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336°E / 22.462786; 120.530336 林邊阮氏宅第及花園,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林邊鄉竹林村的園邸,列屏東縣歷史建築。 林邊阮氏宅第及花園在1933年興建時,產權所有人雖然是阮朝吉,但是由時任高雄州建設局技正的阮朝昂所設計。耗資相當於當時25甲地的價值。...
7 KB (859 words) - 05:24, 7 April 2025
第22代門主大谷光瑞的別墅,原本的庭園已消失,只留下當初的主建築,現為高雄市歷史建築。 鼎昌號李宅庭園(松濤園):位於屏東縣屏東市。 芳美商號花園:位於屏東縣萬丹鄉,由李開胡所建。 林邊阮氏宅第及花園(永興花園):位於屏東縣林邊鄉,由阮姓家族建於1933年,後由林姓家族買下並取名「永興花園」。...
33 KB (3,622 words) - 18:39, 5 September 2024
林邊放索安瀾殿:主祀天上聖母 林邊慈貞宮潘姑娘廟:光林村林邊國中大門旁的姑娘廟 林邊庄頭(八角頭)佛山寺 仁和湖 金良記古厝 福記古厝 親林公園 河濱公園 黑珍珠蓮霧綠帶 老地方冰果室 廟口小吃 每週五夜市 光采濕地 Eagle's cafe 林邊阮氏宅第及花園 黑珍珠蓮霧 西瓜 芎蕉 菱角 鴨蛋...
17 KB (1,793 words) - 14:17, 14 April 2025
及巴洛克裝飾圍牆。地方以「不入劉者,不入流也」、「不到五溝不入流,不入劉也不入流」來讚美此地。1979年再度修繕。 五溝水劉氏宗祠前為注入大林河的引水渠道,風水稱為「玉帶水」。客家人開墾五溝水之初,與附近閩南人、平埔族、排灣族村落時有衝突,因此設立防禦組織。此劉氏宗祠為利於防禦,前有溪流,宅...
10 KB (1,133 words) - 14:37, 19 July 2025
及柱子建材取自貝殼砂和珊瑚。三進為繼述堂,四扇木板門上畫有仙翁與仙姑像。第四進作家祠。第五進為家居所在,右側在1980年代初前因兄弟分產護龍部份已全部拆除,過去還在禾埕埋藏可能是步月樓戰役使用的兩門舊砲。 1978年林安泰古厝拆遷時,李乾朗將林安泰古厝、馬興陳宅、林本源園邸、李騰芳古宅...
8 KB (849 words) - 08:42, 23 April 2025
及布條,行經佳冬西隘門、佳冬蕭宅,前往至佳冬鄉公所表達立場。 7月1日,立委陳光復、廖永來等立委向內政部、教育部、文建會提出聯合質詢,指出楊氏宗祠深具文化價值、其定期祭祖是社區意識的最佳典範,相關單位應善盡保護之義務。3日,在省議員曹啟鴻關切下,臺灣省住都局道南隊長林...
14 KB (1,732 words) - 07:53, 11 December 2024
「邱姓河南堂忠實第」修復開館 百年宅第風華重現. 聯合報. 2022-02-18 [202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9) (中文(臺灣)). 葉淑娥. 精雕細琢河南堂. 中國時報. 1997-06-02 (中文(臺灣)). 郭廷才促搶修邱氏古宅. 中國時報. 1994-12-28...
10 KB (1,241 words) - 11:48, 10 October 2023
孫立人將軍行館 (redirect from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
原先縣府財稅局最初希望將此房舍及土地標售以挹注縣府財源,但文化處建議認為此建物在歷史上具備重要意義,於是縣府規劃改建為縣史館。2000年1月10日,屏東縣縣長蘇嘉全來此,表示將徵求民間社團義務認養。原定2000年4月底發包,但因避免破壞古蹟,決定宅外空地另建一個辦公室,因此拖延。 之後縣府為配合文建會1...
13 KB (1,494 words) - 00:23, 30 December 2023
第一個指定保存的客家聚落。 五溝水聚落保存劃定範圍為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全行政區域,地籍地號為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段,總劃定範圍達510公畝,其中包含有東興、西盛、大林、得勝等四庄(在新行政區劃中已無相應的行政區劃,皆為五溝村)。 重點保存對象包含:夥房建築(如:觀海山房、和興夥房及劉氏...
3 KB (350 words) - 03:05, 11 July 2025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category 第二尚氏王朝)
2年,內政部民政司的《臺灣地區古蹟調查表》中此墓暫定為第三級古蹟,內容卻前後矛盾,在沿革部分連碑名都錯。 2011年11月25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楊孟哲主辦大和解,遺族代表野原耕榮、排灣族頭目家屬代表華阿財、及楊友旺家屬代表楊吉林,在保力村楊氏宗祠於楊友旺靈前祭謝,並發表謝詞表彰其義行,隨後在屏東...
