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舊地名係指臺灣自開發史以來出現地名至今變革皆收納,並附錄福建金馬地區地名,但不含無從考證或不存在之地名。通常舊地名泛指台灣先人原初使用地名,隨著時空轉移與行政調整後,其中又以日治時期以及戰後國民政府進行「地名雅化」政策影響甚大,因此行政調整後的多數地區捨棄舊地名而改用新地名,形成現今臺灣...
    87 KB (1,262 words) - 06:31, 22 May 2025
  • 臺灣史前時期與歷史時期分界一般以1624年荷蘭人殖民臺灣南部後,因為傳教目的而傳入羅馬拼音給原住民書寫當時平地原住民的語言前後為分界點,時代橫越澎湖水道海域撈獲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澎湖原人、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器時代,而這段時期中最著名的考古發掘為臺南市新市區(...
    14 KB (1,980 words) - 04:45, 15 September 2024
  • 以下是臺灣鐵路公司及其前身鐵路局、鐵道部所管理的台鐵車站列表。 興建中及計畫中車站的名稱及所在地皆為暫定,正式啟用前可能會更改 已廢止車站所在地大多不可考,部分為推測,皆以今日地名為準。 以下為臺灣鐵路客運人次前10的車站(2022年)。 因應花東鐵路電氣化工程,台鐵邀請5位書法老師為花東地區的2...
    60 KB (508 words) - 16:51, 22 March 2025
  • 根據台北帝大校長幣原坦,「高砂」之源自打皷社(打狗社),打皷族居住在台灣西南岸一帶,擁有相當大的勢力,故「高砂」原指「臺灣」西南岸一帶,後來轉變為「臺灣」全島的名稱。這點與「臺灣」一原指今臺南安平(同在西南岸)一帶,後泛指全島有異曲同工之妙。...
    6 KB (684 words) - 20:09, 12 May 2025
  • 臺幣是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46年(民國35年)授權委託臺灣銀行於臺灣發行的鈔券,正式名稱為「臺幣兌換券」,當時相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銀行券」而稱為新臺幣,後來因為1949年(民國38年)6月15日發行了「新臺幣」,而稱為臺幣。而在得到正式授權之前臺灣...
    26 KB (1,637 words) - 06:27, 16 January 2025
  • 台灣府知府、台灣布政使、掌管台灣軍事之台灣鎮總兵等,在此均不認定為台灣統治者。而即使照這樣認定標準下,並扣除未派實上任或回任者,從1624年至今的三百八十幾年當中,台灣統治者超過了160位以上。 大肚王國在1638年時已統治臺灣中部,到1732年為止,其中的大肚王國君王皆為統治臺灣中部的君主,詳見如下:...
    44 KB (3,873 words) - 02:29, 6 March 2025
  • 台灣很靠近呂宋島,但西班牙人選擇往南方的民答那峨島、摩鹿加群島擴張,並無意佔領台灣臺灣被西班牙文獻稱為「艾爾摩沙」(西班牙語:Isla Hermosa),意即「美麗島」,位於呂宋島北方七百公里處。在16世紀後期的文獻顯示,西班牙官員總是把臺灣島當作菲律賓群島的一部分,因此認為臺灣...
    26 KB (3,547 words) - 12:01, 15 October 2024
  • 臺灣總督府(日语:台湾総督府〔臺灣總督府〕/たいわんそうとくふ Taiwan Sōtokufu */?)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 1895年5月10日,為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國於4月17日簽署《馬關條約》將福建臺灣省割讓日本兩週後,臺灣...
    26 KB (2,168 words) - 05:17, 19 April 2025
  • ,以含煤礦層為木山層、石底層及南庄層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台灣出口的煤主要是石底層煤(又稱柴煤),石底層即所謂中部夾煤層,因此又有「臺灣煤」之稱。而品質最優良的煤礦出產於菁桐車站附近的石底煤礦,「臺灣煤」的稱呼便出於此地。 雖然直到1876年,台灣始有第一個官礦,但根據諸羅縣誌物產志和雜記志中記載,在...
    14 KB (1,774 words) - 05:24, 5 December 2024
  • 由於臺灣本島的城鎮發展由臺灣府城、彰化鹿港及台北艋舺開始,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謂,所以古蹟眾多,其中曾為臺灣統治中心的台南和台北兩地的古蹟數量均超過百處。 截至2024年3月22日,全國已公告1042處古蹟,其中國定古蹟110處。 臺灣國定古蹟 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列表 臺灣文化資產列表...
    59 KB (460 words) - 12:40, 10 March 2025
  • 福爾摩沙 (category 古地名)
    臺灣話:Ho-lu-mo͘-sa)。在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在漫長的航行中,將許多新發現的事物起為福爾摩沙,包括原有的陰性詞,也包括其陽性形式。在國民政府遷台前,福爾摩沙一直是臺灣的國際名稱。據傳在16世紀,當葡萄牙航海者首次發現臺灣時,便說出:「Ilha formosa...
