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北浸礼会差会(英語:American Baptist Foreign Mission Society , ABF)是美国浸礼会和美北浸礼会的海外传教机构。1814年美国浸礼会成立差会。1845年,美国的浸信会分裂成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 1836年,美国浸礼会派遣传教士来华,首先在葡屬澳门(1837年)及英屬香港(1841年)落脚。...
3 KB (410 words) - 10:28, 28 March 2024
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 USA,ABCUSA)是美国一个浸礼宗教会团体,总部设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佛吉谷。其与保守派的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不同,通常被认为是属于主流新教教派,接受同性婚姻,不过也存在不同神学流派,强调传教和傳福音。...
6 KB (682 words) - 13:50, 21 April 2025
会的干涉。浸信會傳入美國後,自1836年差派宣教士到中國。1845年,美国的浸信会分立為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爾後仍繼續在世界各地宣教,美南浸信會國際傳道部現在是基督教會最大的宣道差會。 浸礼宗的思想最主要來自16世纪欧洲的再洗禮派,但容許各種神學,教會...
30 KB (4,677 words) - 08:53, 5 May 2025
1900年庚子事变中全部殉道。 《中华归主》 主要根据《中华归主》一书排列基督教新教宗派系列,转引自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永久失效連結]一书 基督教传播年表 内地会在华传教士列表 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1807-1953) Lammermuir Party 一百名同工(1887) 太原教案...
14 KB (63 words) - 00:53, 1 November 2022
立「北京-香港-新加坡非線性與複雜系統聯合研究中心」。 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在中國内地的珠海市以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建立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2025年3月,該校更名爲北師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設有校徽和標誌。校徽於1956年創校後開始使用,由三種圖案:聖經、波...
90 KB (8,392 words) - 08:40, 21 June 2025
鲍哲庆(1892年—1957年9月2日)祖籍安徽省,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美北浸礼会差会牧师,中国基督教领导人。 10岁,鲍哲庆赴宁波四明中学学习。中华民国初年,在上海沪江大学学习。1914年,自沪江大学第二届毕业,继续专修神学,并且在该校兼教三角。1916年,获得硕士学位。 1915年,美北浸礼会差会...
5 KB (727 words) - 16:43, 24 April 2023
華西協合大學 (category 美北浸礼会)
University),係一所由美北浸禮會差會(美北浸禮會)、美以美會差會(美以美會)、英國公誼會差會(英國公誼會)以及美道會(加拿大衛理公會(英语:Methodist Church (Canada)))於1910年建立於四川成都的私立大學。英格蘭教會的英國聖公會差會於1918年加盟成為正式成員。...
11 KB (912 words) - 22:13, 10 December 2024
会、巴色会、美南浸信会、英国长老会、德国信义会和美北浸礼会)。由于公理会这次重返华南地区传教的缘由很大程度是受旅美粤籍华侨的呼吁所推动,因此公理会在华南地区的布道区域主要面向华侨的故乡,例如四邑地区、中山、佛山、广州等地设立宣教基址。此外,公理会曾计划在新宁(台山)与美北长老会、循道会联合设立协和总堂。...
8 KB (1,542 words) - 10:20, 29 July 2024
會傳教士蓋士利由坎特伯里大主教按立為聖公會華西教區首位主教。 美以美会:1884年进入重庆,1891年开辟成都,在成都陕西街设恩溢堂(1979年拆除)。 英國倫敦會:1888年起開始在四川宣教,以四川東部的重慶為中心。亦有大片宣教區位於四川南部和東南部。 美北浸礼会差会...
26 KB (2,508 words) - 09:10, 4 April 2025
美加三國的四個差會聯手合作的成果,分別是美道會、美以美會差會、美北浸禮會差會和英國公誼會差會。英國聖公會差會於1918年加盟成為正式成員。協合大學在開辦的第一個十年期間發展迅速,在民國四川高等教育史上扮演了關鍵角色。大學的首任校長畢啟是畢業於維思大學的美國美以美會傳教士,塞尤斯倫兄弟會(英语:Psi...
61 KB (6,322 words) - 09:10, 4 April 2025
陈仁炳 (category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
陈仁炳幼年在湖北荆州就读瑞典行道会所办的教会小学,1925年去北京,就读于基督教美以美会(美国差会)创办的北京汇文中学。1928年去上海,入读基督教美北浸礼会和美南浸信会联合创办的沪江大学。后赴美留学,1934年與第一任妻子刘明君結婚,1936年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哲学博士。...
