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位於臺灣嘉義縣布袋鎮,是日治時期為紀念伏見宮貞愛親王在乙未戰爭中率領日軍混成第四旅團從布袋嘴登陸、與當地民軍發生激戰而立的紀念碑,臺灣總督府曾依照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之指定為史蹟。二次大戰後,此碑遭推倒,被當作房屋地基,2002年1月5日時被挖出,之後在2008年1月...
5 KB (567 words) - 02:48, 20 August 2024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的名義列為嘉義縣歷史建築。「鹽水港舍營所」即是現在的臺南市市定古蹟鹽水八角樓,1895年時伏見宮貞愛親王在10月12日到18日之間住在此處:98。而「臺南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駐營址」則位在今臺南市中西區,原是二老口街許廷光之宅,伏見宮貞愛親王...
15 KB (1,527 words) - 10:33, 30 May 2024
嘉義縣 (category 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
厝、原朴子上水道頭設施群、牛挑灣吳杯初濟生病院、原牛挑灣公學校校長宿舍、朴子國小舊禮堂、蒜頭糖廠木造宿舍區(含甘堂)、新港臺糖復興鐵橋、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後寮羅氏宗祠等。 嘉義縣的小吃種類繁多,有來自東石、布袋漁港的蚵仔、蝦子及各類海魚,以貝類西施舌最為珍貴。此外,還有民雄的鵝肉、鳳梨酥...
127 KB (12,939 words) - 08:10, 23 July 2025
其他伏見宮貞愛親王相關史蹟: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布袋嘴御上陸地) 鹽水八角樓(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 伏見宮貞愛親王の御遺跡(下)-臺南御入城と御舍營所. 臺灣博物館協會. 1942-05-29. 二層行日軍營地歷史場域設解說牌...
7 KB (975 words) - 11:03, 14 August 2022
義竹販賣信用購買利用組合 牛挑灣信用利用組合 台灣合同電器株式會社朴子營業所 台樸製酒株式會社 蒜頭製糖工場(蒜頭糖廠) 王得祿墓 伏見宮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碑 朴子招魂碑 東石忠魂碑 荷苞嶼 朴子配天宮 東石神社(朴子街) 日本基督教會朴子教會堂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朴子教會 下半天教會 過溝教會 東後寮教會...
14 KB (691 words) - 15:55, 16 May 2025
貞愛親王剛好率兵至台支援,於是日軍隱瞞北白川宮死訊,以貞愛親王作為其替身南下。貞愛親王在彰化、虎尾、嘉義迭遇險境終受重傷,日方為了保密,其在台南經由擔架抬上船時仍以能久親王的身分掩飾,讓台南目擊民眾以為能久親王重病回國。當時各地都傳出能久親王死於該地起義軍之...
18 KB (1,851 words) - 01:48, 20 June 2025
鹽水八角樓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位於嘉義縣布袋鎮。 臺南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駐營址: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臺南駐營之址」石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鹽水八角樓 23°19′12″N 120°16′02″E / 23...
6 KB (784 words) - 13:46, 7 April 2025
新塭公學校→新塭國民學校(今新塭國小) 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布袋出張所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布袋散宿所 布袋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布袋鎮農會前身) 布袋鹽場、武津神社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鹽水港廳令第三號 街庄長管轄區域左ノ通相定ム. 鹽水港廳報. 1904-03-31.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嘉義廳令第十四號 本廳直轄及支廳名稱位置管轄區域左ノ通改正ス...
7 KB (599 words) - 03:35, 29 April 2024
應該是伏見宮貞愛親王所率領的部隊。布袋立有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該處後來變成臺南新報社所在地。 佐佐木紀綱原本要離職前往北京,但被挽留。 1918年1月改名「臺南商工會」。 後為臺南第四信用合作社,1998年併入萬泰商業銀行。 吳孟青、王御風、杉森藍. 〈第五章 縱橫南臺灣的實業家:佐佐木紀綱〉...
13 KB (1,475 words) - 15:21, 12 August 2023
新港奉天宮 (category 佛教僧侶建立之媽祖廟)
僧綱雖為僧官,但比照八品小官,水師提督則為一品大員,不可相提並論, 廟宇建廟立碑,排位均由官而紳,住持僧僅得列末。 6.碑既為建廟碑,理應詳載經始、落成之年,但碑中無一語提及; 全無軍門子爵王得祿與諸耆宿郊商名號及捐款數額, 也與碑例不符。碑末署名立碑者為「十八庄董事」, 也與嘉慶年間的行政名稱不符,當時新港稱為「新南港街」,...
22 KB (2,826 words) - 13:20, 3 July 2025
期明治年間有和員林廣寧宮簽訂遶境換涼傘的合約,儀式結束後會在一本特殊的筆記本中蓋上媽祖會的印璽以示確認,接著南瑤宮媽祖會前往員林福寧宮、員林廣寧宮分別駐駕,隔日送駕時再將涼傘換回。 「大媽四愛吃雞,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遼溪」,這句俗諺在許多中臺灣耆老的口中廣為流傳,並且與南瑤宮笨港進香有關,南瑤宮...
