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打根死亡行軍是太平洋戰爭期間,在婆羅洲從山打根到蘭瑙的一系列強迫行軍,導致了2,434名盟軍戰俘在北婆羅洲山打根戰俘營被大日本帝國囚禁期間死亡。戰爭結束時,在山打根和蘭瑙被關押的所有戰俘中,只有六名澳大利亞人倖存並逃脫。這被廣泛認為是澳大利亞軍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最嚴重暴行。...
16 KB (2,024 words) - 03:54, 4 June 2025
死亡行军(英語:death march)是一个針對战俘或其他俘虏或被驱逐出境者的強迫行軍,这与通过徒步行军运送囚犯的简单方式不同。死亡行军通常包含嚴苛的体力劳动和虐待、忽视囚犯的伤病,故意使俘虏饥饿和缺水而死,受到屈辱和酷刑,并處死那些无力跟上步伐的人。死亡行軍...
13 KB (1,429 words) - 18:15, 13 June 2025
巴丹死亡行軍(英語:Bataan Death March;日語:バターン死の行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對巴丹半島投降的76,000至78,000名美國與菲律賓戰俘實施強迫行軍、虐待(英语:Prisoner abuse)、屠殺的暴行,後被判為戰爭罪行。...
49 KB (7,532 words) - 18:10, 3 July 2025
山打根(英语、马来语:Sandakan),位于马来西亚沙巴东海岸,人口大约49.49万(2018年)。曾经吸引大批香港人到来做生意,加上景貌相似,有「小香港」之称。山打根是沙巴州内唯一以广东话为主的城市。 苏格兰探险家兼武器走私者威廉考伟(William Clark...
40 KB (4,046 words) - 16:25, 27 May 2025
山打根戰俘營,亦稱山打根戰俘營(馬來語:Kem Tawanan Perang Sandak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日本在馬來西亞沙巴州山打根建立的一個戰俘營。這個地方因為山打根死亡行軍而聲名狼藉。現在,部分原址已成為山打根紀念公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取得了大規模的軍事勝利,俘虜了...
9 KB (1,154 words) - 09:57, 19 August 2024
山打根死亡行軍。幾乎所有的戰俘都在這場行軍中死亡,只有六名澳大利亞人逃跑倖存。1945年9月10日戰爭結束,日本投降。 1945年9月10日日本投降後,北婆羅洲由英國軍政府所管理,1946年成為英國海外領地。北婆罗洲的首都由山打根迁至亚庇。 1962年,成立科博德委員會(英语:Cobbold...
44 KB (4,662 words) - 16:33, 24 April 2025
山打根纪念公园 (马来语: Taman Peringatan Sandakan) 是一个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前山打根俘虏集中营营地的纪念遗址。这个遗址是为了纪念集中营里所有参与山打根俘虏集中营中,死亡的囚犯,以及纪念1945年参与山打根死亡行軍中,牺牲的军人。 由于日本人在二战初期成功,...
5 KB (608 words) - 05:25, 25 July 2024
八甲田雪中行軍遇難事件(日语: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はっこうだせっちゅうこうぐんそうなんじけん)是一起於1902年(明治35年)1月发生在日本青森县八甲田山的山難事件。山难造成参与本次训练的日军青森第5步兵聯隊210名官兵中的199人遇难(包括6名遇救后不治身亡者)。这次山...
39 KB (6,640 words) - 01:29, 29 March 2025
在馬尼拉戰役期間,美軍強攻馬尼拉,日軍對平民的屠殺達到高峰;直到2月23日美軍奪回,據知死亡的菲律賓人總數達100,000人以上,平均每天有3,000人遇害。死亡的100,000人中,哪些是日軍直接屠殺的、哪些是雙方交火中死亡,已難以判定,因為美軍的炮火同樣把街道化為灰燼。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定:日軍曾在聖保羅大學(英语:St...
6 KB (638 words) - 03:53, 4 June 2025
的變化,得出氣球在飛行期間的上升及下降次數,從而算出氣球可能已經飄到美國本土,然後釋出掛在氣球的炸彈。大约300个气球炸弹在北美被观测到,造成了6人死亡和一些规模较小的破坏。 這種炸彈設計的難點在於: 需要精確預測高空氣流的動態。北半球的西風帶和遼闊的太平洋使得氣球能被送到美國。...
4 KB (446 words) - 03:27, 4 June 2025
Australian Engineers)的戈登·卡特(英语:G. S. Carter)少校成立了京那巴魯紀念委員會,以紀念1944年山打根死亡行軍中被殺害的1,787名澳大利亞和641名英國戰俘,以及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他們的當地民眾。1962-1963年皇家京那巴魯科學學會對於該區域進行探...
