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包括两个超级大国——苏联与美国的崛起,雅爾達體系形成所導致全球長達四十年的冷戰,联合国、歐洲聯盟等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創立常態化,欧洲传统大国衰弱带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去殖民化运动等。此外,隨著核武器在戰爭結束前研發成功,人类进入核战争威胁的时代。這些很大程度形塑了現今的國際政治格局。...
    84 KB (11,028 words) - 07:28, 15 April 2025
  • 第一世界大战结束世界進入所謂的「間期」,整个欧亚大陆、非洲,甚至那些未直接參與戰爭的地區都发生了剧烈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上的变化。四个旧帝国——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因战争而崩溃,许多旧的国家在战争中覆灭;在歐洲,新的民族国家纷纷从旧国家的废墟之上成立,旧的民...
    52 KB (7,381 words) - 03:33, 17 April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及战争结束时候,数百万德意志公民(不论民族或是否与纳粹德国有联系)以及德意志裔人(不论国籍)被迫从其他欧洲国家迁徙回德国。受到影响的范围包括前德意志帝国的东部领土(战后归波兰和苏联)以及纳粹德国占领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北部及其他中欧和东欧国家)。...
    6 KB (720 words) - 10:38, 8 January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戰,简称二,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戰爭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各国动员至少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
    256 KB (29,980 words) - 06:31, 23 April 2025
  • Seconde Guerre mondial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最终有57个国家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這些國家組成及加入同盟國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在戰後將控制整個世界的緣故。同盟國在苏联、中国大陆等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又稱「反法西斯同盟」。...
    42 KB (3,950 words) - 08:53, 13 April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英語: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實際上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
    30 KB (3,582 words) - 11:49, 6 May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戰爭的規模和威力也前所未有。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整場戰爭持續了近六年之久。 在這場戰爭中,各國的軍隊和平民都遭受了巨大的傷亡和損失。戰爭期間估計有約70...
    4 KB (649 words) - 03:12, 4 March 2025
  • Three)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所使用的一个术语,用来指代二同盟国中的主要大国及其各自的领导人:美国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的约瑟夫·斯大林。1945年,哈里·S·杜鲁门和克莱门特·艾德礼接替了罗斯福和丘吉尔,这两位继任者有时也被归入“三巨头”之列。 该术语主要用于指代二...
    11 KB (1,309 words) - 02:19, 7 May 2025
  • 出现于1844年,并在1912年俄法一百周年前夕流行起来。 1914年,卫国战争一词被用于第一世界大战。这是圣彼得堡《戏剧与生活》杂志时特别附录的名称,指第一世界大战东方战线,俄罗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战争。 1941年6月23日,即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二...
    150 KB (20,296 words) - 00:01, 7 May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二戰爆發,交戰雙方在世界分裂為軸心國及同盟國集團,其中大部份的國家均加入同盟國,同盟國亞洲部分起初主要以英、中為指揮核心,歐洲部分以英法軍為指揮領導,美國與蘇聯於日本突襲和德國入侵也加入此同盟中。...
    91 KB (14,348 words) - 15:01, 13 May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5年) 自由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后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时间线 二中美国参与的战役...
    20 KB (2,376 words) - 19:14, 19 July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會議列表列舉了盟國的所有會議。 丘吉爾共出席14會議,羅斯福出席了12,史達林出席了5,蔣中正出席了1。 历史主题 WORLD WAR II PLUS 55, World War II Notes, November 8, 1942 (Operation Torch)...
    8 KB (184 words) - 02:25, 31 August 2024
  • 侬荣。这些抵抗者曾为盟军提供情报,并时常进行游擊反抗活动。在日本战败,尽管泰国作為軸心國之一,但其仅向同盟國支付了小额的战争赔款而了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时,泰国处于军政府统治时期,总理銮披汶·颂堪受法西斯主义和泛泰主义影响。他利用宣传手段营造个人崇拜,并范围性传播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披汶政...
    12 KB (1,717 words) - 13:55, 27 February 2025
  • 马歇尔计划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Program),是二戰美国對战争破壞的西欧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除了歐洲,經濟援助也在韓戰後也在亞洲第一島鏈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實施,受援範圍大部分是今日美國的盟邦。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美國憑藉其在二戰的雄厚實力,为幫助其欧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
    57 KB (8,759 words) - 20:43, 15 April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英語:European theatre of World War II)是二期间两个主要战区之一,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正式开始,最终以西方盟国征服西欧大部分地区结束,苏联征服东欧大部分地区,包括德国首都柏林,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但战斗一直持续到...
    40 KB (4,893 words) - 19:39, 14 January 2025
  • 国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並命令日軍停止作戰。重庆时间1945年8月15日7时,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軍事交戰行動在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完全结束。 公告英文原文為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7 KB (853 words) - 20:41, 6 April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战軸心國领袖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軸心國的一些政府首脑和军事将领。 阿道夫·希特勒 赫爾曼·戈林 約瑟夫·戈培爾 魯道夫·赫斯 马丁·鲍曼 卡爾·鄧尼茲 阿道夫·希特勒 德意志國元首、納粹黨的黨魁。奧地利裔德國政治人物,1921年成為納粹黨黨魁,1933年被任命為德國總理,1934年成為德國...