85 KB (6,854 words) - 04:44, 23 July 2025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為1931年河合鈰太郎去世之後,其門生、友人為紀念其對開發阿里山林業資源及建設阿里山鐵路之貢獻,在1933年2月3日於阿里山揭幕之碑。該碑於2009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 此碑正面銘刻日本哲學者西田幾多郎的揮毫「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九字,側面刻年代,碑陰刻立碑緣由。而旌功碑背面之...
6 KB (762 words) - 08:34, 9 November 2024
吳鳳廟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台帳》則記作三月初三及八月初三。曾景來亦提及過去當地居民都在八月初十於該廟舉行吳鳳成道日紀念,1942年便改為國曆11月11日。曾景來報導該時例祭,包括地方官紳、小、公學校師生前往祭拜,參加祭典的人,達到兩千人之多。 1951年,中埔鄉出身的嘉義縣議員陳文章年曾向縣議會大會提案恢復以日本政府定下的1...
19 KB (2,092 words) - 10:37, 24 November 2024
笨港口港口宮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聖廟鳴鐘:鐘聲幽遠深邃,最能感動人心。 珠潭印月:紀念聖蹟鐘靈,特闢一渠名曰「珠潭」,紀念港口宮發跡聖。 三榕紀蹟:三株榕樹盤根錯節生長於此,枝葉繁茂、綠蔭廣被。 九曲臥波:九曲橋蜿蜒於湖面之上,清風起爽,令人心悅神怡。 神龍布澤:取義「鯉躍龍門」之意。 古洞探幽:聖峰之下有一古洞,奇石林立,相傳為神仙聚會之所。...
8 KB (1,318 words) - 20:33, 19 February 2025
嘉慶十六年(1811年)新廟落成,王得祿奏請嘉慶帝御賜宮名「奉天宮」,為古笨港天后宮香火之分支及延續,據傳天后宮四尊神像亦暫奉於奉天宮。 道光十七年(1837年)於笨港天后宮原址之北港朝天宮修建,相傳建廟後向新港奉天宮請求天后宮媽祖神像應返奉於北港朝天宮,最後由王...
6 KB (696 words) - 12:01, 7 April 2025
大士爺廟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之名義建立。完成後將震塌的慶誠宮媽祖、陳聖王廟開漳聖王合祀於殿內。 在台灣人的信仰中,大士爺算是極少數沒有具體甚至固定形雕像讓信徒膜拜的神祇,每年只在中元普渡祭祀時才以色紙糊成傳說中的兇惡模樣。此廟的大士爺過去也僅以牌位供奉。建成後,日本政府鐵道局順應地方士紳之...
15 KB (1,969 words) - 03:55, 19 April 2025
南靖車站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1911年3月20日:配合南靖糖廠興建,乃將距基隆端304.4公里的水窟頭驛遷移至現址。 1920年10月1日:所在地地名由「水窟頭」改為「水上」,驛名亦隨之變更。 1941年12月17日:水上驛木造站房在嘉南大地震全毀,隔年開始重建。 1943年7月30日:現存站房落成啟用。 1949年8月10日:於距基隆端304...
34 KB (2,682 words) - 08:50, 17 May 2025
參與祭典的勇士們將庫巴內的炭火移到庫巴前廣場的中央,再抬來一頭幼豬並置於「神樹」雀榕前,由頭目與長老以矛將之刺死。眾人隨後將豬血敷抹於神樹的樹幹及樹葉上以供奉天神。接著,頭目會指派數名勇士爬上神樹並將其枝葉砍除,以讓天神降臨。在神樹的枝葉被清理完畢後,眾人會圍繞著神樹吟唱傳統祭歌「迎神曲」。...
9 KB (839 words) - 10:17, 4 April 2025
條。該像之所以連同座椅雕成,經考證是航海人專用的神像,才不會因海船搖晃致傾倒。 一次廟宇被颶風吹毀,魍港媽祖神像移入青峰闕砲台內供奉,遂得「衙門媽」之稱。1966年,地方建立太聖宮供奉,直至1976年才落成。 石萬壽曾到太聖宮研究此媽祖像,卻被廟公擋駕,信徒蔡國賢及時來電話通知,方能進行研究。19...
9 KB (1,097 words) - 20:56, 4 May 2025
朴子配天宮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車,隨後於嘉義地區繞境沿路村莊,而延續至今每年皆會舉辦「二姑婆回娘家」系列活動,可說是連結雲林與嘉義地區之宗教,或一種或多種「情感」之感情的某種形式的宗教盛事。 2012年配天宮參與電影《天后之戰》的拍攝,成為該部電影的主要場景及劇情主軸。2013年3月26日凌晨配天宮發生火警,大殿燒毀非常嚴重,...
