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礼萨·沙阿·巴列维(波斯語:محمد رضا شاه پهلوی,羅馬化:Muhammad Rizā Shāh Pahlevi,發音:[mohæmˈmæd reˈzɒː pæhlæˈviː];1919年10月26日—1980年7月27日)他是伊朗的最後一位國王(沙阿),自1941年統治至1979年。...
102 KB (14,478 words) - 02:15, 22 July 2025
礼萨·沙阿·巴列维(波斯語:رضا شاه پهلوی;1878年3月15日—1944年7月26日),通称礼萨汗,是伊朗沙阿,巴列维王朝和伊朗王國的缔造者。 禮薩·巴列維1878年生於伊朗山區的一戶貧苦人家,是出生在馬贊德蘭的混血兒,並有格鲁吉亚人血統。16岁时参加了波斯哥萨克骑兵旅,并逐渐在军队中升职。...
6 KB (632 words) - 08:52, 6 July 2025
巴列維王朝(波斯語:دودمان پهلوی)是1925年至1979年統治伊朗王國(1925年至1935年間又稱波斯王國)的王朝,先後由父子君王禮薩汗(1925年-1941年)、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1979年)在位。 卡扎爾王朝因為英蘇势力入侵波斯而變得衰弱。1921年,礼萨汗发动政变,称陆军大臣(Sardar...
21 KB (2,216 words) - 05:38, 6 July 2025
禮薩·巴勒維(波斯語:شاهزاده رضا پهلو,羅馬化:Reza Pahlavi,1960年10月31日—)是伊朗巴列維王朝沙阿(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和法拉赫·巴勒維皇后的長子,也是伊朗末代王储。他的支持者稱他為沙阿禮薩·沙二世,但他本人平日較為低調,不願如此自稱。 1978年,禮...
4 KB (273 words) - 13:54, 22 June 2025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社会主义(波斯語:سوسیالیسم محمدرضا پهلوی),又称白色革命社会主义(یا سوسیالیسم انقلاب سفید،),据伊朗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称是在伊朗经济中创建和实施的社会主义版本。巴列维认为这是唯一成功的社会主义版本,并在描述自己政府的经...
6 KB (517 words) - 08:44, 14 July 2025
阿迦·穆罕默德·汗,伊朗卡扎尔王朝建立者 穆罕默德·阿里·沙,伊朗卡扎尔王朝第六任君主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波斯语:محمدرضا شاه پهلوی),伊朗末代国王 穆罕默德·阿里·拉贾伊(Mohammad Ali Rajai),第二任伊朗总统 卡拉·穆罕默德,西亞黑羊王朝第一任君主 穆罕默德·哈塔米(波斯语:سید...
4 KB (540 words) - 03:29, 28 December 2024
萨汗要求外国弃用波斯的称呼,改称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苏联联合入侵伊朗,礼萨汗遭到罢黜,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即位。1951年,摩萨台获选上任首相,推行福利制度改革,并将伊朗石油产业国有化,危及英国背景的英伊石油公司的利益。1953年,美国中情局发动推翻摩萨台的政变,致使巴列维...
50 KB (6,226 words) - 18:00, 13 July 2025
法拉赫·巴列维(波斯語:فرح پهلوی,Farah Pahlavi;1938年10月14日—),出嫁前的本名为法拉赫·蒂巴(波斯語:فرح دیبا,Farah Diba),伊朗皇后,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第三任妻子和遺孀。 法拉赫·巴列維出生在德黑蘭,原名法拉赫·帝巴...
5 KB (444 words) - 13:47, 22 June 2025
萨达特允许巴列维流亡埃及直到他于1980年去世,而這個舉動為日後針對他的暗殺埋下伏笔。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在开罗举行庆祝贖罪日戰爭胜利八周年的阅兵儀式上,萨达特在观赏阅兵期间,数位士兵从吉普车上跳出,一名士兵先向他投掷一枚手榴弹,然后另一人向萨达特开枪。萨达特和另外多人中枪(包括萨...
14 KB (1,395 words) - 02:37, 8 June 2025
穆罕默德-礼萨·扎赫迪(波斯語:محمدرضا زاهدی,羅馬化:Mohammad Reza Zahedi;1960年11月2日—2024年4月1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高级军官。他曾指挥过该组织的空军(英语:Aerospace Force of the Islamic Revolutionary...
