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戌政变》是梁启超撰写的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共五篇,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书中详细记载了戊戌变法的发起、过程与终结,从亲历者角度分析了戊戌变法的前因后果,是研究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重要著述。 梁启超,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清末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
    3 KB (287 words) - 07:24, 28 August 2024
  • 戊戌政变》给他专门立传,附在戊戌六君子后面。 民初以来不少学人对寇连材案有所留意,诸如徐一士、黄浚、朱德裳、罗继祖、彭长卿都曾搜罗材料,予以分析,并以随笔、札的形式提出见解。但是,他们大多对寇氏事迹鲜有怀疑。萧公权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认为梁启超《戊戌政变...
    3 KB (428 words) - 16:42, 25 July 2024
  • 林旭(1875年—1898年9月28日),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出身举人。是康有為的弟子,戊戌六君子之一。梁启超在《戊戌政变》中称其“其于诗词、散文皆天授,文如汉魏人;诗如宋人,波澜老成,瑰奥深秾,流行京师,名动一时”。有《晚翠轩集》遗世。...
    3 KB (504 words) - 15:25, 26 January 2024
  • 禁缠足,兴女学:湖南在妇女解放史中留下光辉的一页.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王晓天、王国宇、毛健. 湖南古今人物词典. 2013.  戊戌政变. 梁启超. 1899.  夏晓虹. 中国女学会考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 115–124.  湖南省教育史志编纂委员会...
    3 KB (324 words) - 21:33, 28 December 2021
  • 戊戌变法 (redirect from 戊戌政變)
    《飲冰室合集》飲冰室專集之一:《戊戌政變》. 中華書局 第6冊. 清光緒二十四年. ISBN 7-101-00475-X/K.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上冊. 中文大學出版社. ISBN 962-201-351-1.  雷家聖. 《失落的真相-晚清戊戌政變史事新探》. 台北:...
    43 KB (6,859 words) - 07:30, 8 May 2025
  • 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此外,定国是诏又名《明定国是诏》。 《中国近代现代史》中有这样一段表述: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国是...
    7 KB (576 words) - 07:10, 26 December 2024
  • 以報導文學應該有良好的布局結構,以便把想要傳達的訊息更容易、正確、有效地傳遞給讀者。 在此作品誕生後,在世界上出現幾種不同形式的紀實文學,其包括: 基希的《秘密的中國》 梁啟超的《戊戌政變》 阿英選編有《上海事變与報告文學》 錢鋼的《唐山大地震》 徐剛的《沉淪的國土》 張正隆的《雪白血紅》 小说...
    2 KB (309 words) - 16:31, 9 March 2025
  • 戊戌政變後又遭嚴厲斥責,將其罷職,永不叙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翁先到侄子江西巡抚翁曾桂署中暂住,然后回常熟故乡。光緒三十年(1904年)病逝于故乡。死後康有為譽之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 然而,根據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一書指出:梁啟超《戊戌政變...
    20 KB (2,953 words) - 13:31, 5 February 2025
  • 戊戌政变,北京文史资料总第64辑 毕永年,诡谋直纪,近代史资料总第63号,第3页 戴逸,戊戌年袁世凯告密真相及其与维新派的关系,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三联书店,2005年,第757-758页 梁启超,戊戌政变,香港九龙书业中心,第205页...
    11 KB (2,008 words) - 06:07, 18 March 2025
  • 相識,雙方各抒己見,討論合作事宜。十一月十一,梁启超在興中會横滨分會會長馮鏡如及其弟馮紫珊資助下创办《清议报》。創刊後,陸續刊載《少年中国说》《戊戌政变》《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戊戌六君子傳》等文章,攻擊專制朝廷,宣傳反滿,號召愛國救亡,鼓吹民權自由等。《清議報》行銷海內外,梁啟超聲名大噪,聲望與日俱增。...
    134 KB (21,510 words) - 10:08, 11 May 2025
  • 复、尹家楣、王守恂、刘景熙、庆廉、成沂、张璧田、史悠瑞、甯鹏南、林镇荆、谭文蔚、秦达章、沈似熑、文杰、梁楷、祝嘉聚、张梅亭、王廷杨、李绍烈、刘翼经、张权、唐樾森、林师望、长春、朱运新、吴镗、王仪通、崔宝仁、唐毓麟、陈桂芳、梁造舟、陈斌麟、荣煜、王世奎、俱著分部学习。 梁启超《戊戌政变•康广仁传》...
