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风格运动(英語:De Stijl,發音:[də ˈstɛil]),主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且颜色只使用紅、黃、藍三原色與黑、白二非色彩的原色。也被称为新塑造主义(neoplasticism)。 运动中最有名的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在191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新塑造主义》(N...
    2 KB (276 words) - 22:56, 14 July 2025
  • 皮特·蒙德里安 (category 荷兰风格运动)
    ˈmɔndrijɑn]),是一名荷蘭畫家,風格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自称“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 1892年蒙德里安進入阿姆斯特丹的國立藝術學院,正式接受學院的訓練,也奠定了他深厚的寫實能力。 風景畫是蒙德里安初期的繪畫主題,此時的作品仍舊瀰漫著十七世紀荷蘭...
    11 KB (1,309 words) - 10:13, 27 June 2025
  • 新艺术运动(法語:Art nouveau、德語:Jugendstil、捷克語:Secese),又譯新藝術風格,指的是一種從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广泛流行於欧美的艺术風格,在平面美學中價值較高,呈現親民的特點。該藝術上接帝政風格和新哥德風格,下啟現代主義風格。 新藝術風格的興起是對過度政治化的帝政風格...
    11 KB (1,555 words) - 11:17, 27 November 2024
  • 计师如亨利·凡·德·维尔德带来了灵感。对许多运动如新艺术运动荷兰风格运动、维也纳分离和最终对包豪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可以被看作是现代主义的前奏。在现代主义中纯的形状,不附带任何历史结合,再次进入工业生产。 在俄罗斯一些画家试图与英国的运动基本上无关地恢复中世纪俄罗斯装饰艺术的质量和精神。...
    15 KB (2,225 words) - 09:54, 13 May 2025
  • deco),另有“装饰艺术”、“装饰艺术”、“艺术装饰风格”、“装饰艺术风格”等等译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出现在法国的一种视觉艺术、建筑和设计风格。装饰艺术是一种芜杂的风格,其渊源来自多个时期、文化与国度。从纵向的角度说,装饰风艺术似乎继承新艺术而来;从横向上看,它又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蓬勃发展的现代运动...
    23 KB (3,669 words) - 02:52, 5 November 2024
  •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立体Cubism 达达主义Dadaism 荷兰风格运动De Stijl (also know as Neo Plasticism)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奇幻現實主義Fantastic realism 野兽Fauvism 具象主義Figurative...
    3 KB (452 words) - 21:04, 11 October 2024
  • 1925年到193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时期 在美國發展的比較久,一直到1960年代達到巔峰,代表為好莱坞风格(英语:Hollywood style)。 193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1890年開始持續到1945年 下列流派也被歸類在在现代主义运动當中: 荷兰风格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 德意志工藝聯盟 奥地利工艺组织(英语:Wiener...
    3 KB (486 words) - 14:55, 10 October 2020
  • 超现实主义 (redirect from 超現實)
    運動,直接地源于达达主义,於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强调直觉和潜意识的艺术风格。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稱為超現實主義運動。或簡稱為超現實。 超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得到确立,是此...
    15 KB (1,581 words) - 08:35, 16 July 2024
  • 红蓝椅,是1918年由荷兰设计师赫里特·里特费尔德设计的作品,是荷兰风格运动初始期的三维代表作品。后来由美国建筑大师菲力普·強生作为礼物给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后者将其作为永久展览呈现。2008年5月13日,在租借给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作为临时展览时,整栋大楼发生大火,所幸红蓝椅被消防员及时救出。2...
    2 KB (132 words) - 16:14, 25 March 2022
  • 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野兽派作为一种风格始于1904年左右并持续到1910年后,但该运动本身只持续了几年,即1905年-1908年,其间举办了三次展览。 野獸主要由亨利·馬蒂斯和安德烈·德兰領導,代表畫家另有罗贝尔·德博尔内(英语:Robert...
    4 KB (492 words) - 12:06, 9 May 2025
  • 阿姆斯特丹学派 (category 20世紀建築風格)
    阿姆斯特丹學派(荷兰语: Amsterdamse School )是一种在1910年至1930年左右始于荷兰的建筑风格。阿姆斯特丹学派运动是国际表现主义建筑的一部分。 阿姆斯特丹學派建筑的特点是砖砌结构,堆砌工艺复杂,具有圆形或有机外观。建筑物体量较为传统,内部和外部整合了精致的建筑元素:装饰性砖...
