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列举2011年利比亚内战中的具体死伤情况。 2011年9月8日,过渡委员会的卫生部长Naji Barakat估计说:到目前整个过程中共有3万人死亡;至少5万人受伤,其中2万人受重伤。这个数字没有得到独立机构的核实。 指3月17日以前,卡扎菲部队打死的平民数。 最保守的...
17 KB (1,348 words) - 09:05, 7 December 2023
the UK's fault?. BBC News. 2015-04-21 [2016-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军事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联合国主题 阿拉伯之春 2011年利比亚内战 2011年利比亚内战中的死伤情况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973號決議 奥德赛黎明行动...
23 KB (1,371 words) - 05:58, 19 March 2025
利比亚大使遭绑架威胁,阿尔及利亚关闭大使馆并将使馆人员撤回。三天后,阿尔及利亚在与利比亚边境部署5万名士兵以监控可能的非法入境活动。直到8月中旬,阿尔及利亚打开边界以方便滞留在利比亚的埃及人返回埃及。 军事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历史主题 2011年利比亚内战 利比亚内战中的死伤情况 2014年乌克兰亲俄罗斯武装冲突...
147 KB (12,381 words) - 15:08, 7 July 2025
第一次利比亞內戰,又称利比亚战争,在利比亞國內常稱為「2月17日革命」(阿拉伯语:ثورة 17 فبراير),是利比亚在2011年發生的武裝政變,交戰雙方為穆阿邁爾·卡達菲領導的政府和反抗卡達菲的勢力。受鄰國的「阿拉伯之春」浪潮影響,2011年2月15日开始,利比亚国内开始出现和平的...
182 KB (20,967 words) - 07:48, 15 March 2025
朝鲜东学党起义 黎巴嫩內戰 阿尔及利亚内战 塔吉克斯坦内战 1991年伊拉克什叶派起义 阿富汗內戰 (1996年—2001年) 巴基斯坦西北部战争 中非內戰 (2012年至今) 第二次利比亞內戰 也门内战 (2014年至今) 伊拉克内战 莫桑比克伊斯蘭動亂 2021年塔利班攻勢 羅馬内战 英国内战 法国大革命战争...
24 KB (3,265 words) - 11:56, 27 June 2025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category 含有義大利語的條目)
利比亚、意属东非總督,義大利社会共和国(萨洛共和国)国防部长。 由於其在利比亞戰爭期間壓迫當地居民的殘忍手段,使其獲得了“費贊的屠夫”的綽號。儘管如此,他卻從未因此受到起訴。 早年,格拉齐亚尼曾加入意大利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7年起,在驻利比亚的...
9 KB (1,049 words) - 16:20, 22 March 2025
黎巴嫩内战(阿拉伯语:الحرب الأهل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語:Lebanese Civil War)是一場發生於1975年至1990年的内战,內戰期間总共导致了12萬人丧生,黎巴嫩国内至今仍有7.6萬人因这场内战流离失所,还有100万人因这场内战逃离至国外。 在内战之前黎巴嫩是一个多元化的...
87 KB (12,873 words) - 12:17, 24 July 2025
的小战”,“一个超级大国,又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死伤了那么多人,损耗了巨额物资,花费了巨额的战费,竟然战胜不了一个弱国,颜面丢尽”。 美国学者约瑟夫·格登在其很有影响的著作《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一书中说:“在美国不愉快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的...
365 KB (44,212 words) - 14:09, 28 July 2025
第二次國共內戰,是1940年代後期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为争夺中國统治权而爆发的内战,主要階段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此一内战直接導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及兩岸分治的現狀,大幅改變中國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地區限縮至臺澎金馬地區和部分南海诸岛,由此展開當代海峽兩岸關係,形成「兩岸問題」。...
173 KB (22,594 words) - 02:28, 26 July 2025
的大片地区,并涉入了许多陆地作战行动。内战在2012-2017年时达到高峰,其后暴力冲突有所降低,但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叙利亚内战已持续十余年,导致超过至少50万—61万人死亡,已成为21世纪继第二次刚果战争之后死亡人数最多的...
205 KB (24,056 words) - 09:13, 15 July 2025
趙睿 (僱傭兵) (category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親俄羅斯外國志願者)
張仁波和王廣軍——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兩名被證實俘虜及公開姓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籍親俄羅斯外國志願者 王波:曾参与第一次利比亚内战和叙利亚内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籍圣战者 严良斌:曾参与尼泊尔内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籍外國志願者 重慶男趙睿參加俄軍被派到前線 成首名俄烏戰場陣亡中國籍士兵. 星島日報. 2023-12-23 [2023-12-24]...
