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寺,俗称旃(zhān)檀(tán)寺,是清朝北京西安门内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于1900年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被焚毁,今已无遗迹存在,其原址位于今爱民街东侧,北海公园以西,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大院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以北。 弘仁寺位于北海西岸,其址明朝时为“清馥殿”。清康熙四年(1665年)改建为佛教寺庙。...
19 KB (3,957 words) - 12:53, 19 September 2024
弘仁寺可以指: 弘仁寺 (北京西安门) 弘仁寺 (北京福祥胡同)...
180 bytes (12 words) - 06:45, 5 September 2023
仁寿寺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内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已无存。 仁寿寺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四十一·皇城三》载: 增:仁寿寺在弘仁寺东。(《大清一统志》)臣等谨按:仁寿寺,乾隆二十六年建。大门恭悬御书“仁寿寺”额。殿中圆外方,中央及八方供长寿佛,中有复壁,...
2 KB (289 words) - 05:29, 19 September 2024
延茂 (category 清朝鴻臚寺少卿)
洲进士濟中作跋)。其诗歌录入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辑《春明诗课汇选》。 府第宅在京师旃檀寺五龍亭(据杨钟羲《雪橋詩話余集》)。旃檀寺即弘仁寺 (北京西安门),寺有旃檀佛像,东为仁寿寺 (北京西安门),后有北海阐福寺西夹道(据朱一新,繆荃孫,《京師坊巷志》,劉氏求恕齋刊本,1918;又参见《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3 KB (492 words) - 20:04, 5 October 2024
南门永宁门外,永宁门吊桥、闸楼(摄于2014年之前,此时永宁门箭楼还未复建) 南门永宁门瓮城上,永宁门闸楼 南门永宁门瓮城上,永宁门正楼 南门永宁门入城步道,远处为吊桥、闸楼及2014年复建之箭楼 南门永宁门吊桥、闸楼及2014年复建之箭楼 东门长乐门瓮城上,长乐门正楼 北门安远门瓮城上,正楼遗址 解放门前西安各大学临时新生接待处 城墙根...
22 KB (2,737 words) - 08:15, 25 July 2025
承天门,上建门楼五间。门前有河,上有外五龙桥 端门,在承天门之内,规制同承天门,上建门楼五间 长安左门,在承天门之左 长安右门,在承天门之右 东安门,皇城东门 西安门,皇城西门,門外有河,河上有橋,稱玄津橋。 北安门,皇城北门 奉天门,正殿前门。左为左红门(后更名东角门),右为右红门(后更名为西角门)。门外两庑有左翼门、右翼门,南为内五龙桥。...
53 KB (8,474 words) - 15:53, 4 July 2025
大慈恩寺.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83-06-01: 142. ISBN 7-5306-4444-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宋·张礼《游城南记》:长安中摧倒,天后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十层。 唐·章八元《题慈恩寺塔》: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
16 KB (2,147 words) - 09:27, 16 April 2025
西安城牆(世界文化遗产,這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城牆); 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原西安孔廟)、西安半坡博物館、大唐西市博物馆、陕西自然博物馆、西安皮影博物館等; 主要宗教場所——大慈恩寺、青龙寺、薦福寺、西安大清真寺、興教寺(世界文化遗产)、廣仁寺(西安...
101 KB (10,891 words) - 10:14, 2 May 2025
门对应位置有歧见。一种说法是大明门/大清门为皋门,承天门/天安门为雉门,端门为库门,午门为应门,太和门为路门;另一种说法是天安门为皋门,端门为雉门,午门为库门,太和门为应门,乾清门为路门。若按《周礼·考工记》中路门内为寝(即路寝)的说法,则端门应相当于雉门...
70 KB (13,010 words) - 16:06, 15 June 2025
长安 (category 西安历史)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补修。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工程,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等,大大增强了西安城的防御能力。 清光緒26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帝曾逃亡到西安。中華民國建國之後,蔣介石在中國抗日戰爭爆...