    2 KB (355 words) - 11:17, 25 January 2024
  • 《饮冰室专集之一》至《饮冰室专集之二十一》,共831页 内容包括: 饮冰室专集第一册至第七册目录 《戊戌政变》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自由书》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一名李鸿章)》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新民说》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11 KB (1,823 words) - 09:40, 28 April 2024
  • 俄罗斯主题 美国主题 英国主题 法国主题 意大利主题 奧地利主题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宣戰詔書 辛丑條約 西巡迴鑾始末 東交民巷 下關戰爭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之役 海兰泡惨案 東南互保 辛丑條約 庚子赔款 曹州教案 戊戌政變 清末新政 自立軍起義 《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
    26 KB (3,100 words) - 11:23, 13 April 2025
  • 《瀛台泣血》(英語:Son of Heaven),又稱《光緒泣血》,為清朝宫廷女官裕德齡所撰寫的一本有關光緒皇帝一生的故事,原著為英文,後由民初作家秦瘦鷗翻譯為中文。 書名中的“瀛台”位於北京中南海的南海,為一小島,中心建築為涵元殿,順治年間整修擴建後,取名「瀛台」。戊戌政變...
    3 KB (466 words) - 04:03, 8 July 2024
  • 中国中央电视台主任編輯鍾里滿依檢驗結果及史料記載認為,慈禧自戊戌政變以後就陰謀廢黜及弑害光緒,更擔心光緒帝會在自己死後復位翻案,所以才會在病危之時下毒手。 慈禧御前女官裕德龄在其英文版自述《瀛台泣血》中提出,应是慈禧指使李連英下手。該說可能始于宫中传闻慈禧指示太监毒死光绪帝。民...
    51 KB (6,595 words) - 13:52, 3 May 2025
  • 》,乾隆帝曾在这里写下一句话,意思是「得一日之清闲」,所以这里是可以令人感到放松的地方。瀛台岛北有石桥瀛台橋与岸上相连,桥南为仁曜门,门南为翔鸾阁,正殿七间,左右延楼19间。再南为涵元门,内为瀛台主体建筑涵元殿。1898年8月光緒帝戊戌政变後即被慈禧太后幽禁於涵元殿,裕德齡的瀛台泣血...
    22 KB (3,170 words) - 13:24, 15 April 2025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汪榮祖:〈打開洪水的閘門──康有為戊戌變法的學術基礎及其影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汪荣祖:〈也论戊戌政变前后的康有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汪榮祖:〈翻案與修正之辨:再論康有為與戊戌變法答黃彰健先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 KB (5,158 words) - 07:00, 6 May 2025
  • 谥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帝的嬪妃。光绪帝溫靖皇貴妃之胞妹。1889年入宮被封為珍嬪。 珍妃是光绪帝后宫中最受宠的嫔妃,但她於戊戌政變后被软禁,并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前夕逝世,一说是被慈禧太后强迫投入井中而死。 光緒二年二月初三日出生,生母侍妾趙氏。...
    27 KB (4,085 words) - 13:03, 21 April 2025
  • 林权助(日语:林 権助/はやし ごんすけ Hayashi Gonsuke;1860年3月23日—1939年6月27日)是日本外交官,會津藩出身。1898年中国戊戌政变期间,与伊藤博文协助变法领袖梁启超逃离中国,并帮助张荫桓免除死刑。东北易帜前夕,曾受首相田中义一指使前往沈阳游说张学良停止与国民政府靠近未果。 男爵(1912年8月1日)...
    7 KB (523 words) - 11:05, 8 September 2024
  • 了许多名流。祁世长去世后,祁頌威获赏以兵部员外郎候补(后实授)。不久,光绪戊戌年(1898年),礼部右侍郎阔普通武具疏推荐,光绪帝预备召见祁頌威。戊戌政变爆发,祁頌威未获擢用,不久改道员,分直隶省。历任洋务工程诸局总会办、天津巡警北局督办。他还在杨文敬的幕府中任职。...
    3 KB (367 words) - 00:23, 5 May 2025
  • 《清议报》,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啟超等维新人士于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旬刊。后来被认为是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所创的第一个舆论机关。旅日侨商冯镜如为出资人和发行人,梁啟超为实际主持者,麦孟华和欧榘甲辅助。 《清议报》出满一百册后,梁啟超撰文概括该报特色:一曰“倡民权”,二曰“衍公理”,...
    2 KB (223 words) - 05:59, 8 December 2022
  • 剛毅(1837年—1900年),字子良,他他拉氏,滿洲鑲藍旗人,晚清大臣。其曾在戊戌政變後監斬戊戌六君子,並且支持義和團抵禦八國聯軍。 剛毅以刑部筆帖式出身,逐漸升為郎中,刑部任內平反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時論所譽,晉升廣西按察使、廣東布政使、雲南布政使。光緒十一年(1885年),出任山西巡撫,在黃河...
