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動雷達導引(英語:Active radar homing)是飛彈利用雷達訊號作為歸向(Homing)訊號來源的一種導引方式,也是目前雷達導引飛彈發展的主流項目。雖然空對空飛彈在1990年代才普遍進入這個領域,反艦飛彈很早就已經是以主動雷達導引為主流。 主動雷達導引與半主動雷達導引...
    4 KB (561 words) - 00:08, 3 July 2025
  • 雷達的有效距離必然不及戰機的雷達。 一旦飛彈接近目標並進入自我歸向導引時,AMRAAM會啟動主動雷達去尋找目標。如果目標出現在估計的位置或其附近,AMRAAM會將自己導引至目標。當在近距離空戰時(通常指視距範圍內,最遠10海浬),無需雷達鎖定可直接發射,AMRAAM發射後會立即啟動主動雷達...
    46 KB (5,179 words) - 14:58, 26 June 2025
  • II)空對空飛彈是主動雷達導引的中程飛彈,由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在美國協助下為經國號戰機(F-CK-1)所研發生產的裝備,簡稱劍二。 1999年此飛彈進入空軍服役,為經國號戰機主力防空武器。天劍二型最大速度為4馬赫、空射有效射程60公里,採中途慣性導引,終端主動雷達導引。這也是中華民國第一次生產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
    15 KB (2,133 words) - 03:46, 11 January 2025
  • 主动雷达(Semi-active radar homing, 简称SARH),是採用雷達導引武器的一種方式,最常見的運用是在射程較遠的飛彈上面,其中又以對空和對艦這兩類飛彈使用半主動雷達導引最為普遍。 半主動導引的方式是在武器上面裝置追蹤特定訊號的尋標頭,武器在發射出去之前會透過射控系統與訊號...
    5 KB (801 words) - 04:02, 11 January 2025
  • artillery)。 在导弹的制导在分類上通常有兩類,一種是訊號傳送媒體的不同,如:有線導引雷達導引、紅外線導引、雷射導引、電視導引等。另外一種分類是制运作的方式不同,如:慣性導引、乘波主動雷達導引和指揮至瞄準線導引等。 按照导弹的作用分類可以简单地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
    12 KB (1,550 words) - 11:23, 13 June 2025
  • 早期的空對空飛彈具有很多種導引方式,如乘波的火闪导弹、手動視線指令導引的AA.20空對空飛彈和半主動雷達導引的AIM-7麻雀飛彈,但不久後紅外線導引與半主動雷達導引便從中脫穎而出。紅外線導引技術由於自主導引、高度反電子作戰能力、高隱匿性及生產成本較低的優點成為視距內空對空飛彈的主流導引...
    28 KB (3,442 words) - 05:24, 4 May 2025
  • 導引系統追蹤由目標反射回來的訊號,這種方式無法滿足自主導引的定義。 雷達歸向(Homing)導引包括主動雷達導引、半主動雷達導引以及被動雷達導引。 被動雷達導引接收由目標發射的無線電訊號,利用這個訊號作為追蹤目標與修正的根據,因此具有自主導引能力。譬如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 主動雷達導引...
    7 KB (1,061 words) - 10:53, 22 February 2025
  • AIM-260聯合先進戰術飛彈(AIM-260 Joint Advanced Tactical Missile,縮寫為JATM),是美國正在開發中的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AAM)。AIM-260預定先與美國空軍的F-22以及美國海軍的F/A-18E/F整合,接著再部署於F-35。...
    4 KB (281 words) - 12:49, 23 May 2025
  • AIM-7麻雀是美國的一種中程半主動雷達導引的空對空飛彈。AIM-7是西方國家及美國盟友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間最主要的超視距空戰武器。它現在仍在許多國家服役中,但更先進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正逐步取代它。RIM-7海麻雀是以AIM-7為基礎發展的艦載近距離防空飛彈,美國海軍現以海...
    18 KB (2,573 words) - 10:01, 4 May 2025
  • 攔截目標:反艦飛彈(主動雷達導引) MK-31 Block 1系統 發射轉台:MK-43飛彈發射器 硬殺武器:21枚RIM-116B公羊飛彈 裝設位置:原方陣基座 偵搜支援:需連結支援SSDS或AN/SWY-2(MK-23目標搜尋系統或SQL-32電子作戰系統) 攔截目標:反艦飛彈(主動雷達導引)、反艦飛彈(紅外線追熱導引、電眼視訊導引)...
    13 KB (1,572 words) - 02:14, 11 February 2025
  • 飛彈導引是指利用不同的方式,選擇飛行路線,將具有動力飛行的彈頭移動一段距離之後,擊中預先設定的目標。飛彈導引系統利用其中一種方式與適當的導引訊號來源(紅外線、雷達或者是可見光等),構成飛彈的控制中樞與大腦。常見的飛彈導引方式包括乘波、指揮導引或者是慣性導引等等。 飛彈導引...
