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协议标签交换(英語: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縮寫為MPLS)是一種电信网络上利用標籤引導資料進行傳輸的路由技術。相較於傳統上利用網路地址來決定下一個節點,MPLS 則使資料沿著預定的路徑傳送,因此能減少在路由器上所花費的時間。多协议意指 MPLS 支援多種網路協定,並且也支援多種網路第二層的協定。...
7 KB (1,216 words) - 17:08, 3 July 2025
虛擬私人網路 (category 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经常覆盖VPN,通常在可信传输网络上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L2TP是一种基于标准的替代方案,也是对两种专有VPN协议的折衷方案,吸取了每种协议的优良特性。思科的第二层转发(L2F)(2009年已经过时)和微软的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
18 KB (2,061 words) - 14:09, 14 March 2025
協議是相容的,但負載位址和傳送網路是不相容的。 穿隧協議可能使用数据加密來傳送不安全的負載協議。 IPsec 一般路由封裝(GRE),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和多路技术 IP in IP,比GRE更小的负载头,并且适合只有负载一个IP流的情况。 L2TP(資料連結層穿隧協議) 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
7 KB (920 words) - 13:37, 20 December 2024
为4809。相对于建设时间较早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使用了扁平化设计,和使用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承载多业务数据。主要用于企业专线接入、大客户国际访问保障、中国电信内部的交换控制等。由于其建设目标、建设时间(2004年建立)和所用技术较ChinaNet新颖,能提供更好的互...
5 KB (407 words) - 09:22, 20 December 2022
边缘设备 (category 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
多业务功能来管理不同类型的流量。因而,核心网络通常为设计有如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等路由协议的交换机,以实现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允许边缘路由器具有到核心网络的冗余链路。核心网络之间的链路则不同,例如边界网关协议(BGP)路由器经常用于对等交换。...
2 KB (365 words) - 07:56, 23 June 2017
这是用在IPv4头部和IPv6头部的下一首部域的IP协议号列表。 Internet Protocol IPv4 IPv6 以太类型 存档副本 (PDF). [2006-05-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7). Official list of protocol numb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KB (54 words) - 16:00, 27 December 2024
IPv4 (category 网际协议)
层数据的网络设备上解除封包后,该数据包可以被继续转发到目的地址。 将数据报文封装的过程中,可以将数据报文封装于IP报文中,也可以使用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等,通过其他协议引导数据报文转发。也可以封装同时加密数据,以保护数据内容。 RFC 5735中将地址块169.254.0...
31 KB (4,100 words) - 14:35, 2 July 2025
RSVP提供多种预留类型(一组预留选项)并允许将来加入其他类型,进行协议改进,以支持不同的应用程序。 RSVP传输并维持通信和策略控制参数,这些对于RSVP都是不透明的。 RSVP为一个流预留资源。一个流是被目的地址、协议号和目的端口号(可选)确定的。在多协议标签交换中,一个流是被定义为一个标签交换...
6 KB (1,027 words) - 00:58, 9 March 2020
传输模式的分组交换)的基础设施之上的覆盖网络。不过自2001~2002年起,企业私有网络开始从这些(现在被视为遗产)基础设施上迁移到基于IP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和虚拟私有网络(VPN)。 从物理的角度看,覆盖网络相当复杂(参见图1),因为其中组合了多种多样、由不同实体(商业公司、大学、...
10 KB (1,334 words) - 22:38, 16 May 2021
Localhost (category OSI协议)
地址通常為 10.0.2.2,但其實它本身就是 127.0.0.1 地址。 使用 127.0.0.0/8 网络地址时,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是,它们用在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跟踪路由错误检测中,它们的不可路由属性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来避免向最终用户传送错误数据包。 专用网络 保留IP位址 RFC4291:...
9 KB (1,234 words) - 09:17, 18 December 2024
見的情形)下游,它只會增加到該目的地流量路徑的複雜性,而無法提高頻寬的能力。等價多路徑路由不影響其他與邏輯拓撲結構不同的實體拓撲系統,例如,在採用資料連結層的虛擬區域網系統、或如非同步傳輸模式(ATM)或多協議標籤交換(MPLS)的虛擬電路架構。 路由 通道捆合技術 網路拓撲 IEEE 802.1aq...
