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无知》(英語:Innocence of Muslims),又譯《天真穆斯林》,曾名为《沙漠战士》或《本拉登的无知》,是2012年出品的一部关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其人其事的反伊斯兰教电影,由美国籍埃及科普特基督教导演萨姆·巴奇莱(Sam Bacile)制作并导演。该影片在预告片被翻译成...
19 KB (1,667 words) - 02:12, 29 April 2025
班加西事件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小工具的页面)
事件發生初期,多數美國高級官員及媒體皆對外宣稱班加西事件僅是一起因不滿反穆斯林影片《穆斯林的無知》而發生的偶發性示威事件。後續調查則認為該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早有預謀的。不過被捕的嫌犯阿哈穆德·阿布·卡塔拉曾表示該次襲擊部分原因確實是為了報復《穆斯林的無知》一片。 2011年時,諸如阿布德利哈基姆·貝勒哈吉(英语:Abdelhakim...
167 KB (18,723 words) - 08:18, 9 June 2025
對於穆罕默德的批評自从公元7世纪就已经存在。穆罕默德因传播一神教被当时非穆斯林的阿拉伯人所批评。在中世纪欧洲和非穆斯林的论战中,他经常被基督教世界看作被鬼附的异教徒。在现代,穆罕默德声称自己是先知的诚实性、他占有奴隶、他的道德品行以及他的多配偶制婚姻都广遭批评。...
8 KB (1,000 words) - 15:01, 6 June 2025
對穆斯林的迫害是指對任何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和(或)具有穆斯林身份的人,進行宗教、政治迫害之事件。本條目列出了整個伊斯蘭歷史中,穆斯林人口被非穆斯林群體所迫害之事件,這段歷史與中世紀和現代歷史相吻合。在早期的伊斯蘭教發源地麥加,這些信奉伊斯蘭教的新穆斯林經常受到異教麥加人(通常被稱為穆什里金:無神論...
265 KB (25,409 words) - 02:38, 23 May 2025
Quran) 对于穆罕默德的批评 伊斯蘭教派 伊斯兰教与暴力(英语:Islam and violence) 伊斯兰教与亵渎 亵渎古兰经 Fitna (电影)(英语:Fitna (film)),荷蘭極右政黨黨魁基爾特·威爾德斯主導的批判伊斯蘭教的短片 言論自由 伊斯蘭女性主義 《穆斯林的无知》 《伊斯兰教:西方需要知道什么(英语:Islam:...
7 KB (737 words) - 18:31, 13 April 2024
伊斯兰教与亵渎 (category 含有哈佛参考文献格式系列模板链接指向错误的页面)
Trailer)。9月,两段影片的阿拉伯语配音版本也被上传,且在後期製作过程中另外加入了一些反伊斯兰教内容,惟演员事先对此并不知情。 《穆斯林的无知》迅速在各地引发了抗议活动,首次抗议于9月11日出现在埃及,随后蔓延至阿拉伯、其他穆斯林国家以及部分西方国家,累计造成数百人受伤及超过50人死亡。伊斯兰国家纷纷向影片相关人员下达追杀令,巴...
129 KB (11,966 words) - 16:40, 18 April 2025
倪可汉 (category 含有馬來語的條目)
穆斯林的无知》后,倪可汉在推特上写道:“凯里要穆斯林示威抗议巴西利(Sam Bacile),那是为了伊斯兰教或他的政治利益?穆斯林是否为此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该言论一出引起了贬低穆斯林的争议。时任霹雳州务大臣赞比里指出,倪可汉抨击其他宗教的言论,不但是不尊重其他宗教信仰者的...
16 KB (667 words) - 15:33, 16 March 2025
克·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最初在事发数周后谴责YouTube视频《穆斯林的无知》时撒了谎的个人看法。影片引发全球穆斯林的抗议,奥巴马等人于是公开宣称班加西袭击是示威导致的。默多克注意到,影片描绘的反而是“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的精英圣战分子”发动袭击。 該片於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入圍了最佳混音獎(...