6 KB (255 words) - 10:06, 19 June 2025
伊朗社会主义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的政治意识形态,由伊朗多个政党代表。在巴列维王朝君主礼萨汗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后,伊朗曾在伊朗人民党势力达到顶峰时短暂经历“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时期。然而,伊朗人民党从未真正掌握政权。在伊朗人民党夺取政权失败后,伊朗的第三世界社会主义被穆罕默德·摩萨...
2 KB (210 words) - 10:10, 22 July 2025
穆罕默德(阿拉伯语:محمد,羅馬化:Muḥammad,約570年—632年6月8日)是伊斯蘭教的創立者及先知,同時是初期穆斯林社群的政治、宗教及軍事領導人。他的全名是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一般都稱作穆罕默德,以往有馬哈麻、馬合麻等異譯,中國穆斯林尊稱為穆聖、馬聖人。...
146 KB (20,402 words) - 06:38, 1 July 2025
伊朗 (category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萨珊王朝建立。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罗斯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60 KB (6,081 words) - 15:16, 26 June 2025
沙赫娜茲·巴列維(波斯語:شهناز پهلوی,羅馬化:Princess Shahnaz Pahlavi,1940年10月27日—)是伊朗未代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和首任王后、埃及公主茀絲亞唯一的女兒。公主有四個同父異母的弟妹,包括皇太子禮薩·巴列維,以及两名同母异父的弟妹。溯及母方血統,沙...
3 KB (228 words) - 13:50, 22 June 2025
法絲亞·福阿德(波斯語:شاهدخت فوزیه,羅馬化:Fawzia Fuad;阿拉伯語:الأميرة فوزية;1921年11月5日—2013年7月2日),埃及王國公主,1941年—1948年為伊朗王后,是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首任妻子。她还是埃及最後一位國王福阿德二世的姑母。...
7 KB (758 words) - 17:02, 22 June 2025
奥里亚娜·法拉奇 (category 佛罗伦萨人)
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她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采访过许多国际闻名的政治家和名人,例如邓小平,基辛格,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霍梅尼,维利·勃兰特,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沃尔特·克朗凯特,穆...
12 KB (1,317 words) - 18:07, 14 June 2025
梅賽德斯-平治300 SL(英語:Mercedes-Benz 300 SL),由梅賽德斯-平治車廠於1954至1963年間所生產的兩座位跑車,鷗翼車門型號於1954至1957年間生產。很多名人,包括:伊朗最后一位君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印尼前總統優素福·哈比比、名畫家巴...
5 KB (349 words) - 22:45, 4 April 2025
穆罕默德·穆赫贝尔(波斯語:محمد مخبر,發音:[mohæmmæd moxbeɾ];1955年6月26日—),是一位伊朗政治人物,曾任伊朗副总统並代理總統職務。2024年5月19日,因時任總統易卜拉欣·莱希遇難,開始代理总统職務。 穆罕默德·莫赫巴爾·德茲富裡出生於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德茲富爾市。...
5 KB (395 words) - 10:49, 19 June 2025
Āyatollāh Rūhollāh Khomeinī),伊朗什叶派宗教大阿亚图拉,1979年伊朗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领袖。該革命推翻了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經過革命及全民公投後,霍梅尼成為了國家最高領袖,即國家政治和宗教上的最高領導人。 霍梅尼是一名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的瑪爾扎,但以...
95 KB (11,342 words) - 14:28, 20 June 2025
索拉雅·伊凡迪亞利-巴克提亞利(波斯語:ثریا اسفندیاری بختیاری,英語:Soraya Esfandiary-Bakhtiari,1932年6月22日—2001年10月26日)是伊朗末代沙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第二任王后。離婚後她失去了王后的頭銜,但獲得「伊朗公主」的稱號。她其後在法國發展演藝事業,終生沒有再婚。...
3 KB (285 words) - 16:53, 15 July 2025
民主集中制 (category 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centralism),是列宁提倡的一种进行决策的组织原则。冷战时期,曾经在马列主义阵营的国家中广泛实行。但也有非马列主义国家(例如1975年以来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统治下的伊朗)实施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的首创者是列宁,其背景是苏联共产党之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路线的论争。由于沙俄专制警察国家的特...