27 KB (4,109 words) - 15:05, 28 June 2025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物古迹损毁列表 (section 北京故宫)
此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1966年11月-12月,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已遭到红卫兵严重损毁。此外,北京颐和园内多处佛像和绘画均被破坏,陕西西安大雁塔内的经幡、佛经以及古书被红卫兵焚毁,福建省泉州市清净寺亦遭到严重损毁,杭州岳王庙、霍去病墓等等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1966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275 KB (26,300 words) - 14:02, 7 July 2025
西安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 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 第一层东门...
9 KB (1,459 words) - 18:40, 26 January 2025
至民国时期,畅春园遗址已成荒野,仅有恩佑寺及恩慕寺两座琉璃山门残存,但今门内亦破败不堪。 目前畅春园遗址范围内分布有北达资源中学校舍和北大教工宿舍住宅区,以及北京大学畅春园新宿舍区。北京修建北四环路时曾发现了园门地基遗址。恩佑寺及恩慕寺山门于1981年被列为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18 KB (3,285 words) - 19:40, 5 October 2024
寺內設立北京文博交流馆,宗旨是成为文博信息交流的窗口;该馆取代了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但仍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 智化寺位于禄米仓胡同与大方家胡同之间,坐北朝南,山门开在禄米仓胡同。寺院布局在明代佛寺中有很强代表性。智化寺原有东、中、西三路院落,但如今仅存中路。智化寺中路自南至北依次为山门、智化门...
24 KB (3,974 words) - 12:27, 21 June 2025
义,李自成参与起义军。高迎祥被明朝处决后,李自成稱闖王,成为明末民变领袖之一,率起义军于河南歼灭明军主力。1644年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後进攻明都北京,与崇禎帝谈判破裂后,攻入北京城,崇祯自缢,是為甲申之變,至此明朝滅亡。然而李自成在往後一年不敵清兵而敗亡。 《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自成为人高颧深,鸱目曷鼻,聲如豺」。...
45 KB (7,477 words) - 21:40, 24 July 2025
唐长安城 (category 西安城池遗址)
门和南面的安华门附近留有部分残垣。 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
19 KB (3,101 words) - 12:02, 13 April 2025
崇禎帝 (redirect from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門拜賊,賊登城,殺兵部侍郎王家彥於城樓,刑部侍郎孟兆祥死於城門下),李自成軍攻入北京。太監王廉急告皇帝,崇祯帝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崇祯帝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又逼周后自杀,手刃袁妃(未死)、長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
106 KB (18,231 words) - 20:02, 24 July 2025
明中都 (redirect from 西华门 (明中都遗址))
中都城始建于洪武三年十二月,原拟建十二门,每边三门:南面正中为洪武门,左为南左甲第门,右为前右甲第门。东城墙自北向南为长春门、朝阳门、父道门。西城墙自北向南为长秋门、涂山门、子顺门。北城墙自东向西为北左甲第门、玄武门、后右甲第门。后弃营中都,改修南京之后,遂废弃三门,仅存九门。南面三门不变,东面将朝阳门改名独山门,父道门改名朝阳门...
26 KB (5,108 words) - 05:20, 28 July 2025
2004年,小雁塔的南山门对外开放。2006年,小雁塔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路网”申遗预备名录。2007年,在荐福寺原址上建造的的西安博物院正式落成,小雁塔的相关保护机构也更改为西安博物院。2012年,西安市文物局完成小雁塔保护范围考古勘探工...
15 KB (2,027 words) - 07:55, 16 April 2025
明代,陈建在《建都论》中将长安(今西安)、洛阳、汴(今开封)和燕(今北京)并称为古今天下大都会有四。明末清初,顾炎武在《历代帝王宅京记》中将关中(今西安)、洛阳、建康(今南京)和开封并称为四大古都。 1902年,梁启超撰《中国地理大势》,将西安、洛阳、南京、开封、北京...