30 KB (3,054 words) - 09:08, 25 November 2024
聖訓 (category 含有阿拉伯語的條目)
穆斯林傳教士和學者宣教立論的依據,受到穆斯林的高度尊崇。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6世紀下半葉的麥加出生。據指穆罕默德在40歲的時候在麥加附近的一個山洞裡接收到安拉的啟示,他確信這些啟示是真實,這些降示的內容就是伊斯蘭教的宗教聖典《古蘭經》。這使穆罕默德成為先知,他根據所獲的...
71 KB (10,687 words) - 06:47, 29 April 2025
日德蘭郵報穆罕默德漫畫事件 (category 自2014年3月需要校對的頁面)
的12幅漫画引起的系列新聞及政治事件。這些漫畫最初於2005年9月30日在丹麦銷量最大的日報《日德蘭郵報》上刊出,引發伊斯兰世界的強烈不滿。在伊斯蘭世界,刊登穆罕默德的圖像被認為是褻瀆的行為。因此,《日德蘭郵報》刊登的12副描繪穆罕默德的漫畫,导致穆斯林民众的抗议,也招致部分極端主義分子的恐怖威脅。...
22 KB (2,616 words) - 02:38, 19 June 2025
薩繆爾·帕蒂謀殺案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小工具的页面)
的课堂上向他的学生们展示了一幅帶有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畫像的查理周刊漫画。不過,帕蒂事先建议讓穆斯林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或暫時离开教室。不過對於穆斯林来说,由於伊斯蘭教嚴禁偶像崇拜,任何对其先知穆罕默德的描繪都屬於嚴重的冒犯行為。一名穆斯林学生家長聽說自己的...
48 KB (4,865 words) - 23:49, 23 November 2023
蒙昧时代 (category 含有阿拉伯語的條目)
當一個人在先知時代擁抱了伊斯蘭之後,他當下立即與蒙昧時代(脫離真主引導的無知狀態)斷絕關係。當他踏入伊斯蘭的圈子之後,他就展開了新的人生,使自己與過去世俗法律的無知完全脫離關係。他將會輕視他以往充滿不信任與恐懼的無知生活,覺得這些東西不僅不純潔而且是伊斯蘭教無法容忍的。有了這種感覺,他會朝向伊斯蘭尋求新的...
4 KB (571 words) - 19:42, 4 March 2022
查理週刊總部槍擊案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小工具的页面)
的漫畫,以「慶祝」突尼斯的復興運動黨大選勝利。雜誌社宣佈將發行這份特刊後,於當天凌晨遭到燃燒彈襲擊,網站也被黑客入侵。2012年9月19日,該周刊再次刊載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甚至還畫出了穆罕默德的裸體形象,回應伊斯蘭國家因反對美國電影《穆斯林的無知》而爆發的...
113 KB (9,470 words) - 14:42, 22 June 2025
伊斯兰恐惧症 (category 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
穆斯林的偏见、反对、仇恨以及非理性的恐懼等負面心態。 在1997年,英國拉尼米德信託將「伊斯蘭恐懼症」定義為:「對伊斯蘭教的恐懼或仇恨,因此對所有的穆斯林恐懼和厭惡」,說明它也指藉由將他們從全國的經濟、社會和公共生活中排除來歧視穆斯林。這一概念也包括認為伊斯蘭教與其他文化沒有共同的...
13 KB (1,395 words) - 18:03, 16 August 2024
中国伊斯兰恐惧症是指在中国对伊斯兰教和/或穆斯林表达焦虑、恐惧、敌意和排斥的一系列话语、行为和结构。一般来说,仇视伊斯兰教可以通过劳动力中的歧视、媒体的负面报道和对穆斯林的暴力来表现。 钱景源等人认为,汉族人和穆斯林之间的历史冲突,如同治回乱,已经被一些汉族人用来合法化和助长当代中国的反穆斯林...