2 KB (342 words) - 00:14, 24 September 2021
地址映射到端口的动态表。它是将网络交换机与集线器分开的基本机制。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 通常用于高效地实现 FIB,因此有时也称为 CAM 表。 在数据链路层,FIB 主要用于促进基于MAC 地址的以太网桥接。其他使用 FIB 的数据链路层技术包括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ATM) 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838 bytes (120 words) - 09:48, 11 March 2023
交換資料时受到竊聽及篡改。 TLS协议的优势是与高层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Telnet等)无耦合。应用层协议能透明地运行在TLS协议之上,由TLS协议进行建立加密通道需要的协商和认证。应用层协议传送的数据在通过TLS协议时都会被加密,从而保证通信的私密性。 TLS协议...
37 KB (3,093 words) - 02:09, 3 July 2025
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IPX)是由Novell公司提出的运行于OSI模型第三层的协议,标准为RFC 1132。具有可路由的特性。IPX的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由管理员分配,主机地址为MAC地址。 作为 Novell NetWare...
3 KB (236 words) - 13:26, 25 June 2023
电子产品码(EPC)是标签中储存的常见的数据类型。当由RFID标签打印机写入标签时,标签包含96位的数据串。前8位是一个标题,用于标识协议的版本。接下来的28位识别管理这个标签的数据的组织;该组织的编号是由EPCglobal协会分配的。接下来的24位是对象分类,用于确定是什么类别的产品,最后36位是这个标签...
26 KB (3,948 words) - 15:39, 3 July 2025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category 路由协议)
多路访问网络以及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络的路由器会选举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 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ackup Designated Router, BDR),DR和BDR作为网络的中心负责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降低了网络中的信息流量。OSPF协议...
28 KB (4,928 words) - 19:28, 3 July 2025
路由信息协议(英語: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缩写: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為最早出現的距離向量路由協定。屬於網路層,其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的网络,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换信息让路由器动态的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这些信息包括每个路由器可以到达哪些网络,这些网络有多远等。...
7 KB (1,301 words) - 12:32, 29 September 2023
网络中,考虑这些限制因素的条件下计算路径是流量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用来确定流量应遵循的路径,并为每个标签交换路径(LSP)提供路由。 路径计算的以前是在一个网管系统或者每个标签交换路径的首尾。 但是,在大型及多域网络中进行路径计算可能非常复杂的,以至于超出了典型的网络节点的所拥有的计算能力和网络信息。 PCE...
4 KB (592 words) - 23:06, 22 June 2022
因为小型文件传输协议使用UDP协议,就必须自己支援传输和会话的控制。每个通过TFTP传输的文件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交换。此传输表现为步锁,任何时间网络上仅仅传递一个包(一个数据块或一个首部确认)。由于缺少窗口切换技术,TFTP在有很多潜在连接的情况下仅提供较低的吞吐量。 由于小型文件传输协议...
3 KB (529 words) - 00:25, 17 July 2020
协议,例如WhatsApp声称其用此协议加密了「全球十亿多人」的对话。Facebook Messenger声称提供其提供Signal协议作为可选的加密通讯方式,Skype亦声称将此用于私人对话。 该协议结合了双棘轮算法、前置密钥和三次橢圓曲線迪菲-赫爾曼金鑰交換...
29 KB (2,701 words) - 16:15, 28 February 2025
交换网络的概念。所以交换网络理论是对于两个或更多个彼此联结的交换关系的理论。交换网络认为交换关系始于交换双方在资源需求上的相互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运用。各交换点在交换网络中的结构位置对资源的流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交换中心与边缘的区分。交换...
12 KB (2,097 words) - 20:14, 6 July 2025
网协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方案的甄选、互联网协议和标准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任职于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蒂姆·伯纳斯-李于1990年底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和第一个网页服务器,推动了万维网的产生,导致了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电子数据交换已经被一些企业采纳作为一种商务手段,但应用...
