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也称无形体病,是一种蜱媒介传染病。 由细胞内的寄生的细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曾命名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osis,HGE)...
2 KB (291 words) - 16:11, 18 July 2021
卻會出現好幾次呼吸暫時停止的情形。一般而言,從感染百日咳到病發的潛伏期為7到10天,而百日咳也會在那些已經打過疫苗的人身上出現較輕微的症狀。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疾病,可藉由已感染者的咳嗽或噴嚏而傳播給他人,是空氣傳播疾病的一種 。病患對他人的傳染性是從疾病開始一直延續到約三週後開始產生劇烈...
13 KB (1,543 words) - 00:07, 7 May 2025
恙蟲病,又稱叢林斑疹傷寒,是一种斑疹伤寒,顧名思義為一種恙蟲所傳播的發熱出疹性疾病,帶有恙蟲東方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被恙蟲叮咬過後,並經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體的急性發熱性疾病。老鼠是恙蟲最常見之宿主。 具體來說,恙蟲病主要是經由某些恙蟎的品種,特別是主要在濃密的...
7 KB (764 words) - 20:21, 8 March 2024
幽門螺桿菌 (category 胃肠病学)
细胞淋巴瘤)、胃淋巴组织的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 目前对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尚未確認,且具有极其隐蔽的传染性。世界超過50%人口在消化系統上部带有幽門螺桿菌,但超過80%的帶原者无...
36 KB (3,936 words) - 06:41, 6 May 2025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所有的鼠疫,包括淋巴結病不明顯的病例,皆可引起敗血性鼠疫,經由血液感染身體各部位,包括腦膜。肺的次發性感染可造成肺炎、縱膈炎或引起胸膜滲液。次發性肺鼠疫在疫情的控制上特別重要,因為其痰之飛沫傳染是原發性肺鼠疫及咽鼠疫之來源。更進一步的人與人...
24 KB (3,457 words) - 12:01, 24 April 2025
定量,且盡量避免抽煙、喝烈酒、避免长期熬夜,减少对过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的依赖。 治疗本病可对上述病理因素,对因治疗,具体可使用“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以及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胃及十二指肠潰瘍本身对人体并无大碍,只有极少数胃及十二指肠潰瘍可能发展为癌症,引起消化道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
13 KB (1,646 words) - 13:33, 16 March 2025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又稱泌尿系感染,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肾、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泌尿系统部位的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常見為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常見為尿道炎和膀胱炎)。 不同感染位置,症狀會稍有不同:下尿路感染的症狀主要是排尿時會疼痛,也可能會有頻尿...
52 KB (6,238 words) - 16:25, 6 April 2025
伤寒 (category 肠道传染病)
為其唯一宿主。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均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ecies)属。伤寒杆菌會随著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透過苍蝇、蟑螂等媒介傳染给健康人,傳染力很高,因此本病一般經由攝入受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染。風險因子包含消毒不完全或衛生不良。有開發中國家旅遊史者感染風險亦較高。...
19 KB (2,370 words) - 16:51, 1 February 2025
而依嚴重程度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統、運動神經系統、生殖系統、腦神經系統等病變。定期對家畜做檢疫,做好家畜飼養地消毒可一定程度上預防此病。 布魯氏桿菌為一种短小的革蘭氏陰性球桿菌,不會產生芽孢,無鞭毛不具運動性,无荚膜(个别毒性强的菌种除外)。為嗜氧菌,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布魯氏菌的代謝系統並不發達。1985年世界卫生...
8 KB (951 words) - 17:41, 2 January 2025
淋球菌只感染人类,通过口交、肛交與陰道性行為传播。 其菌毛黏附到生殖道、尿道、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仅100对细菌就能引发感染。越过上皮细胞后,淋球菌主要通过胞吞作用进入中性粒细胞内生长繁殖,并分泌过氧化氢酶对抗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反应。 淋球菌还可以分泌蛋白酶溶解抗体凝集物,从吞噬作用中存活。...
8 KB (754 words) - 02:21, 23 November 2024
格林-巴利综合征 (category 自體免疫性疾病)
本病通常被认为是自體免疫性疾病,由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周围神经的髓鞘,导致患者周围神经系统出现脱髓鞘损害。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轴索损害。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有时由感染诱发,由手术或疫苗诱发的少见,还有很多病人无明显诱发因素。本病的诊断一般基于症状和体...