    17 KB (2,376 words) - 05:18, 6 June 2025
  • AIM-9C是響尾蛇飛彈系列裡面最特別的次型,僅有美國海軍配備。它的導引方式並非紅外線導引,而是半主動雷達導引。由於響尾蛇飛彈只能由目標的後方鎖定攻擊,使用限制較大,如果改用半主動雷達導引,配備AIM-9C的戰鬥機就可以採取對頭攻擊。當時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的主力之一是F-8十字軍式戰鬥機,限於硬件因素(雷達...
    41 KB (4,792 words) - 20:05, 27 June 2025
  • 000 基本上是AGM-114J 的SAD升級版 攻擊目標:所有裝甲性目標 射程:8 km(8,749 yd) 導引方式: 主動雷達導引(射後不理) 可適應惡劣天候 慣性導引方式 毫米波雷達 對抗鋁箔雲 反反制 彈頭:9 kg(20 lb)高爆成形裝藥(HEAT) 長度:176 cm(69.2 in)...
    24 KB (2,462 words) - 16:07, 29 June 2025
  • 早期公開的天弓二型原型彈為兩節式彈體,較天弓一型稍大;量產型藉由微電子技術進步之賜,導引艙段大幅縮小,因此在彈體規格沒有太大變動下,仍大幅精進性能,包含射程、射高、主動雷達導引等技術均導入天弓二型飛彈,也不必再透過CS/MPG-25照明雷達進行末端照明,僅需以長白雷達做中途導引修正。 目前現役的天弓二型主要採用地窖式佈署,每個天...
    8 KB (717 words) - 09:51, 5 May 2025
  • 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是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的艦載型主動雷達導引的中程防空飛彈系統,用以替代中華民國海軍老舊的海榭樹防空飛彈並增強各型艦艇的防空火力,具有全天候、多目標、全向性、垂直發射、快速轉向等特性,其作戰定位類似RIM-162進化型海麻雀飛彈(ESSM);此款飛彈為天劍二型飛彈的衍生型,最大射程為30公里。...
    17 KB (1,903 words) - 09:49, 6 March 2025
  • 2MR)開始使用慣性導引和可在中途以指令更正航向。該飛彈的慣性導引自動駕駛程式自動選擇最有效的到達目標飛行的路徑,而且可以接收來自地面的指令更正飛行路徑。因此標準二型飛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只在最終階段的攔截時需要幾秒鐘目標照明。這種能力使神盾戰鬥系統和新威脅升級系統分享船艦上的目標雷達...
    20 KB (2,808 words) - 17:28, 17 August 2024
  • 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由三菱電機製造,研發代號為AAM-4。 1980年代,美、英、德、法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合作開發新型空對空飛彈,其中美國負責開發新型主動雷達導引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以取代中程半主动雷达的AIM-7麻雀飛彈。1985年,鑒於主動雷達導引...
    10 KB (793 words) - 11:59, 16 July 2025
  • 雷達乘波受到短暫的使用,包括蘇聯的AA-1飛彈。乘波在面對遠距離目標上有摽定不夠精確和訊號衰減的問題,對付高運動性目標上要遲鎖定非常困難,因此很快的退出空對空飛彈的領域。 目前空對空飛彈的導引方式分為三大類:主動雷達導引,半主動雷達導引,以及被動導引,其中被動導引又分成被動雷達導引和紅外線導引兩種。...
    12 KB (1,506 words) - 16:16, 15 July 2025
  • 1公斤高爆破片炸藥,彈體長2.07公尺,彈體直徑0.29公尺,彈重約119公斤,雷達近發信和半主動雷達導引,發射方式可用派龍掛架滑軌發射或派龍掛架投放發射外,其餘跟AIM-26A相同。 AIM-26B使用的半主動雷達導引尋標器在實彈驗證測試,對戰鬥機類目標命中率不高,因成本管控、戰術策略改變,沒有進行升級改進使用至退役。...
    10 KB (1,151 words) - 09:52, 4 June 2025
  • 能力,還有一定抗電子干擾能力,若遭ECM反制,會自動切換至干擾源歸向(Home on jam)模式,轉向發信來源。R-77可靠自身的主動雷達導引發現最遠在20公里處雷達散射截面積為5平方米的空中目標。  阿尔及利亚  埃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  印度 印度空軍...
    7 KB (533 words) - 21:15, 2 April 2025
  • 霹靂-15(英文:PL-15 北約代號:CH-AA-10 亞巴頓,英語:Abaddon)是一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並生產的具有主動雷達、超視距作戰與射後不理能力的空對空導彈。 PL-15研发始于21世纪初,2011年开始测试。2013年,歼20搭载霹雳15的照片首次流出,当时被民间称为霹雳13。...
