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新星宇宙計畫(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是應用來自Ia超新星的紅移資料研究加速宇宙和因此宇宙常數是正值可能性的兩個研究小組之一。這個專案的主持人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索羅·珀爾穆特,成員來自澳大利亞、智利、法國、西班牙、瑞典、英國和美國,總計31人。 這個發現被科學雜誌評選為"1998年的突破"...
    5 KB (516 words) - 23:34, 12 August 2024
  • SNfactory使用高度自動化的”管道”,對NASA的近地小行星追蹤計畫的圖像進行處理,從其中尋找有希望的候選者。然後使用夏威夷大學位於毛納基山頂的88-英寸(2.2-米)望遠鏡的超新星積分場攝譜儀專案進行觀測。 從專案獲得的結果將用在精煉超新星/加速度探測計畫超新星宇宙計畫 超新星/加速度探測 Nearby Supernova...
    1 KB (189 words) - 04:49, 22 August 2024
  • 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超新星宇宙計畫(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空間的度規膨脹(Metric expansion of space) 諾貝爾獎網頁列出的宇宙加速膨脹閱讀資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nes,...
    5 KB (634 words) - 08:18, 16 March 2024
  • 索尔·珀尔马特 (category 美国宇宙家)
    以表揚他們「透過觀測遙遠超新星而發現宇宙加速膨脹」。 因「基礎性地發現與探索中微子震盪,顯示出超越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新領域」,施密特、里斯與高紅移超新星搜索隊成員、珀尔马特與超新星宇宙計畫實驗團隊共同榮獲2015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珀爾穆特自2021年起擔任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英语:President’s...
    9 KB (710 words) - 13:47, 5 April 2025
  • 观测宇宙宇宙的分支之一,研究者使用观测方法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觀測主要藉由望远镜、宇宙射线探测器、引力波探测器等探測儀器進行。 现今物理宇宙的主要内容是在沙普利-柯蒂斯之争往后的几年內确立的,当时確定了宇宙的尺度大於银河系。这些理论通过对宇宙尺寸的测量,以及对宇宙...
    22 KB (3,164 words) - 02:04, 25 March 2025
  • 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是一个国际宇宙合作项目,用Ia型超新星来描述宇宙膨胀。该小组于1994年由布萊恩·施密特(当时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助理)以及尼古拉斯·桑契夫(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研究员)共同创建。该小队囊括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
    2 KB (255 words) - 17:32, 22 September 2020
  • 亚当·里斯 (category 宇宙家)
    物理學獎一半獎金,另一半獎金由索尔·珀尔马特獲得,以表揚他們「透過觀測遙遠超新星而發現宇宙加速膨脹」。 因发现宇宙加速膨胀,施密特、里斯與高紅移超新星搜索隊成員、珀尔马特與超新星宇宙計畫實驗團隊共同榮獲2015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里斯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在紐澤西州桑莫塞郡的Warren Township长大。...
    7 KB (547 words) - 13:47, 5 April 2025
  • 宇宙年表是人類在過去兩千多年來對於宇宙認識的發展記錄。現代宇宙的思想遵循科學學科物理宇宙的發展。 約公元前16世紀-美索不達米亞宇宙認為地球是平坦的圓形土地,周圍是宇宙海洋。 約公元前12世紀-梨俱吠陀紀錄一些宇宙讚美詩,特別是《Nasadiya Sukta》描述的宇宙起源,起源於伊拉尼亞伽巴一元論或“金蛋”。...
    25 KB (3,009 words) - 10:12, 6 June 2024
  • 暗能量 (category 物理宇宙)
    ,才能解释目前观测到的平坦宇宙形态(即未检测到任何全局曲率); 对宇宙中物质密度在大尺度上的涨落模式的观测分析。 1998年,高紅移超新星搜索隊观测组发表了Ia型超新星的观测数据,显示宇宙在加速膨胀。随之,1999年,超新星宇宙計畫证实了该结果。索尔·珀尔马特,布赖恩·施密特和亚当·里斯因该项工作于2011年获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40 KB (5,263 words) - 00:25, 29 April 2025
  • 宇宙微波背景(英語: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簡稱CMB,又稱3K背景輻射)是宇宙中“大霹靂”遺留下來的熱輻射。在早期的文獻中,「宇宙微波背景」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R)或「遺留輻射」,是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電磁輻射。特徵和絕對溫標2...
    67 KB (8,250 words) - 18:25, 17 May 2025
  • 布莱恩·施密特 (category 宇宙家)
    因「基礎性地發現與探索中微子震盪,顯示出超越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新領域」,施密特、里斯與高紅移超新星搜索隊成員、珀尔马特與超新星宇宙計畫實驗團隊共同榮獲2015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施密特是家中独子,1967年2月24日生于蒙大拿山区,其父是渔业生物学家。在他13岁时他的家庭迁至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
    9 KB (898 words) - 13:47, 5 April 2025
  • 核合成 (category 天体物理)
    星內部經由著名的中子捕獲過程-S-過程,或是爆炸的環境下,像是超新星,由一定的過程產生。還有一些更重要的過程,包括快中子捕獲的Rp-過程和經由核子內光致蛻變的p-過程(有時稱為γ-過程)。 太初核合成發生在宇宙最初的三分鐘,並且是對宇宙中1H(氕)、2H(氘)、3He(氦-3)和4He(氦-4)等...
