標。道格拉斯·麥...
    20 KB (2,293 words) - 06:03, 29 June 2025
  • 超低空飞行向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的油库、工厂和军事设施进行了攻击,接着便试图飞越东海并降落在中国境内的机场。杜立德率部发动空袭时,东京正舉行防空演習,空袭開始後才發出防空警報,而完成印度洋作战的日海军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正在返回日本本土途中,立即发起向东追击,但因美军航母迅速撤退而一无所获。...
    23 KB (3,128 words) - 23:44, 4 July 2025
  • 日本的民用工业可以保留,但能够建立侵略力量的兵工须要被禁止,日本依然可以参加世界贸易(第十一条), 在日本达到这些条件后,佔领将被撤回(第十二条)。 最后公告呼吁日本政府命令其军队无条件投降(第十三条)。 1945年7月28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鈴木貫太郎召开内阁会议,然而在...
    7 KB (853 words) - 15:06, 4 July 2025
  • 化对苏警戒,要塞的军备得以增强,更在1945年7月进驻总兵力约1400人的第15国境守备队。 在关东于满洲建立的一系列要塞中,虎头要塞以其战略价值成为了最重要的要塞之一。 1941年,受关东特种演习和日军要塞营建的刺激,苏联将横跨乌苏里江的西伯利亚铁路桥向远离国境的方向移动了15公里,以避开虎...
    6 KB (970 words) - 12:43, 11 November 2024
  • 隊訂購維克斯·克羅斯萊裝甲車、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兩棲裝備。經過測試後認為卡登-洛伊德最合適 。 1930年,之前訂購的車參加在千葉舉行的騎兵特種演習,因出色的機動性使騎兵部隊總部決定重新生產騎兵的裝甲車。考慮之後會在中國大陸和西伯利亞的崎嶇地形戰鬥,1931年,軍需理事會採用履帶式輕坦克...
    5 KB (609 words) - 03:57, 27 February 2025
  • 广岛市原子弹爆炸(日语:広島市への原子爆弾投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美國總統哈里·S·杜魯門下令發動,美國陸軍航空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在日本广岛市投下原子弹“小男孩”的历史事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場核武器空袭行動,核爆炸造成广岛市超過十万名居民死亡,城市遭到毁灭性打击。...
    28 KB (3,274 words) - 03:57, 4 June 2025
  • 九一八事變 (category 關東軍)
    31年9月18日下午,日本參謀本部作戰部長建川美次抵達瀋陽。傍晚,日本关东驻虎石台兵营的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二大队的第三中队离开原驻地,在中队长川岛正雄大尉率领下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到文官屯一带实行夜间演习。晚上10时20分,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視鐵路為名,在距北大營800米...
    100 KB (15,683 words) - 00:18, 3 July 2025
  • 而導致艦隊被消滅於珍珠港。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改變了作戰計畫,中途島海戰後,美國採取跳島戰術井然有序地前進,將艦隊保持在陸基飛機的掩護範圍內,同時也結合潛艇兵力強而有力的破交戰。 美國顏色戰爭計畫 第1號艦隊解難演習 第2號、第3號及第4號艦隊解難演習 珍珠港事件 南方作战 太平洋战争 英國新加坡戰略...
    2 KB (339 words) - 10:21, 5 July 2025
  • 緬甸遠征軍特別部隊(Chindits),正式名稱為遠程滲透組,是英軍和英屬印度軍隊的特種作戰部隊,在1943年至1944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緬甸戰役期間參加了作戰行動。 英國陸軍准將奥德·温盖特(英语:Orde Wingate)組建了緬甸遠征軍特別部隊以對日軍進行突襲行動,特別是遠程滲透,主要目標是攻擊日本軍隊、日軍設施。...
    3 KB (139 words) - 03:10, 5 June 2025
  • 日本帝国大本營將對於支那派遣在執行一號作戰計劃中,所有兵力支援和要求都予以優先配合。日軍與蘇聯示好後,可放心自關東軍以及日本本土動員380,000部隊補充支那派遣之缺額以及後備補充兵,並將在中國乙種師團和丙種師團調升為甲種師團(含特種作戰單位和支援單位之後可達20...
    60 KB (10,056 words) - 11:53, 25 June 2025
  • {{中国抗日战争}} 軸心國對同盟國 橘色計畫 排日移民法 防共協定 德意日三國同盟 諾門罕事件 日蘇中立條約 東亞新秩序 日美交涉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關東軍特種演習 ABCD包圍網 日荷會商 帝國國策遂行要領 泰國-法屬印度支那戰爭 赫爾備忘錄 南方作戰 馬來亞戰役 珍珠港事件 沃德號事件 尼豪島事件 中途島砲擊...
    2 KB (266 words) - 07:24, 4 June 2025
  • {{中国抗日战争}} 軸心國對同盟國 橘色計畫 排日移民法 防共協定 德意日三國同盟 諾門罕事件 日蘇中立條約 東亞新秩序 日美交涉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關東軍特種演習 ABCD包圍網 日荷會商 帝國國策遂行要領 泰國-法屬印度支那戰爭 赫爾備忘錄 南方作戰 馬來亞戰役 珍珠港事件 沃德號事件 尼豪島事件 中途島砲擊...