    5 KB (592 words) - 06:39, 16 January 2025
  • 馬明潭 (category 台北市地名)
    木柵 台灣舊地名列表 建校基地有「馬明潭」遺跡 學者籲搶救. 聯合報. 2013-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山區志.卷一、土地篇》第五章 地名 (PDF). 臺北市文山區公所. [2023-07-11]...
    2 KB (217 words) - 11:02, 5 May 2024
  • 臺灣交通介紹臺灣的交通運輸概況,包括各種運輸系統、載具、大眾運輸工具、管道運輸等。目前臺灣交通的最高主管機關是中華民國交通部。 台灣由於地形關係,東西部交通被中央山脈所阻擋,南北部交通由大小河流所切斷。因此早期臺灣交通極度依賴海運,四千多年前台灣的史前人類便已從事航海貿易,坐著小舟把花蓮生產的玉器...
    29 KB (3,901 words) - 01:25, 29 May 2025
  • 本文敘述中華民國實際統治領域(臺灣地區)之島嶼,及雖有主權爭議但現今仍廣泛被中華民國政府劃入領土範圍內的島嶼(釣魚臺列嶼、民主礁、嶝島群島等)。 臺灣在地質上屬於大陸島。在附屬島嶼中,綠島、蘭嶼、基隆嶼、北方三島、龜山島屬火山島,琉球嶼屬珊瑚島,外傘頂洲、港等則屬沖積島;中興新洲為河中島,辯天島、...
    92 KB (14,370 words) - 18:21, 28 February 2025
  •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中的內容,是台灣本島與周圍島嶼的史前時代考古遺址。一個遺址可能包含多個不同時期的考古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萬年至5,000年前,台灣時期自5萬年至6,500年間),以敲打石頭製成的石質工具為主。 臺灣代表有:圓山遺址:先陶文化(距今約6,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距今約1萬年至2...
    54 KB (6,911 words) - 03:07, 22 June 2024
  • 台灣船隻販賣” 《臺灣通史》-〈戶役志〉:清人得臺之時,志稱額戶一萬二千七百二十七,口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人,歲徵銀八千零六兩零三錢二分。是必有所謬誤;不然,何其鮮耶!考施琅疏陳海上情形,謂:『查自故明時,原住澎湖百姓有五、六千人,原住臺灣...
    7 KB (895 words) - 06:27, 1 April 2024
  • 臺灣歷史上的荷西統治時期(1624年-1662年),又稱荷西殖民時期,簡稱荷西時期,台灣教科書多稱為大航海時期(包含荷西、明鄭時期)、國際競爭時期(部份版本教科書將該時期起始時間定為1600年),其中涵蓋的時期可以指: 1624至1662年間臺灣荷蘭統治時期 1626至1642年間臺灣西班牙統治時期...
    1 KB (151 words) - 03:51, 28 February 2024
  • 1945:日本戰敗,結束對台灣的統治,並將台灣交由中華民國政府接管。 1945:國共內戰爆發 1947:發生二二八事件 1949:推行「375減租」 1949:發行新台幣,取代台幣 1949:古寧頭戰役 1949: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1950:蔣中正復職中華民國總統,并于臺北市的阳明山庄对国民党官员...
    25 KB (3,067 words) - 12:36, 24 May 2025
  • 基隆市歷史 (category 台灣各地歷史)
    ISBN 957-082-8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0 [1980].  洪敏麟; Taiwan. Xin wen chu. 《臺灣地名沿革》.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1979 [1979].  引用 張燮; Qizong Wang...
    19 KB (2,748 words) - 06:36, 9 June 2024
  • 這是和臺灣歷史有關的年表。 台灣歷史簡表: 約公元前6,000年: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長濱文化(代表遺址為八仙洞遺址)、圓山文化的(先陶文化-距今6,000年間)。 約公元前約5,000年:新石器時代代表文化──大坌坑文化(代表遺址為大坌坑遺址)、圓山文化、富山文化、卑南文化(代表遺址為卑南遺址)。...
    50 KB (7,693 words) - 17:53, 14 February 2025
  • 1980年代臺灣,即是指民國69年至民國78年,這10年間在臺灣歷史上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臺灣經濟快速起飛,也成為能與南韓、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區並稱的地區之一,當時這四個地區一度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因此,在經濟上是「台灣錢淹腳目」「國民所得三級跳」的時代。 在政治方面,1980年代的台灣...
