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嶼荳蔻(学名:Myristica ceylanica var. cagayanensis),又稱台湾肉豆蔻、大實肉豆蔻、卵果肉豆蔻,为荳蔻科荳蔻属下轄變種,原產於蘭嶼、綠島以及菲律賓群島等地區。 蘭嶼荳蔻為常綠性喬木,樹幹直立生長,樹枝緊密生長,整體呈圓錐至圓柱形。成熟植株約略10至15...
    5 KB (566 words) - 21:29, 19 April 2024
  • 肉豆蔻(kòu)(學名:Myristica fragrans),又名蔻、果、玉果、麻醉果,是一種重要的香料、藥用植物。其种加词fragrans意为“芳香的”。肉豆蔻生長於熱帶地區的常綠植物,常見於東南亞、澳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尤以印度尼西亚和格林纳达产量最大。肉豆蔻的果实是肉豆蔻...
    8 KB (935 words) - 05:21, 23 May 2024
  • 肉豆蔻(英語:Nutmeg,1986年-2017年8月29日)是英國泰恩-威爾郡的一隻虎斑貓,截至2017年時世界上最長壽的貓之一,當年牠以32歲高齡去世,其年齡相當於人類的144歲。 最早肉豆蔻還只是一隻普通的流浪貓,身材消瘦,脖子上還長有膿瘡,1990年,5歲的牠來到莉茲和伊恩·芬利夫婦家中的院...
    6 KB (557 words) - 15:44, 15 March 2024
  • Mosla dianthera Buch.-Ham. ex Roxb. Maxim., 1875.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台湾)).  肉豆蔻醚 Myristicine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1 KB (170 words) - 03:20, 6 December 2023
  • lenhaufen),即花粉裸堆於花的基部。 香料(種子為豆蔻核仁(nutmeg)、種皮為肉豆蔻皮(mace)) 中藥 精油 健康食品 食品添加物(抗氧化劑、防腐劑) 木材保存劑(英语:Wood preservation) 將比其他樹種,荳蔻屬的木材使用性遠遠比不上其種子。 註 : 僅列部份...
    25 KB (1,998 words) - 12:54, 6 June 2024
  • 戰役,24日葡萄牙軍獲得了完全的勝利,此後荷蘭打消佔領澳門的念頭,轉而佔領台灣。 荷蘭東印度公司試圖在澎湖建立一個貿易前哨站,但被擊退。 荷蘭東印度公司印尼總督揚·彼得斯佐恩·庫恩獨佔肉豆蔻皮的香料貿易,主導摩鹿加群島的肉豆蔻產地班達群島大屠殺。 英國人和波斯人聯盟,攻佔奧爾穆茲(荷姆茲島),驅逐控...
    3 KB (329 words) - 06:46, 28 August 2022
  • ())是一種濃郁且微辣的泰國咖哩,是泰國南部家常咖哩的代表。 這是一道融合菜餚,結合了三種來源的原料:波斯、印度次大陸和馬來群島(例如,荳蔻、肉桂、丁香、八角茴香、孜然、月桂葉、肉豆蔻),以及泰國本土更常用的原料(例如辣椒、香菜、檸檬草、高良薑、白胡椒、蝦醬、青蔥和大蒜)製作馬薩曼咖哩醬。...
    3 KB (190 words) - 04:33, 2 April 2023
  • 1621年,荷蘭東印度總督總督揚·彼得生·庫恩為獨佔班達群島的肉豆蔻香料貿易,對島上居民發起班達大屠殺(英语:Dutch_conquest_of_the_Banda_Islands#Banda_massacre),部分倖存的班達人被奴役到巴達維亞,又被送到澎湖和台灣本島興建風櫃尾堡壘及熱蘭遮城,並留下烏鬼井等地名。...
    5 KB (400 words) - 10:39, 22 April 2024
  • 台灣4屬9種;香港4屬11種。 成蟲體部肥大而粗壯,停棲時翅膀豎立。下唇鬚第 2 節直立,第 3 節細長並向前伸。腹部比後翅後緣短。前翅 M2 脈的著生點在 M1 脈與 M3 脈中間或接近 M1 脈。後翅臀角處多向外延伸成瓣狀。 雙子葉植物:使君子科、金虎尾科、紫金牛科、五加科、肉豆蔻...
    6 KB (576 words) - 08:14, 13 December 2020
  • 格林纳达(英語:Grenada)是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向风群岛南部的英聯邦国家。主要宗教為天主教。首都圣乔治。农业和旅游业是经济的基础,主要农产品肉豆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仅次于印度尼西亚而居世界第二位。 格林纳达于1498年8月15日为哥伦布发现,命名为「La...
    14 KB (788 words) - 05:09, 16 April 2024
  • 提供营养。用于香料的植物有的还可用于医药、宗教、化妆。 天然香料根据原材料的类型可以分为: 干果或种子,如茴香、芥末、胡椒、零陵香豆等 假种皮,如肉豆蔻皮 树皮,如肉桂、桂皮 干花蕾,如丁香 雌蕊柱头,如番红花 根和根茎,如姜黄、生姜和高良姜。 树脂,如阿魏...
