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值气候模型使用定量方法来模拟重要气候驱动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大气、海洋、地表和冰雪。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气候系统动力学研究和未来气候预测。气候模型可以是定性(即非数值)模型,也可以是对未来气候的预测,主要是描述性的。 定量气候模型将来自太阳的入射能量视为短波电磁辐射,主要是可见光和短波(近)红外线,以...
    17 KB (2,022 words) - 14:09, 15 November 2022
  • 气候状况。 古气候学是对古代气候的研究和描述。由于19世纪前气候无法通过直接观察获得,因而古气候是通过代用指标推断得到的,这些代理变量包括非生物迹象如在湖床和冰核中发现的沉积物,以及生物迹象如树木年轮和珊瑚生物。气候模型是指包括古代,现代和未来的气候的数学模型。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气候...
    30 KB (3,913 words) - 09:41, 21 December 2024
  • 核冬天 (category 气候学)
    winter)是一個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理論,它預測了大規模核子戰爭可能產生的氣候災難。核冬天理論認為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別是對像城市這樣的易燃目標使用核武器,會讓大量的煙和煤煙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這將可能導致非常寒冷的天氣。必须指出的是,核冬天是基于数据化模型的假设。然而,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更新了比上世纪更精确的计算模型...
    140 KB (18,370 words) - 21:30, 20 May 2025
  • 全球变暖 (redirect from 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报告中的气候模型预测总结指出在21世纪,根据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全球表面温度有可能进一步上升0.3-1.7°C至2.6-4.8°C。这些发现已被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院所认可,并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级或有着国际地位的科学机构对此提出异议。 未来的气候...
    100 KB (10,371 words) - 17:34, 15 June 2025
  • 冰盖模型是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冰盖的演变、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的气候模型,包括格陵兰冰盖、南极冰盖或北半球末次冰期大冰盖的模拟。它们被用于研究过去冰期-间冰期循环中冰川的作用、预测未来全球变暖条件下冰盖衰变等。 对冰盖的研究始于18世纪中叶。自《冰川学杂志》(Journal of...
    13 KB (1,544 words) - 07:57, 30 June 2024
  • 气候变率(climate variability)与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描述气候系统状态变化的两个关键概念。气候变率指气候在较长时间尺度上的自然波动,其变化通常围绕长期平均值上下变动,例如年际变化或年代际振荡。气候变化则指气候统计特征发生的持久性改变,时间尺度可达数十年乃至更长...
    98 KB (10,980 words) - 17:38, 15 June 2025
  • 云反馈 (category 氣候因子)
    气候变率 的幅度,或者它们可以影响由外部辐射强迫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幅度。 预计全球变暖将改变云的分布和类型。 从下方看,云层将红外辐射反射回地表,从而产生变暖效应;从上方看,云层反射阳光并向太空发射红外辐射,从而发挥降温作用。 全球气候模型之间的云表示方式各不相同,云量的微小变化会对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15 KB (1,842 words) - 16:19, 16 June 2024
  • 聖嬰現象 (category 氣候變遷效應)
    97–1998年、2014–2016年、2018-2019年、2023-2024年[查证请求]。 随着近代數值模擬進步,大氣模型及海洋模型的結合的氣候模型,在不作任何調整下模型也能自由的形成聖嬰-南方振盪現象,表示了此現象是地球上海洋與大氣結合的自然變化。 Independent NASA Satellite...
    14 KB (1,472 words) - 05:30, 8 March 2025
  • change)是指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能够达成的温室气体减排总量,以及各地区对该变化的适应能力。 科学家针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预测,例如海冰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更频繁的热浪等,如今已成为现实。 不同地区气候...
    100 KB (10,670 words) - 03:43, 4 June 2025
  • 反馈。在卫星数据出现之前,这些细节很少被观察到,并且难以在气候模型中表示。 全球气候模型显示出接近零到中等强度的正净云反馈,但在最新一代的全球气候模型中,有效气候敏感性显着提高。相对于上一代模型模型中云的物理表示的差异推动了这种增强的气候敏感性。 2019...
    68 KB (7,647 words) - 08:37, 11 January 2024
  • 除非把人類溫室氣體排放列入考慮,否則電腦氣候模型無法把觀測而得的暖化現象複製出來。 僅靠自然力量(例如太陽和火山活動)無法對檢測到的變暖提出解釋。 IPCC把近期全球變暖歸因於人類活動,所反映的是科學界的觀點,也獲得全球196個科學組織的支持。 (另見關於氣候變化的科學共識。) 影響地球氣候的因素可分解為外力強迫(參見氣候系統#External...