11 KB (1,024 words) - 08:31, 25 March 2023
生存。使實驗鼠的上呼吸組織暴露於兩種細菌時,發現有格外大量的中性粒細胞。當實驗鼠只是暴露於其中一種細菌時,則不會出現這些細胞。 實驗显示,接触过流感嗜血桿菌死菌的中性粒細胞对肺炎鏈球菌會強烈攻擊,而未接触过流感嗜血桿菌死菌的中性粒細胞的這種攻擊则較不會這麼強烈。接触流感嗜血桿菌死菌,却不會對流感嗜...
13 KB (1,600 words) - 16:18, 1 February 2025
霍亂 (category 肠道传染病)
outbreak)),並在全國蔓延。據無國界醫生估計,疫情可能最快要到2009年3月雨季過後才會受到控制。 海地共和國於2010年10月中旬發生霍亂大流行,到11月26日止全國已有6萬多人感染,1600多人死亡。到12月26日統計已有15萬人感染,3333人死亡。截至2012年1月,已造成7000人死亡,52万人感染,平均每天新增200名患者。...
21 KB (1,908 words) - 16:09, 1 February 2025
素包含一個A亞基和五個B亞基。B亞基起黏附作用,使毒素進入腸道細胞,而A亞基斷裂出來,使得細胞脫水引起腹瀉。 大腸桿菌的一個株是具有某些能和其它株區分開的特徵的族群。不同的大腸桿菌菌株生活在不同動物中,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其判斷糞便來源於人或者鳥類等。通過突變,新的大腸桿菌菌株不斷出現,其中一些可能對...
9 KB (1,214 words) - 03:50, 17 May 2025
黏质沙雷菌 (category 胃肠病学)
粒),多数黏质沙雷菌菌株对包括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和头孢氨苄在内的数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对于麋角珊瑚(英语:Elkhorn coral),黏质沙雷菌是白痘病(英语:White pox disease)的病原体。对于蚕,感染黏质沙雷菌可能致命。...
19 KB (1,686 words) - 08:32, 28 October 2023
貓抓病是一種由巴通體科的韓瑟勒巴通氏菌(學名:Bartonella henselae)引起的亞急性細菌性疾病,至1950年代則發現此病多經貓抓傷或咬傷而造成感染,主要傳播媒介是家貓,主要病發在小孩及年輕人身上。猫抓病是幼儿及青少年慢性淋巴结病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美国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诊断的猫抓病...
4 KB (441 words) - 12:50, 5 January 2025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有鞭毛、革兰氏阴性、军团菌属多形态性的短小球杆菌。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原发的人类病原体,会引发军团病。 嗜肺军团菌不抗酸,无孢子,无荚膜,类似于杆菌。不能分解明胶、糖类或是尿素,同时,不可参加酵解反应。嗜肺军团菌无色,也非自身荧光。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测试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
6 KB (806 words) - 16:56, 1 June 2023
疫力低弱的個體造成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症等等感染症。然而除了院內感染之外,近年來社區型感染也漸漸增加。在台灣的糖尿病病患中,克雷伯氏菌經常是造成肝膿瘍(liver abscess)的病源。 克雷伯氏菌可以進行乳糖發酵,屬於兼性厭氧生物,它是目前檸檬酸發酵被研究的最清楚的微生物。...
5 KB (586 words) - 00:42, 29 July 2024
病。 在角化不全的细胞下方,颗粒层细胞很少,或是完全消失。棘细胞层发生细胞间水肿但无水疱形成。在细胞间隙内往往有些零散的形体不完整的白细胞,表皮突因水肿而延长,长度皆差不多。 在真皮内,浅层的血管周围有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
16 KB (2,102 words) - 13:18, 1 January 2025
志賀氏菌引起之感染,限於腸胃道,很少侵入血液。志賀菌附著在腸上皮細胞,破壞腸黏膜而造成潰瘍。癒合後形成疤痕,可能會導致腸阻塞(4,5)。 傳播途徑經由食物、糞便、手及蒼蠅等。此外,肛交也會傳染志賀氏桿菌,又稱為「性傳播志賀菌病」(6),原因是肛交後觸碰糞便並且未注意個人清潔攝入細菌造成。因此需...
3 KB (352 words) - 18:09, 3 February 2025
1950年,日本大阪發生了一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食用遭腸炎弧菌污染的青魚乾。這次中毒造成272人中毒,其中20人死亡。此事件成為日本科學家藤野恒三郎發現腸炎弧菌的契機。在台灣、日本及東南亞,每年都有相當多的病患因食用被腸炎弧菌污染的海鮮而發生食物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11 KB (1,578 words) - 08:51, 3 January 2025
兔熱病(拉丁語:Tularemia),又稱野兔病(rabbit fever)、鹿蠅熱(deer fly fever)、大原病(Ohara's fever)、法蘭西斯氏病,一種因為細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它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球桿菌。感染此病...
