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主義紀念日(烏克蘭語:День па́м'яті та перемо́ги над наци́змом у Дру́гій світові́й війні́ 19391945 ро́кі́в)於2023設立,是烏克蘭的國定假日。首...
    19 KB (1,457 words) - 18:22, 3 June 2025
  •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主義紀念日」,取消了5月9戰勝納粹主義勝利戰勝納粹主義勝利源於蘇聯的勝利,而根據20154月9烏克蘭最高拉達通過的《關於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主義的勝利》去共化法案,5月9被訂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主義...
    42 KB (3,315 words) - 03:57, 8 May 2025
  • 第二次世界大戰,简称二战,是19391945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戰爭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各国累计动员至少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
    255 KB (29,981 words) - 16:49, 26 July 2025
  • 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城市的轰炸)
    Nagasaki,语:日本への原子爆弾投下/にほんへのげんしばくだんとうか Nihon e no genshi bakudan tōka */?)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在19458月6與8月9,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和長崎市各投下一枚原子彈,造成數十萬日本平民死亡。這是人类有史以來唯一一...
    134 KB (16,004 words) - 01:54, 31 July 2025
  • 大東亞共榮圈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政治)
    大東亞共榮圈(语:大東亜共栄圏〔大東亞共榮圈〕/だいとうあきょうえいけん Daitōa kyōeiken */?),又稱大東亞新秩序,是大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提出的一個理論,其理論基礎之一為大日本帝國明治維新時期提出的亞細亞主義。其覆蓋地區包括東亞、東南亞以及南亞和大洋洲的部分地區,主張在...
    18 KB (1,845 words) - 03:22, 4 June 2025
  • 乌克兰议会在关于非共产化的一系列法律中通过的。2023,乌克兰废除了20155月9的“战胜纳粹主义胜利”假期,并以每年5月8庆祝的新公共假期"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主义纪念日"取而代之。 德国和苏联都对第一世界大战的结果不满意。由于《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的签订,...
    150 KB (20,287 words) - 22:15, 25 July 2025
  • 7月20密謀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由德國抵抗運動主導說服軍方並刺殺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與後續政變行動,密谋藉此推翻以納粹黨為首的德國政府、進而和西方的同盟國達成和平協議。儘管在這之前納粹德國各個抵抗運動成員曾多次嘗試推翻納粹德國政府,密謀案一開始便計畫以成功暗殺希特勒為前提,緊接著實施一...
    151 KB (20,189 words) - 22:59, 7 July 2025
  • 哈里·S·杜鲁门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戰領袖)
    1945年初,出任美国副总统;当年4月,时任总统罗斯福于任上逝世,杜鲁门随即补位,成为第33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總統上任起發生了不少世界大事,首先是盟軍戰勝納粹德國、美國在廣島與長崎投放原子彈、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接著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歐洲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實、杜鲁门主义...
    86 KB (9,758 words) - 10:07, 7 July 2025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戰領袖)
    Delano Roosevelt ,18821月3019454月12,縮寫為FDR)是美國民主黨籍政治人物、第32任美國總統,荷兰裔美国人,紐約市羅斯福家族。是美國19201930年代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心人物之一。从19331945年間,他連續出任四屆美國總統,亦是唯一連任...
    146 KB (16,988 words) - 14:06, 26 July 2025
  •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 (category 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Кузнецов,19047月24—197412月6)是一位蘇聯海軍高級將領,最高軍銜為「蘇聯海軍元帥」,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苏联海军总司令,後獲「苏联英雄」榮譽称号。在約瑟夫·史達林晚年和尼基塔·赫魯雪夫執政时期曾两度被解职與降銜。1991服役的俄罗斯海軍新航空母艦即命名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以資紀念。...
    12 KB (1,419 words) - 01:24, 23 June 2025
  • 中國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抗日,也被稱為日本侵华战争、第二次战争,也有以戰爭持續時間來命名的八抗戰或十四抗戰,是指1930年代1945中華民國與大日本帝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戰場主要位於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 19319月18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3月1...
