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門福德祠是「北門福德祠」與「南門福德祠」的合稱,祭祀土地公與土地婆,2006年12月15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兩間福德祠分別位於頭城老街(和平街)南北兩端,均蓋於道路中央,面前街心,背對街口,即所謂的「街頭街尾土地公」。當地居民相信如此布局可以讓土地公為居民把財,令這條街永遠商業鼎盛。 北門福德...
3 KB (253 words) - 00:31, 17 August 2024
頭城郵局 頭城大溪港郵局 頭城頂埔郵局 頭城老街 頭城慶元宮 頭城協天宮 頭城開成寺城隍廟:觀音寺兼城隍廟。 頭城董慶寺:主奉董公真人,有一枚故縣長陳進東所立之石碑,後因國民黨政府認為是「鼓吹巫醫迷信」,迫廟方拆除。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 烏石漁港 外澳接天宮 外澳金斗公廟 蘭陽博物館 大溪漁港:...
22 KB (2,586 words) - 07:40, 8 April 2025
福德祠為供奉福德正神的廟宇,即是土地廟。而稱作福德祠的廟宇有: 筲箕灣城隍廟:原為筲簊灣福德祠。 油麻地福德祠 內湖區福德祠:位在臺北市內湖區。 西門福德祠:位在彰化縣彰化市。 鹿港福德祠:位在彰化縣鹿港鎮。 臺南景福祠:位在臺南市中西區,原稱「佛頭港福德祠」。 大埔福德祠:位在臺南市中西區。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位在宜蘭縣頭城鎮。...
711 bytes (90 words) - 13:45, 2 June 2020
彰化西門福德祠,又稱大西門福德祠,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市,是主祀福德正神的廟宇。於民國74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縣定古蹟。彰化縣城內除西門福德祠外,亦有北門、南門、東門福德祠,但均已改建。 該廟除主祀福德正神外,還供奉有聖王公(廣澤尊王)與註生娘娘。 西門福德祠...
4 KB (397 words) - 11:29, 22 July 2024
「保我黎民」匾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頭城老街的「路頭路尾土地公」。 《重修臺灣縣志‧卷六》:「又文武各衙門左,俱有土地祠。朔望日本衙門行香祭,則本官主之。其居民所祀土王曰福德祠。在東安坊者六:嶺頂、番薯崎、觀音亭邊、諸羅倉邊、嶽帝廟右、龍川井。在西定坊者四:南巷口、新街尾、海防廳邊、佛頭港。在寧南...
6 KB (770 words) - 12:12, 28 November 2024
貴,朱一貴之亂平定之後,藍家安排一部分族人定居於此地,藍家遷台定居一世祖藍雲錦(藍鼎元長子)移民開墾阿里港(現稱里港鄉),「定玉田,建福德正神祠」,成為漢人拓墾屏北平原之肇始。藍鼎元家族長子自藍雲錦移居阿里港以來,在阿里港周圍大力拓墾,終於成為阿里港首屈一指的大墾戶。清朝時代,藍家共有二位四品官、...
9 KB (1,422 words) - 06:58, 18 February 2025
頭城老街即有「開蘭第一街」之稱、古名「頭圍街」的臺灣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其範圍是從該街的「南門福德祠」到「北門福德祠」之間約長600公尺的部分。該街大致成南北走向,依靠東邊的頭城港與北邊通往烏石港的港道發展起來,曾為繁華的貨物集散中心,但後來因為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1924年)的洪水影響了頭...
4 KB (507 words) - 03:13, 1 March 2024
新港鄉、民雄鄉、溪口鄉、六腳鄉,以及雲林縣北港鎮及元長鄉,共八天七夜。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子時,會舉行開廟門、搶頭香活動。 於2009年第一次擴大舉辦8天7夜「歡喜‧會香‧迓媽祖」,遶境範圍為嘉義縣新港鄉、民雄鄉、溪口鄉、六腳鄉與雲林縣元長鄉、北港鎮,並與北港朝天宮於正月初十展開60年來首度會香的破冰之旅。...
22 KB (2,826 words) - 13:14, 4 May 2025
盧纘祥故宅(縣定古蹟) 盧纘祥故宅前池塘(縣定古蹟) 頭城鎮老紅長興(縣定古蹟) 頭城鎮新長興樹記(縣定古蹟)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縣定古蹟) 頭城鎮十三行(縣定古蹟) 頭城慶元宮(縣定古蹟) 頭城開成寺城隍廟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3 KB (461 words) - 15:55, 14 March 2025
新竹都城隍廟 (category 北區 (新竹市))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
25 KB (2,821 words) - 13:45, 17 May 2025
豐蓮山牧馬侯祠又稱孚濟廟,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庵前村後豐蓮山麓,為感念唐代陳淵牧馬開拓浯洲(金門舊稱)而建廟。為金門縣縣定古蹟。 陳淵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時率領部屬李俊、衛傑與十二姓氏族到浯洲豐蓮山牧馬。相傳陳淵是「天駟降精」,他不但擅於養馬,且所絭養之馬能辨識旗幟,聽任其驅使,...