2 KB (105 words) - 13:53, 19 December 2020
(一说是短杆菌,见参考来源2),而且是百日咳的病原体。百日咳杆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产生鞭毛,具有能动性。 人类是百日咳博德特氏杆菌的唯一宿主,所以它并非人畜共通传染病病菌。 这种细菌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潜伏期7—14天。 百日咳是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时带有咳喘声。因病程較长,故名...
4 KB (621 words) - 05:14, 23 November 2024
Fever),為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中貝氏考克斯菌(Coxiella burnetii)贝纳氏立克次体 感染所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可感染動物與人,普遍分布全世界,僅有紐西蘭未有檢出報告。該病 1935 年於澳大利亞首次被發現,現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性疾病,病原操作應於生物等級 3...
10 KB (1,459 words) - 13:40, 10 October 2024
腸道散布進入血液中,可能造成嚴重的症狀,稱為傷寒,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 老人,嬰兒,或是其他身體免疫系統功能不佳的人,可能會發展出嚴重的併發症。在少數的病例中,在發生沙門氏菌感染症後,病患會發生反應性關節炎,這種症狀可能會持續很久的時間。 Salmonella. CDC. 9 March 2015 [7...
5 KB (388 words) - 20:07, 4 February 202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category 病毒性疾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但在實驗室檢測未曾分離過該病原。 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間,發現病例的中國省份為河南、湖北、山東、安徽、遼寧及江蘇省,大多分布在丘陵、林木區以及山區。該六省共計疑似SFTS住院病...
7 KB (832 words) - 13:14, 29 April 2025
細胞內感染可能無症狀,有一段疾病潜伏期,像造成斑疹傷寒及落磯山斑點熱的立克次体就是這種例子。 衣原體屬也是細胞內寄生物,會造成肺炎、泌尿道感染,也可能造成及冠狀動脈疾病。 其他細胞內寄生物有沙門氏菌屬、奈瑟菌屬、分枝桿菌屬、軍團菌屬及鼠疫桿菌等,這些細菌可以在細胞內生存,也可以在宿主細胞以外生存。...
33 KB (2,296 words) - 09:06, 12 May 2025
土拉弗朗西斯菌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其生长与繁殖依靠宿主细胞。土拉弗朗西斯菌可感染大多数种类的细胞,但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土拉弗朗西斯菌经由吞噬作用进入巨噬细胞并迅速增殖,最终受感染细胞凋亡并释放子代细菌,引发新一轮感染。 通常根据症状和患者病史、医学造影和化验来诊断该病。亦可经由变态反应加以诊断。...
16 KB (1,515 words) - 19:02, 8 January 2024
(ORF)。它包含毒性、毒性調節以及重要細胞功能(如轉錄和翻譯)的關鍵基因。 第二條染色體長1 Mbp,有1115個開放閱讀框 (ORF)。由於基因組中包含了看家基因和其他重要基因,包括新陳代謝的重要基因、熱休克蛋白和线粒体16S rRNA基因,這些基因是用來追蹤細菌間進化關係的核糖體亞單位基因,因此判定它與質粒或巨型質粒...
27 KB (3,129 words) - 09:01, 5 January 2025
腺鼠疫,又稱淋巴腺鼠疫,是三種鼠疫之一,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所致的传染病。鼠疫通常先在鼠类或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流行,然后再通过鼠、跳蚤叮咬传给人;當發展成肺炎性鼠疫時,亦可以在人同人之間傳播。接觸此菌3至7天後會出現類似於流感的症狀(英语:Influenza-like_ill...
8 KB (682 words) - 20:11, 9 December 2022
将ε-变形菌纲更名为鹦鹉螺菌纲(Nautiliia)。然而,这一提议未被广泛接受。 ε-變形菌是五种变形菌纲中最小的一种。此纲物种的细胞均为革兰氏阴性,且具有包围细胞壁的内膜和外膜。其形态多为弯曲或螺旋状,除了卵硫菌,该属呈球状。许多ε-變形菌具有鞭毛运动能力,且已经进化出高速游动的能力,并且能够...
12 KB (1,362 words) - 16:03, 18 Nov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