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症(英語:sepsis)又稱败血症,是微生物等病原或其毒素侵入血液循环,进而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即由於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發炎的嚴重疾病。 根据Sepsis-3共识定义,毒症为因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此处的器官功能不全指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 score)≥2...
    18 KB (1,826 words) - 23:31, 4 February 2025
  • 新生儿毒症,旧称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新生儿感染疾病,具体指新生儿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分为两类:早发性毒症(EOS)和晚发性毒症(LOS)。 新生儿毒症是发展中国家医院和社区中新生儿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发展中国家新生儿毒症的发病率为1/1000~5/1000。...
    2 KB (190 words) - 15:10, 21 February 2025
  • 呈啡紅色)。假單胞菌屬培養基P就是用作增加綠菌素及綠菌紅素的生產,而假單胞菌屬培養基F就是加強螢光素的生成。 綠桿菌的特徵是牠那如珠母般的外形及在試管內的葡萄氣味。臨床確認綠桿菌的方法是在於綠菌素及螢光素的生成,且在42℃的環境下生長的能力。綠桿菌在柴油及航空燃料中仍能生長,更被稱為「氫...
    13 KB (1,831 words) - 04:31, 27 January 2025
  • lung)是由多种肺内因素(肺炎、误吸等)或肺外因素(毒症、急性胰腺炎、外伤等)所诱发的一种危及生命的非心源性肺水肿,伴有严重低氧血、肺顺应性降低、动静脉分流增多和生理死腔增加。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
    14 KB (1,588 words) - 17:57, 29 November 2024
  • 血流感染 (redirect from 菌血)
    、病毒血、真菌血(英语:Fungemia)、(英语:Toxemia)、、败血症等所有概念。 菌血(bacteremia)即血液中發現细菌,是致病菌由局部感染病灶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或极少量繁殖,表现为一过性或间断性经过血流到达机体内适宜的组织器官,临床症状不明显。菌血...
    13 KB (1,547 words) - 04:15, 9 March 2025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category 毒症)
    毒症非常敏感。然而,这些标准缺乏特异性,即,这些标准不是对病症的真实诊断,而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的建议。SIRS标准是确保毒症患者尽早接受护理的指导方针。 当SIRS由植入的网状物引起时,可以取出聚丙烯手术网植入物(外植)。 SIRS通常由于一个或多个器官或器官系统的衰竭而复杂化。 并发包括:...
    14 KB (1,897 words) - 02:21, 19 December 2024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category 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包括烧伤、外科大手术)、失血、休克等急性损害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不能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此综合征除有器官功能障碍...
    5 KB (614 words) - 02:21, 19 December 2024
  • 敗血性休克(英語:Septic shock),又稱感染性休克,是指罹患嚴重敗血症(sepsis)的部分病人,敗血症是種身體對感染的反應。病人出現無法由搶救輸液(fluid resuscitation)挽回的低血壓,從而產生器官灌注(perfusion)異常,導致如乳酸中毒(lactic acidos...
    7 KB (1,022 words) - 07:02, 28 March 2025
  • 章魚壺心肌(Takotsubo cardiomyopathy)又称为壓力性心肌(stress cardiomyopathy),因常發生在巨大變故之後,又被称为心碎症候群。它是一种心肌病,表現為部分心肌突然暂时无力,但冠狀動脈並未阻塞。症状包括可能發生胸痛、呼吸困难和短暂失去意识 。并发...
    10 KB (845 words) - 06:40, 3 February 2025
  • 性客座教授。任职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长江学者计划的特聘教授之一。 她主要从事于烧伤后的康复研究,包括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毒症、烧伤造成的多脏器损伤,以及烧伤创面修复技术。 她将皮瓣、显微外科等整形外科技术应用于特殊原因和特殊部位的深度烧伤创面处理。并在中国开展了烧伤后的...
    2 KB (219 words) - 13:34, 29 September 2021
  • 起源于围生期的其他呼吸性情况 P29 起源于围生期的心血管疾患 P35-P39 特发于围生期的感染 P35 先天性病毒性疾病 P36 新生儿细菌性毒症 P37 其他先天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P38 新生儿脐炎,伴有或不伴有轻度出血 P39 特发于围生期的其他感染 P50-P61 胎儿和新生儿出血性和血液学疾患...
    4 KB (635 words) - 22:01, 12 July 2018
  • 多发於腿部。 皮肤小损伤、湿疹、手术刀口以及溃疡可能会使丹感染趁虚而入,常由患者鼻道中的链球菌引起。小的抓伤或擦伤後感染进入伤口并扩散会导致。 丹并不会影响皮下组织。丹感染部位不会流,只会流出血清或浆液。皮下水腫可能会导致外科医生将丹误诊为蜂窝性组织炎。...