    10 KB (827 words) - 12:02, 18 June 2025
  • 雷達導引版本則計劃引進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尋標器。紅外線尋標器版本則將換用更先進的紅外線矩陣尋標器,MBDA聲稱這個新型尋標器可以分辨匿蹤目標與無人機。 透過對全部零附件的汰換與小型化以及更換長尺寸的雙脈衝固態火箭發動機,雲母NG號稱紅外線版本射程將有80公里、主動雷達尋標器版本為100公里。...
    15 KB (1,569 words) - 15:52, 15 October 2024
  • 範圍能才能鎖定,但總體性能上較AIM-9B稍高。 AA-2C的蘇聯編號是R-3R或K-13R,R表示雷達導引,除了火箭發動機、控制面與彈頭以外,整顆飛彈採用完全不同的設計,導引方式改採半主動雷達導引,可攻擊的角度也擴大為全向位,不受到只能在尾部的限制。 AA-2D的蘇聯編號R-13M或K-13M,...
    5 KB (622 words) - 08:43, 17 July 2025
  • 雷達導引飛彈才能有效的解決來襲目標。於是美國海軍移植了F-4幽靈II戰鬥機上研發完成的AIM-7E飛彈與連續波發射組件在軍艦上,麻雀飛彈裝在用於發射RUR-5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的八連裝發射箱,炮座則是MK-33艦炮改造,稱為MK-25發射器。連續波發射組件則是直接移植F-4B的雷達...
    8 KB (707 words) - 21:33, 2 January 2025
  • 公里。由於更換火箭推進器增進射程超出原設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有效範圍,休斯變更設計,將飛彈尋標器改成主動雷達導引(Active Rader Homing ARH)方式。新設計的主動雷達導引尋標器,其分辨率可以鎖定116 公里距離外,雷達截面積100 平方英尺(9.3 平方米)的目標,發射後先由機載雷達...
    15 KB (2,155 words) - 13:42, 8 June 2025
  • AIM-54「鳳凰」空對空飛彈(AIM-54 Phoenix),是全世界第一種量產主動雷達導引的空對空飛彈,F-14戰鬥機的專屬武器,並由美國與伊朗操作。曾經保持空對空導彈射程最遠記錄達數十年,直到2012年被俄羅斯Vympel R-33(AA9)的三代改良型打破,而同時美國的AIM-120D(第四...
    23 KB (3,154 words) - 00:02, 13 June 2025
  • 天閃(英語:Sky Flash)空對空飛彈是英國以美國AIM-7E-2麻雀半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改良而來。英國採用麻雀飛彈作為改良來源的用意在於皇家空軍的F-4能夠在不需要大幅改裝下同時採用這兩種飛彈。在外觀上,天閃與麻雀非常相似,性能上藉由電子科技的進步而大幅改善麻雀的諸多缺點,目前已全數除役。...
    8 KB (835 words) - 13:39, 3 July 2025
  • CS/MPQ-90蜂眼雷達為中山科學研究院為中華民國陸軍研發之相位陣列雷達系統,以提升陸軍的野戰防空能力。此套系統的艦用衍生型也被安裝於量產型沱江級巡邏艦上,使其成為具備點防空火力的小型艦船。 CS/MPQ-90蜂眼雷達於1990年代開始研發,原定於2002年完成研發工作,但中華民國陸軍曾於200...
    10 KB (907 words) - 13:38, 10 November 2023
  • 主動雷達導引不同,R-33是半主動雷達導引,因此其射程較短約為120公里,但配合米格-31的閃舞雷達相位陣列雷達,仍足以獵殺在25米低飛的戰略轟炸機或巡航導彈,以至在28公里高空的戰略偵察機。每架米格-31可在機腹下掛上4枚R-33飛彈。 特別值得一提之處在於蘇聯研製的米格-31所擁有的閃舞雷達...
    3 KB (348 words) - 13:30, 8 June 2025
  • 信和C波段前置接收機,從而提高了導彈的射程、射高和制導精度,使其能夠攔截射程達600公里的戰術彈道導彈。GEM進一步升級爲GEM-T與GEM-C。GEM-T稱爲GEM+(MIM-104E),加裝了一個Ka波段毫米波主動雷達導引頭,使引導頭成爲采用半主動C波段雷達導引頭與主動導引頭相結合的雙模導引...
    56 KB (6,859 words) - 14:44, 2 July 2025
  • 重量:105公斤 導引方式:紅外線導引+雙波段焦平面陣列 ( dual waveband focal plane array,FPA) 彈頭:11公斤 雷射光學感應主動式近炸信 射程:大於20公里 飛行速度:4馬赫 德比(Derby)也稱為「澳拓」(Alto),是一種中程主動雷達導引超視距飛彈(Beyond-visual-range...
    29 KB (2,968 words) - 06:38, 27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