    100 KB (10,405 words) - 04:43, 23 November 2024
  • 的成就包括开发了第一个研究全球变暖的气候模型、第一个综合海洋预测代码,以及第一个在飓风轨迹和强度预测方面具有重要技能的动力学模型。目前实验室内的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开发用于评估自然和人为气候变化的地球系统模型。 首次全球大气数值模拟——定义了当今世界各地仍在使用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型的基本结构。 世界海洋的第一次数值模拟。...
    7 KB (827 words) - 12:48, 12 April 2024
  • 氣候研究小組電郵爭議(英語:Climatic Research Unit email controversy),俗稱气候门(Climategate),是指2009年11月发生在英国的隶属东安格里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簡稱UEA)的气候研究小组(CRU:Climate...
    38 KB (1,269 words) - 00:35, 16 October 2024
  • 模型取得更优的结果。尽管许多计算机模拟的模型仍旧不完美,但也能够代替无法进行的实际试验,揭示一些气象上的问题。在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或者研究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对北极环境带来的影响时,也需要使用计算机模型。还有的计划(ECMWF)是使用计算机模型...
    16 KB (2,653 words) - 13:09, 19 January 2025
  • 克勞斯·哈塞爾曼 (category 德國氣候學家)
    Hasselmann,1931年10月25日—),德国海洋学家、氣候建模师。知名研究成果为展现气候变异的“哈塞尔曼模型”,该系统拥有长期相依性(英语:long range dependence)(海洋),集成了随机强迫,从而将白噪声信号转换为红噪声信号,以此解释(无需特殊假设)气候...
    13 KB (1,227 words) - 04:16, 26 June 2025
  • Model,GCM)是描述行星大气或海洋的数学模型。它是基于旋转球体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包括热力学项来反映很多能量源(比如辐射、潜热)。这些方程式用于模拟地球大气或海洋的复杂计算机程序的基础。大气和海洋环流模式(AGCM和OGCM)、海冰、陆地表面过程是全球气候模式(Global Climate...
    12 KB (1,348 words) - 11:26, 3 December 2022
  • 為氣候改變研究項目上的全球眾多領先學術機構之一,它得到廣泛的認受性。 它雲集了三十多名研究科學家與學生,並建立了大量應用於氣候研究的數據群,包括了全球溫度記錄來監測氣候系統,還有一些統計軟件包及氣候模型。 全球暖化 http://www.cru.uea.ac.u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12 bytes (103 words) - 00:14, 17 November 2024
  • 河谷系统的形式、分布和所隐含的演变对我们了解有关火星表面液态水及气候的变迁史极为重要。一些研究者认为,谷系的特性要求古代火星上必须存在活跃的水循环,虽然这一观点仍有争议。反对意见主要来自火星古气候模型重现的结果,该模型表明火星上从未有过足够高的气温气压来维持表面的液态水。...
    18 KB (2,713 words) - 21:26, 26 January 2023
  •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 (category 氣候變遷與環境)
    氣候模型模擬的結果一致預測AMOC將會在21世紀進一步減弱,而將影響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和英國等一向受惠於北大西洋暖流而有較高的平均氣溫,並加速北美洲沿大西洋地區的海平面上升,並將北大西洋的初級生產能力降低。 當AMOC嚴重減弱之後,有可能導致環流徹底崩潰,且不易逆轉,而成為氣候...
    115 KB (13,404 words) - 21:54, 24 November 2024
  • 海洋。但是現在難以建立一個令人相信的火星全球氣候模型足以證明火星表面溫度曾經在冰點以上,雖然這可能只是反映了在這種規模的模型下,其校準精確度的困難。 火星的大氣溫度和環流每年都在變化(符合任何有大氣層行星的預期)。火星缺少海洋,而海洋在地球上是造成年間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來源。火星全球探勘者號上的火星軌道攝影機(Mars...
    56 KB (6,278 words) - 10:25, 18 August 2023
  • 全球寒化 (category 气候变化)
    混入大西洋或許可以證明這個觀點。但大多人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記載中表示,「然而,即使在溫鹽環流(THC)發生的氣候模型下,歐洲地區的氣溫仍然是在上升的。舉例來說,在所有的全球氣候模型中,輻射效應(辐射强迫)的影響都在增加,而輻射效應正是歐洲西北部氣溫向上升...
