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軍砲兵学校位于現在神奈川県横須賀市的大日本帝国陸軍的一所軍校(実施学校)。 1889年3月27日在現在的千葉県市川市国府台(日语:国府台 (市川市))創設要塞砲兵幹部練習所。1896年5月15日改称陸軍要塞砲兵射撃学校。1897年移驻神奈川県三浦郡浦賀町馬堀的新校舎。1908年1月15日改称陸...
    5 KB (910 words) - 08:59, 1 August 2023
  • 砲兵訓練處。 1952年1月16日,陸軍砲兵學校於臺南四分子復校。 1969年12月16日實施「陸軍嘉禾案」,將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陸軍砲兵新兵訓練中心與陸軍砲兵學校合併編成「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暨砲兵學校」。 1978年遷駐臺南縣永康市二王里「湯山營區」。 1984年7月1日空軍防空學校併入校。...
    9 KB (875 words) - 15:14, 3 June 2024
  • 陸軍学校是大日本帝国陸軍教育機關。1890年(明治22年)5月创办时,对砲兵科、工兵科军官専門教育为目的。昭和14年除了憲兵科以外的全科将校均可入学。昭和16年8月改组为陸軍科学学校。相当于现在的陸上自衛隊的技術高級課程(日语:技術高級課程)。 1890年(明治22年)5月31日创办学校...
    13 KB (2,658 words) - 08:03, 3 January 2023
  • 陸軍野戦砲兵学校 是位于千葉県四街道市的大日本帝国陸軍的教育機関。 学生的教育分为甲種、乙種两类,开设観測、通信、馭法、情報等二十五種以上科目。 四街道市役所西側立有石碑纪念。 千葉県旭村鹿渡無番地(現在是四街道市中央・鹿渡無番地)。主要施設有:現在的四街道市役所(日语:四街道市役所)、千葉県立四...
    5 KB (928 words) - 05:02, 6 August 2023
  • 英國皇家砲兵團(英語:Royal Regiment of Artillery),通常簡稱皇家砲兵(Royal Artillery,RA),是英國陸軍的構成部隊之一。目前皇家炮兵編制有13個正規炮兵團、皇家騎馬炮兵團(英语:King's Troop, Royal Horse Artillery)、5個英國陸軍預備役部隊炮兵團。...
    6 KB (691 words) - 00:16, 26 December 2023
  • 北島驥子雄 (category 日本陸軍軍人)
    1915年8月,擔任陸軍砲兵射擊學校(後改稱陸軍砲兵學校)的教官,接著出任砲兵第2連隊中隊長、陸軍省軍務局課員(砲兵課)、出任歐美國家、野戰砲兵第7連隊等職務後,在1925年5月再度重任砲兵學校教官。 1938年12月,在中日戰爭中擔任野戰砲兵...
    2 KB (242 words) - 10:20, 10 August 2021
  • [2012-06-24]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1984年07月01日,空軍防空學校併入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暨飛彈砲兵學校。 防空飛彈指揮部 九月正式成軍.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空軍防空學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
    8 KB (756 words) - 14:07, 27 May 2024
  • 大日本帝國陸軍 明野駐屯地(明野駐屯地) 飛行第111戰隊(終戰前1945年7月、抽出明野教導飛行師團的資深教官及戰鬥機部隊而編成的實戰部隊。使用五式戰鬥機與四式戰鬥機「疾風」) 所澤陸軍飛行學校(所沢陸軍飛行学校)(陸軍航空學校陸軍砲兵學校(陸軍砲兵学校) 濱松陸軍飛行學校 下志津陸軍飛行学校...
    6 KB (1,152 words) - 05:24, 19 March 2022
  • 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簡稱步訓部,隸屬於中華民國陸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鳳山區,該校畢業學員生得授予軍事學資或文憑。 1930年冬,陆军中将王俊奉命筹建陆军步兵学校。彼时国军序列中派系极多,编制混乱,在军事教育及日常训练中更是“博采”苏、德、日众家,杂乱无章。步兵为军中主...
    14 KB (1,466 words) - 14:21, 3 June 2024
  • 高射參照#高射關係部隊、船舶砲兵參照#船舶砲兵。 近衛野砲兵第1聯隊 近衛野砲兵第2聯隊 近衛野砲兵第3聯隊 台灣山砲兵聯隊 支那駐屯砲兵聯隊 野砲兵第1聯隊 野砲兵第2聯隊 野砲兵第3聯隊 野砲兵第4聯隊 野砲兵第5聯隊 野砲兵第6聯隊 山砲兵第7聯隊 野砲兵第8聯隊 山砲兵第9聯隊 野砲兵第10聯隊...
    59 KB (5,307 words) - 12:06, 27 July 2023
  • 陆军士官学校,简称陆士、士官學校,為養成大日本帝國陸軍現役科將校(日本的士官指军官,即將校)的教育機關。 该校於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开办,前身是1868年8月开办的「京都军校」,于1874年正式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军士官学校直接废止,原址作为美军的座间基地。該校原大讲堂成为二戰後审判战犯的远东国...
