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莊李存勗(xù)(885年10月22日—926年5月15日),山西应县人,沙陀族,本姓朱邪,因其父是東節度使李克用受唐懿赐姓而改姓李,諱存勗,亦作存勖(xù),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山西应县,五代時期后唐开国皇帝。小名“亚子”,藝名“李天下”,以勇猛闻名。...
    21 KB (3,538 words) - 09:00, 9 April 2024
  • 唐武宗吃道士给他的长寿丹后中毒而死。死后葬于端陵,谥号为至道昭肃孝皇帝。 唐武宗虽有五子皆封王,但生前未确立继承人,宦官马元贽等遂矫诏立光王李忱为皇太叔并最终继位,即唐宣。武五子后事无载,被宣所害。 《舊唐書》:「開成中,王室浸卑,政由閽寺。及綴衣將變,儲位遽移。昭肅以孤立維城,副茲當璧。而能雄謀勇斷,振已去之威權;運策勵...
    13 KB (2,339 words) - 09:36, 29 May 2024
  • ,祖大壽堅守城池,命宋偉、吳襄救援,二將陣前不和,張春的援軍也被擊潰,祖大壽被逼殺何可綱而降清。明思因此罷孫承官。家居七年。 崇禎十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長城,犯保定,攻高陽。孫承年已75岁,率領全家子孙拒守,高陽城牆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壮烈战死。孫承...
    10 KB (1,722 words) - 19:20, 8 April 2024
  • 被视为正派的分支。 在明世嘉靖帝時這派地位很高,代表人物有邵元節和陶仲文。 香港殯儀的儀式多採正道的儀式,如破地獄、擔幡買水。 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金陵之三茅山,大洞之壇也。臨江之閤皁山,靈寶之壇也。信州之龍虎山,正壇也。歷朝崇奉三洞聖師,傳真弘化之地,主領教綱之所。」...
    3 KB (430 words) - 01:30, 4 January 2022
  • 不良。从发病年龄上看,属于早老性失智症(俗称:中年痴呆)。 在宋仁出生的那天,真賞賜群臣包子。 宋代王明清《揮麈後錄》卷載:“仁母李后,曾夢羽衣之士,跣足從空而下云:「來為汝子。」後召幸有娠而生仁。仁幼年,每穿履襪,即亟令脫去,常徒步禁掖,宮中呼為赤腳仙人,蓋古之得道者李君也。”...
    34 KB (5,428 words) - 07:06, 5 May 2024
  • 伊、傅、周、夔、稷。 于慎行《明故資政大夫南京兵部尚書贈太子少保郭康介公墓誌銘》 明實錄:世實錄 ,100卷作郭皋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00):“郭皐,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進士。選庶吉士。尋詔與選者...
    7 KB (1,005 words) - 15:20, 20 January 2024
  • 华严,又稱賢首、法界,漢傳佛教的流派之一,此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花)严」。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实际创始人是賢首法藏,故此或稱為「賢首」。因該發揮「法界緣起」為宗旨,故又稱「法界」。在判教上尊《华严经》为最高经典,將釋迦文佛的教法分為:「小」、「始」、「終」、「頓」...
    18 KB (2,768 words) - 05:08, 29 May 2024
  •  [永久失效連結] 1986年香严寺出土的《重修唐宣殿碑记》的碑文记载了唐宣李忱在香严寺避难之事 尉遲偓《中朝故事》:“宣,即宪皇少子也;皇昆,即穆也;穆、敬之后,文宗、武相次即位,宣皇叔父也。武初登极,深忌焉。日,会鞠于禁苑间,武召上,遥睹瞬目于中官,仇士良跃马向前曰:‘适有旨...
    21 KB (3,042 words) - 09:37, 29 May 2024
  • 王夫之在其《讀通鑑論》中推理认为宪之暴毙实则是郭氏(穆生母)与穆纵逆之所为。 唐宪李纯的祖先 孝明皇后、紀美人與餘十七王之母,原屬後宮一般姬侍婢妾,因生宣和皇太子寧留下姓氏。出身高貴的只有生穆的懿安皇后。 憲沒有冊立皇后,以下皇后頭銜是由後代所尊封。 懿安皇太后郭氏,名將郭子儀孫女、郭曖与昇平公主长女,憲...
    20 KB (2,268 words) - 09:36, 29 May 2024
  • 世而新莽窃位,光武复立而兴汉;晋传四世有怀、愍之祸,元帝正位于建邺;唐传六世有安、史之难,肃即位于灵武;宋传九世而徽、钦陷于金,高缵图于南京:六君者,史称为中兴,而有异同焉。夏经羿、浞,周历共和,汉间新室、更始,晋、唐、宋则岁月相续者也。萧王、琅琊出疏属,少康、宣王、肃、高...