    7 KB (905 words) - 06:32, 5 March 2023
  • 模型都顯示未來降雨率會增加。海平面上升將會提升風暴潮的強度。由於熱帶氣旋發生變化,極端波濤將會增加,而進一步加劇風暴潮對沿海社區的危害。 由於全球變暖,洪水、風暴潮和陸地洪水(河流造成)的複合效應預計將因此增加。 目前對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熱帶氣旋的整體頻率尚未產生共識。大多數氣候模型...
    57 KB (6,047 words) - 09:21, 25 November 2024
  • 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SDM)又称环境生态位模型(environmental niche model, ENM)、生境适宜度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 HSM)、潜在生境分布模型(potential habitat distribution...
    2 KB (224 words) - 16:25, 9 January 2025
  • 上升3°C,同样地,来自挪威气象研究学院(NILU)的学者安德烈亚斯·托尔(Andreas Stohl)在《国家地理学会》上发表的文章称:“早期的气候模型表明,如果变暖持续,那么,到2040年,北极的夏季海冰(Sea ice)将完全消失。” Law, Kathy S. and Andreas Stohl...
    2 KB (270 words) - 02:05, 29 April 2022
  • 氣候模型來更新。 國家氣候預測為一國未來為多變的氣候變化做描述,會使用多種排放情景,列出不同的全球緩解措施對變量的影響,包括溫度、降水和日照時數。氣候科學家強烈建議採取多種排放情景,以確定所做的決定在不同變化情況中均能穩健表達。國家氣候預測構成國家氣候變化調適和氣候...
    52 KB (5,812 words) - 18:59, 8 August 2024
  • CAT除了量化評估,也運用MAGICC氣候模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來確認21世紀末溫度可能升高的範圍。另對航空及海運做「行業分析」。CAT發布的「2100年全球升溫預報」則以溫度計形式呈現。 CAT在COP26氣候會議結束前發表報告,認為當前淨零排放目標與實際行動頗有...
    11 KB (995 words) - 20:30, 9 February 2024
  • IPCC第一次評估報告 (category 氣候變遷評估與歸因)
    的情景下,全球平均氣溫於21世紀每十年將上升約0.3°C。他們判斷於過去100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已上升0.3至0.6°C,與氣候模型的預測大致相同,但也與自然氣候變率的幅度相同。人類難以於十年或稍長的時間內能明確檢測出溫室效應的增強效果。 IPCC於1992年提出的補充報告是根據1992年巴...
    7 KB (1,087 words) - 15:59, 23 November 2024
  • Experiment(英國廣播公司氣候變化實驗)是一項目由英國牛津大學主導,英國氣象局、英國廣播公司、英國空中大學和英國瑞丁大學合辦的BOINC計劃。這計劃在2006年2月正式展開,是Climateprediction.net項目中的瞬變氣候模型。瞬變氣候模型包括了真實海洋的模擬,讓實驗能更準確地研究氣候的變化。 瞬變氣候模型(Transient...
    3 KB (329 words) - 04:37, 5 February 2021
  • °F)。地球表面可分为气候大致相似的若干纬度带,从赤道到两极依次是热带、亚热带、温带和極地气候。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异同可以划定不同的气候类型。常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将全球气候分为五大类:A类熱帶氣候,B类干旱气候,C类温带气候,D类冷温带气候,E类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每个大类被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类。 纬度并非决定气候...
    187 KB (18,110 words) - 10:54, 30 June 2025
  • IPCC第二次評估報告 (category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6°C,此估計自1990年發佈IPCC第一次評估報告以來並無顯著變化)以及所有證據顯示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有明顯的影響(自第一次評估報告發表以來,由於增添包括有氣膠、耦合模型及採用氣候模型方面的研究,在區分自然和人為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方面取得相當大的進展)。預期氣候仍會持續變化(模擬的真實性增加而置信度有所提升,重要的不確定性仍存在...
    32 KB (3,724 words) - 09:10, 9 December 2023
  • 氣候學(英语:palaeoclimatology;美国英语:Paleoclimatology),是研究地球歷史(Earth Time)各時期气候與建立預測模型的一門學科,屬於地球科學中的地質學領域。古氣候的變遷記錄呈現於地層、樹木年輪、冰芯(英语:Ice core)、鐘乳石和珊瑚等代用指標(pro...
    5 KB (468 words) - 06:02, 21 Nov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