    104 KB (17,903 words) - 07:49, 17 January 2024
  • 学校 教育総監部管轄 陸軍士官学校陸軍予科士官学校陸軍幼年学校陸軍予備士官学校 陸軍戸山学校陸軍学校陸軍科学学校陸軍野戦砲兵学校陸軍砲兵学校・千葉陸軍高射学校陸軍工兵学校陸軍輜重学校陸軍習志野学校陸軍通信学校陸軍少年通信学校 陸軍省管轄 陸軍憲兵学校陸軍経理学校...
    62 KB (8,279 words) - 04:16, 5 June 2024
  • 陸軍學校為大日本帝國陸軍設置培養參謀軍官的教育機構,德國陸軍、美國陸軍、蘇聯陸軍也有相同的機構,大日本帝國海軍方面與之相當的學校為「海軍大學校」。現在日本陸上自衛隊與之相當的學校是「陸上自衛隊幹部學校」。 1883年至1945年間,陸軍學校創設於東京都港區北青山(開校後一年遷往千代田區,在二次大...
    41 KB (6,163 words) - 13:36, 12 February 2024
  • 中華民國陸軍,為中華民國國軍的陸上武裝部隊,隸屬於國防部陸軍司令部,現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1個航空特戰指揮部、4個地區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械化步兵旅、3個砲兵指揮部、2個航空旅、1個飛行訓練指揮部、1個特種作戰指揮部、11個新訓步兵旅、18個縣市後備旅、6個後備召訓中心和5個守備大隊,總人數约為13萬多人,人數為三軍之最。...
    125 KB (11,162 words) - 19:00, 17 May 2024
  • 學校政治科」,並将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的政治科学员全數調至武昌就讀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國民政府於1926年12月将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的砲兵、工兵科學員調至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1927年1月19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正式易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此黃埔時期陸軍...
    194 KB (19,730 words) - 18:19, 4 June 2024
  • 朝鮮人民軍陸軍(朝鲜语:조선인민군 륙군/朝鮮人民軍 陸軍)是朝鮮人民軍的陸上作戰部隊,逾百萬兵力,也是目前北韓軍隊中人數最多的軍種,甚至朝鮮人民軍在建軍之初的軍旗便是直接沿用其陸軍軍旗。 截至2001年為止,朝鮮人民軍陸軍預計有約1,003,000成員規模,可編成20個軍團、176個師和旅。 陸軍...
    25 KB (1,952 words) - 16:58, 23 March 2024
  • 下村定 (category 日本陆军大臣)
    1931年(昭和6年) 4月 本附(国連軍縮準備委員会幹事)。 8月 陸軍砲兵大佐。 12月 日内瓦裁军会议全权随員。 1933年(昭和8年)12月 野戰炮兵第1連隊(日语:野戦砲兵第1連隊)連隊長 1935年(昭和10年) 3月 关东军高級参謀・第1課長。 12月 陸軍学校研究部主事。 1936年(昭和11年)...
    9 KB (1,089 words) - 17:56, 9 December 2023
  • 陸軍飛行戰隊(りくぐんひこうせんたい、陸軍飛行戰隊)是大日本帝国陸軍陸軍航空,通称为陸軍飛行戰隊或飛行戰隊(中文文献一般称为日本陆军航空队或日本空军),內部簡寫為FR或F,屬於日本帝國陸軍空中武力的基礎戰術佈署單位。 各部隊詳情請參閱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一項。 日本帝國陸軍...
    22 KB (2,837 words) - 16:21, 11 May 2024
  • 佐野忠義 (category 日本陸軍軍人)
    陸軍的軍人。最終的階級是陸軍中將。 佐野忠義出身於日本静岡縣。於1911年5月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同年12月,就任陸軍砲兵少尉,在野第16連隊服役。1914年11月,自陸軍學校高等科畢業,1922年11月,自陸軍學校(34期)畢業。 經歷包括陸士教官、出任至英國、陸大教官、野...
    2 KB (297 words) - 07:01, 24 September 2021
  • 筑紫熊七 (category 大日本帝国陸軍将官)
    陸軍軍人。最終军階为陸軍中将。 筑紫熊七是筑紫源三的長子。1884年(明治17年)9月,入陸軍士官学校,1887年(明治20年)7月任砲兵少尉。1888年(明治21年)7月,自陸軍士官学校(旧9期)毕业,任野战砲兵第6連隊付。 1894年(明治27年)11月,任要塞砲兵...
    3 KB (439 words) - 12:10, 4 December 2021
  • 美国陆军(英語:United States Army,縮寫:USA),是美军的陸軍軍種,是八個制服部隊的其中之一。現代美國陸軍起源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大陸軍,邦聯議會在1784年成立美國陸軍取代解散的大陸軍。美國陸軍由文職的陸軍部長和軍職的陸軍參謀長領導,而陸軍...