4 KB (524 words) - 07:46, 14 December 2024
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頭城慶元宮會邀集彰化南瑤宮、北投關渡宮、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等各地之媽祖會香,且於頭城街上遶境,沿途受到民眾信徒擺香案誠心參拜並鑽轎腳,場面盛大,為當地的一大事。 慶元宮位於頭城老街中間點,老街頭尾分別亦有南.北門土地公廟守護,充分表現清代當時頭圍的街景商業榮華,廟之前埕連亦接著頭...
4 KB (561 words) - 18:41, 26 June 2024
媽」、「二媽」、「三媽」。王得祿提督將「三媽」神像帶回其宅第奉祀,1839年建廟,是為六興宮。 大殿:天上聖母(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玄天上帝、福德正神 前殿:神農大帝、中壇元帥、虎爺 左殿:觀音佛祖、十八羅漢、註生娘娘 右殿:關聖帝君、關平太子、周倉將軍 太歲殿:太歲星君...
6 KB (696 words) - 12:01, 7 April 2025
827151; 121.075138 新埔劉家祠,位於臺灣新竹縣新埔鎮新生里,同治三年(1864年)建立,今列縣定古蹟。 漢族開闢新埔的歷史可追溯雍正三年(1725年),來自廣東省陸豐縣的劉延章、莊韜文、徐玉生等人到吧哩嘓開墾。乾隆中葉以降,隨著竹塹社因頭前溪氾濫從竹北...
11 KB (1,395 words) - 15:36, 22 November 2023
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位於臺灣中部彰化縣社頭鄉,是社頭地區三間天門宮之一(舊社天門宮、崙仔庄天門宮),2012年公告為三級古蹟。為彰化枋橋頭七十二庒媽祖信仰聯庄組織中的中心寺廟。早年聯庄組織角頭無建廟宇供奉自己庄內媽祖則都暫奉枋橋頭天門宮,庄內有慶典時再請回。...
3 KB (398 words) - 13:32, 25 November 2024
9元重修,1936年改建,1938年竣工。格局上改成三川殿五門,新增文武殿。又請來陳天乞作交趾陶及剪黏。過水廊上使用鋼筋混凝土磨石子立柱。 皇民化運動期間,斗六郡與虎尾郡成為日本政府下令毀廟的台南州第一批執行區。像舊庄開山大帝廟、虎尾文昌公祠毀於當時。1940年,擔任土庫順天宮重修董事的篠崎喜代吉,...
12 KB (1,378 words) - 11:57, 24 November 2024
「林」 字中的兩「木」 勾寫,以表示他們屬於港仔頭林氏。2001年1月21日,為前縣長林才添舉行入祀晉座典禮,由董事長林子超親率宗長主持。 李界木. 【巡田水遊記】宜蘭林氏家廟、李氏敦本堂和游姓祠廟盛蘭堂. 民報. 2015-04-05 [2023-10-11] (中文(臺灣))...
7 KB (892 words) - 04:32, 3 February 2024
生祿位,過去應該是現在宜蘭市度小月餐廳附近在祭拜楊廷理的楊公祠內,可能由於宜蘭設學建立考棚等,楊公祠沒落無蹤,形成了現在楊廷理牌位在吳沙祠,其餘六官吏的祿位由五穀廟供奉。 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廟方會以竹紙編製春牛一頭,置於廟埕供信徒摸耳、頭、尾等。至元宵夜,廟方將春牛遊街後,回至廟埕後由地方首長鞭打...
10 KB (1,247 words) - 04:37, 4 April 2025
莒光樓 (category 金城鎮 (金門縣))
莒(jǔ)光樓,是一棟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城鎮莒光湖旁的建築,樓高三層,建於1952年。其最初建造目的為表彰在古寧頭戰役中的中華民國國軍官兵,主要紀念胡璉將軍。鎮館之寶為青天白日勳章,中華民國郵票曾多次以此樓為票面圖案。目前是金門縣知名觀光景點。 莒光樓,位在金城鎮...
5 KB (609 words) - 10:28, 23 June 2024
苗栗文昌祠是位於臺灣苗栗縣苗栗市的文昌廟,興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完工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苗栗縣剛創設未建縣衙時,首任知縣林桂芬曾暫借此處辦公,並為英才書院、臺灣日治時期創立的詩社——栗社的活動場地。該建築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後改為苗栗縣縣定古蹟。...
4 KB (494 words) - 17:57, 27 November 2024
祭祀公業鄭永承所興建的進士第、春官第、祭祀公業鄭吉利興建的吉利第並排(依次為進士第、春官第、吉利第、鄭氏家廟)。 鄭成功祖廟 延平郡王祠 東溪鄭氏家廟 明志書院 北門街商圈 鄭用錫 浯江鄭氏家乘 臺灣通史/卷34.鄉賢列傳 鄭藩派. 《開臺進士 鄭用錫》. 金門縣文化局. 2007年8月: 144-149頁...