10 KB (1,226 words) - 05:32, 1 July 2025
6年竣工。1928年再度改築,並改稱「三隆宮」。 1961年,改瓦廟。1982年增建。 昔日,崁頂鄉、南州鄉、琉球鄉、林邊鄉皆屬於東港東隆宮的庄頭廟區域。琉球三隆宮原為東港東隆宮第三角,照例負責三千歲神轎。隨社會變遷、移民拓墾人口增加,地方經濟情況改善等緣故,這些庄頭廟區域逐漸退出東隆宮的刈香集團...
16 KB (2,119 words) - 18:56, 11 July 2025
會社社長山本悌二郎之雅號“二峰”,而命名為二峰圳。 大正元年(1912年),臺灣總督府於林邊溪築大石堤,防範林邊溪下游已開發之耕地受洪水威脅。進而配合屏東平原的開發,著手建造二峰圳集水廊道,其主要原因有三: 林邊溪每逢雨季氾濫成災,乾旱的枯水期致使人畜之飲水匱乏,地層遍布礫石加上土層緊密導致開墾困難。...
4 KB (494 words) - 07:32, 12 July 2025
2010年2月10日,動工。2012年5月3日,縣長曹啟鴻主祭上樑大典。2013年8月5日,曹縣長與氏宗親共同舉行落成大典。此次修復獲得第1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建築類「優等」,也是該年唯一入選的古蹟修復工程案。 汪美芳. 搶救宗聖公祠 曾氏子孫急動員. 中國時報. 2001-01-07 (中文(臺灣)). 王安國. 縣府徵收宗聖公祠...
10 KB (1,286 words) - 07:54, 5 December 2024
1871年,琉球王國船隻漂流至今日牡丹鄉附近,琉球船員被當地原住民以侵擾領地而殺害。當時琉球國屬獨立,但同時向大清帝國及大日本帝國朝貢;大日本帝國政府於是派兵前往事發地,1874年日軍以「懲辦兇手」、「保民義舉」為由向臺灣原住民交戰。時任陸軍大輔陸軍中將的西鄉從道被派...
6 KB (494 words) - 13:32, 14 May 2024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2021年辛丑正科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採專案辦理,縮小規模並僅限東港鎮轄區內的隊伍參加遶境及相關科儀,人員需全程遵守防疫規定,為歷史上首例。 每當迎王祭典圓滿結束後第三天,祭典司職人員便會舉辦犒勞的「福宴」,以感謝參與祭典工作相關人員。於宴後眾角頭在溫府千歲前,以抽籤方式遴選下一科迎王祭典,各角頭之司職任務。...
12 KB (1,331 words) - 02:54, 2 February 2025
豐收之用。該些石獅建造過程呈現大路關的開拓史,亦當地廣興、廣福兩村的特殊信仰。其信仰為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與於2008年11月12日納入中華民國民俗及有關文物加以保護。 在庄民的信仰中,石獅公具有鎮風、止煞、擋雨的神力,以農曆二月廿九為石獅公誕辰。還有傳說石獅曾顯靈警示、阻擋水災等,如八八水災期間...
10 KB (1,177 words) - 06:20, 27 June 2025
(Dominican Studium of the St. Joseph Province of the Order of Preachers). 1959, 第44卷 (第1期)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24) (英语). 臺灣主題 天主教主題 建築主題...
6 KB (592 words) - 12:49, 12 July 2025
恆春古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屏東縣文化處文化資產保護所 圖片:恆春古城(第1張).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林會承. 《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 遠流出版社. 2011-04-01: 221頁. ISBN 978-957-32-6765-2...
10 KB (1,298 words) - 09:28, 27 December 2024
沿線區域內已公告有浸水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大武事業區台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及大武臺灣油杉自然保護區等三處自然保護區域。 現今走訪浸水營古道,西段部分大多經由枋寮新開村附近的大漢山林道上山,此林道已漸漸取代原古道西段部分,為國軍大漢營區所闢建,車輛可通行。約行至林道23.5公里處在「大樹林」與原古道會合,接下來的東段部...
9 KB (1,019 words) - 09:54, 7 April 2025
日後,因人口增加、部落規模擴大,當地部分居民開始移居至附近成為阿禮、霧台與神山等社群。好茶部落亦普遍認為為魯凱族發源地之一。此外,當地居民過去也曾為爭奪資源與其西南及西北的達來、馬兒、排灣等部落相互征戰與獵首。 1980年,臺灣省政府經評估後,特地以地形不適居住為由,將其整魯凱部落遷村至南隘寮溪、好茶溪交會口東岸...
