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禮堂位於臺灣彰化縣國小校內,於民國九十年(2003年)6月10日公告為歷史建築。該禮堂國小前身——學校禮堂,不過並非是創校初期已有的建物,是後來才增建的。該建築與舊宿舍皆為國小留存的日治時期建築,除了是學校集會場所外,也是舉辦地方集會、講習、勞軍等活動的場所。...
    3 KB (376 words) - 09:06, 11 April 2025
  • 二林仁和宮[1] 武德殿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所建,作為警察人員柔道、劍道的訓練場地。 伍天宮(伍府千歲) 至揚宮(關聖帝君) 廖茶姑五媽廟 法禪寺 十方學舍(南舍) 學校禮堂 蔗農事件紀念館(原學校職員宿舍群) 天主教聖教堂 綠色隧道...
    30 KB (2,914 words) - 15:05, 27 June 2025
  • 彰化縣國民小學位於臺灣彰化縣鎮,創校於1905年,當時名為學校。該校在1971年成立啟聰班後,打破了臺灣過去認為聽障生應在啟聰學校就讀的觀念。校內有建於1938年的舊禮堂,已於2003年6月10日公告為歷史建築,而舊宿舍之後在2008年4月11日也公告為歷史建築。...
    6 KB (584 words) - 10:39, 8 November 2022
  • 市定古蹟「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專提供日本人就讀的「竹園小學校」校舍,及州立中時期興建的禮堂已被指定為臺南市定古蹟,1923年竹園小學校遷移,原有校舍全部移交給第二中學校並進行校舍之更新,1928年,學校本館落成,即今之西棟行政教學大樓。1931年,講堂落成,即今之小禮堂。 除市定古蹟外,校內尚有臺灣府城城垣的殘蹟。...
    13 KB (1,290 words) - 00:29, 2 June 2025
  • 除了定期中英文校訊外,葵涌蘇浙學設有文苑(中文剪報)及剪燭集。 剪燭集當中收錄了學生寫作佳作,再合輯成書,不定期向學生出版。 學校前身為廢棄停車場,占地52000平方呎,設有24間課室。創校之時已設有雙層禮堂及升降機,為同區學校中少有的理想設計。 學校分為東/新翼(作為特別室和課室用途)、西翼(即為禮堂)及中間課室大樓。...
    10 KB (1,183 words) - 01:04, 15 July 2025
  • 聖保祿中學 (category 香港天主教學校)
    聖保祿中學仍然保留有古老的歐陸建築風格的校舍,於2004年期間將舊禮堂拆卸重建成新的教學大樓,當中包括跳舞室、全新禮堂和圖書館。學生的夏季校服是淨白色的校服裙配白色皮鞋,而冬季校服是寶藍色百摺裙配白色襯衣及黑呔,鞋則需穿著黑色皮鞋。 聖保祿中學屬第一組別 (Band 1)學校,另曾經申請轉為直資,惟於2013年被教育局...
    31 KB (2,569 words) - 02:46, 6 July 2025
  • 祠作為辦學場所,供予屏山各村子弟修讀,是新界首創學校之一。而愈喬祠正門的對聯「達期兼善,德修於身」,就是為了紀念達德學校而立。學校在日佔時期停課,1943年在達德所復課,1944年遷回舊址直至1965年。1950年代初,達德學校曾佔用愈喬祠鄰近的五桂堂,以收容新增班別的學生。...
    18 KB (1,180 words) - 09:40, 25 May 2025
  • 1920年3月,新庄分校獨立設校為「新庄學校」。4月,設立北投埔分離教室。 1921年4月,北投埔分離教室改為北投埔分校;土城分校獨立設校為「土城學校」。6月,校名改為「草屯學校」。 1922年3月,簡易農業學校及北投埔分校獨立為「碧峰學校」。4月設高等科。 1941年4月,校名改為「草屯東國民學校」。...
    5 KB (734 words) - 12:04, 1 March 2024
  • 學校增辦中六預科。1982年由私立中學轉為政府資助中學。1986年增設中七預科。1999年,獲政府撥款3200萬元興建新禮堂大樓。另外潮州各鄉彥捐款合共500多萬元進行大型校園改善工程。當2001年新禮堂開幕後,學校正式由港九潮州學易名為港九潮州公會中學。 2005年,學校...
    65 KB (2,595 words) - 16:46, 4 July 2025
  • 聖伯多祿中學 (category 香港天主教學校)
    禮堂,工程隨後將原址的小學遷往利東邨,工程直至1993年完成。期間校方於1988年接收小學部(低座)舊校舍,並同時計劃進行禮堂及校舍擴建工程。中座的禮堂於1993年落成,形成「低座、禮堂(中座)、高座」的校舍建築群。後來於1991年,學校...
