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委會)列表,1947年3月2日下午,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首次在中山堂舉行,台灣其餘各地紛紛成立各地方的處理委員會,協調並處理因一天前圓環緝煙事件,引發的各地暴動及政治訴求。根據檔案,記錄以下27個處理委員會。其中(臺北)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14 KB (794 words) - 23:45, 22 June 2022
  • 處理委員會向外廣播事件經過,表示只是爭取政治改革,原本單純的懲兇請願事件轉為政治改革運動。 3月5日,處理委員會通過《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組織大綱》,提出項政治改革方案。處理委員會至此發展成推動政治改革的團體,各地相繼成立分會,提出事件處置對策、整合民間意見、訴求政治改革。不過處理委員會...
    302 KB (64,774 words) - 07:50, 11 July 2025
  •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簡稱處委會)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於臺灣的二二八事件中,地方仕紳組成與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協商談判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1947年2月27日,因臺灣省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次日(28日)的陳情抗議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
    34 KB (2,971 words) - 13:56, 6 February 2025
  • 以下所列人物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所認定並公告的部分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由於該事件受難者過多,這裡只舉例比較有名的人物,不完全具備代表性。並按照受難者姓氏教會羅馬字拼音順序排列。 靠山指擔任政府官吏卻仗勢欺人的台灣人 …三月十五日深夜十時,南港橋邊聞槍聲數響,次晨即發現吳鴻麒等具屍體,南港橋下...
    38 KB (771 words) - 03:04, 5 March 2025
  • 二二八事件死傷人數是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於臺灣的二二八事件死傷人數。1947年2月27日,因臺灣省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次日(28日)的陳情抗議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本省人對外省人報復攻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國軍...
    15 KB (1,282 words) - 17:22, 27 May 2025
  • 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事件期間的各地組織民兵進行武裝抗爭,並以臺中一帶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七部隊較具規模,雖然地方仕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協商談判後,各地衝突稍緩,但陳儀仍於3月2日請求時任中國國民黨總裁兼國...
    14 KB (1,607 words) - 11:17, 28 February 2025
  • 中國共產黨對於二二八事件的反應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後,中國共產黨對於二二八事件的反應。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與中國共產黨有關的新聞媒體在1947年3月多次報導相關新聞。其中在3月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便在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發表《臺灣的自治運動》廣播文告,對《三十處理...
    11 KB (1,034 words) - 03:30, 28 July 2025
  • 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事件期間的各地組織民兵進行武裝抗爭,並以臺中一帶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七部隊較具規模,雖然地方仕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協商談判後,各地衝突稍緩,但陳儀仍於3月2日請求時任中國國民黨總裁兼國...
    38 KB (3,639 words) - 12:20, 12 March 2025
  • 二二八事件受害賠償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後,針對這次事件的相關損失進行的賠償與補償。 有關二二八事件受害者及其家屬的賠償,主要是依據立法院在1995年3月23日制定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該法律於當年4月7日公布實行。行政院依此條例於隔年設置二二八事件...
    12 KB (1,356 words) - 13:37, 18 September 2023
  • 委員會、導演:篠田正浩 漫畫 《哀國戰爭》(哀国戦争),原作:小池一夫、作畫:伊賀和洋、小池書院出版 《2.26事件 昭和維新》,監督:石橋恒喜、劇本:久保田千太郎、作畫:貝塚ひろし、宙出版 《龍》,原作:村上紀香、小學館出版 《事件 降雪不止》(事件...
    75 KB (10,840 words) - 03:19, 4 June 2025
  • 郭章垣 (category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郭章垣(1914年—1947年),嘉義溪口人,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科畢業,1946年任臺灣省立宜蘭醫院院長。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曾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宜蘭分會」主委,並死於之後的整肅。 郭章垣出生於嘉義溪口,父親郭榜在當地從事代書的工作,因此家庭經濟狀況不錯。郭章垣身為家裡的長子,因此在長子必須...