16 KB (1,414 words) - 15:54, 16 August 2024
南方公園 (category 含有未知参数的引用的页面)
的配音演員艾薩克·海耶斯退出了該劇劇組。 第14季的劇集 200 和 201 的製作曾因為譏諷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而惹上麻煩。在一個以紐約設立的激進組織穆斯林革命的網站上,出現了一篇恐嚇《南方公園》創建人帕克和斯通的文章。內容寫道「如果這兩個人播出這集動畫,他們的...
81 KB (7,789 words) - 10:33, 15 April 2025
伊斯兰国 (category 含有访问日期但无网址的引用的页面)
Levant,简称ISIL),是一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萨拉菲聖戰主義组织以及未被世界广泛认可的政治實體,奉行极端保守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瓦哈比派,屬遜尼宗的一脈。组织领袖巴格達迪自封为哈里发,定國號为「伊斯兰国」,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非洲东部、中部、北部、黑海东部、南部、西部,中亚...
165 KB (12,917 words) - 19:25, 1 July 2025
柯蒂斯展演中心槍擊案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小工具的页面)
Initiative)所主辦的一項活動。該組織是一個極端反伊斯蘭團體。他們舉辦了「第一屆穆罕默德藝術競賽展」(First Annual Muhammad Art Exhibit and Contest),從350件描繪穆罕默德的動漫作品中選出首獎,並頒贈1萬美元;得主是一位前穆斯林,現為穆斯林批評者的漫畫家Bosch...
21 KB (1,661 words) - 21:33, 15 May 2022
查理周刊 (category 含有法語的條目)
Hebdo,法語發音:[ʃaʁli ɛbdo],其中「Hebdo」是法語「Hebdomadaire」的略稱,意為週刊),是法國一本政治諷刺雜誌,由弗朗索瓦·卡萬納創辦。 前身為於1960年創辦的《切腹》(法語:Hara-Kiri)雜誌,其名稱來自於日文“切腹”(腹切り/はらきり)一词。1969年...
11 KB (981 words) - 16:04, 4 May 2025
穆罕默德 (戏剧) (category 含有法語的條目)
的五幕悲剧。1741年4月25日于里尔首映。该戏剧基于默罕默德谋杀批评者的生平,探讨了宗教狂热和为实现自身目的对他人的操纵。伏尔泰称此剧是为了“反对虚假野蛮教派的创始人”。 公元629年围困麦加期间,默罕默德为了得到一位漂亮的女性俘虏帕米拉,利用宗教狂热操纵帕米拉的...
3 KB (298 words) - 14:33, 13 June 2019
丹麥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爆炸案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小工具的页面)
UTC+5)12:10左右,恐怖分子在丹麥駐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大使館(英语:List of diplomatic missions of Denmark)停車場旁邊發動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至少8人死亡,24多人受傷。爆炸產生的威力使現場留下一個大坑,多輛汽車被炸毀,還波及到附近建筑受損。事...
3 KB (241 words) - 20:37, 31 October 2024
伊本·伊斯哈格 (category 穆斯林史學家)
إسحاق,意為「伊斯哈格之子」)(卒於767或761年)是阿拉伯的穆斯林史學家。他搜集了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口述紀錄,這些紀錄是穆罕默德早期傳記的基礎。這種傳記通常稱作「真主使者的生平」(Sirah Rasul Allah)。 根據紀尤姆(Guillaume (pp. xiii-xiv))的...
5 KB (758 words) - 10:48, 22 January 2024
马丁广场 (category 带有使用来自于Wikidata的KML的条目)
的一块。2011年10月23日警方驱除了部分示威者。此后当局屡次进行清场,而示威者又回来“占领”广场,直到2013年7月最终将营帐清除。 2012年9月,300名穆斯林在广场上聚集,抗议电影《穆斯林的无知》,警方和示威者发生冲突。 2014年12月15日,马丁广场菲利浦街轉角上的...