    4 KB (388 words) - 01:14, 5 May 2024
  • 记述脑子、乳香、没药、血碣、金颜香、笃耨香、苏合香油、安息香、栀子花、蔷薇水、沉香、速暂香、黄熟香、生香、檀香、丁香、肉豆蔻、降真香、麝香木、波罗密、槟榔、椰子、没食子、吉贝、椰心簟、木香、白豆蔻、胡椒、蓽澄茄、阿魏、芦荟、珊瑚树、琉璃、猫儿睛、硨磲、象牙、犀角、腽肭脐、鹦鹉、蝳瑁、龍涎、黄蜡等五十四篇。...
    4 KB (574 words) - 20:42, 22 January 2024
  • 咖哩 (redirect from 咖哩)
    咖哩(英語:Curry,源自坦米爾語:கறி(醬))一詞,是以醬汁搭配米飯或餅的料理的統稱,通常以薑黃、芫荽、辣椒、丁香、肉桂、孜然、胡椒、肉豆蔻、葫蘆巴等香料和薑、大蒜、洋蔥等食材,配以肉類、海鮮、豆類、蔬菜烹煮而成,個別國家或地區的咖哩在選擇香料上受文化傳統、宗教習俗、家庭喜好等的影響,因其食...
    16 KB (1,834 words) - 00:52, 29 May 2024
  • 的種子。紐西蘭雞毛松為紐西蘭的原生植物,其假種皮發育成的果實稱為koroi,曾為毛利人的食物來源。 歐洲的東北紅豆杉的紅色的肉質假種皮包裹的種子 肉豆蔻種子表面的假種皮 紐西蘭雞毛松種子的假種皮 榴蓮可食的部分為假種皮 肉質種皮(英语:Sarcotesta):亦為種子表面的肉質構造,但其為外珠被發育而成,如蘇鐵、石榴、木瓜的種子...
    8 KB (624 words) - 07:57, 30 May 2022
  • 的dilla,意指「鎮定」、「緩和」、「安慰」[來源請求],因蒔蘿本身具有緩和疼痛的鎮靜作用。 芹菜腦(Apiole) 香芹酮(Carvone) 肉豆蔻醚(Myristicin) 繖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 此外,蒔蘿還可用來治療頭痛、健胃整腸、消除口臭、為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患者的...
    6 KB (726 words) - 23:46, 7 April 2024
  • 的羅馬名。原本他是想取名為新荷恩Nieu-Hoorn,但沒有如願),以作為荷屬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的統治中心。 1621年,他為獨佔肉豆蔻的香料貿易,來到摩鹿加群島的肉豆蔻產地---班達群島,以平息當地島上的土著暴動。此暴動來自於荷蘭人相當不諒解班達島土著違反之前只能與荷蘭貿易的協定,而持續與英國人交...
    13 KB (1,735 words) - 08:28, 29 January 2024
  • 晚些时候攻占了特尔纳特和剩餘香料群島的所有岛屿。 1814年英荷条约簽訂後,英國將香料群島交还给荷兰人,但与此同时,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将群島上大量的肉豆蔻樹移植至英國其他殖民地上。 Woodman pp. 104–06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UKAAAAYAAJ&pg=PA114...
    3 KB (283 words) - 07:09, 1 December 2022
  • 饺子 (category 台灣飲食)
    肉、洋蔥、水煮蛋炒為餡,以麵皮包覆,再經油炸後食用。 餡料以乾酪、洋葱、蛋黄為主,有時也加一些菠菜、牛肉;另外還有一種是以雞、乾酪做主料,主要調料有黄油、洋葱、檸檬皮、肉豆蔻。包餃子的方法是,把麵壓成一塊長條,一勺勺放好餡,在麵的邊緣沾上水,再用同樣的一條麵皮合在一起壓好,然後用刀切開。...
    14 KB (1,792 words) - 09:08, 4 June 2024
  • 中表種皮型(meso-testal):此種種子的厚壁細胞位於外珠被的中皮層。金縷梅科與薔薇科為代表。 內表種皮型(endo-testal):此種種子的厚壁細胞位於外珠被的內皮層。肉豆蔻科即為代表。十字花科也屬於這一種類型,但其厚壁細胞有一面沒有加厚,也就是厚壁細胞層呈U字型。 外裏種皮型(exo-tegmic):厚壁細胞是由內珠...
    7 KB (778 words) - 17:02, 5 May 2024
  • 檳榔 (redirect from 台灣口香糖)
    利,有三十五大供及以可味香和檳榔楊枝浴香”。佛教高僧認為,吃檳榔可治病,唐代玄奘當年在印度那爛陀寺留學取經,可以享受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并供给大人米一升。 槟榔因其含有有害成分,因此在世界上部分地区,槟榔属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尤其是部分国家已将檳榔列为毒品。...
    22 KB (2,760 words) - 12:52, 12 June 2024
  • 根部含挥發油,挥發油的主要成分有亚丁基苯酞、邻羧基苯正戊酮、二氢酞酐以及维生素B12、蔗糖、维生素A、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不饱和油酸、亚油酸、β-谷甾醇等。 当归的炮制方法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當歸酒的炮制方法是取净当归片,照酒炙法炒干...