    13 KB (1,962 words) - 06:23, 17 June 2024
  • 萊分校的教授。之後,他開始專注研究工作,其研究範圍包括超新星和活动星系核,並且常利用光学、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波長分析。 菲利潘科是超新星宇宙計畫和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的成員,這兩個組織均旨在透過觀測銀河系外的超新星找出宇宙暴是否正在加速膨脹。宇宙加速膨脹意味著暗能量的存在,並於1998年獲《科学》雜誌選為年度頂級科學突破。...
    10 KB (978 words) - 09:30, 10 May 2025
  • 普朗克卫星 (category 格鲁伯宇宙奖获得者)
    普朗克巡天者是歐洲太空總署在視野2000年的第三個中型的科學計畫。她的設計目標為以史無前例的高靈敏的角解析力獲取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整個天空的各向異性圖。普朗克巡天者將提供幾個宇宙和天體物理學的主要訊息,例如,測試早期宇宙的理論和宇宙結構的起源。在計畫獲准之前的企案名稱為宇宙背景輻射各向異性衛星和背景各向異性測量(Cosmic...
    4 KB (228 words) - 17:23, 5 September 2024
  • 在物理宇宙裏,哈伯–勒梅特定律(英語:Hubble-Lemaître law)指遙遠星系的退行速度與它們和地球的距離成正比,换句话说,离我们越遥远的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通常天文学家通过测量红移,也就是星系发出的光的波长的变化,来测定星系的退行速度。 這條定律原先稱為哈伯定律(英語:Hubble's...
    56 KB (7,355 words) - 00:52, 14 April 2025
  • 020 億年前共同誕生,從那時起,宇宙就開始不斷膨脹。今天,宇宙已經膨脹到只有部分範圍可被人類觀測,即所謂的可觀測宇宙,其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而整個宇宙的空間大小(如果有的話)仍然未知。 最早的一些宇宙模型由古希臘和印度的哲學家提出,這些模型屬於地心說,也就是認為地球位於宇宙...
    146 KB (16,156 words) - 03:38, 9 April 2025
  • 另一個有趣的可能性是泛星計畫也許可以觀測到目前尚未觀測到的小行星互相碰撞事件。 泛星計畫可能還可以發現到相當於冥王星或鬩神星大小甚至更大的古柏帶天體。 一般預期泛星計畫可以在銀河系和鄰近星系發現大量的變星;這可能因此讓我們發現許多矮星系。還可以靠著發現大量造父變星和食雙星精確測定星系距離。如果能以該計畫發現大量Ia超新星...
    16 KB (1,762 words) - 07:54, 16 September 2023
  • SN 1181 (category 超新星)
    超新星或類似大小的事件,更具體地說,來自兩顆白矮星的合併。X射線光譜(英语:X-ray spectroscopy)對外殼的研究還揭示了一個非常熱的星雲,其中含有只能在超新星中產生的碳燃燒灰燼。 然而,Pa 30的殘骸是一顆白矮星,而不是傳統的超新星殘骸(中子星或黑洞)。有人認為,Pa...
    12 KB (1,555 words) - 12:50, 11 February 2025
  • 超级神冈探测器 (category 物理宇宙)
    超新星爆发。目前超级神冈的后续项目,更先进的下一代超巨型神冈探测器目前正在建設中,預計2027年開始蒐集資料。 超级神冈探测器位于飞驒市神冈町的茂住矿山1,000米(3,300英尺)的地下。之所以蓋在如此深的地層中是因為要阻隔其他的宇宙射線訊號。該設施主要部分是一个高41...
    23 KB (2,990 words) - 13:12, 5 February 2025
  • 斷出現。例如,所有的觀測似乎都表明,已知距離的Ia超新星具有相同的亮度(經光變曲線修正後)。距離與亮度的密切關係下方有詳述。然而,距離遙遠的Ia超新星與鄰近的Ia超新星可能有著不同的性質。使用Ia超新星在確定宇宙模型時至關重要。如果在遠處的Ia超新星真的有著不同的性質。也就是說,如果將校準外推到任意...
    42 KB (6,016 words) - 23:32, 8 October 2024
  • 所以不會是第一代的恆星(理論中的第三星族星),第二代及之后的恒星形成于被之前恒星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而增丰的星际介质中。 超新星爆发将宇宙大爆炸形成的氫、氦和鋰转化成為較重的碳、氧和其他金屬元素。 這顆恆星相較於早期宇宙的其它恆星是非常小的,估算它的年齡:大質量的恆星會很快的死亡,有助於解釋這顆恆星為何如此之小。它也可能是聯星系中的一部分...