    6 KB (870 words) - 13:11, 23 September 2024
  • 臺灣的記載出現。例如《隋書·流求傳》記載:「流求國在海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部分學者主張這是臺灣與中國早期聯繫的證據,不過一些觀點主張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文獻中描述的就是臺灣,部分學者則認為史書所記載的是琉球群島。 就歷史所載,澎湖群島在元朝統治時曾設澎湖寨巡檢司,而臺灣本土則在清康熙時方被納入大清帝國版圖。...
    15 KB (1,931 words) - 13:55, 12 May 2025
  • 1928年,鐵道部於台灣日日新報刊登的觀光地圖,上面標明台灣鐵路沿線各大站及城鎮位置,並註記台灣八景與十二勝 1934年日本人所繪臺灣糖業圖 1942年臺灣案內圖繪旅遊指引 1944年美國人所繪臺灣原住民分布圖 臺灣與南洋經濟地圖 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依聯合國一般命令第一號命令,代表盟軍接收台灣...
    15 KB (1,799 words) - 06:31, 29 March 2025
  • 地區包含菲律賓、婆羅洲北部、越南南部、泰國南部等被發現,甚至是以臺灣玉為原料的進行玉器製造。臺灣發現鐵器時代的物品,如瑪瑙珠、玻璃珠、製造青銅器的模具,整套的工藝技術或是產品很可能是東南亞輸送過來的。 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台灣的經濟活動原先只僅止於澎湖,但當時中國明朝政府認為澎湖為其領土,...
    28 KB (4,082 words) - 14:46, 25 April 2025
  • 臺灣日治時期發電所列表僅列出至1895年至1945年止台灣日本時代規劃或興建的發電所,主要分為水力發電及火力發電。其中在1930年代「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完工前係「火主水輔」時代,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開始營運後轉為「水主火輔」時代。 臺灣發電廠列表 林蘭芳. 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台灣的電力事業. 台北市:...
    17 KB (107 words) - 14:06, 8 August 2024
  • 臺灣民眾發行報刊,以此達到馴化臺灣、便於殖民的目的。初期臺灣有四家穩定經營的日報,分別是北部的《臺灣日日新報》,中部的《臺灣新聞》,南部的《臺南新報》與東部的《東臺灣新報》,此為臺灣近代報紙與報業之濫觴。 民間辦報則以民營的《臺灣民報》最為著...
    3 KB (468 words) - 09:32, 24 July 2023
  • 1642年:雞籠之戰擊敗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放棄台灣據點。 1645年:進攻大肚王國內反荷的部落。同年南部地方會議上君主甘仔轄·阿拉米與荷蘭東印度公司訂約,表示臣服,同意荷蘭人過境。 1652年:爆發郭懷一事件。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 1662年:荷蘭人退出臺灣。 1663年:清荷聯軍進攻金門、廈門,擊敗鄭經。...
    2 KB (270 words) - 01:57, 10 October 2023
  • 大肚王國 (category 台灣原住民歷史)
    大肚王國(未知—1732年[來源請求])是一個史前時期在臺灣中部由臺灣原住民巴布拉族、巴布薩族、巴則海族、阿立昆族、羅亞族建立的多部落酋邦。「米達赫」(荷蘭語:Middag,荷蘭語發音:[ˈmɪdɑx] )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員工大衛·賴特(David Wright)定義的一個擁有特殊政治地位的郡省地...
    19 KB (2,262 words) - 12:10, 3 May 2025
  • 臺灣軍事在历史上除少部分時間之外,大都以防衛為主,也與歷來統治臺灣政權:臺灣荷西統治時期、鄭氏王朝、臺灣清領時期、臺灣日治時期、臺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息息相關。 17世紀之前的元明兩朝設巡檢、彭湖遊於澎湖群島,開啟了以軍事力量控制台灣的歷史。 設於澎湖的巡檢稱為澎湖寨巡檢司,也稱澎湖巡檢司,設治時...
    19 KB (2,456 words) - 14:33, 10 March 2025
  • society)文化,產生巨大改變。 除此,荷蘭人佔據台灣,因為要對原住民採取所謂教化政策,因此也引進羅馬字拼音法,對文化影響而言,這些文化的引進,也算讓台灣邁向新世界的開端。拼音文字的出現,也象徵著台灣開始從史前時代進入歷史時代。 自1662年鄭成功在臺灣建立政權起,臺灣...
    12 KB (1,348 words) - 07:31, 22 October 2024
  • 臺灣漫畫指在臺灣製作或發行的漫畫,受日本漫畫的影響很深。臺灣漫畫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期的日本統治時代,一九三五年出版《雞籠生漫畫集》的雞籠生(原名陳炳煌)為臺灣第一個出書的漫畫家,還有如許丙丁、洪晁明、陳光熙、王朝基、及陳定國等人。 1911年10月 松尾德壽在台發行《臺灣潑克》。 當時...
    19 KB (2,985 words) - 11:25, 20 Jan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