    41 KB (6,820 words) - 06:27, 30 May 2024
  • 杨文会早年曾崇禅而轻净土,但随其用心既久,始改前修,进而确定了“教宗贤首,行在弥陀”的信仰体系,强调一切法门趋净土法门。在《十略说》中,他首标律,因为他主张三学以持戒为本,而以净土作结,因净土,普摄群机,适用于任何根性的众生。此观点继承自智旭的诸归净土,又从净土流出的看法。 当时的净土法门越趋简易,行法偏重于持名,讲...
    130 KB (21,970 words) - 17:47, 9 March 2024
  • 宋徽赵佶(jí)(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對瓷器、茶學、音律、金石學等領域有所研究,並擅長古琴、蹴鞠、擊鞠、打獵、射箭、馬術、繪畫等,自創“瘦金書”字體。 徽為宋神子,宋哲...
    41 KB (6,822 words) - 01:06, 24 May 2024
  • 日本天台的正式名稱是“天台法華圓”,或“法華圓”、“天台法華”。古時常單以“法華”稱之。又有日蓮、日蓮法華、正福寺日蓮法華(日语:日蓮法華),都曾以“法華”自稱,分立後,為避免混淆,都不單以“法華”相稱。 此融入了包含法華、密、禪宗、淨的要素,尤其密,故稱天台密、台密。...
    24 KB (3,411 words) - 13:46, 27 April 2024
  • 清·周植、鄭見龍等,《如皋縣志》(卷36):“冒起,字起,號嵩少,萬歷戊午舉人,崇禎元年進士。授行人。五年考選,授南考功司主事,陞郎中。七年,當掌內計,有憚其方正者,遂出為兗西僉事。值豫賊窺,起監軍上,鼓勵將士,與同寢食。山東義勇,褁糧秣馬效死力者數千人,以故賊不敢...
    8 KB (1,331 words) - 00:49, 9 March 2024
  • 三武灭佛 (redirect from 三武)
    三武滅佛,又稱三武之禍,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灭佛这三次大规模禁佛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庙号或諡號都带有个武字,因而得名。佛教界稱之為三武法難。 又因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后周世进行的大规模灭佛运动,故又合称三武灭佛、三武宗法難,是佛教史上的最大法难。当时佛教已经渗入政治生活方方...
    9 KB (1,525 words) - 04:56, 17 May 2024
  • ,不让朝廷迎战李茂贞,还迫使昭解散宗室诸王的军队,斩护驾有功的捧日都头李筠。李戒丕从东归来后,显然李克用不能发兵勤王,于是韩建又以诬以谋反的方式,未经昭许可即将被罢去兵权幽禁别第的十王杀死。期间韩建又为了缓和与昭的紧张关系,请求昭立皇太子,于是昭...
    19 KB (3,070 words) - 09:38, 29 May 2024
  • ,惟不盛。 真正形成宗派,是在傳至日本之後,而三論的立名,又稱不真,也並非來自中國,而是始於日本佛教。三論源自於中觀學派,但在思想上,三論受到地論、攝論、涅槃的影響,加入許多真常唯心系的看法,是一個綜合性的學派。 此...
    12 KB (2,180 words) - 12:16, 27 April 2024
  • 曰「庄」,其故官僑於宋者,又私諡曰「閔」或謂國主感憤奮發哀不足以盡之,故天下士大夫號為義,蓋取國君死社稷之義。」 《续资治通鉴·卷百六十七》:「金穆延烏登行省於息州……為金主發喪設祭,上諡曰昭。」 《金史·哀本纪》:「我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惡,死無恨矣。所恨者祖宗傳祚...
    8 KB (1,102 words) - 07:28, 30 May 2024
  • 壇,乃皇春胍之所寄……陛下聖德大業,宜承大明之統緒。」一切礼节取自《大明会典》。 神在位期间,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其中以利玛窦为代表。利玛窦还在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觐见了神,向神进呈《万国图志》、自鸣钟、大西洋琴等西方方物,获得了神的信任。...
    80 KB (13,035 words) - 09:03, 31 March 2024
  • 属焉。王莽并其官于秩。初,内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正。 《通志·氏族略第四》:正氏,状称,本刘氏,楚元王交之孙刘德为正,支孙氏焉。裔孙正珍孙。 《百家姓》:政,羽音。彭城郡。系出刘氏。汉刘德,楚元王后,为正,子孙以官为正氏。后改作政。...
    47 KB (6,412 words) - 13:53, 11 February 2023
  • 的遺詔,經過大臣力爭方得與英合葬。此後,在周太后的壓力下,不得已改變英的陵寢設計,周太后也得以附葬裕陵,開始出現帝兩后或多后的格局。 明英在去世前夕,废除了自明太祖以来宫妃殉葬制度,并且恢复了胡皇后的封号。此外,又在今库页岛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设立波罗卫与忽鲁木卫,拱卫了明朝东北边疆的统治力。...