    21 KB (1,796 words) - 16:33, 13 July 2025
  • 1922年,大稻埕女子學校改名為「蓬萊學校」。1926年4月,蓬萊學校設置女子高等科。1928年4月,高等科第一屆畢業。 1941年4月,蓬萊學校改名為「蓬萊國民學校」。 1945年11月19日,蓬萊國民學校開始接受祖國教育。1946年3月5日,蓬萊國民學校高等科廢止。1948年10月,禮堂重建落成。...
    8 KB (680 words) - 10:26, 24 December 2022
  • 鍾欣凌 (category 鳳鎮人 (臺灣))
    2020年,在視《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主演蘇彩香一角而風靡全台,為家喻戶曉的國民婆婆。 鍾欣凌經好友范瑞君介紹認識了大她四歲的台灣京劇界知名文武丑陳清河,兩人交往了五年,期間陳清河兩次求婚,鍾欣凌均因為對兩人生活滿足和擔心高齡生子壓力而沒答應,但是後來在陳清河的求婚攻勢下,最終2010年步入結婚禮堂...
    22 KB (759 words) - 08:58, 31 May 2025
  • 聖保羅書院 (category 香港直資學校)
    學校亦開展「教師探訪計劃」(Teacher-Visits Programme),學校亦按照政府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開始在中四級推行新高中課程。 2010年,年度最後早會(Last assembly)後,學校般咸道正門及禮堂進行大規模維修翻新工程,例如把禮堂台階增高、整理影音設備和改建禮堂...
    86 KB (11,877 words) - 02:47, 6 July 2025
  • 臺南市後壁區菁寮國民小學為一所位於臺灣臺南市後壁區的市立國民小學,其創校歷史可追溯至1911年,是後壁區最早創立的學校。該校建於1931年的升旗臺與1950年代的舊辦公室與禮堂已在2003年5月27日被公告為歷史建築。 菁寮國小的前身是菁寮學校,是明治四十年(1909年)時由菁寮派出所駐在巡查管野捨次郎、菁寮區長莊以蒞與地方人士所...
    7 KB (770 words) - 11:04, 8 November 2022
  • 新校門的建築費。三年後為紀念他的母親又再捐出港幣一萬元作為「李瑞生太夫人紀念獎學金」的獎學基金。及後民生書院需要修建禮堂百欣捐出港幣一百一十萬元支持。命名為「百欣堂」的禮堂於1982年修建完成時由百欣主持啟用禮。 1970年,百欣進軍地產業,投資工業樓宇,並於1972年將麗新上市;19...
    14 KB (1,919 words) - 03:02, 21 June 2025
  • 學校校舍,並得到教育局於2011年批出該校舍新翼部分樓層使用權(較低層數的使用權歸高福耀紀念學校所有),及後高福耀紀念學校向教育局抗議有關決定,沙田蘇浙學其後決定主動放棄使用權。隨後,該校宣佈由法團校董會斥資7000萬自行興建新翼大樓,由胡周黃建築設計(國際)有限公司設計。建築面積...
    16 KB (2,034 words) - 16:50, 18 March 2025
  • 升旗臺為洗石子建築,基座寬124分,長107分,高166分,而中堵部分仿石材裝飾而有分割線條。 禮堂則座東朝西,為磚木混合建築,正門上有「中正堂」三字,基座為洗石子,牆面為木製雨淋板,旁邊有一些桁樑斜撐木,建築風格為和式建築樣式、巴西利卡式矩形集會空間,而在南北面又各有兩處出入門。禮堂...
    5 KB (627 words) - 09:14, 11 April 2025
  • 臺中市立臺中第二高級中等學校(簡稱臺中中、中中、中)是一所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區的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台中四省中一員,現今為中部五校聯盟(Taichung Big 5)成員。 1922年由臺灣總督府創立時名為「臺中州立臺中第二中學校」,是台灣日治時期一間招收日籍學生的中學校...
    15 KB (1,653 words) - 14:09, 12 July 2025
  • Francis' Hospital)遷至舊山頂道,學校因而繼續擴建。 1962年:首年開辦中六預科課程。 1963年:第三期學校大樓(中學部主樓)落成。第一屆預科學生獲香港大學錄取。 1970年:為建造禮堂大樓籌款。 1975年:學生會成立。 1985年:禮堂大樓啟用。 1985年:家長教師會成立。...
    34 KB (3,698 words) - 18:44, 4 July 2025
  • 風光與歷史典故,主旨在消渳當時本省人與外省人間的種種隔閡,促進社會和諧與團結,影片面向海外華僑,偶爾在公家禮堂播放,未在台灣戲院映。後經同片演員鍾瑛介紹,沖與許石學習歌唱。 1957年,沖自軍中退伍,陸續演出《鬼湖》(1958)、《黑貓與黑狗》(1959)、《結婚五年後》(1959)、《第一...