14 KB (1,278 words) - 07:37, 8 July 2025
六四事件 (redirect from 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
有说法称部隊使用實彈進行射擊並且造成死傷反而激怒北京市的居民,其中一些人開始以棍棒、石塊和自製的汽油彈攻擊士兵,甚至縱火焚燒軍車。中國當局表示軍隊主要是為了自我防衛而動用武力,並提出部隊的傷亡證明使用武器正當,而在報告中便有士兵在街上遭到活活燒死或者是被其他人毆打致死的紀錄。而吴仁华的...
349 KB (36,143 words) - 20:02, 26 July 2025
1970年約旦內戰,又稱黑色九月(阿拉伯語:أيلول الأسود,羅馬化:Aylūl Al-Aswad),是約旦國王侯赛因·本·塔拉勒領導的約旦軍隊與亚西尔·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組織)之間的一場武裝衝突,主要衝突時間為1970年9月16日至27日,但在某些地區一直持續到1971年7月17日。...
39 KB (6,302 words) - 01:48, 5 July 2025
绕桥桥东中国哨所(西藏军区步兵第2团3连7班)发起进攻,发射炮弹10余发,打死军人钟世明、崔道发、谢福田等5人。拉萨“各界群众”4000多人“集会声讨”。10月10日,择绕桥又发生新的流血事件,解放军死11人,伤12人。新的事件发生后,419部队上下认为政治外交是解决不了印度“前进政策”问题,一场军事较量不可避免。...
107 KB (14,180 words) - 16:10, 2 July 2025
反恐战争 (category 含有缺少标题的引用的页面)
9000人之间。如果将叙利亚、也门和其他国家的战争包括在内,这一数字将增加到89.7万至92.9万之间。该报告估计,更多的人可能死于战争的间接影响,如水资源损失和疾病。他们还估计,美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索马里和菲律宾参与的9/11后战争使3800多万人流离失所;2670万人在流离失所后返回家园。...
142 KB (16,224 words) - 05:21, 3 July 2025
的袭击,40人被歼,其中包括中尉连长,其余受挫溃散。7时30分左右,由美国军官指挥的13艘舰艇前来增援,被人民武装自卫队击沉一艘,迫使其余舰艇不敢继续前进。8时整,载一营步兵的直升机群包抄机降,企图合围人民武装自卫队,但被击落5架、击伤若干架直升机,40多人在机降中被打死,数十人被打伤...
147 KB (18,126 words) - 02:25, 19 July 2025
文化大革命 (category 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
内乱”、“十年动乱”、“十年浩劫”。 文革在发动后的一兩年内達到高潮,红卫兵在中国大陆进行全方位的阶级斗争,自1967年1月的一月风暴起,全国造反派对党政机关进行大规模夺权,公检法体系被摧毁,各派间的武斗导致了全面内战,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也達到顶峰。至1968年夏,军队主导的...
335 KB (36,008 words) - 23:29, 29 July 2025
死傷11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记录:空战解放军战机击落敌机一架。飞机编号和飞行员情况不详。解放军空十八师五十四团团长王保钧被敌机击落,王跳伞获救。 依据中华民国方面记录:九八澄海空戰,中華民國空軍在澄海以東二十浬海面上空擊落解放军殲-5。劉憲武上尉擊落二架、余鐘禔少校、秦秉鈞上尉、梁金中...
140 KB (18,454 words) - 03:43, 14 July 2025
张召忠 (category 自2016年3月扩充中的条目)
战。 在利比亚战争中,张召忠将军最初看好卡扎菲阵营,并认为卡扎菲得到了利比亚人民的支持,短期内不会失败。在卡扎菲失势后他又错误地判断他不可能躲藏在老家苏尔特。结果利比亚反对派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全面胜利,卡扎菲则在老家苏尔特死于非命。事后张召忠坦承利比亚局势发展超出预料,先前预测不准。...
33 KB (3,936 words) - 06:01, 16 May 2025
慕尼黑惨案 (category 自2017年4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
的雅尔穆克巴勒斯坦难民营舉殯,包括法塔赫在內的巴勒斯坦多个政治派别派代表参加。 鉴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的恐怖袭击惨案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死伤,为保障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安保,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地组建了阿尔法反恐特战队。 在最初闖入時被射殺 摩西·溫伯格,摔跤教練...
18 KB (2,315 words) - 08:45, 24 February 2025
731部队 (category 生物战设施)
死,呈黑紫色,此时将人送入冷冻实验室,受害者苏醒,又将其双手浸入15度的温水中进行解冻,然后将手上坏死的组织撕下,双手便只剩白骨。 在伯力审判中,西俊英供认其听吉村寿人(日语:吉村寿人)向他介绍过野外冻伤试验的情况。在零下20多度时,吉村会放置几台大型风扇吹风,人为的制造冻伤并进行试验。...