21 KB (3,043 words) - 08:46, 2 July 2025
该监狱建造于1972年,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国王的统治下坐落在厄尔布尔士山脉上赛义德·焦尔丁·塔巴塔巴伊的故居,塔巴塔巴伊曾在20世纪20年代担任总理。监狱的场地包括:死刑场,男性普通罪犯囚室和女囚犯囚室,单独关押囚室。最初由国王的安全和情报服务机构萨...
1 KB (172 words) - 10:47, 24 June 2025
سراسری ایران)是巴列维王朝于1927年开始的一项大型铁路建设项目,在当时伊朗君主礼萨汗的主持下于1938年完工。它完全由本土资本建造。該鐵路起自波斯灣的沙赫普爾港(今名霍梅尼港),途徑阿瓦士、库姆、德黑兰,直到裏海畔的托爾卡曼港。 1961年,在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4 KB (187 words) - 05:17, 28 April 2024
称为“沙”,如“花剌子模沙”等。波斯语的头衔“沙阿”在历史上为波斯语民族和很多非波斯语民族所使用。尼泊尔国王也叫沙阿。 伊朗最後一任沙阿為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波斯语中另一个相关的词「kshathra」来源于「kshathrapavan(行省守护者)」,為波斯帝国行省总督的名号。后来这个词汇通...
6 KB (798 words) - 07:51, 4 July 2025
薩阿德·奧包德宮殿群(波斯語:مجموعه سعدآباد,羅馬化:Majmuʻe-ye Saʻd-âbâd)又译萨阿德阿巴德宫、萨德阿巴德宫、萨德阿巴德王宫建筑群等,位于德黑兰北部的谢米兰,是佔地逾三百公頃的複合建築群,最初建於愷加王朝,後來經過一輪擴建,巴列維王朝的禮薩汗及其兒子穆罕默德-禮薩...
3 KB (282 words) - 21:36, 17 April 2025
伊朗伊斯兰革命阴谋论 (category 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
1979年,伊朗发生伊朗伊斯兰革命,导致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主义政府取代了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政府。一直有阴谋论声称这一事件得到了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的参与,因为巴列维实施白色革命并使伊朗更加独立,这不利于有关国家在伊朗的石油利益。在巴列维自传《对历史的回答(英语:Answer to History)》中,巴列维...
10 KB (1,271 words) - 09:45, 21 August 2024
穆罕默德·礼萨·阿雷夫(1951年12月19日—),伊朗政治人物。 2001年至2005年在穆罕默德·哈塔米政府中担任伊朗副总统。阿雷夫后出任文化革命最高委员会与伊朗国家利益委员会委员。 他曾参加2013年伊朗总统选举,后在选举前退出。2016年3月,他率领的温和保守派与改革派组成的竞选联盟“希望名...
5 KB (171 words) - 07:42, 26 June 2025
勒伊拉·巴勒維公主(波斯語: لیلا پهلوی ;英語:Leila Pahlavi,1970年3月27日—2001年6月10日)是伊朗沙阿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和第三任皇后法拉赫·巴列維的最小女兒。九歲時,皇室被伊朗革命推翻,被迫流亡。 父王在埃及死後,她與家人定居美國,1992年畢業於布朗大學。...
3 KB (261 words) - 13:51, 22 June 2025
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主要支持者。隨著民主進程發展,1951年改革派穆罕默德·莫沙德哈当选伊朗首相。但在1953年的阿贾克斯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帮助巴列维国王和保守派发动政变推翻了莫沙德哈。前后八位美国总统为巴列维...
17 KB (2,076 words) - 12:26, 19 July 2025
萨德尔·穆罕默德·达乌德·汗(普什圖語:سردار محمد داود خان,1909年7月18日—1978年4月28日),出生于喀布尔,是纳第尔国王的侄子。在1973年7月的不流血政变中,达乌德汗推翻了他的堂弟穆罕默德·查希尔沙国王的君主立宪制,成立阿富汗共和国,并成为第一任阿富汗共和国总统。...
19 KB (3,084 words) - 05:11, 29 June 2025
里德·威廉·布拉德(英語:Reader William Bullard,1885年12月5日—1976年5月24日),英国的外交官、作家。曾经担任英国驻伊朗大使,和苏联大使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斯米尔诺夫施压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驱赶德国在伊朗势力,并迫使逼礼萨·巴列维退位,把王位交给王储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2 KB (136 words) - 16:42, 31 Dec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