    59 KB (3,739 words) - 12:33, 15 May 2024
  • 九七式反戰車步槍(日语:九七式自動)是大日本帝國一款20公厘口徑的反戰車步槍,於1930年代由小倉陸軍兵工廠(日语:小倉陸軍廠)研發,1937年審查過關,1939年(昭和14年)開始生產。大日本帝國陸軍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日蘇邊界衝突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該武器,1941年(昭和16年),該武器因開始對新型戰車無效而停產。...
    14 KB (1,476 words) - 12:26, 29 July 2023
  • 陸軍省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主管大日本帝国陸軍的內閣機構及軍政機關,相當於世界各國陸軍部。部門主官稱陸軍大臣。 1872年(明治5年)2月,陸軍省从部省独立出来,与海軍省一同被单独設置。 1945年(昭和20年)12月1日陸軍省改組为第一復員省(《第一復員省官制》,昭和20年11月30日勅令第...
    49 KB (3,011 words) - 16:18, 18 September 2022
  • 林初耀 (category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長)
    陸軍官校10期畢業,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第九任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長。1936年6月自陸軍官校畢業。在對日抗戰中,先後參加過武漢保衛戰、崑崙關戰役等戰役。陸軍大學18期畢業。歷任連長﹐營長﹐團長,師長,陸軍二軍團副司令,陸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1970年4月任鳳山陸軍軍官學校...
    3 KB (276 words) - 11:34, 2 May 2022
  • 楠瀨幸彥 (category 大日本帝國陸軍將官)
    陸軍軍人、陸軍大臣。最終階級陸軍中將。功三級。 高知藩士、高知縣楠瀨正志的長子。就讀過東京海南私塾、陸軍幼年學校。1880年12月、陸軍士官學校生徒(舊3期)畢業。法國留學。歷任陸士教官、近衛砲兵連隊中隊長、參謀本部第1局員、參謀本部副官等職務。1892年4月6日任駐俄羅斯公使館陸軍武官。...
    4 KB (404 words) - 00:24, 29 September 2022
  • 參加特別攻擊隊犧牲的劉志宏最著名。除了航空學校的少年飛行募集以外,其他少年志願的項目及學校,則另有陸軍少年戰車學校(日语:陸軍少年戦車学校)、陸軍少年通信學校(日语:陸軍少年通信學校)、陸軍砲兵學校陸軍砲兵學校陸軍防空學校陸軍兵器學校等,均有台籍青少年加入其中。...
    102 KB (16,739 words) - 09:06, 20 May 2024
  • 防衛區負責該區的徵兵訓練、後備動員以及鄉土防衛計劃的制定。陸軍裝備司令部(芬蘭語:Maavoimien materiaalilaitos)的職務是負責所有部隊後勤支援;每一個軍事區都編有一個後勤團。 2008年1月開始,陸軍由原3個軍事區,組成4個軍事區,新增了南部軍事區。 卫队猎兵团(英语:Guard...
    12 KB (847 words) - 18:19, 5 May 2024
  • 陸軍裝甲騎兵第二〇八團」。 1970年8月1日,因「嘉禾一號」,由陸軍裝甲第二師撥入一個兵營。 1980年5月1日,因「陸精一號案」,於台中竹子坑,納編陸軍步兵第二三四師戰車第七七六營、陸軍步兵第二九二師戰車第七八一營、陸軍裝甲騎兵第二〇八團第七五二營、陸軍步兵第三三三師砲兵...
    7 KB (914 words) - 06:17, 28 December 2023
  • M-10自走車並非美軍制式裝備,而是中華民國陸軍以M10驅逐戰車底盤裝設日本九一式榴彈炮(日语:九一式十糎榴弾)打造的自走炮,除役時間不明。 國共內戰在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撤臺前,美國政府雖然未允諾直接軍援中華民國,但是並不阻止國軍蒐購戰爭剩餘物資,1948年蔣緯國轉任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起,...
    3 KB (540 words) - 14:23, 18 September 2023
  • 1952年,第二師於新竹湖口與陸軍第四十師之一部併編為陸軍步兵第三十三師。 1955年11月以後,軍部所屬師級部隊不再固定,軍建制部隊僅為軍司令部及軍直屬部隊,第三十三師不再只專屬於第五十二軍。 1959年4月,改編為前瞻師,前瞻師每師編制約11353人,輪調外島兵力撥補目標平均在九成以上。其編制上有3團9步兵營。砲兵指揮部...
    14 KB (2,117 words) - 07:23, 21 March 2024
  • が。並設置於​形勢險要的太白莊地區,與附近的萬人頭臺和東岸的社寮島(現和平島)互為犄角共扼基隆港。成為負責基隆港外港海域的第一道防禦防線。 1904年2月,白米甕堡壘增建砲兵射擊指揮所,並在1907年增建將校室、舍、糧食支庫等設施。1927年,由於一門火受損,以八尺門臺的安式8吋加農作為替換。1931年,增設演習砲臺。...
    18 KB (2,123 words) - 09:07, 23 April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