    6 KB (718 words) - 10:58, 13 March 2025
  • 细菌(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作用 性菌毛——从许多肺炎链球菌菌株表面延伸出的毛发状结构。它们有助于上呼吸道定植,并在毒症期间增加免疫系统产生大量肿瘤坏死因子(英语:tumor necrosis factors)的可能性,从而增加敗血性休克的风险...
    18 KB (2,190 words) - 05:51, 8 March 2025
  • 在重症监护中,与其他干预手段相比,对乙酰氨基酚仅能使体温降低约0.2-0.3°C,且未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对于发热的脑卒中患者,该药物的效果也并不显著。 在毒症的治疗中,研究结果不一:部分研究表明可能增加死亡率,另一些研究则显示降低死亡率,甚至也有研究认为其对死亡率无影响。...
    57 KB (6,275 words) - 15:16, 5 May 2025
  • phenomenon)。乾癬患者罹患乾癬性關節炎、淋巴癌、心血管疾病、克隆氏以及憂鬱的機會都較高。約有30%的乾癬患者患有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可以分為五大型:斑塊狀、點滴狀(英语:Guttate psoriasis)、皮褶性(英语:Inverse psoriasis)、疱狀與紅皮狀。斑塊狀乾癬又被叫做尋常乾癬,約有90...
    16 KB (2,102 words) - 13:18, 1 January 2025
  • 被感染的跳蚤叮咬而感染(尤其印度鼠蚤)。 碰觸感染的動物(尤其老鼠和家兔)的組織,或不慎接觸病患身上傷口的液而感染。 受感染者最初反應為跳蚤咬傷部位臨近的淋巴結發炎,經常發生於鼠蹊部,少數發生於腋下或頸部,受感染的淋巴結發炎、紅腫、壓痛且可能流,通常會有發燒現象。在感染後3—8天會出現倦怠感、寒顫、發燒等現象,亦可能擴散...
    24 KB (3,457 words) - 12:01, 24 April 2025
  • 4) 異位甲狀腺結節所致之甲狀腺毒症 (242.40) 異位甲狀腺結節所致之甲狀腺毒症,未提及甲狀腺毒性危象 (242.41) 異位甲狀腺結節所致之甲狀腺毒症,提及甲狀腺毒性危象 (242.8) 其他特定病源所致之甲狀腺毒症 (242.80) 其他特定病源所致之甲狀腺毒症,未提及甲狀腺毒性危象 (242...
    17 KB (2,435 words) - 06:14, 20 November 2023
  • neuron)調節能力下降且產生脊髓反射失調、肌梭(Muscle spindle)興奮性增高,及減少突触抑制。這些結果導致"對肌肉"(symptomatic muscles)肌張力(Muscle tone)增高之病症。一些學者建議,對於目前"反射亢進"的定義,即"牽張反射(stretch...
    5 KB (487 words) - 21:55, 12 May 2025
  • 狐惑病 (redirect from 狐惑)
    病,並不欲飲食,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蝕於上者則聲嗄(音啞),其蝕於下部者則咽乾;蝕於上部,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熏之。其人脈數無熱,微煩,默默欲臥,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鳩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眥黃黑,若能食者,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2 KB (287 words) - 03:17, 5 July 2022
  • 七日發熱不甚,二七日發熱最高,三七日發熱亦高,四七日發熱漸下,或遂得解,二七三七日中,熱甚者多發狂,若熱犯心即死,彼謂腸中結熱,生瘡化膿,未成則熱甚,已成則熱衰,東土譯者,見《傷寒論》有七日愈六日愈,及傷寒再經諸文,遂譯腸窒扶斯為傷寒。」 章太炎《章太炎醫論》〈五、論陽明病即溫熱病〉...
    19 KB (2,370 words) - 16:51, 1 February 2025
  • 疮疡难溃或溃久难收。肺合皮毛,脾主肌肉(出自《内经》及《素问》),所以脾气虚则难以去腐生新,肺气虚则难以托外出,使邪内陷。配伍人参肉桂当归为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人参、当归、升麻、白芷合用托外出,内陷,补益气血,托里透散《医宗金鉴》。 用法:水煎服 用量:9~30g,炙用增强补中益气的功效。 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
    6 KB (873 words) - 08:18, 14 February 2025
  • 起初仅在鼻尖或鼻前庭等局部发生紅腫,继而伴以胀痛,随着病情发展,局部因肿胀皮肤呈亮红状,疼痛加重,局部产生疖节,质硬,此后若病变皮肤中央附近出现颗粒状(小米大小)隆起,色黃白,肿块边界清晰,则多数患者会因点自溃,不治而愈;若局部肿块扩散,质地变软,界限不清,则显示局部因病变产生...