    5 KB (643 words) - 10:52, 9 July 2024
  • 的师徒关系而形成严密的组织。周锡瑞认为应当从鲁西北的社会文化中寻找义和团的源头。且義和團作亂暴動期間對白蓮教教徒也一樣缺少善意。 后因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宣佈訓政,囚禁光緒皇帝。而逃亡海外的康有為對外宣稱握有光緒皇帝密詔,此舉引起慈禧注意,為防止變法的持續推行與訓政的正當性,慈禧意圖廢黜光緒皇帝,...
    178 KB (28,157 words) - 06:34, 16 May 2025
  • 生於同治七年(1868年)(部分文献称1869年)。少時师事谭献,后又学词于况周颐。光緒十五年(1889年),鄉試中舉。清末时提倡妇女天足。戊戌政变後歸里,整理谭献词论为《复堂词话》。後任商務印書館編輯,《辞源》编辑人之一。參加南社。光绪二十年(1894年),擔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的幕僚,...
    3 KB (410 words) - 19:15, 21 January 2025
  • 1904年日俄战争,日、俄兩國在清帝國東北地區開戰,滿清政府劃出部分國土讓兩國交戰而自稱保持中立;傳聞滿清皇室內有人稱清朝國土“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原出處可見於梁启超的著作《戊戌政变》中,原文為「我(清朝大臣剛毅)家之产业,宁可以赠之于朋友,而必不畀诸家奴。」),令社會上革命救亡呼聲更高。各種革命團體亦於此時紛紛在國內出現。...
    225 KB (32,488 words) - 02:17, 13 May 2025
  • 管理大臣。6月10日,授文淵閣大學士。6月15日,署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隨後實授。6月22日,以大学士兼管戶部事務。9月20日,回京参与戊戌政变,为戊戌政变提供武力支持。9月28日,卸署直隶总督;授军机大臣,改管理兵部事務,并节制北洋各军。10月11日,授练兵大臣,指明节制宋庆、董福祥、聂士成、...
    24 KB (2,755 words) - 09:58, 31 January 2025
  • 敬事房太監王瑞傳旨:蘭貴人封為懿嬪,為此特,伊貴人下因病退出女子一名。咸豐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敬事房太監張信傳旨:麗貴人封為麗嬪,蘭貴人封為懿嬪,婉貴人封為婉嬪,玫常在封為玫貴人 《宋史·樂志》:「不涸不童,誕降祺祥」, 雷家聖. 《失落的真相:晚清戊戌政變史事新探》. 台北: 五南出版社. 2016年...
    48 KB (6,707 words) - 10:40, 17 May 2025
  • 并引用中国春秋时期鲁僖公被邾国打败、楚国莫敖屈瑕被罗国打败的历史告诫大臣们韩国不容小看。这个事迹在当时被中国的进步人士广泛传颂,并被梁启超收录进《戊戌政变》附录之“光绪圣德”中。 1898年11月,徐寿朋带着国书前往天津,准备搭船赴任。但由于船期和天气等原因延误了些许时日,又加上此时韩国国内独立协会运动达...
    15 KB (2,535 words) - 19:14, 22 November 2024
  • 湯文正公(潛菴)全集 湯斌著 0912 陳清端公(璸)詩集 丁宗洛編 0913 琉球入學聞見錄 藩相輯 0914 期不負齋政書 周家楣著 0915 戊戌政變(丁酉重刊) 梁啓超著 0916 康有為與戊戌變法 康同家編 0917-0918-1 凌滄集 田邊華編 0917-0918-2 游臺吟稿 王亞南著...
    68 KB (43 words) - 06:37, 20 January 2025
  • 光绪二年,充会试副考官,补镶黄旗汉军副都统。五年,出为热河都统。七年,调盛京将军。九年,称病隐退,授予户部尚书一职。二十六年翰林院掌院学士。 崇綺思想守舊,反對康有為等提倡變法;戊戌政變後,主張廢光緒帝。庚子拳變時,支持義和團“扶清滅洋”。八國聯軍進京,崇綺留守北京,不久逃至保定。崇綺留在北京的全家自盡,消息傳到保定,他留下「聖駕...
    6 KB (529 words) - 01:01, 15 March 2025
  • 容闳 (redirect from 西學東漸)
    戌變法」。全書共二十二章,容閎僅在最後一章中輕描淡寫地提到1897年的維新變法和戊戌政變,並在述及他因為參與康有為和梁啟超的維新計畫而遭清廷通緝後,一語帶過1900年曾在上海召開過中國議會,自傳便戛然而止。 《西學東漸》於1909年在美國出版,內容卻只寫至1898年為止。1898年「變法維新」失敗...
    31 KB (5,149 words) - 03:05, 4 Jan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