    4 KB (181 words) - 07:51, 4 June 2025
  • 東京大轟炸 (category 美國陸軍航空)
    of Tokyo),又名東京大空襲(日语:東京大空襲/とうきょう だいくうしゅう Tōkyō daikūsh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间美國陸軍航空对日本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戰略轟炸。 自1944年11月24日起,东京总共经历过106次空袭,包括5次大规模空袭(1945年3月10日、4月13日、4...
    14 KB (1,819 words) - 04:41, 4 July 2025
  • 9月28日,日本陸軍大臣川島義之綜合陸軍各方面意見擬定《鼓吹華北自主案》提交給內閣,並於10月4日正式通過。 10月,日本「提出華北五省特殊化口號,策動華北獨立,脫離中央。」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帶著日本政府與軍部分治華北之使命到華北。10月4日,日本冈田启介發表《鼓勵華北自主案》,扶植殷汝耕設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防止“...
    7 KB (819 words) - 03:34, 5 June 2025
  • 1945年1月9日,由沃爾特·克魯格中將指揮的美國第6軍團在仁牙因灣海岸登陸及迅速向南推進。 1月29日,第6軍團屬下的第1140,000人在呂宋島西部的聖安東尼奧登陸,攻佔聖馬塞利諾飛機場、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及封鎖巴丹半島,阻上日軍撤向巴丹半島。...
    14 KB (2,201 words) - 03:53, 4 June 2025
  • {{中国抗日战争}} 軸心國對同盟國 橘色計畫 排日移民法 防共協定 德意日三國同盟 諾門罕事件 日蘇中立條約 東亞新秩序 日美交涉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關東軍特種演習 ABCD包圍網 日荷會商 帝國國策遂行要領 泰國-法屬印度支那戰爭 赫爾備忘錄 南方作戰 馬來亞戰役 珍珠港事件 沃德號事件 尼豪島事件 中途島砲擊...
    1,021 bytes (87 words) - 07:49, 4 June 2025
  • 冲繩島戰役(又称沖繩戰役、日語:沖縄戦,英語:Battle of Okinawa),盟代號為“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冲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以及最後一場戰役。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持續到6月中旬,為期82天。...
    50 KB (6,132 words) - 07:43, 4 July 2025
  • {{中国抗日战争}} 軸心國對同盟國 橘色計畫 排日移民法 防共協定 德意日三國同盟 諾門罕事件 日蘇中立條約 東亞新秩序 日美交涉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關東軍特種演習 ABCD包圍網 日荷會商 帝國國策遂行要領 泰國-法屬印度支那戰爭 赫爾備忘錄 南方作戰 馬來亞戰役 珍珠港事件 沃德號事件 尼豪島事件 中途島砲擊...
    3 KB (316 words) - 03:36, 4 June 2025
  • {{中国抗日战争}} 軸心國對同盟國 橘色計畫 排日移民法 防共協定 德意日三國同盟 諾門罕事件 日蘇中立條約 東亞新秩序 日美交涉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關東軍特種演習 ABCD包圍網 日荷會商 帝國國策遂行要領 泰國-法屬印度支那戰爭 赫爾備忘錄 南方作戰 馬來亞戰役 珍珠港事件 沃德號事件 尼豪島事件 中途島砲擊...
    4 KB (359 words) - 07:04, 4 June 2025
  • 月26日。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較激烈的戰鬥,期間日本堅守硫磺島,美軍最終還是攻下了硫磺島,戰役中美軍共陣亡6,821人,負傷21,865人,而日1,083人被俘,22,703人陣亡。 硫磺島戰役除了其戰鬥艱苦而成為著名的戰鬥外,還有美軍攝影師拍下了其士兵於該島的折缽山上豎起了星條旗的場景,這...
    30 KB (4,597 words) - 22:26, 4 July 2025
  • 日本以自身福祉為藉口發動了對東亞地區的擴張,其意識形態發展還經過遠因和近因的累積:19世紀先後發生朝鮮東學黨起義以及甲午戰爭;1920年代,關東大地震所導致的重大傷亡以及由大萧条所造成的昭和金融恐慌促使日本加速大陆政策,對外獲取生存空間與資源。1930年代,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正式開始對外軍事擴張。...
    18 KB (1,845 words) - 03:22, 4 June 2025
  • 同意把飞行员安置在原田家居住,但条件是必须有四名居民看守。原田从而获得了与西开地私下交谈的机会。意识到情况危殆的西开地认为原田内心亲日,便向他吹嘘皇的战绩,并声称珍珠港一事显出美国不堪一击,日军迟早会占领夏威夷和美国西部。原田被西开地的说辞打动了,决定联合新谷石松一起帮助西开地逃离尼豪岛。...
    15 KB (2,303 words) - 03:24, 4 June 2025
  • 月為防禦蘇聯的樺太混成旅團被編成,然後第7師團(駐紮在北海道)為關東軍特別大演習而改編增強。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由於已由防止蘇聯進攻庫頁島南部,轉而為對抗美國之戰爭政策的重點。入侵庫頁島北部之計劃被放棄,轉而為專注於防禦的政策。 北方司令員樋口季一郎中將,不是強化邊境地區的防禦,而是建立1條強大的...
    12 KB (1,738 words) - 03:57, 4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