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頭名:Minotaurasaurus,意為「米諾陶蜥蜴」,或譯牛頭、米諾陶)是一科恐龍,化石是一個近乎完整的頭骨,出土於蒙古的德加多克塔組(英语:Djadochta Formation),年代為晚白堊世坎潘階(約7500萬至7000萬年前)。 2003年私人化石收藏家拉瑪錢德蘭(英语:V...
    7 KB (844 words) - 04:18, 2 May 2023
  • (學名:Gargoyleosaurus)又名承霤口,是已發現較完整化石的亞目恐龍中,生存年代最早的物種。牠的顱骨長約29厘米,身體全長估計有3-4米,牠的體重估計約有1噸。正模標本是在美國懷俄明州奧爾巴尼縣的莫里遜組中被發現,地質年代屬於侏羅紀晚期(啟莫里階至提通階)。第二早期的...
    4 KB (480 words) - 14:13, 4 March 2024
  • (學名:Peloroplites)是種結節科恐龍,化石發現於美國猶他州艾麥里縣,年代屬於白堊紀早期。重的身長約5到5.5公尺,與同時代的蜥結相當,是已知最大型的結節科恐龍之一。 重的正模標本(編號CEUM 26331)是一個部分顱骨,發現於猶他州的雪松山組的Mussentuch...
    4 KB (513 words) - 02:14, 7 March 2022
  • (北美洲西部懷俄明州、堪薩斯州) 林木 Silvisaurus (北美洲西部堪薩斯州) 頂盾 Stegopelta (北美洲西部懷俄明州) 厚 Struthiosaurus (中南歐) 牛頭 Tatankacephalus (北美洲西部蒙大拿州) 德克薩斯 Texasetes (北美洲西部德州) 浙江 Zhejiangosaurus...
    10 KB (724 words) - 19:25, 3 June 2024
  • 邁摩爾名:Mymoorapelta)意為「邁摩爾的盾」,是以發現牠的化石的採石場為名。邁摩爾是種類恐龍,化石發現於科羅拉多州西部的莫里遜組,年代為晚侏儸紀啟莫里階到提通階。化石包含一個關節脫落的部份顱骨、三個不同部位的骨骸、以及其他顱後身體部位。莫里遜組的邁摩爾化石,發現於第4到第5地層帶。...
    3 KB (377 words) - 14:33, 6 March 2022
  • 史色 Ahshislepelta †克氏盾 Crichtonpelta †缙云 Jinyunpelta † Minotaurasaurus †绘 Pinacosaurus †美 Saichania †山西 Shanxia †多智 Tarchia †天鎮...
    11 KB (1,108 words) - 20:23, 3 June 2024
  • 名:Ankylosaurus,意為「僵硬的蜥蜴」)是科恐龍的一個,當中只有一種,為大腹(A. magniventris)。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全骨板覆蓋的身驅及巨型的尾部棒槌,也是科內最大型的物種,不過牠們的體重只有2噸到4噸,非常輕量級,身高也比同體長的恐龍低很多,方便中心...
    15 KB (2,148 words) - 09:35, 4 October 2023
  • 多智的体型估计主要基于巨型倍,其正模标本是已知的最大的类个体之一。这将使多智成为已知最长的亚洲类,身长估计为8米(26英尺)。令人困惑的是,经常提及的颅骨尺寸即40厘米(16英寸)长、45厘米(18英寸)宽则基于标本PIN 3142/250――一个小得多的个体。凯氏多智...
    15 KB (1,901 words) - 00:20, 10 March 2024
  • 名:Panoplosaurus)是類結節科的一恐龍,化石出土於加拿大亞伯達省晚白堊世(坎潘期中期,約7600萬至7500萬年前)的恐龍公園層。最初於1917年首次發現,1919年由勞倫斯·賴博根據其大規模的裝甲而命名,名意為「全副武裝的蜥蜴」。過去某些歸入埃德蒙頓...
    7 KB (1,030 words) - 09:50, 8 January 2024
  • 名:Akainacephalus)是一植食性的科恐龍,來自美國猶他州南部的凱帕羅維茲組(英语:Kaiparowits Formation),年代為晚白堊世坎潘階(約7597萬年前)。模式種兼唯一種是約氏釘(Akainacephalus johnsoni),已知化石是拉臘米迪亞南...