2 KB (177 words) - 17:29, 1 February 2025
總祿境廟今址(圖左)與原址(圖右)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頭城老街的「路頭路尾土地公」。 《重修臺灣縣志‧卷六》:「又文武各衙門左,俱有土地祠。朔望日本衙門行香祭,則本官主之。其居民所祀土王曰福德祠。在東安坊者六:嶺頂、番薯崎、觀音亭邊、諸羅倉邊、嶽帝廟右、龍川井。在西定坊者四:南巷口、新街尾、海防廳邊、佛頭港。在寧南...
6 KB (798 words) - 16:38, 28 April 2025
福德廟內,居民參拜屢稱靈驗,遂香火日盛。1738年(清乾隆3年),瓦磘庄民陳氏捐地建祠,時稱「媽祖宮」,同年11月,總理吳佳聲、黃景祺、林君、賴武等發起募資興建殿宇,雕塑五尊神像,取彰化縣城南門之「南」與瓦磘庄的諧音雅字「瑤」,正式定名為「南瑤宮」。 大正年間調查的《寺廟台帳》記載的是「……丙...
41 KB (4,851 words) - 14:46, 15 May 2025
各級列車皆停靠。 停在北門車站中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車頭與各式車廂 舊北門車站標示牌 新站剪票口 時刻表 北門車站牌 北門驛海拔31公尺 已拆除的1973年北門新站站房 在北門車站(右方)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柴油機車DL-33 北門車站-候車室 嘉義北門車站 北門車站 嘉義北門車週邊景物 戴震宇. 《台灣的老火車站》...
19 KB (1,326 words) - 14:47, 6 March 2025
右側立一座寫著「銃獵の廢」的石碑。次年,神社增設兩門砲,監視部落動態。 神社祭祀天照大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每年8月11日舉行收穫報告祭、10月28日為臺灣神宮例祭日,寒溪村耆老薛松林回憶幼時會參加神社祭祀。 戒嚴時期寒溪村被列為山地管制區,寒溪祠乏人管理而荒廢。戰後,寒溪的泰雅族曾經挖掘「銃獵の...
7 KB (713 words) - 22:52, 31 December 2023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件,縣城遭攻陷,懷忠祠遭破壞。 清道光年間,該祠已廢而墓塚猶存。 清光緒十四年(1888)彰化縣知縣李嘉棠將懷忠祠遷建於聖王廟南畔(即今日現址)。 民國74年11月27日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2年完成修復。 懷忠祠建築為兩進三開間格局,正殿神龕前有二塊匾額,分別為...
2 KB (291 words) - 11:23, 22 July 2024
頭城慶元宮 盧纘祥故宅 頭城鎮十三行街屋 頭城鎮老紅長興 頭城鎮新長興樹記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 舊草嶺隧道 舊大里橋 舊大溪橋 頭城鎮林曹祖宗之墓 盧纘祥故宅前池塘 龜山島遊覽遭難者之招魂碑 歷史建築 台鐵頭城車站舊站長宿舍 台鐵頭城車站員工宿舍 頭城鎮頭城國小校長宿舍 頭城梗枋福神碑 古物 頭城忠魂碑...
9 KB (1,180 words) - 14:42, 26 January 2024
節孝祠為二進二護龍的建築,三川殿裡有蔡德芳三子所寫的〈重建中部節孝祠碑記〉、〈節孝祠捐題牌記〉,石柱上則刻有蔡德芳所敬獻的對聯。節孝祠正殿採用「移柱法」,即將大通樑置於神龕上面的橫楣,減去後點金柱而增加了室內空間的手法,為其特色之一。 原位於彰化縣城東門,是紀念雍正年間「汪門...
5 KB (661 words) - 03:00, 22 October 2024
一群樂天知命的噶瑪蘭人。嘉慶元年(1796)漳人吳沙率漳、泉、粵三籍流民入墾頭城,初始與番數闘,但皆未成功。後番社流行「痘」,吳沙出方施藥,治癒社番甚眾,番人感恩,同意分地付墾,埋石設誓互不侵擾,遂漢人順利進入蘭地拓墾,頭圍成為第一個據點,而台灣北部與大陸內地流民聞風踵至,吳沙獲墾單後乃發出私單招...
4 KB (622 words) - 12:53, 7 April 2025
120.997580 采田福地,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新國里,是道卡斯族竹塹社七姓公後裔供奉其祖先與福德正神的廳堂,列為縣定古蹟。 雍正十一年(1733年),同知徐治民令原居住在今新竹都城隍廟一帶的竹塹社民遷移到湳子舊社。乾隆十四年(1749年)頭前溪水患迫使社民再次遷移到竹北新社。依《新竹廳志》...
10 KB (1,144 words) - 07:33, 13 December 2024
廟,並賜「敕建昭應宮」匾額。當時正面前設有刻寫「御路」的石刻,以示唯獨神明、神轎才得以通行。道光十四年(1834年),遷到對面今址,改為坐東朝西,廟門不再面海。 1923年再度整修。 二次大戰時,後殿被盟軍所炸毀,宜蘭城隍廟廟公徐燦壽在1953年9月3日陳情議員由美援資金來重建,但被恥笑,1963年宜蘭市士紳李朝成等人發起重建。...
11 KB (1,321 words) - 08:26, 8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