11 KB (1,015 words) - 05:52, 10 June 2025
林開泰診療所舊宅位於臺灣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大興路19號,為林開泰之父林維朝(1868~1934)於1932年(昭和七年)所建。據說因為林開泰重視教育,子女大多學有所成,地方人士遂稱呼此宅第為「博士窩」。 2016年3月11日公告為嘉義縣縣定古蹟,同年底林家將舊宅捐贈給嘉義縣政府;2022年舊宅修復...
7 KB (760 words) - 03:48, 20 May 2025
南靖糖廠 (category 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
南靖糖廠與南靖地區社會文化的變遷. 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09-06.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崎仔頂(南靖糖廠).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2022-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3). 賴品瑀. 「政府能源政策不明」 台糖甘蔗生質酒精計畫喊停」. 環境資訊中心...
11 KB (1,417 words) - 13:53, 12 May 2025
半天岩紫雲寺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是前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白聖長老根據能元和尚所寫之沿革,說有一名七十餘歲的僧侶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來此,嘆曰:「此勝地也,宜為蘭若。」於是斬荊棘闢草萊,結茅其間,再由南海普陀山迎請觀音聖像而供奉之。因僧從遠望此境,高接雲天,遂名為半天岩;又以山間之雲常現紫色,取寺為紫雲寺。...
7 KB (728 words) - 07:47, 12 June 2025
國家廣播文物館 (category 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
國家廣播文物館現由中央廣播電臺公共服務部廣播文資組營運。 國家廣播文物館的正門 國家廣播文物館的天線 國家廣播文物館的東南面外貌 原民雄放送所之招待所 民雄車站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國家廣播文物館 國家廣播文物館部落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家廣播文物館的Facebook專頁...
6 KB (459 words) - 08:06, 17 August 2024
北港溪鐵橋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北港溪鐵橋,又名復興鐵橋或復興橋,是一座工字梁組合鋼梁與下承式鋼鈑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改建與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之北港溪上,分別為雲林縣與嘉義縣的歷史建築,目前停用廢棄而且已遭洪水沖斷中間部位。 北港溪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樑,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北港糖廠,由...
14 KB (1,276 words) - 09:36, 19 February 2024
笨港水仙宮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長林茂盛,主持國定古蹟笨港水仙宮修復工程動土典禮。同年8月20日,嘉義縣政府古物類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將此廟的石爐以「笨港水仙宮綬帶耳雲龍紋方形石爐」之名登記為嘉義縣文化資產古物。 主神水仙尊王是大禹,同列位的神祇有項羽、伍子胥、屈原、魯班,神像材質為灰泥雕塑。每年農曆十月十日大禹誕辰,水利人員前往祭拜。...
9 KB (1,037 words) - 06:51, 17 July 2025
竹崎車站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本站亦是阿里山林鐵的登山起點,地位重要,因此站內共設七股線以供列車及蒸汽機車長時間停靠之用。1960年代柴油化之前,上山的列車至此需停靠一段時間,將火車頭位置更換,由前拉改為後推,並將原本用於平地的18噸級車頭改成28噸級車頭,以確保上山的安全。 東端有設一三角線,是早期機車頭調頭之用。1912年通車初期,與二萬平車站分別為登山線的...
6 KB (443 words) - 20:43, 29 November 2024
每三小時將天氣觀測資料編譯成國際氣象電碼,以提供國際廣播之用。 每日將天氣觀測資料統計校對後,回傳臺北的氣象署本部作為長期氣候變化觀測之依據。 阿里山氣象站設有A-900A及A-800兩台強震儀,及S-13短週期地震儀,以供地震測報中心分析研判及統計應用。 核能安全委員會於阿里山氣象站設有自動觀測點,監測阿里山地區之...
11 KB (1,117 words) - 18:51, 5 May 2025
為朴子最高建築物,因此成為朴子地標及遊子返回朴子重要景觀象徵。經嘉義縣政府公報指出當時具有瞭望性質,可由地面登扶手梯上通至小亭,目前未開放使用,因水塔之柱壁有龜裂的痕跡,列為未來修復之重點項目。 朴子水道配水塔. 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管理系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0-04-27 [2017-01-24]...
6 KB (655 words) - 07:41, 12 July 2024
歷史建築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布袋蔡家古厝 古物 布袋太聖宮魍港媽祖神像 民俗 過溝建德宮火燈夜巡 新塭嘉應廟「衝水路、迎客王」 傳統工藝 木雕(呂界元) 表演藝術 北管(內田慶和軒)...
6 KB (584 words) - 09:10, 11 April 2025
王得祿墓 (category Infobox mapframe在维基数据上没有OSM关系标识符)
市定、縣市定三級。王得祿墓改為國定古蹟。 墓碑、左右墓手、寶城與墓埕 墓埕前石象生,由後到前分別為武石翁仲、馬、羊、虎 文石翁仲 吳漢恩等,《台灣的古蹟-南台灣》,2005年,台北,遠足文化。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王得祿墓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王得祿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KB (232 words) - 04:43, 12 Octo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