    8 KB (1,214 words) - 08:19, 27 May 2023
  • 齊亞名:Ziapelta,意為「齊亞(英语:Zia people (New Mexico))的裝甲」)是科的一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拉臘米迪亞南部。化石是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坎潘階科特蘭組(英语:Kirtland Formation)發現,並於2014年由類專長的古生物學家維多莉亞·阿布爾(英语:Victoria...
    9 KB (1,242 words) - 09:00, 30 April 2023
  • 名:Dyoplosaurus,意為「雙倍裝甲的蜥蜴」)是一科恐龍,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晚白堊世(坎潘階中期,約7650萬至7500萬年前)的恐龍公園層。與同地層的刺、無齒近緣,亦曾一度被認為是包頭的異名。 1919年李維·斯騰伯格(Levi Sternberg)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紅鹿河(英语:Red...
    13 KB (1,469 words) - 01:52, 29 July 2023
  • 蛇髮女名:Gorgosaurus,發音:/ˌɡɔːrɡəˈsɔːrəs/ GOR-gə-SOR-əs,意為「可怕的蜥蜴」,或譯魔、魔鬼、戈爾岡、戈魯貢),是獸腳亞目暴科恐龍的一,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西部,約7650萬至7500萬年前。化石已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發現,可能還有美國蒙大拿州。...
    41 KB (4,872 words) - 04:49, 14 May 2024
  • 史色(學名:Ahshislepelta)是下目科恐龍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 正模標本(編號SMP VP-1930)是一個關節相連、不完整的身體骨骼,是個成年個體,包含:肩帶、部分左前肢、脊椎、皮內成骨。這些化石是在2005年到2009年發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聖胡安盆地,屬於Kirtland組的Hunter...
    2 KB (230 words) - 13:49, 16 November 2021
  • (學名:Acanthopholis)是亞目結節科下的一種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的英格蘭,約1億年前,相當於森諾曼階。棘的鱗甲由橢圓形片組成,水平地排列於皮膚上,在頸部、肩膀有尖刺延伸出,沿者脊椎排列。牠們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牠的大小估計約為3到5.5公尺長,體重接近380公斤。...
    5 KB (785 words) - 07:43, 30 April 2023
  • 多刺亞科(學名:Polacanthinae),生存於侏儸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多年來,其分類仍有爭議,根據不同的研究人員,多刺亞科被歸類於結節科或科,或是獨立建立為多刺科(Polacanthidae)。 多刺亞科的化石發現於北美洲與歐洲,較常出現在北美洲。第一個發現的多刺...
    8 KB (1,197 words) - 06:39, 27 November 2021
  • 埃德蒙頓屬於缺乏尾槌的結節科,並是其中較為衍化、生存年代較晚期的物種之一,可能與同時期的胄近緣。 同時代共享棲地的恐龍包含:科的刺、倍;鴨嘴科的鉤鼻、冠、副櫛、櫛、亞冠、埃德蒙頓;角科的尖角、開角;大型獸腳類有懼、蛇髮女、亞伯達。...
    29 KB (4,211 words) - 06:47, 2 May 2023
  • 名:Saichania,意為「美麗的」)是一植食性的科恐龍,來自晚白堊世的蒙古和中國。 首具化石於1970年代發現於蒙古。1977年命名了模式種胡山美(Saichania chulsanensis)。對於該的敘述主要來自有限的化石材料;尤其是身體後部所知甚少。 美...
    13 KB (1,820 words) - 05:23, 2 March 2024
  • 古蜴(學名Palaeoscincus)又名古伊犁,意為「古代的石龍子」,是亞目恐龍的一,狀態為疑名。化石只有牙齒,發現於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組,地質年代為上白堊紀坎帕階中期。就像其他由約瑟夫·萊迪(Joseph Leidy)所命名的,例如恐齒、強及糙齒,古蜴...
    6 KB (723 words) - 11:41, 18 October 2021
  • 名:Scolosaurus,意為「尖樁蜥蜴」)是科的一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拉臘米迪亞,化石在加拿大亞伯達省坎潘階中期(約7400萬年前)的恐龍公園組下部層位和老人組(英语:Oldman Formation)上部層位都有發現過。屬下包含兩個物種:模式種庫氏刺(Scolosaurus...