    5 KB (771 words) - 05:34, 8 August 2024
  • 3月5日處理委員會見軍事對立依然,市內治安也成問題,就請市參議員盧炳欽聯絡鄒族的湯守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出身、日軍大尉),帶領原住民下山幫忙維持秩序。中央行政長官陳儀使用兩面手法,一方面派了陳漢平及劉傳能到嘉義,要求處理委員會...
    14 KB (1,924 words) - 23:24, 9 March 2025
  • 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事件期間的各地組織民兵進行武裝抗爭,並以臺中一帶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七部隊較具規模,雖然地方仕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協商談判後,各地衝突稍緩,但陳儀仍於3月2日請求時任中國國民黨總裁兼國...
    25 KB (2,330 words) - 06:07, 15 August 2024
  • 25.040413°N 121.515568°E / 25.040413; 121.515568 臺北紀念館,位於台北市公園內,於1997年2月28日正式開館,同時象徵二二八事件50週年。其建築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放送協會的原臺北放送局演奏所。 臺灣廣播業起始於大正十四年(1925年)...
    14 KB (1,307 words) - 06:45, 19 April 2025
  • 平反運動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後,臺灣社會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展開的平反運動。 中華民國政府原先定調二二八事件為反政府叛亂行動,認為民眾受日本殖民統治後,因中國共產黨、臺灣共產黨、浪人、暴徒煽動而引發騷亂。1980年代中期,政府持續將事件...
    33 KB (2,219 words) - 14:44, 2 May 2023
  • 二二八事件的背景,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1945年接管臺灣後施政不善,施政弊端頻傳,經濟發展倒退,加諸社會文化差異,屢有衝突,人民諸多不滿逐漸累積,終因圓環緝菸事件、公署衛兵開槍事件演變成全臺官民衝突。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治理臺灣,然而來台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抱持著勝利者的優越感對滿...
    51 KB (5,829 words) - 05:42, 8 June 2025
  • “一”事变(日语:第一次上海事変),是大日本帝國在1932年1月28日攻擊中華民國上海市之戰爭。進攻主力是上海派遣軍,守軍主力是由廣東調來的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 1931年7月,萬寶山事件後,大日本帝國朝鮮總督府迫害朝鮮華僑。1931年7月13日,上海各界群眾召開反日援僑大會,揭開上海反日的序幕...
    46 KB (7,264 words) - 04:36, 24 June 2025
  • 2008年11月3日至11月21日期間,禁止酷刑委員會舉辦第四十一屆會議,並根據《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第19條審議了會員國提交的報告。當中禁止酷刑委員會對於中國當局處理六四事件的方式感到擔憂,認為儘管許多家屬提出「在1989年6月4日於北京鎮壓行動中遭殺害、逮捕或失蹤」的申訴,但中國當局卻遲遲沒有展開調查。同時禁止酷刑委員會...
    349 KB (36,143 words) - 20:02, 26 July 2025
  • 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事件期間的各地組織民兵進行武裝抗爭,並以臺中一帶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七部隊較具規模,雖然地方仕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協商談判後,各地衝突稍緩,但陳儀仍於3月2日請求時任中國國民黨總裁兼國...
    39 KB (3,827 words) - 16:49, 28 June 2025
  • 圓環緝菸事件,俗稱緝菸血案,是1947年2月27日臺灣省專賣局臺北分局緝私組人員與憲警單位因查緝私菸而造成一死一傷的事件,該事件二二八事件爆發的導火線。 1947年2月27日上午11時,專賣局獲線民陳朝濱密報稱淡水港將走私50多箱火柴、香菸,專賣局業務委員會...
    22 KB (2,911 words) - 06:51, 24 April 2025
  • 陳儀 (category 二二八事件相關人物)
    六 - 一九四九)〉。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十年學術討論會]。 李筱峰,1992,〈「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陳儀的對策〉,見民間研究小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167-94。台北: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39 KB (5,077 words) - 21:49, 7 May 2025
  • 二二八事件的影響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後,對於不同層面的影響。 1949年8月以後,中國國民黨掌控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地區,大量部隊與中國大陸民眾跟進撤退,美國則在韓戰後選擇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由於海峽兩岸仍相互軍事對峙,臺灣地區進入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期間限制新...