4 KB (477 words) - 15:16, 11 April 2025
民众堂是美北浸礼会差会在中国杭州设立的主要教堂,位于城内淳佑桥东的东街路(今建国中路90号),毗邻美北浸礼会设立的蕙兰中学(建国中路70号)。 1866年,美北浸礼会的传教士金楷理(Karl Traugott Kreyer)自宁波进入杭州。1871年,他们在此兴建第一座教堂初名真神堂、神佑堂。19...
1 KB (217 words) - 01:37, 18 September 2024
医院:扬州浸会医院 传教站:开封,商丘,郑州,亳州,徐州 著名教堂:开封鼓楼街洪恩堂、南关大郭屯施浸堂、北门大街礼拜堂(自立)、南门大街友谊礼拜堂、法院街进恩堂、双龙巷礼拜堂、金梁里礼拜堂 医院:开封济汴医院,亳州福音济生医院 1948年6月间中华浸信会全国联会邊疆委員會差派杨美...
6 KB (900 words) - 14:53, 27 January 2024
Church (Canada))差會英美会、美以美会的海外宣教差會、美国浸礼会的的美北浸禮會海外宣教差會在成都合办华西协合中学,由陶维新牧师负责。1910年成立華西協合大學。英国圣公会差會英行教會於1918年加盟成為華西大學正式成員。 1917年,英国公谊会在四川省有5个总堂:三台、重庆、射洪、成都、...
4 KB (423 words) - 04:01, 25 December 2024
雅安私立明德初級中學校 (category 四川浸禮會)
雅安私立明德初級中學校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張家山公園內。建於民國六年五月(1917年)。是原西康省時期雅安的一所教會學校,由美北浸禮會差會出資,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兼傳教士施勉志(Frederick N. Smith)創建。 1995年由雅安市(現雨城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
2 KB (178 words) - 06:33, 16 March 2025
金陵女子大学在中国南京正式开学,有8名学生和6名教师。由4个差会合办:美北浸礼会、基督会、卫理公会和长老会。 1916年:礼贤会传教士在葡萄牙殖民政府压力下,被迫离开安哥拉南部的Ondjiva,Chief Mandume of the Kwanyama,当时,已经有4个聚会、800名信徒。 1917年:真耶稣教会在中国北京成立 1917年:跨宗派...
63 KB (10,037 words) - 10:12, 21 July 2024
大埔浸信會及各基址除在福音事工上積極傳揚外,均附設幼稚園(英語福音堂除外),藉此教會及基址可向學生家長傳揚福音。 此外,大埔浸信會歷年曾多次與台北景美浸信會合作佈道,除兩地交流外,並曾聯合前往馬來西亞及外蒙古作短期宣教。1987年支持會友梅廣文博士在星加坡神學院的事奉以及在1996年差...
9 KB (1,277 words) - 15:40, 4 March 202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category 四川前教會醫院)
长江学者6名、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是中国知名的教学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起源于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新教差会(加拿大英美会、美国美以美会差会)於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 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建立医科,将其作为教学医院。...
5 KB (448 words) - 09:54, 25 May 2025
会演唱央视主题曲《骄傲》。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多次参加义演,演唱重庆市赈灾晚会主题曲《大爱》。2011年,参加家乡重庆市开县“三色”(红色、蓝色、绿色)文化节开幕式,高歌《开县非去不可》等歌曲。2012年,到新加坡浸信会...
24 KB (933 words) - 18:36, 14 May 2025
神学院。爱德印刷公司和基督新教社会服务机构爱德基金会也都设在南京。 新教于1860年底由美南浸信会首先传入该省的烟台。次年,美北长老会传教士在登州(蓬莱)建立总堂。英国浸礼会亦传入山东,后来以青州为主要基地。以上为在该省传教较早而又最为成功的三个差会。1919年,山东的受餐新教徒人数居各省第二位,大...
15 KB (2,137 words) - 01:55, 21 February 2025
独墅湖教堂:位于园区独墅湖东岸,月亮湾北侧。 崇道堂:1899年美南长老会差会创建,位于齐门外大街138号。1913年重建。1958年改齐门小学 嘉音堂:1896年美南浸信会差会创建,1909年建教堂,位于谢衙前29号。1958年拆除。 浸礼会堂:1888年建,在今临顿路216号,1950年代被占用,1999年拆除。...
3 KB (495 words) - 05:20, 19 July 2024
畢啟 (category 美以美会在华传教士)
重要來源之一。1910年,華西協合大學正式在成都開辦,畢啟成為首任校長。這所大學是由來自美、英、加三國的四個新教差會合作的成果,分別是美以美會差會、美北浸禮會差會、英國公誼會差會和加拿大美道會。後有英國聖公會差會於1918年加盟成為正式成員。 除了擔任首任校長,畢啟還親自設計了大學的部份建築,他也是...