    10 KB (1,302 words) - 02:16, 15 April 2024
  • 除甜、辣、酸、鲜等调味剂外,常用的调味料依据效用有以下几类: 调色:酱油、红曲米。 调香:麻油、麻酱、黄酱、葱、蒜、八角/茴香、桂皮、丁香、肉豆蔻、白豆蔻、草果、香菜、香菇、桂花、薄荷、三奈、香叶、砂仁、甘草、木香、良姜、厚朴。 调型:生粉、菱粉、冰糖。 滋补:枸杞、桂圆、党参、西洋参、黄芪、当...
    18 KB (2,725 words) - 10:07, 3 June 2024
  • Latte,直譯為南瓜香料拿鐵)是一種咖啡飲品,製作原料包括傳統的秋季調味品南瓜派香料(英语:Pumpkin pie spice)(也叫南瓜香料,由肉桂、薑、肉豆蔻和丁香混合製成)、蒸牛奶、濃縮咖啡、糖和少量的南瓜泥,頂層有打發鮮奶油和南瓜香料作為裝飾配料。它由星巴克於2003年首創,現在是該店和很多其他餐廳...
    30 KB (2,533 words) - 18:08, 12 December 2023
  • 沙茶酱 (category 台灣飲食)
    、橄欖菜(芥藍菜)。粿條素炒,牛肉以沙茶醃漬,牛肉和芥藍炒好打上沙茶芡汁。色彩繽紛艷麗,是潮汕人百食不厭的食物。 台灣常見的沙茶牛(羊),就是潮汕傳入的沙茶牛(羊)炒芥藍菜。所以台灣很多的沙茶牛肉鍋店名會冠著「汕頭」或「潮汕」的名號。 一般潮州沙茶醬成分:...
    16 KB (1,968 words) - 14:27, 9 September 2023
  • 方草木状》中有“千岁子”,其记载为:“千岁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其子一苞恒二百余颗,皮壳青黄色,壳中有如栗,味亦如之。干者壳相离,撼之有声,似肉豆蔻。出交趾。”其中描述的植物很像花生。清朝《本草綱目拾遺》引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又一种形如香芋,蔓生,艺者架小棚使蔓...
    29 KB (3,681 words) - 05:27, 20 March 2024
  • 在紫苏成分已知的化学型中,PA(主要成分:紫蘇醛)是唯一在烹饪中使用的一种物质。其他的化学型是PK(紫苏酮)、EK(香薷酮)、PL(紫苏烯)、PP(苯丙素:肉豆蔻醚、莳萝油脑、榄香脂素)、C(柠檬醛)以及玫瑰呋喃中富含的一型。 紫蘇對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杆菌、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但臨床上對於葡...
    17 KB (2,230 words) - 12:26, 27 March 2023
  • 糖色。大多数威末酒精含量(ABV)都在17%,相比之下,未加强的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为9-14%。 威末酒中经常使用的干料包括丁香、肉桂、奎宁、柑橘皮、豆蔻、马郁兰、洋甘菊、香菜、杜松子、牛膝草、生姜。20世纪初一些国家禁止在饮料中使用苦艾,也导致威末酒中大幅减少其使用,但有时仍然使用少量的药草。威末酒...
    16 KB (2,236 words) - 20:12, 17 January 2024
  • 士是第一位让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被大众知晓的人,他建议将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用在某些疗程上,并且把这个药物取名“窗口”。他发现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跟某些肉豆蔻植物内的成份类似,都有影响脑波的作用。心理治疗师广泛地使用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尤其是在美国西岸)一直到80年代被列管才停止。...
    30 KB (3,132 words) - 08:03, 3 May 2024
  • 有勐养、勐腊、勐仑、尚勇、曼稿、纳板河流域6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2万亩,其中70万亩为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域內高等植物5000多种,其中特有植物153中,如望天树、红光树、云南肉豆蔻、四薮木、黄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等。濒危植物134种,如西南紫微、铁力木、云南石梓、云南美登木等。众多的植物种属相互交错生长,形成了热带雨...
    27 KB (3,021 words) - 17:31, 3 April 2024
  • 中药 (section 臺灣)
    中藥,古称本草,台湾闽南语又稱漢藥(hàn-io̍h),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药物。由於其來源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椬物類藥比例最多,使用也最普遍,自古相沿把藥學稱為「本草」,古代眾多典籍和文獻資料均以本草命名,如明代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綱目》。中藥涵義廣泛,主要分為中药材(中草藥和中藥飲片)和中藥...
    35 KB (5,346 words) - 11:42, 12 June 2024
  • 印度尼西亞人與歐洲人首次正規接觸始於1512年,由佛朗西斯科·施蘭(英语:Francisco Serrão)帶領葡萄牙商人尋找並壟斷摩鹿加群島上的肉豆蔻、丁香及荜澄茄等資源,隨後荷蘭商人也到印度尼西亞。荷蘭於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並成為歐洲位於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勢力,曾遭遇印度尼西亞人民武裝...
    127 KB (12,283 words) - 06:54, 15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