    16 KB (2,019 words) - 12:51, 17 July 2025
  • 勝利國小於1953年重建的禮堂為臺南市歷史建築,公告日期是2005年10月6日。日治時期的學校禮堂於1952年11月貝斯颱風侵臺時遭火燒毀,於隔年重建,至該年(1953年)9月25日完工。 整修前的禮堂 整修後的禮堂 原勝利國民學校禮堂.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4-01-25]...
    5 KB (428 words) - 00:54, 24 March 2024
  • 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有關當局將「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的「本科」改為培育以臺灣籍女性小學教員為主要目標。 1909年(明治四十年)校址遷至「艋舺學校」。 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 1915年(大正四年)校址遷至臺北廳大加蚋堡艋舺後菜園街、內江街臺北護理學校城區部。...
    19 KB (2,129 words) - 10:22, 13 July 2025
  • 臺中市立新社高級中學 (category 臺中市立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學校附設職業類科,位於海拔500公尺的新社河階群上。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新社學校附設農業補習學校」,是目前11所市轄完全中學之一,亦是目前唯一設有技術類科與普通群科的市立完全中學。 1925年3月26日「新社學校附設農業補習學校」成立。 1929年4月18日獨立設校,校名「東勢街庄組合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9 KB (1,165 words) - 11:17, 14 July 2025
  • 媽)是清代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迎奉來台,也是世界僅存的湄洲開基天上聖母神尊。鹿港天后宮是臺灣歷史悠久的知名廟宇之一,迄今已逾四百多年,目前由中華民國文化部評定為國定古蹟。 雍正三年(1725年)前述媽祖宮在施琅未入台前,即已有小廟。康熙...
    15 KB (2,138 words) - 08:29, 16 July 2025
  • 石子為牆面,並以基腳將地板架高,基座四周設有通風口,並於通風口裝設鐵柵門防止動物進入。 臺灣的武德殿 學校禮堂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武德殿 1.中原大學、彰化縣文化局. 《武德殿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 彰化縣彰化市: 彰化縣文化局. 2009-11: 3–1-3–7. ISBN...
    2 KB (315 words) - 15:48, 28 October 2022
  • 2009年10月6日,該校創校95周年,日治時期校友從日本返回臺南二中。校方安排管樂社演奏歡迎。老校友致贈學校石頭紀念碑,由校長王榮發代表接受。學校稍後也在小禮堂內以辦桌宴請校友。 為中最大的音樂盛事,由校內音樂性社團共同演出,與「校內器樂大賽」得獎者一起演出。2006年為首次舉辦,2017年由於場地問題停辦一次,2019年復辦。...
    12 KB (917 words) - 19:08, 14 October 2024
  • 安溪國小的舊辦公室與禮堂均為一層樓的磚木混合建築,分別落成於1953年與1955年。現在禮堂依然是學校集會場所以及室內體育場,而辦公廳則改為禮儀教室,也作為學生作品展示、教師會議廳、輔導室、退休教師聯誼室、義工團辦公室、家長委員會聯誼室等用途。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各級學校資料. 2021-08-09 [202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5)...
    6 KB (536 words) - 07:44, 16 September 2023
  • 原勝利國民學校禮堂,為台南市東區勝利國小的禮堂,興建於民國52年(1953年),現仍作為學校禮堂使用。勝利國小原為竹園學校,校園從創校至今多已改建,唯此禮堂學校較早期的建築。此禮堂興建當時的學校名稱為「勝利國民學校」,故以此作為文化資產登錄名稱。 禮堂原址為日治時期的竹園學校禮堂,但原禮堂...
    3 KB (272 words) - 03:37, 15 February 2023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官校、陸官)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直屬軍事院校,由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由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任首任校長,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中華民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故世人也稱其为「黃埔軍校」或「黃埔官校」。学校为中國共產黨和蘇聯支持下成立,因此有許多中華...
    196 KB (19,985 words) - 17:48, 27 June 2025
  • 學校,彰化國語傳習所因此改為「彰化學校」。1913年4月1日,設立「彰化學校茄苳腳分校」(今花壇國小)。1915年11月,彰化學校新校舍落成,學校因此遷往彰化女中現址,而孔廟原址則改作「彰化女子學校」(今民生國小)。1919年4月1日,校名改為「彰化第一學校」,並設立簡易實業學校...
    7 KB (802 words) - 09:11, 8 July 2025
  • 月,因九年國民教育實施而改名為「朴子國民小學」。 朴子學校因校務所需,於1929年(昭和四年)興建磚造禮堂,是日治時期朴子地區唯一的學校禮堂禮堂內規劃一處臺閣,放置日本天皇的敕書。1997年(民國八十六年)1月,該校新禮堂竣工。現在的舊禮堂用於放置書籍,也是部份社團活動的場所。2014年(民國...
    6 KB (584 words) - 09:10, 11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