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代用行李車最初起源於1939年購入的50輛25噸有蓋蓬車,是客貨車混造的兩用車種。最後使用代用行李車的列車為行包專車與開往蘇澳有辦行包的少數普通車(普通車掛有代用行李車時,牽引種別受其限制,為客丙速最高時速75公里)。 台鐵代用行李車中編為25C10000型的鋼皮蓬車,每邊各設兩扇1...
5 KB (607 words) - 08:53, 28 March 2025
台鐵郵政行李車(英語:Mail & Baggage Car with Brake Van,MBK),為臺灣鐵路公司(原臺灣鐵路管理局,略稱臺鐵或臺鐵局)於1981年委託唐榮鐵工廠,將鐵路客車車廂設計成具有處理郵務及運送行李及包裹用途混合車廂,配置郵件處理室是其特點。...
9 KB (1,203 words) - 07:07, 25 April 2025
平快車內裝(旋轉椅) 平快車內裝(翻背椅) 使用對號客車加裝空調而來的冷氣平快,塗裝與復興號類似 作為代用行李車的普通車廂TP32200型 普通車車廂TPK32219T 長條椅普通車客車內裝 非字型座椅40TP(K)32200型普通車客車內裝 平快車車廂35SP32578號 平快車車廂35SPK32757T號 普快車行經南迴線...
16 KB (2,313 words) - 11:20, 24 May 2025
臺灣鐵路營運車輛列表 (section 客守車附行李車)
臺鋁合作試製一輛鋁皮試造篷車,現為10ES17000型工程宿營車。 25C10000型:曾做為代用行李車、25TTP10000型三等代用客車、30KT10000型給養車;現存25C10008保存於舊打狗驛故事館,25C10015、10024保存於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25C10056保存於車埕車站。...
70 KB (9,993 words) - 06:33, 7 March 2025
3CK1500型篷守車 1966年以世銀貸款購買材料,由臺北機廠自行組裝,共100輛,採用一半篷車、一半守車的配置,為臺鐵近代化篷守車之代表;目前館藏之3CK1514,於2020年底經高雄機廠修復後運至館內保存。 25C10000型代用行李車 1939年,為運送二戰時人員物資而向日本購入的大型二軸篷車,其特色為車...
43 KB (5,707 words) - 13:53, 27 April 2025
台灣與日本關係史,或台日關係史,在臺灣歷史與日本歷史呈現了不同的交互面向。根據信史記載,雙方自16世紀即有相互來往,并建構了各式各样的外交关系。台日關係史可粗略分为三个阶段:1895年前台湾与日本的关系、1895至1945年臺灣作為日本屬地(外地)與日本内地之间的关系、1945年後中華民國統治臺灣下的關係。...
6 KB (837 words) - 07:18, 14 May 2025
《台鐵憶舊四十年》. 臺灣: 人人出版社. 2000. ISBN 957-308-853-3 (中文(臺灣)). 洪致文. 《台灣鐵道印象》. 臺灣: 洪致文. 1998. ISBN 957-638-462-1 (中文(臺灣)). 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 鐵道車輛 25C10000型 代用行李車...
3 KB (347 words) - 12:08, 19 May 2024
1970年由日本富士重工製造,共100輛,曾為台鐵客車單一形式最多車輛者。 3CK1573篷守車 1966年由世銀貸款購料並由台北機廠組裝,共100輛,為台鐵篷守車的代表車型。 25C10056代用行李車 1939年時,為了運送二戰時的人員物資而向日本購入的大型二軸篷車,曾作為代用行李車、代用客車、傷兵車、衛生車使用。 10C1216木造篷車...
35 KB (2,798 words) - 14:11, 17 May 2025
台工作、求學。琉球漁民也經常停泊於基隆港休息或販售魚貨。。 1937年由台灣人設置的「大同拓殖株式會社」,招募台灣移民前來石垣島。二次大戰日本沖繩戰役,有4.5萬多名台灣戰士為日本戰死及失蹤。 1947年,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部分台灣人逃到美國管理下的琉球避難;亦有部分在台...
9 KB (859 words) - 07:39, 20 January 2025
15EC8074搶修用篷車 原車號15C8074,1960~1967年時由台北機廠製造;此車曾做為高雄港機務分駐所搶修車使用,於2021年9月修復完成後運至此地保存。 25C10008代用行李車 1939年時,為了運送二戰時的人員物資而向日本購入的大型篷車,曾作為代用行李車、代用客車、傷兵車、衛生車使用;此車報廢後,於2021年9月修復完成後運至此地保存。...
72 KB (7,304 words) - 13:21, 5 February 2025
22.587898; 120.339405 紅毛港保安堂是位於台灣高雄市鳳山區的廟宇,原位於小港區紅毛港姓蘇仔聚落,為紅毛港聚落三間有應公廟之一。是全台唯一供奉日本軍艦的廟宇,每年會有來自日本的訪問團參拜、交流。主神之一為「海府」大元帥,是一名日本軍官(據說為太平洋戰爭中殉難的蓬第38號哨戒艇艇長高...
15 KB (1,846 words) - 00:53, 30 April 2025
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72年9月29日斷交後,駐日最高外交使節變為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駐日本代表」,相對的日本使節則是日台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2012年9月1日,依修訂之《駐外機構組織通則》,中華民國外交部駐外人員之行政職稱均以正式官銜訂定,駐外機構之館長(包含...