28 KB (3,225 words) - 06:36, 28 May 2025
我是查理 (category 自2015年1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
li]),是一個聲援言論自由、人民合法持枪與反恐的活動,主要是在紀念查理周刊總部槍擊案。2015年1月7日,法國巴黎的左派雜誌《查理周刊》遭到穆斯林激進份子恐怖襲擊,還有後續襲擊,导致17人死亡(加上3名兇手,共20人死亡),全世界網友自發性發起「我是查理」串聯活動,此活動一方面是追悼罹難者,另一方面是表達捍衛言論自由的...
12 KB (1,051 words) - 16:01, 23 October 2021
遜尼派的四個主要教法學派都認同一個人非因無知(如父親是偽信者,致子女從小缺乏伊斯蘭教育)或受脅迫(如因生命安全考量而觸犯禁令)而叛教是一種罪。他們也把嚴重叛教(如上述行為)與輕微叛教(如表示自己不虔誠)區分。根據瓦埃勒·哈拉格(Wael Hallaq)的說法,關於叛教的律法不是從《古蘭經》而來。...
37 KB (4,143 words) - 05:09, 15 July 2024
伊本·希夏姆 (category 穆斯林史學家)
ibn Ya'far)的後代。 《先知的傳記》(As-Sirah an-Nabawiyyah) 此外他也著有南阿拉伯的歷史:《當代帝王之書》(Kitab al-Tijan li ma'rifati muluk al-zaman) 穆斯林史學家 穆斯林學者列表 Mustafa al-Suqa...
2 KB (199 words) - 18:54, 24 October 2022
約翰·史蒂文斯 (category 自2020年1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
动作用。2012年1月23日,被任命为驻利比亚大使。 2012年9月11日晚,为抗议美国电影人拍摄的一部“侮辱”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电影——《穆斯林的無知》,數十名利比亚示威者及武裝份子冲进班加西的美国大使馆内向多处建筑和车辆開火,史蒂文森与另外3名使馆工作人员肖恩·史密斯(Sean Smith)、蒂龍·伍茲(Tyrone...
16 KB (1,331 words) - 10:28, 11 March 2025
新浪. 2021-06-25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坦克蛋糕」直播後消失的李佳琦:因無知而觸犯政治禁區的悖論. 昌西. 端傳媒. 2022-06-09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繁体中文). ...
345 KB (35,886 words) - 08:23, 1 July 2025
生命树 (圣经) (category 自2009年3月缺少可靠来源的条目)
Life)是《圣经》中记载的一棵树,在《希伯来圣经》的第一部书《创世记》的记载中出现在伊甸园,每個月會結一次果,吃其果实能使人維持永不朽坏的生命。 《创世纪》记载狡猾的古蛇(即魔鬼、恶龙)诱骗无知的夏娃吃分辨善惡树的果子,说她将会变得如神能知道善惡,而且“不一定会死”。在吃了分辨善恶树的...
8 KB (631 words) - 00:18, 9 January 2025
退步左派 (category 含有未命名参数的引用的页面)
得多。我曾目睹了我们的意识形态获得了接纳,我们被广播节目当做穆斯林时事评论员所承认。我也曾目睹了当我们被‘好心的(特指经常办坏事的那类)’自由派和被意识形态所驱动的左派无知地迎合时,我们伊斯兰主义者是如何嘲笑他们的幼稚(naïveté)的。” Nawaz1, Maajid. Radical: My...
35 KB (3,883 words) - 10:19, 28 June 2025
反美 (category 含有缺少标题的引用的页面)
的親美独裁政权,例如埃及、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约旦。这与美国支持民主自由的价值背道而馳。2012年9月11日,批評伊斯兰教的电影《穆斯林的无知》播出後,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到来自原利比亚反对派的武装团伙袭击,美国大使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及其他三名使馆人员死亡。这是美国外交机构近三十年来遭到的最严重的破坏。...
190 KB (22,084 words) - 17:22, 9 Febr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