11 KB (936 words) - 06:03, 7 June 2025
余杰 (category 独立中文笔会成员)
2012年10月,余杰获得纽约特雷恩基金会之“公民勇气奖”,是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个华人。他又表示已受美國政府保障其安全。 由於其受到更正教當中的加爾文派的價值觀深度影響,因此余杰的政治立場有強烈的美式基督教右派傾向,在國際關係方面上反對中國、反對共產主義、支持民族自決且強烈擁護保守主義。...
41 KB (3,992 words) - 05:43, 15 May 2025
1905年,英、美、加三国基督教新教的四个教会差會——英國公誼會差會、美北浸禮會差會、美以美會差會、美道會,在成都筹建华西协合中学,并于1910年开办华西协合大学,遂有如今的大学路。当时为学校的内部道路与中轴线正交,也是学校与城市联系的主要道路,称南门大路与东门大路。 道路北...
5 KB (821 words) - 10:29, 1 May 2025
南區(台南新營郡、學甲頂洲教會) 北區(雲林不含北港郡) 高雄中會 壽山中會 屏東中會 台南中會(新營郡及頂洲教會除外,另外還有金門沙美教會) 東部中會 彰化中會 臺中中會 新竹中會 臺北中會 七星中會 客家宣教中會 太魯閣中會 阿美中會 東美中會 西美中會 排灣中會 泰雅爾中會 布農中會 中布中會 南布中會 東部排灣中會 魯凱中會...
35 KB (3,908 words) - 11:34, 6 May 2025
福音堂 (江北) (category 美以美会)
美以美會的教堂。 福音堂由美國美以美會差會傳教士馬嘉禮(James H. McCartney)修建。馬嘉禮是重慶寬仁醫院院長,曾在江北書院街購下鋪面做醫療傳道(英语:Medical missions)。江北教案爆發後,教會用賠款修建了福音堂和江北醫館,馬嘉禮也成為該堂第一任牧師。...
3 KB (239 words) - 16:41, 8 June 2025
會成都府。但這次遊歷是預備之旅,並未設立任何教會。直到1877年,倫敦內地會的麥嘉底(John McCarthy)才在重慶府開設了全川第一間傳教站。 1950年前在四川宣教的差會大約有20個,其中,只有倫敦傳道會是歸正宗背景的差會。楊格非是歸正宗公理會教徒,他於1888年再次入川正式展開傳教工作。...
21 KB (1,970 words) - 18:19, 4 June 2025
美北浸禮會差會傳教士戴謙和(Daniel Sheets Dye)。他們三人隨後去發現玉器的地點考察並拍攝照片。這些資料及部份玉器實物被送到華西協合大學藝術、考古及民族學博物館保存。1934年,時任協合大學博物館策展人的美北浸禮會差會傳教士葛維漢組織了第一次挖掘工作,之後寫成〈漢州發掘簡報〉("A...
8 KB (740 words) - 00:37, 7 September 2024
浸信會分裂成美南浸信會和美北浸禮會,美南浸信會演化成福音派其一教會,要求教會影響政府。 美南浸信會後支持保守派政黨(即共和黨),動員教友參與社會運動,被指是希望團結保守派的教會力量對抗自由派的勢力,以及團結保守派的力量反對衝擊教會價值觀的如墮胎和同性戀權利等民主黨支持的政策,變成為一大政治力量。...
83 KB (10,932 words) - 03:31, 20 June 2025
朝順利發展了150年,一度有「法流十道,國富元休;寺滿百城,家殷景福」的盛況。當時景教已流傳至今成都市一帶,在峨嵋山也發現兩處景教修道院遺址。美北浸禮會差會傳教士兼考古學家葛維漢在《西南民間信仰》一書中提到13世紀時,馬可·波羅發現在元朝四川和雲南還建有景教寺院。 南宋隨筆集《能改齋漫錄(英语:Casual...
16 KB (1,861 words) - 09:39, 4 April 2025
王怡 (作家) (category 秋雨聖約教會)
会的牧师,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中,被列为“25位值得关注的中国人”之一。 2019年11月15日,获独立中文笔会颁发第10届刘晓波写作勇气奖暨第14届狱中作家奖。 曾出版随笔集《载满鹅的火车》、《不服从的江湖》,法学论著《宪政主义:观念和制度的转捩》及自印文集《美...
12 KB (1,586 words) - 07:53, 11 March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