    20 KB (1,776 words) - 02:28, 13 September 2022
  • 高雄鎮壓 (category 二二八事件)
    高雄鎮壓是指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在臺灣高雄市發生的軍隊與民眾衝突,最終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下令軍事鎮壓。 3月1日,高雄市市長黃仲圖和高雄要塞司令部司令彭孟緝獲知臺北市情況後,開始準備因應策略,隔天高雄縣鳳山與岡山地區開始出現武裝反抗。3月3日,高雄市民眾則開始圍攻第105後方醫院,並有40...
    12 KB (1,145 words) - 15:06, 15 May 2025
  • 流行文化中的二二八事件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後,各種以二二八事件為主題的藝術創作、流行文化產品等。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許多臺灣作家與創作者便停止創作。其中在1947年時,黃榮燦的木刻版畫《恐怖的檢查》發表在《文匯報》上,成為少數直接描繪二二八事件...
    21 KB (1,712 words) - 05:00, 28 February 2025
  • 海外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後,臺灣左翼相關人士與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相關人士分別舉辦的紀念活動。 1947年2月10日,蔣介石給陳儀的電文指示「共黨份子已潛入台灣,漸起作用。此事應嚴加防制……」,在《真相解密》一書作者武之璋認為,「蔣對台灣情況...
    10 KB (1,034 words) - 14:45, 2 May 2023
  • 二二八事件對新聞媒體的影響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於臺灣的二二八事件中,對於新聞媒體的影響。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機關報《台灣新生報》在1947年2月28日當天即刊載了前一天的緝煙事件,並誤報了林江邁送入林外科醫院旋告斃命一事。28日下午亦發行號外版,報導當天民眾攻入派出所、毆打...
    15 KB (1,784 words) - 00:21, 31 January 2024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category 二二八事件)
    以陳儀為首的行政長官公署強烈不滿,國民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平息後廢除此機關,改組為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辦公廳舍今做為中華民國行政院中央大樓使用。 1944年4月在重慶的國民政府,委由中央設計局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並任命陳儀為主任委員。該調查委員會對當時日治下臺灣的經濟、政治、民生、軍事等各方面作出頗為詳細的調查。...
    12 KB (1,046 words) - 05:07, 12 May 2025
  • 白崇禧赴臺宣慰 (category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處理辦法要點》,提出改制行政長官公署為省政府、省政府主席不兼警備總司令部司令、省政府委員和處長起用臺籍人士、縣市長提前民選、不同省籍者於政府機關享有平等待遇、減少公營民生事業等意見。儘管行政長官公署指控台灣共產黨介入,中國大陸傳播媒體對二二八事件...
    13 KB (1,290 words) - 14:52, 2 May 2023
  • 国民党只是就当年的『执法程序』作检讨,但从不愿比照二二八事件,作公开道歉。」 2017年12月5日,中華民國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2018年5月31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之後開始陸續對白色恐怖時期案件進行平反。 2018年10月5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56 KB (6,959 words) - 10:29, 13 July 2025
  • 事件......後來國民對我的不抵抗有所責難,對這我不能接受。但如果責備我未能看穿日本的陰謀,我承認我有責任。」「從前許多學者研究認為是國民政府指示不抵抗,但其實國民政府的指示是『相應處理』,『相應處理』意思是看情況自己去辦,等於中央不負責的。因此不能將九一...
    100 KB (15,683 words) - 00:18, 3 July 2025
  • 委员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多个党内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这些机构的领导人都由党的总书记担任,总书记的权力变得更加广泛和重要。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每年都要向党总书记书面述职一次。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第十七、十十五、十六、十七、...
    26 KB (2,040 words) - 03:12, 11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