9 KB (962 words) - 09:35, 9 May 2025
王重之 (第74軍57師參謀長) 胡復威 (第57軍參謀長) 劉純文 (屏東團管區司令) 黃幸強(二級上將) 劉毅夫(軍中記者) 孫伯亨(孫立人胞哥) 湯曜明(陸軍一級上將) 艾靉(國防部常務次長) 羅文浩(國光作業室執行官/國防部聯戰會委員) 張其中 孫化鵬 林煒晨 龔濟蒼 (陸總第1署組長) 王創燁...
5 KB (762 words) - 14:17, 27 August 2024
年「大學辦學特色調查」,「產學合作及建教合作」、「國科會及教育部研究計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師貢獻度全國第八名和第九名。 2010年大學生權利調查報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學生權利總評全國第七。 2010年,天下雜誌 Cheers 特刊第 43 號「2010 年大學調查」,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生師比全國第八。 2011年,根據遠見雜誌大學專刊-「2011...
16 KB (1,252 words) - 09:18, 25 July 2024
神,燮理陰陽兩界人丁、功過、賞善、罰惡等之職。於此才恭彫城隍爺小金身乙尊供奉拜祀。 1946年間,戰後初期,地方人士諸賢,提議建廟,經城隍爺降乩同意及指示建廟基地之位置,並示該位置系青斗燈穴﹙即今之廟址﹚。於是地方諸賢集資而建 ,城隍廟始完成簡式小廟,蒙玉賜「東福殿」。時聘洪清榮先賢為堂主(編制前...
6 KB (836 words) - 10:21, 2 June 2025
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位於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4-18號,是國立屏東大學校本部,也是原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校本部,佔地約14.51公頃。1989年因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學院行政中心及大部分學系自林森校區遷移至該校區(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舊址)而成為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學院的校本部。2014年8月1日,該校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為國立屏東大學。...
3 KB (212 words) - 09:17, 25 July 2024
為地方層級的武道館設施,具有地方史料意義。 屏東演武場外牆為磚造承重牆構造,木構造屋架洋式桁架系統,斜屋頂形式為四面坡寄棟屋根,覆蓋黑瓦,銅製排水槽及落水管。 屋身立面粉刷層主要為水泥洗石子,並做出不同高低差層次。 棟札一般以毛筆書寫記載建物建造或修繕記錄,内容包括工程名稱、上樑的年、月、日,主要...
4 KB (456 words) - 03:32, 20 April 2025
3萬坪,為屏東市區內第二大的公園綠地,面積僅次於屏東縣民公園;此外,該公園內還有阿猴城門及阿猴神社等文化資產。 屏東公園設置於日治時期明治35年(1902年),為南臺灣最早的公園綠地建設,皆臺灣第三個市街地公園。是由首任阿猴廳長桑原外助,因改善阿緱街惡劣的衛生環境而成立,地點則選在市區的東北...
9 KB (1,015 words) - 14:25, 17 September 2024
屏東縣文化資產是位於臺灣屏東縣的古蹟與歷史建築,以下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均收錄在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網站裡。 名稱為粗體字者,表示列級為「重要傳統藝術」。 名稱是粗體字者表示列級為「重要民俗及有關文物」。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屏東縣文化資產 文化資產綜合查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72 KB (90 words) - 16:18, 15 March 2025
土牛祭、開曲向、開水向、點獻豬、敬天公、敬阿姆及趒戲等。第二天上午則舉辦走鏢,中午為平安午宴,以及擲杯選出下屆頭家爐主。 夜祭從1996年恢復舉辦。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於2012年4月26月以屏府文推字第1010114752號公告「加蚋埔平埔夜祭」為民俗及有關文物,列入屏東縣文化資產。...
12 KB (1,650 words) - 11:15, 23 November 2024
樺山總督銅像(基隆車站前)以茲紀念。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為表彰臺灣蕃地事務局都督西鄉從道勝利的光榮,此碑由臺灣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井手薰設計,材料為台北士林產的石材與日本產的鬼赤鑄石,在1936年3月13日完工,同月15日舉行除幕式啟用。此碑正面碑銘題字「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
9 KB (926 words) - 13:09, 7 April 2025
。部落目前保存有近50幢完整的排灣族傳統北部式石板屋。當地居民大多已於1960年代遷移至新聚落,但仍會於耕作時返回居住。 七佳村可分為老七佳、舊七佳及七佳。 數百年前,排灣族開始於老七佳定居生活;其居屋特色是以黑色石板作主要建材,根據統計,全村最多曾有約75幢石板屋。...
7 KB (592 words) - 21:28, 15 June 2025
搶孤 恆春縣城 中都唐榮磚窯廠 周宜穎. 《台灣霍夫曼窯之研究》. 台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2005 (中文(臺灣)). 尤春共、陳茂松、張永堂、林右崇. 《恆春鎮志》. 屏東縣: 恆春鎮公所. 1999 (中文(臺灣)). 聯福磚窯- 文化部iCulture-文化空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KB (197 words) - 07:50, 5 Augus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