14 KB (1,576 words) - 16:05, 27 October 2024
葛根廟会战(又称葛根庙事件),是指1945年8月14日在滿洲國興安總省葛根廟(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发生的一千多名的日本关东军军属被东北抗联和苏联红军虐殺的事件。 8月14日上午11時40分,在日本军属护送队經過 葛根廟丘陵一带时,遭遇了一支拥有有14辆T-34坦...
5 KB (586 words) - 07:32, 4 June 2025
本間雅晴(1887–1946):日本陸軍中將。曾任台灣軍司令,後任菲律賓派遣軍司令,被聯合國軍事法庭認為要為巴丹死亡行軍負責。原判絞刑,後改槍決。 渡边源三:日本陆军中尉。因参与组织山打根死亡行军而被澳大利亚军队枪决。 田中久一:日本陆军中将,华南派遣军第23军司令,兼任香港占领地总督。因下令虐杀美国少...
20 KB (3,197 words) - 11:33, 8 June 2025
距離原爆中心500米以内的被害者有90%以上当场死亡或当日死亡、500米—1,000米以内超过60%—70%的人当场死亡或当日死亡,暂时生存下来的人有50%在6天内死亡,过了6天又有25%的人死亡。 直到1945年11月爆炸中心500米以内的人98%—99%已经死亡,500米到1,000米范围内有90%的人已经死亡,从1945年8月到12月总共有90...
28 KB (3,274 words) - 03:57, 4 June 2025
的生命,它仍然達到一系列目的如增強對佔領荷屬東印度大部份地區的日軍的孤立、攻佔主要石油供應地區釋放盟軍戰俘,當時這些戰俘的處境已十分惡劣(参见山打根死亡行军及峇都令当集中营(英语:Batu Lintang camp))。 盟軍在婆羅洲一系列行動計劃代號為雙簧管及是屬於蒙特克萊爾行動的第2階段,該行...
6 KB (669 words) - 03:54, 4 June 2025
10日、4月13日、4月15日、5月24日、5月25-26日),其中1945年3月10日的下町空襲造成了10万人以上死亡以及100万人流失住所,5月25日的空袭造成约7,000人死亡。多數情形下,「东京大轰炸」普遍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這兩次轟炸。...
14 KB (1,819 words) - 04:41, 4 July 2025
蘇祿群島戰役 南號作戰 北號作戰 法屬印度支那戰役 1945年越南大飢荒 明號作戰 婆羅洲戰役 英屬婆羅洲作戰 巴里克帕班 坤甸事件 婆羅洲戰役 山打根死亡行軍 沖繩戰役 十‧十空襲 天號作戰 九州外海空戰 沖繩戰役 馬浦嶺戰役 菊水作戰 坊之岬海戰 嘉數戰役 前田戰役 糖丘戰役 義烈空降部隊 鐵血勤皇隊...
1,021 bytes (87 words) - 07:49, 4 June 2025
巴丹半島戰役 (1942年) (category 巴丹死亡行军)
000名菲律賓及15,000名美軍戰俘被迫進行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 1944年9月7日,日軍戰艦神鷹丸被美軍白鱘號潛艇擊沉;在神鷹丸艦上的美軍戰俘中共有668人死亡及82人生還。 美國及菲律賓聯軍最终在1945年2月8日收復巴丹半島。 科雷希多島戰役 (1942年)...
20 KB (3,227 words) - 03:25, 4 June 2025
1方面軍的目的還在於阻斷日軍退往朝鮮半島的去路,並進而向38度綫以北的朝鮮半島發起進攻。這個任務由第25集團軍來完成,第35集團軍負責占領勃利县和密山市。 遠東第2方面軍 第2紅旗集團軍(俄语:2-я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ая армия) 第16集團軍(蘇聯)(俄语:16-я армия (СССР))...
12 KB (1,253 words) - 21:57, 5 June 2025
泰国境内有多处纪念馆。桂河大桥有一个纪念碑,也有一个旧式火车。澳大利亚在Hellfire Pass(现在瀑布站北边)建立纪念堂,纪念死亡最多的山地点。北碧盟军战俘公墓位于北碧市北一公里,埋葬6,982名战俘,大多数是英国,荷兰和美国人。再靠郊外有澳大利亚战俘公墓,埋葬1,750人。...
6 KB (809 words) - 15:19, 4 July 2025
馬來亞戰役又称双十二事变,是於1941年12月12日至1942年1月31日期間,日军在1941年12月12日强行登陆哥打巴鲁并发动双十二事变。同盟國與軸心國成員大日本帝國及泰國在英屬馬來亞上的戰事。以日本的快速勝利結束。 日军擁有曾在中國作戰的豐富戰鬥經驗,對叢林戰有相當完善的準備且可通过自行车部...
30 KB (3,579 words) - 03:23, 4 June 2025
要注意力从南方战线转移到威胁日本的中太平洋地区,在没有充分准备下仓促发动中途岛海战。另外,日本迫於形勢,發動浙赣战役,企圖徹底摧毀中國浙江的衢州、玉山、麗水等機場,防止飛行員安全降落及日後繼續遭受美機穿梭轟炸,甚至不惜發動屠村攻擊,以達到安定本國民心和戰場官兵士氣的目的。...