    30 KB (4,455 words) - 17:30, 18 May 2024
  • 段已经断流。 「孔雀」與「昆其」為維吾爾語 كۆنچى‎ 的漢語音譯,本意為皮匠,相傳皮匠常在此中洗皮革,故名。說昆其之名較早出現,至清光緒年間,清廷於該設驿站時,始有譯作孔雀者。传说东汉將領班超曾饮马于此,因此亦称饮马。又因該為庫爾勒的主要河川,亦稱库尔勒...
    4 KB (544 words) - 13:31, 13 April 2024
  • 氏历魏晋南北朝而不衰,如:宜都太守承,及其后代繇之、炳、夬、愨、测、懔等。隋唐间南阳姓徙于蒲州东(今山西永济),如:唐宰相楚客曾祖宗丕,为后梁南弘农太守,南阳人,梁亡入隋后居蒲州东。唐末五代时泽八世祖,由南阳迁于浙江义乌,此际...
    5 KB (1,025 words) - 13:20, 7 September 2023
  •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受命编辑《律历渊源》。雍正年间担任内阁学士,巡视黄河、运河,并督修运河河道,建议疏浚七里、百泉等,修筑高家堰石堤、北运河减水坝及张家庄等挑水坝,得准,并主持工程,任工部侍郎兼东河道总督。因为勘工有误,免官。此后充任算学馆、律吕馆总裁、钦天监正,转任工部侍郎。乾隆二十年(1755...
    2 KB (339 words) - 17:28, 25 January 2024
  • 第二阶段,经过休整,西路完顏翰11月18日自太原向汴京进攻,22日攻下威勝軍(今山西沁县),29日克隆德府(今山西长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宋西京(今河南洛阳)、永安軍(今河南偃師東)、鄭州(今河南省会)投降。12月4日,完顏翰克澤州(今山西晉城市)。东路完顏望11月20日自真定向汴京进攻;12月4日望諸軍渡...
    8 KB (1,594 words) - 04:14, 5 May 2024
  • 知縣薦舉不實,詞連伯,降檢討。伯為人溫厚,然內剛,不茍弇阿,故屢躓。逾年,卒於官。伯成進士,考試官則宋濂、鮑恂也。” 佚名,《明洪武四年進士登科錄》 张廷玉等,《明史》 明朝解元列表 明朝狀元列表 [在维基数据编辑] 在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二》 《明史卷百三十七》,出自《明史》...
    5 KB (619 words) - 17:10, 26 March 2024
  • 明世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或稱嘉靖帝,號堯齋,號雷軒,又號天池釣叟,明朝第12任皇帝,庙号世,年號嘉靖,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駕崩無嗣,內閣首輔楊廷和立宗室旁支的朱厚熜入繼大統,即明世,明世是明憲之孫,明孝之姪,明武...
    35 KB (4,587 words) - 16:57, 12 April 2024
  • 契专疏请诛永以伸国法。又纠辽左税監高淮擅预兵机,乞正其罪。语极剀切,直声震都下。遣视漕运,剔宿弊,开泇,京储赖以不乏。奉诏按浙,闻父卧疾,予假遄归。抵家而父适易箦,哀毁几致伤明,淹里中数岁,有旨督学北直,以侍母辞不起。熹...
    4 KB (762 words) - 21:08, 7 November 2022
  • 兖曾任白鹿洞書院山長,他與王守仁為同鄉,日王守仁在廬山遊玩,兗邀請王守仁到白鹿洞書院講學。 王守仁曾评价:“徐生之温恭,蔡生之沉潜,朱生之明敏,我所不逮。”(《明史·儒林列传》) 《我斋寓莆集》十卷、《我斋寓莆手简》卷。 曾祖蔡國華。祖父蔡睦。父蔡集。母张氏,継母趙氏。慈侍下。...
    2 KB (278 words) - 01:11, 26 January 2024
  • 把力役分攤於田賦,每丁出銀若干,定每畝田出銀若干;3.賦役折納銀兩;4.賦役的催徵、收納和解運,不再由百姓助理,改由官府統籌自辦。換言之,條鞭法就是以徭役、田賦合而為一的征稅制度。 條鞭法先施行於南方之浙江、江西、南直隸、兩廣、福建省等地,後來推行至北方。英...
    7 KB (1,170 words) - 03:33, 27 April 2023
  • 据政权北汉,结束北宋统一战爭。次年(979年)宋太趙光義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在高粱(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被耶律休哥射伤大腿,連中兩箭,乘驴车逃走,所有副官、隨從、宦官、宮女被俘,宋太的死因是箭傷復發。 宋太文治有為,但不善武功。他两度伐辽失败。980年又试...
    28 KB (3,794 words) - 01:00, 24 Ma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