94 KB (5,912 words) - 15:27, 13 May 2025
明成祖 (redirect from 後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医士180人,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1413年郑和船队到苏门答剌,当时伪王苏干剌窃国,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剌送京伏诛。1413年郑和舰队...
180 KB (30,441 words) - 13:55, 31 July 2025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一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着玄武门。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9 KB (1,385 words) - 17:41, 29 June 2025
、遗址。以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止园别墅旧址为基础,建立有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旧址.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3-10-0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辑委员会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3卷 第一批至第五批.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4: 434. ISBN 7-5010-1525-2...
10 KB (397 words) - 12:35, 11 November 2024
狄仁杰(630年—704年),字懷英,并州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祖籍冯翊郡高陆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及姚崇等數十位幹練的官員,皆為唐朝中興之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
25 KB (3,181 words) - 16:56, 24 July 2025
元大都 (category 北京城池遗址)
断虹桥:可能是元代大内崇天门外周桥,现位于北京故宫武英殿东。 万宁桥:今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上,横跨玉河。 都城隍庙:位于今成方街以北。 火德真君廟:位于万宁桥西北。 大圣寿万安寺:今妙应寺。 大承华普庆寺:今广善寺,1996年被毁。 北崇国寺:今大隆善护国寺。 报恩洪济寺:今广济寺。 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位于西直门...
32 KB (5,648 words) - 13:55, 26 May 2025
张学良 (category 西安事變人物)
1949年蔣撤退台灣之際,楊虎城全家被殺,張則是先押解到台灣。張不明白蔣為何把楊虎城滅門,他曾勸楊虎城在西安事變後出國,回國沒有好處。1月,蔣在南京宣布下野,當時于右任建議他放了張與楊虎城,蔣不耐煩的說,去找李宗仁,但李宗仁不知道兩人關在哪裡。蔣原本也想殺了張,而是宋美齡對蔣表示,「若你對張學良不利,我...
152 KB (23,316 words) - 06:48, 11 June 2025
阿房宫 (category 西安考古遗址)
西安市秦阿房宫遗址保管所 (编). 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4-08: 484. ISBN 978-7-5010-4005-6.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苏秉琦, 吴汝祚. 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 中国文物报. 1956, 2:...
23 KB (3,185 words) - 06:46, 23 November 2024
大光明殿是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路南、光明胡同(原称光明殿胡同)以西的道教宫观。现已无存。 《明世宗实录》载,“大光明殿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一月”。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再度重修。大光明殿的基址为明朝初年万寿宫的所在地。...
7 KB (1,147 words) - 02:21, 28 January 2025
049米,在唐代首都长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约85公里处,遗址南北长1450米,东西各长1582米和1438米,宽2.5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西南角微内收,呈不规则正方形。其四周建有包砖土阙,四边正中置门,东为青龙门,南为朱雀门,西为白虎门,北为玄武门,四门之外亦有包砖土阙。外城城垣遗址位于南侧第二道门...
26 KB (3,496 words) - 21:52, 28 February 2025
释虚云 (category 云门宗僧人)
山。礼圣性和尚。留住过年。此后至1901年,先在江南一带讲经说法,后入北京,时逢八国联军入侵,离京至西安,于1901年,经终南山入川,转赴西藏,折至云南大理,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到達宾川鸡足山,重兴鸡足山迎祥寺(即祝圣寺)。光绪三十年前往泰国、槟城等地,考察东南亚佛教,讲经说法。...
26 KB (2,128 words) - 14:53, 7 January 2025
西安碑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文庙旧址,是一座收藏、研究碑石墓志及其它古代石刻艺术品的博物馆,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主体。碑林中荟萃了中国古代精美碑石艺术,石碑众多,还有丰富的碑石墓志、石刻艺术品。 碑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时期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原来立有《石台孝经碑》和《开成石经...
9 KB (1,170 words) - 03:35, 23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