23 KB (3,128 words) - 23:44, 4 July 2025
」。她們的亡靈和同樣因被動員而失去生命的學徒兵,一起在靖國神社合祀。 2004年現在,於沖繩島戰役死亡的女教師、一高女學生的人數詳細內容為如下。另外,「其他」指的是沖繩島戰役開戰後在陸軍醫院動員之外死亡的人(協助其他的部隊中、參加學徒隊的途中、和家族一起避難中等等)。 沖繩島戰役 沖繩島戰役中的集體自殺...
4 KB (637 words) - 03:55, 4 June 2025
000人(實際參戰為步兵第148聯隊主力約1,800餘人並脅迫扣留慰安婦、印緬籍軍伕數百人於來鳳山與騰衝城內)。攻擊部隊為中國遠征軍霍揆彰率領的第二十集團軍。在兵力、火力的絕對優勢與盟國空軍強大支援下,經過重大死亡後才消滅孤立無援的日軍,是成功的攻堅戰。騰衝是抗日戰爭以來國民革命軍收復的第一個有日軍駐守的縣城。...
17 KB (2,903 words) - 06:46, 4 June 2025
bakudan tōka */?)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在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和長崎市各投下一枚原子彈,造成數十萬日本平民死亡。這是人类有史以來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並促使日本投降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盟軍在空襲日本多個月後,準備進行沒落行動以進攻日本本土。雖然二戰...
84 KB (9,408 words) - 21:25, 5 July 2025
的,至今仍是日本歷史教科書中爭議的焦點。 1974年由歷史學家家永三郎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新日本史》(三省堂)中,提到了沖繩縣住民在沖繩島戰役中非自然死亡的人數高達十萬人,這是首次在歷史教科書中提及沖繩縣民在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在1982年的高校歷史教科書《日本史》(實教出版)的腳註中,江口圭一首次提到...
2 KB (266 words) - 07:24, 4 June 2025
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 (category 山县有朋)
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是大日本帝国时期日本内阁的一项制度,军部大臣(指陆军省陆军大臣、海军省海军大臣)任用资格须是现役軍官的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及日本投降後废除。 1900年,日本在山縣有朋内阁期间,制定加强军部地位来抗衡政党政治文官势力的一个举措,对政府陆军省及海军省官制进行了修改,确定了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規定內閣成員中的陸、...
4 KB (564 words) - 03:17, 4 June 2025
謙治飞行兵长(由於失去右手不能飛行,他是6位護航的日軍戰鬥機飛行員唯一生還至戰後的)的采访认为是Barber击落了山本,对山本的尸检结果也支持Barber“所有可见的弹孔都是从正后方打来的”。空军审查委员会局(英语:Air Force Review Boards Agency)對Barber的上訴意見分歧,美國空軍部長Donald...
13 KB (1,637 words) - 03:30, 4 June 2025
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塞班島的戰役對守軍來說是毫無希望的戰鬥,但日軍仍決定戰至最後1人,齋藤組織其部隊進入塞班島中部對防守有利之地形、靠近塔波查山的防線,該戰役的特點讓美軍给取了許多綽號:「地獄包圍圈」、「紫心嶺」及「死亡狹谷」,这反映出了戰鬥的殘酷性。日軍利用很多火山地形裡的山洞阻擊進攻者,在日間隱藏及在晚間突擊,美軍最終使用火...
22 KB (2,485 words) - 17:07, 3 July 2025
蘇祿群島戰役 南號作戰 北號作戰 法屬印度支那戰役 1945年越南大飢荒 明號作戰 婆羅洲戰役 英屬婆羅洲作戰 巴里克帕班 坤甸事件 婆羅洲戰役 山打根死亡行軍 沖繩戰役 十‧十空襲 天號作戰 九州外海空戰 沖繩戰役 馬浦嶺戰役 菊水作戰 坊之岬海戰 嘉數戰役 前田戰役 糖丘戰役 義烈空降部隊 鐵血勤皇隊...
7 KB (1,082 words) - 03:17, 4 June 2025
蘇祿群島戰役 南號作戰 北號作戰 法屬印度支那戰役 1945年越南大飢荒 明號作戰 婆羅洲戰役 英屬婆羅洲作戰 巴里克帕班 坤甸事件 婆羅洲戰役 山打根死亡行軍 沖繩戰役 十‧十空襲 天號作戰 九州外海空戰 沖繩戰役 馬浦嶺戰役 菊水作戰 坊之岬海戰 嘉數戰役 前田戰役 糖丘戰役 義烈空降部隊 鐵血勤皇隊...
2 KB (213 words) - 23:31, 12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