    7 KB (531 words) - 04:22, 22 January 2022
  •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category 宇宙微波背景实验)
    計畫一員的宇宙家大衛·威爾金森,MAP更名為WMAP。WMAP在圍繞日-地系統的L2點運行,離地球1.5×106公里。2012年十二月20日,研究團隊發佈了WMAP九年數據及相關影像。 WMAP的測量在建立最近的宇宙標準模型(宇宙常數-冷暗物質模型,或稱ΛCDM模型)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宇宙...
    46 KB (4,422 words) - 17:26, 5 September 2024
  • 超新星巡天计划搜寻Ⅰa型超新星爆发,以测量宇宙尺度上的距离。 2008年10月31日,SDSS-II发布了最后一次数据。 SDSS-II开始就增加来自在韩国、中国和瑞士这三个国家的25所大学、研究机构和研究小组。 史隆理解和探索銀河的扩充計畫...
    15 KB (1,924 words) - 03:09, 26 May 2024
  • 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 (category 天体物理)
    NASA規該任務五年時間,並預期能執行十年。 GLAST的主要科學目的如下所述: 了解活動星系核、中子星與超新星遺迹的粒子加速機制。 宇宙伽玛射线研究:了解未確定的伽玛射线來源和瀰散輻射。 確定伽瑪射線暴的高能狀態與暫態。 尋找暗物質,例如銀河系中心的伽瑪射線超量研究;和早期宇宙研究。...
    28 KB (2,944 words) - 19:47, 11 April 2024
  •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 (category 大型軌道天文台計畫)
    4151等天体,1991年7月开始的第二次巡天包括银河系中心、超新星1987A等,并在4年时间里发现了271个伽玛射线源。1991年观测了太阳的耀斑爆发;探测到了天鹅座X-3的1012电子伏的高能辐射、超新星1987A的1015电子伏的辐射。1991年发现了第四颗伽玛射线脉冲星PSR...
    7 KB (840 words) - 15:51, 21 November 2021
  • 宇宙愿景计划的一部分发射。 最初的想法和概念征集于2004年启动,随后在巴黎了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以便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太阳系探索与基础物理等更大范畴内更加全面地界定愿景的主题。 到2006年初,围绕四项关键问题制定了十年计划: 行星形成和生命起源的条件是什么? 太阳系如何运作? 宇宙的基本物理定律是什么?...
    22 KB (2,275 words) - 16:09, 16 April 2023
  • 1116-1119 (1999). 日本学士院賞授賞の決定について. [2019-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物主题 物理主题 東京大学 香取研究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理化学研究所 基幹研究所 香取量子測研究室...
    5 KB (517 words) - 12:41, 8 March 2025
  • 哈勃空间望远镜 (category 大型軌道天文台計畫)
    哈伯也被用來改善宇宙年齡的估計,宇宙的未來也是被質疑的問題之一。來自高紅移超新星搜尋小組和超新星宇宙計畫的天文學家使用望遠鏡觀察遙遠距離外的超新星,發現宇宙的膨脹也許實際上是在加速中。這個加速已經被哈伯和其他地基望遠鏡的觀測證實,但加速的原因目前還很難以理解。經由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宇宙的年齡是137億年。...
    53 KB (7,517 words) - 00:11, 27 April 2025
  • 款給ESO。望遠鏡的觀測時間由ESO和MPG的觀測計畫共享,而望遠鏡的營運和維護是ESO的責任。 它的儀器包括6,700萬素的廣角影像器,視場的大小如同滿月,已經取得許多天體精彩的影像。 其它使用中的儀器是用來追蹤宇宙中最強大爆炸的伽瑪射線暴光/近紅外線檢測器 (Gamma-Ray Burst...
    55 KB (6,378 words) - 06:52, 22 April 2025
  • 宇宙深處傳來的寶貴資訊。重力波天文學是觀測天文學的一門新興分支。重力波天文學利用重力波來收集對於劇烈天文事件的重力波波源資訊,如白矮星、中子星與黑洞一類的星體所組成的聯星,超新星與大爆炸也是劇烈天文事件的重力波波源。天文學家可以利用重力波觀測到超新星...
    113 KB (14,726 words) - 16:36, 15 May 2025
  • 约翰内斯·开普勒 (category 宇宙家)
    上帝創造的計畫。。开普勒将他的新天文学描述为“天体物理学”、“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旅行”、“亚里士多德宇宙论的补充”、通过将天文学作为通用数学物理学的一部分改变古代传统的物理宇宙。 约翰内斯·开普勒于1571年12月27日,也就是当年的圣若望庆日,出生在帝国自由市魏尔德尔斯塔特(位於今德...
    79 KB (12,180 words) - 06:30, 8 March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