    24 KB (3,120 words) - 04:52, 18 October 2023
  • 名:Struthiosaurus,由拉丁語struthio「鴕鳥」及希臘語sauros「蜥蜴」組成,意為「鴕鳥的蜥蜴」;或譯為鴕鳥或厚)是類結節科恐龍中已知體型最小、最原始的類群之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桑托階至馬斯垂克階)的歐洲群島,相當於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法國等...
    15 KB (1,720 words) - 08:39, 1 May 2023
  • 科恐龍的真正繁盛时期是白垩纪晚期。著名的科包括:、包頭、以及繪。 多刺亞科是在1911年建立,當時是獨自的科,以包含無法歸類於科、結節科的類恐龍。最近許多親緣分支分類法定義,認為多刺亞科與科有緊密親緣關係,所以多刺亞科被分類於...
    9 KB (1,328 words) - 22:51, 3 May 2024
  • 天鎮名:Tianzhenosaurus)是科的一,化石發現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的趙家溝村,該地屬於灰泉堡組(Huiquanpu Formation),年代為白堊紀晚期。 天鎮只有一個種,楊氏天鎮(T. youngi),化石包含一個完整的顱骨與身體骨骼。天鎮是種體型中等的類,頭顱骨長度約為...
    2 KB (187 words) - 02:53, 18 April 2023
  • 覆尾名:Stegouros,意為「有屋頂的尾巴」,或譯劍尾)是種類恐龍,化石發現於智利南部上白堊紀的多羅諦層(英语:Dorotea Formation)。模式種兼唯一種伊倫蓋森覆尾(Stegouros elengassen)於2021年12月1日發表,對其了解來自於一具部分關節連接、...
    8 KB (788 words) - 08:36, 1 May 2023
  • 丹佛名:Denversaurus)是結節科的一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晚期的北美洲西部。過去一度被一些研究人員視為埃德蒙頓的次異名,但現今的研究指出牠是獨立的。 1922年,任職於科羅拉多自然史博物館(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英语:Denver Museum of Nature...
    7 KB (1,125 words) - 07:31, 2 May 2023
  • 似花君名:Paranthodon,意為「近似花君的」)是種生存於中白堊紀南非的恐龍。似花君被分類於劍亞目。模式種是非洲似花君(P. africanus),化石是一個部份顱骨,最初在1912年被敘述為古蜴的一種,非洲古蜴(Palaeoscincus africanus),在1929年被重新敘述為非洲似花君龍。...
    2 KB (130 words) - 11:22, 22 July 2021
  • 劍節(學名:Stegosaurides)是科(或可能是劍下目)的一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的亞洲。劍節的化石發現於中國甘肅省黑山附近的新民堡群,化石包括破碎脊椎。名意為「劍的外形」,有時被誤拼為Stegosauroides。 模式種是凹劍節(S. excavatus),是由布林(Birger...
    1 KB (136 words) - 08:10, 31 May 2021
  • 頂盾名:Stegopelta)意為「如屋頂般的盾」,是亞目是一。化石包含一個部份骨骸,發現於懷俄明州弗里蒙特郡的Frontier組,年代為白堊紀的晚阿爾比階到早森諾曼階。 在1905年,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敘述了一個類骨骸(編號FMNH...
    5 KB (640 words) - 12:19, 7 September 2022
  • 南极名:Antarctopelta,发音:/ænˌtɑːrktoʊˈpɛltə/ ann-TARK-toh-PEL-tə,意为“南极盾”)是类恐龙的一个,生存于晚白垩世的南极,仅含一个已知物种奥氏南极(A. oliveroi)。它是种身长不超过4米(13英尺)的中型...
    16 KB (1,807 words) - 09:19, 17 June 2023
  • 馬里(學名:Maleevus)是亚目的一恐龍。馬里身長估計約6米,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土侖階,距今約9000萬年前。 馬里的模式種是鋸牙馬里(M. disparoserratus),牠的化石只有左右上頜骨、及部份顱骨,是在1952年由蘇聯古生物學家葉甫根尼·馬列夫(Evgeny...
    2 KB (273 words) - 10:48, 9 March 2022
  • 名:Zaraapelta)是蒙古晚白垩世植食性科装甲类恐龙已灭绝的一个,模式种游牧猬(Zaraapelta nomadis)由阿尔博尔等人于2014年命名和描述。猬所知于西戈约特组发现的单个颅骨,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与多智关系最近。 2000年,菲力·柯里(英语:Philip...
    5 KB (891 words) - 06:02, 10 March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