8 KB (475 words) - 05:54, 4 April 2025
臺代表機構,涉臺外事由臺灣總督府外務部、外事課、外事部等涉外機構等掌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1952年《舊金山和約》恢復日本主權間,處於盟軍佔領時期的日本以日本政府在外事務所(日语:日本政府在外事務所)作為駐外機構。1951年11月17日設立駐臺北日本政府在外事務所後,以所長作為駐臺...
5 KB (215 words) - 12:45, 15 November 2024
至1938年,雙方大使館因中國抗日戰爭關閉,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許世英返國。當時的駐日大使館位於東京都港區麻布台一丁目五番,即現今外務省飯倉公館的位置。 1952年中日和約簽約後,中華民國與日本復交,位於東京的中國駐日大使館重開(日本把駐華大使館改設在台北)。...
3 KB (206 words) - 17:55, 11 May 2025
台海和平当作自己的事”;佐藤正久则表示,日本政府碍于政治敏感性表面上无法正式对外宣称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日美台三方均知道台湾无法独自抵抗中国大陆的进攻,“只要日本国内有共识,当台湾有事时,日本就会和美国共同协防台湾,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26 KB (3,117 words) - 05:35, 11 May 2025
日本駐中華民國大使館 (section 日本駐中華民國大使館在臺復館)
Taishikan),簡稱日本駐華大使館,是日本曾在中華民國設置的大使館。該大使館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曾於南京市辦公,留有日本駐南京大使館舊址,後因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簽署而在臺灣臺北市復設,直至1972年兩國斷交為止。 1873年11月24日,日本在大清北京設置「日本帝國駐清國公使館」(在清国日本帝国公使館)。...
14 KB (1,158 words) - 03:11, 27 January 2024
重要的會議有:臺日經貿會議(2023年第47屆),以及東亞經濟會議(2023年第50屆)、臺日鋼鐵對話會議(2023年第23屆)、臺日出口管制會談(2023年第11屆)、臺日能源合作研討會(2022年第18屆)、臺日產業合作搭橋方案意見交流會議(每年兩次於臺日輪流,2022年第24次)、臺...
88 KB (7,590 words) - 00:16, 25 May 2025
問題引發外交爭議,後來交還中華民國政府處理、並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親自介入調查,但仍真相未明。為一起牽涉國際法的台灣軍中人權事件。 東森財經新聞台. 逃兵引發的陸有京事件. 台北: 0528liang1. 2013-07-19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7)...
1 KB (149 words) - 03:23, 7 October 2023
臺日外交、防衛政策意見交流會,簡稱臺日執政黨2+2會談,是2021年起由中華民國和日本的時任執政黨「民主進步黨」與「自由民主黨」間的政党交流活動,比照美日外長、防長「2+2部長對話」的模式,由雙方黨幹部及国会议员各派出兩名代表與談;會談內容則包括台日間經濟議題、區域安全等等。...
16 KB (1,880 words) - 18:16, 19 November 2024
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 (section 保護與聯絡在臺華僑)
臺工作謀生。儘管臺灣總督府不斷頒布諸多法令加以限制,但隨著臺灣產業發展人力需求,加上中國生活困苦,促使抵臺工作的中國勞工在十幾年內大量增加,至中華民國成立時,已達一萬餘人。而臺灣內的華僑,為了加強團結並互相照應,在總督府的允許下陸續成立同鄉會、會館。 雖然華僑得以在臺...
22 KB (2,117 words) - 03:44, 12 November 2024
成員,都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爆發後,選擇留滯日本。 中國駐日代表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百科全書典藏版 中國駐日代表團之研究─初探戰後中日‧臺日關係之二元架構 (PDF). 國史館館刊 (國史館). 2009-03-01, (19): 47–86. ISSN 1016-2933. ...
2 KB (208 words) - 07:25, 31 July 2024
臺灣鐵道史 (section 產業鐵路與臺鐵支線的衰退)
ISBN 978-986-03-4266-6. 《台鐵機關車110年》. 臺北市: 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 1996年12月. 張健豐. 《乙未割臺憶舊路》. 海峽學術. 2010年11月. ISBN 978-986-6480-47-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輯.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13 KB (18,727 words) - 18:22, 3 November 2024
中国铁路客运车票与票价 (section 行李票)
旅客在乘车区间内可凭客票托运一次行李,铁路部门在接收行李时为旅客填发行李票,作为行李运输合同的基本凭证。可作为行李托运的物品仅限于方便旅客旅行生活的少量物品和残疾人车,最大重量为50千克,体积以适于装入行李车为限,超过规定范围需按包裹运输。 适合在行李车...
114 KB (16,014 words) - 08:14, 6 May 2025
,旅客快车或直通客车一律选用车体外观接近一致的客车编组;其他杂型车的代用客车(棚车改简易车)则编成短途或市郊列车。1954年后,调整旅客列车编组:直通快车编组顺序为行李车、宿营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硬座车、邮政车;短途客车无行李、邮政车,在机车后第1位编挂隔离车1辆。1958年后,沪宁、津浦、陇...
30 KB (4,242 words) - 15:24, 8 Januar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