66 KB (8,669 words) - 23:38, 28 July 2025
中日尚未宣戰,不宜組織大本營,只擴充軍事委員會編制,設第一至第六6個部及國家總動員設計委員會、後方勤務部、衛生勤務部等,另有管理部。9月,蔣自兼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親自指揮淞滬會戰,迅速調集73個師約40餘萬兵力(佔當時全國可調動兵力三分之一以上),在長江下游三角洲狹小地區陣地戰,日軍死傷...
158 KB (18,015 words) - 22:35, 29 July 2025
的区域,苏丹武装部队控制剩余的30%区域。 9月26日,苏丹武装部队在喀土穆對快速支援部隊發動大規模攻勢。蘇丹武裝部隊在當天黎明空襲當地,造成4死14傷。蘇丹武裝部隊奪回了三條連結喀土穆和周邊城市的橋樑,當中包括一條通往恩圖曼的橋樑,該橋曾是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控制區的分界。...
125 KB (10,895 words) - 23:41, 7 July 2025
五月风暴 (category 扩充中的条目)
的持续约七周的学生运动,在该次事件中出现了大量的总罢工、游行、占领大学及工厂(英语:Occupation of factories)的行动,并导致法国经济发展停滞。抗议活动十分激烈,政府一度担忧引起革命甚至内战。時任總統夏爾·戴高樂在事件中...
167 KB (19,483 words) - 09:48, 29 July 2025
化学武器,簡稱化武,指在化学战時利用具有毒性的化學物質作为武器。该类武器与核武器及生物武器同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于其大规模杀伤性,NBC武器(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缩写)均不属于常规武器,使用的話會導致嚴重後果。通过适当的保护装备、培训和排除污染措施,化学武器的...
33 KB (3,650 words) - 09:23, 26 April 2025
苏联 (category 含有非数字formatnum参数的页面)
戰的多國軍隊,於1922年10月取得內戰的勝利,巩固政權;同年12月30日,蘇俄和白俄羅斯、烏克蘭、外高加索聯邦簽署《苏联成立条约》,蘇聯成立,並後續納入更多加盟國,版圖不斷擴張。1924年蘇聯首任領導人列寧逝世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總書記约瑟夫·斯大林從政治鬥爭中勝出,獲得蘇聯的...
109 KB (12,028 words) - 20:23, 22 July 2025
古埃及 (category 含有访问日期但无网址的引用的页面)
作为一位大胆的军事领袖,拉美西斯二世率埃及军队抵抗赫梯的入侵,双方在卡迭石战役中皆死伤惨重,最终在约公元前1258年缔结有史以来第一份被记载的和约。埃及的财富让它成为被侵略者,尤其是利比亚人和“海洋民族”(Sea People)垂涎的目标。起初军队还能抵御这些侵略,但埃及最终失去叙利亚和巴勒斯...
68 KB (10,248 words) - 07:17, 14 May 2025
的資源合併以便規劃。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有紀錄以來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的軍事衝突,总死亡人数达7000萬,其中,死于交战各方刻意屠杀的平民和战俘至少有1,800多万(不包含失踪或未记录在册的),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類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
255 KB (29,981 words) - 16:49, 26 July 2025
与此同时,中苏边界冲突加剧,1967年冬至1968年初,中蘇邊界發生“七里沁島事件”:1967年11月底,中苏军人在珍宝岛北面不远的七里沁岛发生争斗,中方伤100多人、苏军伤10人左右,至1968年1月5日,苏军又出动装甲车轧死、撞死中国渔民数人。据中国大陆官方统计,从1960年至1969年,由苏方挑起的...
152 KB (16,003 words) - 22:16, 29 July 2025
2015年 (category 含有缺少网址的网站引用的页面)
2015年日曆表 2015年是一個平年,第一天是星期四。 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之冬 叙利亚内战 2011年-至今(2022年) 伊拉克内战 2011年-2017年 第二次利比亚内战 2014年-2020年 也门内战 (2014年至今) 自由哨兵行动 2015年麦加朝觐踩踏事故 2015年安卡拉爆炸案 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134 KB (18,271 words) - 02:49, 25 July 2025
马歇尔计划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
而对美国来说另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与一战后所面对情况的最大不同,就是冷战的开始。美国政府中的很多人士对苏联行动的怀疑情绪正日渐加深。马歇尔计划的倡导者之一乔治·凯南在此时已预言了未来世界的两极格局。对他来说,马歇尔计划正是他的新理论——对苏联的遏制政策的核心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当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苏美的战...
57 KB (8,761 words) - 15:49, 28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