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现代标准漢語發音差異列表是展示出普通話與中華民國國語的讀音差異。 1992年,李青梅比較1981年版《重修國語辭典》以及1990年版《新華字典》常用3500字發現,發現注音不同的或不完全相同的有789個。 2002年10月,李祥用電腦輔助比較《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7月第1版)和臺灣...
14 KB (639 words) - 03:56, 16 January 2025
汉语词汇和汉字也被一些受中华治世势力范围影响的周边国家借为使用,並形成漢字文化圈。现今漢語圈的主要通用语是現代標準漢語,其以北京官話为基础。在许多语境中,所谓“汉语”实际上指现代标准汉语。 漢語有多種方言变体,如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等,上述所有汉语方言基本都有声调。对于汉语...
79 KB (10,626 words) - 08:25, 21 May 2025
中華民國國語,逕稱國語,是以北平官話為標準音的漢語,屬於現代標準漢語的變體,為中華民國事實的官方語言,亦是現今臺灣各族群間的通用語。 1913年,讀音統一會議定老國音,標音用注音符號。1932年後,以中華民國教育部出版之《國音常用字彙》為標準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5年制定的普通話標準有一些差異。1945年臺灣...
49 KB (5,612 words) - 05:05, 15 May 2025
臺灣話(白話字:Tâi-oân-ōe;臺羅:Tâi-uân-uē),又稱為臺灣台語或臺灣閩南語(Tâi-uân Bân-lâm-gí),通稱臺語(Tâi-gí / Tâi-gú / Tâi-gír),是通行於臺灣及澎湖群島的語言,也是閩南裔臺灣人的母語,現列為中華民國國家語言之一。其為漢語...
97 KB (9,486 words) - 15:14, 13 May 2025
參照國語條目 方南強,《大家來說臺灣母語》,臺北,時報 兩岸語文比較. [201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海峽兩岸字音存在百分之十三的差異. [2016-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史前時期的臺灣建築 (PDF). [2017-03-29]...
219 KB (24,435 words) - 13:15, 13 May 2025
客家话 (category 广西汉语变体)
汉语的一级方言,與官話、粤语、吳语、闽语、晉语、湘语、贛语同級別。 若視漢語為語族,視客家话為獨立語言的話,則客家话下有數支客家话的方言。 無論如何劃分,客家话的地位都與官話、粤语、吳语、闽语、晉语、湘语、贛语等相同,或同為獨立語言,或同為漢語下的一級方言。客家话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79 KB (9,659 words) - 05:05, 13 May 2025
闽语 (category 台灣語言)
民系)都迅速轉以粵語廣州話作為交流語以至日常生活的第一以至第二語言。而以閩南人為大多數的地區(如新加坡以及台灣等地)亦推廣標準漢語,現代標準漢語亦是多數華人的通用語,很多閩民系的後代的標準漢語比閩語更好,而香港的廣州話以外各方言已經變得很式微,但在歷屆的人口普查中,福建話的人口在華語中只比廣州話低...
52 KB (7,226 words) - 19:24, 30 April 2025
廈門話 (section 厦门地區的閩南語之韻母差異)
ue˨˨/),舊稱廈語,又稱廈門閩南語,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閩南語的一种方言,屬於閩南語的泉漳片,通行於福建省廈門市的廈門島西南部老市區。 厦门话在近代被作為閩南地區的代表方言,尤其在新加坡也颇具影响力。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的許多廣播或電視節目,其闽南语播音皆采用厦门话进行放送。而廈門話與臺灣話優勢腔差異主要在詞彙方面,多數情境可以理解無礙。...
19 KB (2,106 words) - 11:21, 16 March 2025
漢語語族的一門聲調語言,主要通行於江西中北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是該些地區事實上的公用語。使用贛語的人口大約在4,800萬,約佔中國人口的4%左右。 贛語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贛語是它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
151 KB (22,240 words) - 16:33, 19 April 2025
注音是採用符號或記號來標注文字的發音方式及語調,亦可稱為音標、標音符號或注音符號。標音符號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標音符號如國際音標、漢語拼音、通用拼音,這一類通常稱為拼音;另一類注音符號是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於1918年11月23日所公佈,目前盛行於臺灣,名為「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
39 KB (5,672 words) - 10:59, 6 January 2025
漢語的地位,而粵語是香港和澳門的官方語言,中文在海外現在常常指普通話和粵語。各地漢語可能發生無法用言語互相溝通的情況,但中國文字(漢字)是不受語音影響(汉语的书面语高度统一,各地通用),故兩千年來即使雙方語言不同但仍可以文字溝通無需翻譯,甚至越南、日本、韓國不通漢語的人也可以通過筆談來交流。...
199 KB (27,614 words) - 22:23, 18 May 2025
金門通行閩南語金門話,屬泉漳片中的同安話,接近臺灣話偏泉腔的鹿港腔。與臺灣話優勢腔(以高雄腔為代表)在一般對話中無礙,但口音、讀音、聲調有細微不同。 金門話和臺灣話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字彙。臺灣島及澎湖群島因受日本統治的影響加入了日語或日本式發音的詞彙,如臺灣話稱摩托車為「ōtobai」(オートバイ,出...
86 KB (9,551 words) - 14:32, 14 May 2025
福州市 (category 台湾海峡西岸城市)
福州最主要的方言为闽语闽东片侯官小片(俗称平话,以福州话为代表),近现代也称为福州语,它是福州族群与福州疍民的母语,属汉语闽语支,约成型于唐末五代闽国时期,保留了许多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古闽越族语言的语音和词汇,和普通话差异极大,无法互通。福州话共有15个声母、47個韻母,7個聲調,韻尾僅存3個...
227 KB (26,265 words) - 10:56, 21 May 2025
温州市 (category 含有漢語拼音的條目)
温州市(温州话发音:Iu ciou[ʔy33-11 tɕiɤu33-32],浙南闽语发音:Un-chi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為浙江省著名僑鄉,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为沿海港口城市,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開放城市,20...
102 KB (12,377 words) - 16:51, 6 May 2025
南管 (category 台灣音樂風格)
弦鼓是三絃發音的共鳴體,形狀為橢圓、扁平形,以紅木、烏木為材料製成。鼓皮是蒙在弦鼓上的兩面蟒皮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86: 93. 琵琶類音域較高,音色清脆……使用了音域較低、音色沉渾的三絃與琵琶搭配調劑 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硏討會編輯委員會. 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82 KB (34,423 words) - 06:00, 21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