    4 KB (488 words) - 07:59, 5 January 2023
  • 風格主義(Mannerism),又称矯飾主義、手法主義,是一種在16世紀晚期欧洲出現的藝術風格風格主義一词最早缘于瓦萨里的著作《艺苑名人传》,他用“grande maniera”等詞來描述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拉斐尔的风格,認為他們超越了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前人在艺术领域的研究。后来风格...
    11 KB (1,663 words) - 10:02, 14 December 2024
  • 風格,又在19世紀初全面被新古典主義替代。巴洛克影響歐洲的時間非常長,尤其在皇宮或者歐洲皇室居住的建築物中,同時它也影響了後面德國的浪漫主义。巴洛克風格與文藝復興藝術相同,都很重視設計和效果的整體統一性,但是巴洛克風格更加強調「運動...
    16 KB (2,309 words) - 18:18, 3 July 2025
  • 包豪斯 (category 德國建築風格)
    1921年,荷蘭風格運動精神領袖特奥·范杜斯堡造訪魏瑪,對於同樣追求知性與秩序、工業發展導向的包浩斯,被伊頓的神秘主義風格所壟斷感到震驚,並提出嚴厲批評,1922年杜斯堡在魏瑪舉辦「風格新藝術演講」,主要批判表現主義的弊病,以及闡述構成主義的理論,規律富有秩序、非個人的、理性化的設計風格...
    22 KB (3,099 words) - 08:44, 24 May 2025
  • 印象派 (redirect from 象征)
    印象派(法語:Impressionnisme),是指于1860年代法国开展的一种藝術運動或一种畫風。印象派的命名源自於莫奈於1874年的畫作《印象·日出》,遭到学院的攻击,並被评论家路易·勒鲁瓦(英语:Louis Leroy)挖苦是「印象派」。 印象派畫作常見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
    20 KB (3,295 words) - 05:10, 3 July 2025
  • 达达主义 (redirect from 达达)
    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
    15 KB (2,274 words) - 02:18, 21 April 2025
  • 洛可可 (redirect from 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法語:Rococo)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是一种具有粉嫩柔軟風格的装饰、室内设计和艺术风格,它结合了不对称性、曲线、雕刻和视觉陷阱手法,能在靜態的物品中创造一種运动感。該風格上接巴洛克艺术,下啟新古典主義藝術。 洛可可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且莊嚴工整的巴洛克風格...
    16 KB (1,955 words) - 02:49, 9 August 2024
  • 約翰·維路斯 (category 荷蘭建築師)
    約翰·維路斯(荷蘭語:Jan Wils,1891年2月22日—1972年2月11日),荷兰建筑师,是荷兰风格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1891年出生在荷兰阿尔克马尔,曾经与皮特·蒙德里安、特奥·凡·杜斯伯格和赫里特·里特费尔德等人领导荷兰风格运动。此外他还参与设计了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体育场夺得1928年建筑设计金奖...
    2 KB (118 words) - 20:03, 12 June 2020
  • 里特费尔德的施罗德住宅 (category 荷兰住宅)
    Schröder-Schräder)及其三个孩子所建的住宅建築,建于1924年。 她定制的是被设计为最好没有墙壁的住宅。该住宅是“荷兰风格运动”(De Stijl)建筑的最为知名的样例之一,大概也是唯一正宗的荷兰风格运动建筑物。施罗德夫人在该住宅里生活至于1985年去世。该住宅经由贝蒂斯·米尔德(Bertus Mulder)修复,现在是对外开放参观的博物馆。...
    6 KB (703 words) - 13:20, 16 December 2023
  • 前拉斐爾兄弟会(英語: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简称前拉斐爾,是1848年出现的一個藝術團體(也是藝術運動),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所發起—約翰·艾佛雷特·米萊、加百利·羅塞蒂和威廉·霍爾曼·亨特。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當時的藝術潮流,反對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時...
    19 KB (2,748 words) - 03:34, 3 July 2025
  •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英語: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又称为瑞士风格(Swiss Style),是1920年代在俄罗斯、荷兰、德国萌芽,最终于1950年代在瑞士兴起的一种平面设计风格。作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一部分,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3 KB (315 words) - 02:08, 2 January 2022
  • 超验主义 (category 藝術運動)
    超越主义,或超越论(英文:Transcendentalism),也称作“新英格兰超越主义”或“美国文艺复兴”,是美国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它兴起于18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经过不断发展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领导人是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重要成员有美国作家、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等。超验主...