8 KB (979 words) - 07:03, 15 December 2024
在互联网信息交换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数以百计使用 XML 语法的文档格式(包括 RSS、Atom、Office Open XML、OpenDocument、SVG、COLLADA 和 XHTML)被开发出来。XML 还为多种通信协议(如 SOAP 和 XMPP)提供了基础语言。它还是AJAX使用的信息交换格式之一。...
23 KB (2,718 words) - 15:18, 2 July 2025
IPv6 (redirect from 互联网通信协议第6版)
网际协议第6版(英語: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縮寫:IPv6)是网际协议的最新版本,用作互联网的協議。用它来取代IPv4主要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同时它也在其他方面对于IPv4有许多改进。 IPv6的设计目的是取代IPv4,然而长期以来IPv4在互联网流量中...
32 KB (4,729 words) - 14:35, 2 July 2025
电子邮件(英語:electronic mail),簡稱電郵(email),是指一種由一寄件人將數位信息傳送給一个人或多个人的信息交換方式,一般会通过網際網路或其他電腦網路进行编辑、发送和接收信件,目的是达成发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一些早期的電子郵件需要寄件人和收件人同時在線。現在的电子邮件系統...
18 KB (2,426 words) - 20:56, 4 July 2025
IEEE 802.1Q (section 多重VLAN註冊協議)
的邏輯網路端,其他每個部門能夠分配到一個獨特的VLAN網路。企業網路中的边缘交换机用來替所有從設備儀器中送抵各個部門的数据帧(Data frames)插入適合的VLAN標記。當帧(frames)在網路中被交換時,VLAN標籤會在被送回部門底下的設備時被移除。用這種方法資訊在被傳到其它部門時就不會外洩或被嗅探。...
8 KB (1,302 words) - 03:00, 31 July 2023
交換資料,以形成個人區域網絡(PAN)。其使用短波特高頻(UHF)無線電波,經由2.4至2.485 GHz的ISM頻段來進行通信。1994年由電信商愛立信(Ericsson)發展出這個技術。它最初的設計是希望建立一個RS-232數據線的無線通訊替代版本。它能夠連結多個裝置,以克服同步的亦被干擾等問題。...
28 KB (3,115 words) - 02:16, 15 July 2025
作为一个国家,日本实际上是澳门最大的进口对象。 2013年4月,日本与澳门就旨在防止国际逃税和避税的税务信息交换协议《日澳税务信息交换协议》进行多次谈判后达成基本协议。这是关于交换税务信息等的协议。2014年3月,两方签署了日本-澳门税务信息交换协议,该协议于次月生效。 2005年7月,澳门作为“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12 KB (1,379 words) - 11:45, 17 October 2024
Gmail (category 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
从2008年中开始,谷歌信箱默认打开使用加密链接。用户也可以在用户设定中一般设定标签底部打开“总是使用HTTPS协议”选项。 Gmail其中一個最大特色為,有称之为「標籤」(labels)的分类制度,以取代资料夹。每封邮件可以有无限个標籤属性,而不是只能属于一个资料夹。标签还以使用上下拖动的方式整理顺序。...
48 KB (5,166 words) - 05:15, 7 July 2025
DNS证书颁发机构授权 (category 傳輸層安全協議)
Inter-network Defense)端点: 若要使用该协议的一个未来扩展——例如,定义了一个新的future属性,需要证书颁发机构理解该属性后才能安全地继续处理——可以设置issuer critical标签: 互联网主题 信息技术主题 证书颁发机构 证书透明度 基于DNS的命名实体身份验证(英语:DNS-based...
12 KB (1,327 words) - 14:39, 15 June 2025
protocol”有IEEE_802.1Q與Cisco Inter-Switch Link協議,其邏輯為在資料中增加一個標籤(Tag)標示出所屬的VLAN,當資料傳送到另一端的VLAN群時,交換器可根據標籤得知資料該傳送到哪個VLAN。例如:同大樓中,1F的IT部門與5F的IT部門要互傳資料時,透過trunking...
2 KB (284 words) - 21:39, 17 April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