    1 KB (160 words) - 21:21, 1 August 2022
  • 胞中;而在生理情况下与血液接触的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不表达。当血管受损后,血管内皮细胞屏障被破坏,其下方的组织就暴露出组织因子,启动外源途径。在毒症期间,TF在单核细胞上表达,但在某些区域(例如脾微血管系统)的内皮细胞也表达。 游离FVIIa是一种非常弱的酶,但是TF:VIIa复合物是极有效的凝结激活剂。...
    23 KB (2,465 words) - 00:14, 4 April 2025
  • 。 杆状核粒细胞或其他未成熟粒细胞数量增加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毒症和某些血液病,但妊娠期及产褥期也会发生生理性核左移;与之相对的,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称为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
    97 KB (12,409 words) - 10:35, 25 March 2025
  • 的多醣形成的莢膜包覆。肺炎克雷伯氏菌可以在人類,特別是免疫力低弱的個體造成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等等感染。然而除了院內感染之外,近年來社區型感染也漸漸增加。在台灣的糖尿病病患中,克雷伯氏菌經常是造成肝瘍(liver abscess)的病源。 克雷伯氏菌可以進行乳糖發酵,屬於兼性厭氧生物,它是目前檸檬酸發酵被研究的最清楚的微生物。...
    5 KB (586 words) - 00:42, 29 July 2024
  • epidermidis)、奇异变形杆菌(英语:Proteus mirabilis)),宫颈或尿道淋病 妇科感染——例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和盆腔蜂窝织炎 毒症——继发于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属。 腹腔内感染——如腹膜炎 骨和关节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属。...
    17 KB (1,473 words) - 15:32, 13 December 2023
  • 常見的致病因子包括幽門螺旋桿菌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其他較少見的致病因子有抽煙、嚴重疾病造成的壓力、貝賽特氏、胃泌素瘤(英语: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克隆氏、肝硬化等。高齡者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藥更容易造成潰瘍。當臨床症狀出現時,可以進行內視鏡以及鋇劑吞嚥檢查法進行...
    13 KB (1,646 words) - 13:33, 16 March 2025
  • lonephritis)的人,可能會有側腹痛、發燒,或是反胃噁心的經驗,以及不同於典型下尿路感染的不適症狀。但比較少出現尿中帶血或尿中出現肉眼可見的的症狀。 對於年幼兒童來說,尿路感染的可能症狀是發燒。也因為缺乏明顯的症狀,若兩歲以下女嬰或是未割包皮的一歲以下男嬰有發燒症狀時,醫療機構通常會建議進行尿液培養(culture...
    52 KB (6,238 words) - 16:25, 6 April 2025
  • 後,這些丘疹會充滿乳白色的液體,成為水泡。液體會在48小時內變得渾濁,使之看似疱(但裡面充斥的是組織物而非液)。到了第六至第七天,所有的皮疹均蛻變成這些圓形疱,並在三天內增長至最大體積。裡面的液體會漸漸外流至所有疱都消退、乾化及結痂為止,這通常為時兩週。兩至四天後,這些佈滿全身的痂開始脫落,留下會造成色素脫失的疤痕。...
    87 KB (9,725 words) - 10:33, 13 May 2025
  • 军团病 貝納特氏立克次體 Q型流感 硫發菌目 土拉弗朗西斯菌 兔熱病 弧菌科 霍亂弧菌 霍亂 創傷弧菌 副溶血弧菌 溶藻弧菌 邻单胞菌属 假單胞菌目 綠桿菌 假單胞菌屬感染 粘膜炎莫拉氏菌 鮑氏不動桿菌 黃單胞菌科 嗜麥寡養食單胞菌 心桿菌科 人心桿菌 HACEK 氣單胞菌目 嗜水氣單胞菌/維氏氣單胞菌...
    13 KB (1,543 words) - 00:07, 7 May 2025
  • 幽門的」或幽門閥(從胃部通往十二指腸的圓狀開口),源自古希臘詞彙「πυλωρός」,意為守門人。 多于85%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会出現任何症状或并发。急性感染可能会引发带有胃痛或恶心的急性胃炎。由此引发的慢性胃炎,其症状(如果存在的话)等同于非溃疡性的消化道症状:口臭、胃痛、恶心、胃胀、打嗝、呕吐、黑色粪便等。...
    36 KB (3,936 words) - 06:41, 6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