    252 KB (31,144 words) - 04:08, 31 July 2025
  • 珍珠港事件 (category 含有語的條目)
    Harbor),日本稱真珠灣攻擊(語:真珠湾攻撃)、布哇比海戰(語:布哇比(ハワイ)海戦)、布哇比作戰(語:布哇比(ハワイ)作戦),是日本於美國時間194112月7對美国位於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偷襲作戰。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戰爭的爆发,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捩點。...
    71 KB (9,172 words) - 08:21, 19 July 2025
  • 约瑟夫·斯大林 (category 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19398月,斯大林與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瓜分波兰,占领寇松線以西的西乌克兰、西白俄羅斯,此後苏联並依据进军占領波罗的海国家。然而雙方關係随后惡化,1941德国撕毀協議入侵苏联;尽管初期有所损失,但苏联红军最终击败纳粹德国,取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並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 KB (15,734 words) - 22:00, 20 July 2025
  • 沖繩島戰役 (category 日本参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
    冲繩島戰役(又称沖繩戰役、語:沖縄戦,英語:Battle of Okinawa),盟军代號為“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冲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以及最後一場戰役。戰役從19454月上旬開始持續到6月中旬,為期82天。...
    50 KB (6,132 words) - 07:43, 4 July 2025
  • 太平洋战争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太平洋战争,也被称为亚太战争或太平洋战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区之一,地理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印度洋和大洋洲。它是二战地理上规模最大的战场,包括太平洋战区、西南太平洋战区、中国抗日战争以及战争最后几个月的苏战争。 大日本帝国和中华民国之间的战争于19377月7全面爆发,日本入侵满洲的行动可以追溯到1931...
    138 KB (18,868 words) - 02:19, 16 July 2025
  • байлдаан;日本称“诺门罕事件”,语:ノモンハン事件)是19395月8月以日本帝國和滿洲國為一方,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為另一方而進行的邊界戰爭。日本稱19395月116月上旬的事件為第1諾門罕事件,此後19399月16停火為止,稱為第2諾門罕事件。蘇聯方面指揮這場戰役的統帥是朱可夫、...
    56 KB (10,235 words) - 02:01, 8 July 2025
  • 慶祝蘇聯時期制定的「勝利」,並在烏克蘭獨立後改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主義勝利」,藉由將5月8訂為戰勝納粹主義紀念日,烏克蘭加入歐洲各國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傳統,擺脫關於蘇聯的一切。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主義紀念日...
    493 KB (49,732 words) - 16:25, 22 July 2025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蘇聯与德國在莫斯科所签订之互不侵犯條約,目標是初步建立蘇德在擴張之間的友誼與共識,並導致波蘭,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被瓜分。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在该条约正式签订之前,苏联在19398月同时与英法及纳粹...
    88 KB (12,277 words) - 20:53, 24 July 2025
  • 戰爭(俄语:Совет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语:ソ戦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與大日本帝國及其傀儡政權滿洲國之間的一場戰爭,也是二戰最後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蘇聯占领滿洲后,並迅速佔領了庫頁島南部以及南千岛群岛,并迫使日本於滿洲地區(今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北部、庫頁島南...
    50 KB (6,337 words) - 03:58, 4 June 2025
  • 主义和民族主义者。赫尼格还评论道,19181939世界大战期间,旧联盟(如英联盟和斯特里萨阵线)解体。 作为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史研究室系列《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德国军事历史学家曼弗雷德·梅塞施密特在第一卷《德国侵略的建立》(1990)中指出,《反共产国际公约》和整个轴心国一...
    104 KB (17,508 words) - 03:20, 4 June 2025
  • 条顿骑士团 (category 自20183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納粹宣傳和意識形態經常使用條頓騎士團的形象,因為納粹試圖將騎士團的行為描繪成納粹征服生存區的先行者。海因里希·希姆萊試圖將黨衛軍理想化為20世紀中世紀军事教团的轉世。然而儘管在納粹宣傳中提到了條頓騎士團的歷史,但騎士團本身在1938...