    5 KB (522 words) - 10:06, 22 February 2025
  • 風格的復古和改造。新古典主義運動以19世紀初为盛。該運動在視覺藝術、文學、戲劇、音樂和建築方面均有卓越表現,上接洛可可風格,下啟帝政風格和歌特復興風格。 新古典主義發生之時恰逢18世紀的啟蒙時代,並一直延續到19世紀之初,期間它無視了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在歐洲和美洲大範圍擴展。該風格...
    10 KB (1,240 words) - 05:47, 12 July 2025
  • 學院藝術 (redirect from 学院)
    學院藝術專指那些在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運動中,受法兰西艺术院訂立的標準所影響的畫家和藝術品,以及跟隨着這兩種運動並試圖融合兩者作為風格的藝術,最具代表性的如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湯瑪斯·庫圖爾、漢斯·馬卡特(Hans Makart)。他們通常也常被稱為“學院”(academism)、“華麗藝術”(art...
    20 KB (3,002 words) - 14:53, 3 July 2025
  • 现实主义 (redirect from 写实)
    宾也强调需要将作为一种观念的“写实主义”与作为一场运动的“写实主义”区分开来,他认为:“写实主义的艺术运动需要和“写实主义”区分开来——后者是贯穿历史大多数具象艺术的一个方面。一般来讲,这个词涉及到视觉写实主义(形式或细节来源于自然,例如前拉斐尔或照相写实主义)、心理写实主义(有时扭曲形式以表达...
    9 KB (1,503 words) - 12:05, 1 April 2024
  • 运动中“分离”出来并采用了先进的风格。1892年,法国以外的第一个分离在慕尼黑成立,5年后的1897年,维也纳分离成立了。 最有名的分离是成立于1897年的维也纳分离,其中包括了古斯塔夫·克林姆,他喜欢华丽的新艺术运动风格而不是当时的风格。在奥地利,这些艺术家的风格...
    3 KB (384 words) - 00:23, 24 October 2020
  • 梵高博物馆 (category 荷兰美术馆)
    高的画200幅和素描500幅,還有凡高寫給西奧的信850多封,加上他友人以及當代画家的精選作品,形成了美術館中出色的收藏。 凡高博物館是根據「荷兰风格运动」建築師赫里特·里特费尔德的設計而建的,1973年揭幕。1999年加蓋由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的新側翼。...
    8 KB (670 words) - 11:14, 15 April 2025
  • 波普藝術 (category 藝術運動)
    波普艺术(pop art,又译为普普艺术或通俗藝術),是一個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藝術運動。普普藝術試圖推翻抽象表現藝術並轉向符號,商標等具象的大眾文化主題。普普藝術這個字目前已知的是由1956年英國藝術評論家羅倫斯·艾偉(Lawrence Allowey)所提出。 普普藝術同時也是一些諷刺市儈貪婪本性的延伸。...
    5 KB (642 words) - 19:26, 30 November 2024
  • 点彩画(法語:pointillisme,發音:[pwɛ̃tijism] )是一种用很粗的彩点堆砌,创造整体形象的油画绘画方法,创始人是秀拉和希涅克,此名称是来源于1880年代的艺术批评家们对他们绘画的讽刺,现在则成为一个正式名称。点彩画又称新印象主义,也叫分色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了创始人外,还包括毕沙罗等人。...
    2 KB (201 words) - 03:41, 5 May 2025
  • 西方美术史 (category 藝術運動)
    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 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 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1910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75 KB (9,553 words) - 00:25, 11 June 2025
  • 立体主义 (redirect from 立体)
    立體主義在二十世紀的最初十年影響了全歐洲的藝術家,並激發了一連串的藝術改革運動,如未來主義、結構主義及表現主義等等。 不斷尋求創新的藝術家,布拉克與畢卡索,尋找新的畫中主題及空間的表達模式。他們受到了保羅·塞尚、喬治·秀拉、伊比利亞雕塑、非洲部落藝術(即使布拉克駁斥這種說法),以及野獸的影響。...
    6 KB (790 words) - 05:12, 1 Nov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