    28 KB (3,632 words) - 17:22, 5 May 2025
  • 勝利日 (5月9日) (category 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胜利日,是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对苏联正式签订投降书,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条件投降(苏联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念日。 投降书生效时欧洲中部时间为5月8日,而莫斯科时间为5月9日,因此美国及西欧国家定于每年的5月8日,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定于每年的5月9日 。 每年在这天,欧洲各地,尤其是在二次大战...
    19 KB (1,521 words) - 03:54, 8 May 2025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945年9月9日9时,在中華民國南京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东部战区大礼堂)举行,大日本帝國陸軍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大將签署投降书,向同盟国代表、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表示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历时15分钟。...
    12 KB (956 words) - 06:30, 2 April 2025
  • 冷战 (redirect from 冷戰)
    25日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核戰爭、間諜、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題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英國作家和小說家喬治·歐威爾在一篇於1945...
    165 KB (20,429 words) - 00:43, 12 May 2025
  • 戰後是指戰爭結束的時期。相比之下,戰後時期完全標誌著衝突的終止。該詞現今多用來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间期 美國重建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 AEC Lorries in the post war years 1945-1979 book (09/10/2011). [2018-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2 KB (98 words) - 14:24, 1 December 2022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匈牙利王国作为轴心国成员之一,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变迁。匈牙利在战争中的角色和后果不仅对国家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数百万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1930年代,匈牙利王国面临着大萧条的经济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匈牙利通过增加与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国的贸易往来,寻求经济复苏。随...
    5 KB (828 words) - 05:42, 12 November 2024
  • 雅尔塔会议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会议)
    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局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這是二戰期間,繼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之後,盟國領袖的第二次重要會議。罗斯福去世...
    27 KB (3,679 words) - 04:08, 5 May 2025
  • 开罗宣言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декларация,日语:カイロ宣言)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蒋中正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的1943年11月23日至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开罗舉行會議,在1943年12月1日所發表的对日作战的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é)的通稱。...
    41 KB (4,680 words) - 06:27, 6 December 2024
  • 國內市場狹小而無法發展,最終便選擇擴張。 自由貿易理論的觀點認為,如果在一世界大戰前,就實行無條件的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取消管制和關稅,就不會有第一世界大戰。而一戰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鎊是當時的世界貨幣,直到一結束英國因為巨大戰爭開支而黃金外流,最終英鎊遭到擠兌,使得美元逐漸取代英鎊的霸權。...
    144 KB (16,439 words) - 07:39, 19 May 2025
  • 本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的指挥官。二指挥官们大多都是职业军官,不过也有一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同时担任军队指挥官,如戈林(纳粹德国国会议长)、东条英机(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蒋中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等。 I.C.B Dear; M.R.D. Foot. Oxford Companion...
    91 KB (141 words) - 07:36, 25 July 2024
  • 世界正式從三強鼎立變美蘇兩強對抗。 埃及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它的苏伊士运河曾由英国和法国共同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一旦控制苏伊士运河就可以控制整个东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战争中英军控制了该运河。1947年英国军队从运河撤兵,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旋即爆发第一中东战争,以色列获得胜利。...
    23 KB (2,588 words) - 15:22, 6 March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導火線與法西斯義大利、納粹德國、佛朗哥西班牙、大日本帝國及蘇聯等國的好戰以及經濟大蕭條有著緊密關聯。和平運動導致了綏靖及裁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普遍被視為發源於第一世界大戰戰後影響,威廉二世領導德意志帝國及其盟友同盟國,在一中敗給了英國、法國及美國領導的協約國。...
    18 KB (2,358 words) - 06:26, 7 April 2025
  • 1944年6月17日,冰岛解除了与丹麦的共主邦联,并宣布成立共和国。 大约有230名冰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大多数是被德国飞机、U型潜艇和水雷击沉的货船和渔船上丧生。 英国和美国军队在冰岛的占领对这个国家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由盟军发起的工程项目--特别是雷克雅未克机场的建设--给许多冰岛人带来了就业机会...
    8 KB (1,175 words) - 03:05, 24 December 2022
  • 德国—利比里亚关系建立于利比里亚独立不久,尽管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了经贸往来,但在战后又再度建立了联系。 早在1855年德国统一之前,利比里亚的独立国家地位就得到了吕贝克、不来梅和汉堡这三个汉萨同盟自由市的承认。汉堡商人卡尔·韦尔曼与利比里亚建立了第一家贸易公司,此人于1858年被任命为汉...
    10 KB (1,161 words) - 15:23, 16 May 2025
  • 杜鲁门主义(英語:Truman Doctrine)是在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任期内形成的美国外交政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該国的对外政策核心。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代表資本主義與蘇聯代表社會主義對抗。 希臘內戰期間,杜鲁门於1947年3月12日发表《国情咨文》,主張:“自由...
    3 KB (328 words) - 03:41, 27 Jan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