    74 KB (10,139 words) - 13:19, 24 July 2025
  • ,希特勒的軍隊入侵并占领了南斯拉夫和希臘,并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 種族主義,尤其是反猶太主義,是納粹政權的核心特徵。在德國本土,但主要是在德國占領區,納粹大屠殺系統性地殺死了1700萬人,其中包括600萬猶太人(佔1933...
    414 KB (51,902 words) - 10:13, 21 July 2025
  • 冷战 (redirect from 第一冷战)
    今。此外冷戰中核戰爭、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題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英國作家和小說家喬治·歐威爾在一篇於194510月19Tribune報紙上發表的專欄文章裡,使用「冷戰」一詞來描繪活在核戰爭陰影下的世界,並且警告這樣的世界...
    165 KB (20,429 words) - 12:20, 8 July 2025
  • 普魯士 (category 自20225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
    1945之后,波兰和苏联各自吞并了普鲁士在奥德-尼斯河以东的所有领土,在1950之前兩國驱逐了大部分德国居民,此後普鲁士和德國就永久的失去了東部領土,以及居住於此的绝大部分德意志人。普鲁士被二戰戰勝國的盟军认为是军国主义和反动主義...
    41 KB (5,871 words) - 23:42, 19 November 2024
  • Spinne)等組織的庇護,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一直在幕後活動,已經滲透到文化、政府和商業領域內,並維持納粹主義的一些原則(例如軍國主義、帝國主義、濫用監控權(英语:Surveillance abuse)、社團主義,利用宣傳模式來製造全國民族的共識),但主要是在美國。他們利用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引渡前納粹...
    278 KB (28,614 words) - 10:41, 26 June 2025
  • 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成为苏联经济力量的体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945的工业产值仅是1940的26%。1946,苏联开始实施第四个五年计划,在这计划中迅速完成了战后恢复重建,是引人注目的经济奇迹之一。1950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1940...
    85 KB (9,088 words) - 14:51, 9 May 2025
  • 凡尔赛条约 (category 第一世界大战條約)
    Germany),是第一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和战败的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11月11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7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6月28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这一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第一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凡爾賽條約》于19201月10正式生效。...
    38 KB (5,506 words) - 03:09, 3 July 2025
  • 印度尼西亚民族革命 (category 含有語的條目)
    战胜印尼军队。印尼最終佔上风,国际外交與在爪哇等地的武装冲突是兩大原因。革命結束了荷兰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殖民统治,尽管世袭种姓制度及地方统治者的权力被削弱,但大多数人的经济或政治命运并未得到显著改变,仅有少数印尼人在商業上发挥了较大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於1942...
    24 KB (2,645 words) - 09:30, 7 May 2025
  • 乌克兰 (category 1991烏克蘭建立)
    死亡人數約在450萬500萬之間,佔當時烏克蘭約15%的人口。因饑荒影響(疾病,營養不良)而死亡的前後將近1,000萬人。:149 1939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27,波兰被納粹德國和蘇聯分割占领,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19416月22...
    105 KB (11,965 words) - 14:00, 28 July 2025
  • 第二次长沙战役(又称“第二次长沙会战”),指1941(民国30)9月10月,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国第九战区为主的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防御战役;本次会战从19419月710月9结束,历时一个月。 19411月16,日本陆军中央部制定了《对华长期作战计划》,企图在...
    14 KB (2,272 words) - 04:00, 4 June 2025
  • “七七抗战纪念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纪念日,根据1949颁布及之后历修订的《全国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七七抗战纪念日均属于不放假的纪念日,中国部分城市亦于此鸣防空警报来纪念。 秦郁彦『盧溝橋事件の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12月) Japanese War...
    77 KB (9,993 words) - 12:05, 9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