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美國太空總署的新視野號計劃對冥王星和冥衛一的探索發現了許多地質特徵。對於這些地點的命名,太空總署在2015年3~4月間就開始收集公眾提名,並經過公開票選後,由新視野號團隊從中選出地名提交國際天文聯會。提名和投票的主題分為: 歷史上的探險: 包括探險家、太空任務、和對冥王星的天文學有貢獻者...
5 KB (247 words) - 06:47, 2 April 2022
新視野號團隊在2015年選了以下地名,其中14個在2017年得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認可。 山谷和低地使用神話命名。 隕石坑全部用天文學家命名。 冥衛一表面特徵列表 Naming of Astronomical Objects, by UAI.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4)...
8 KB (160 words) - 06:45, 2 April 2022
以下是木卫一(伊娥)表面已命名的火山特征列表,这些名称已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使用。下面列示了木卫一表面目前所有已知的火山特征,其中很大一部分名称当前尚未被正式确认。 木卫一上火山地貌名取自世界各民族与太阳、火、火山、雷电或锻造等有关的神话人物,以及希腊神话中与伊娥有关的地名和但丁《神曲》中地狱里...
44 KB (1,321 words) - 18:13, 6 May 2025
新視野號所見的冥王星和冥衛一(彩圖,2015年7月11日) 新視野號所見的冥王星和冥衛一(假色彩圖,2015年7月13日) 新視野號所見的冥衛一(2015年7月13日) 冥王星地質特徵(2015年7月10日) 哈勃望远镜制作的冥王星表面地图 新視野號所見的冥王星(2015年7月11日)...
112 KB (10,400 words) - 19:20, 26 June 2025
本表列出已命名的水星的地質特徵。 水星上的高亮度或低亮度的反照率特點,多以希臘神話的人物或地名命名;會因為所有格的緣故音質產生變化,另有一些地名採用自歐仁·米歇爾·安東尼亞第所繪製的水星地圖。 水星上的山脈,以拉丁文命名。 水星上的皺脊,以研究水星的天文學家命名。 水星上的槽溝,以古代建築物命名。...
54 KB (167 words) - 17:12, 22 May 2024
衛六上被認為是冰火山的幾個特徵,特別是末日山和鄰近的索特拉光斑,這一特徵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冰衛星上記錄的任何地方火山地形的最佳證據。" 冰火山活動就是其中之一。該過程被認為是土衛六大氣中甲烷的重要來源。 2007 年,雙子星天文台的觀測結果顯示,冥王星衛星冥卫一表面...
9 KB (828 words) - 07:53, 30 June 2024
2015年飞越冥王星及其卫星时发现了该陨石坑。它取名自小说《绿野仙踪》中的主人公桃乐丝·盖尔。该陨石坑位于卡戎北极附近,与魔多区边缘重叠。 冥卫一表面特征列表 多萝西撞击坑(金星) "桃乐斯撞击坑".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Astrogeology...
1 KB (89 words) - 03:10, 25 November 2021
歐嘉納(英語:Organa)是冥王星的卫星冥卫一上的陨石坑,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号空间探测器在前往冥王星途中发现。以《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女主角莉亚·欧嘉纳命名。 冥衛一表面特徵列表 https://www.wired.com/2015/10/charons-organa-crater-glow...
960 bytes (74 words) - 10:00, 15 April 2025
维达(英語:Vader)是冥王星的卫星冥卫一上的陨石坑,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号空间探测器在前往冥王星途中发现。以《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反派人物达斯·维达命名。 冥衛一表面特徵列表 http://www.space.com/30139-pluto-charon-kirk-spock-vader-names...
913 bytes (72 words) - 04:29, 8 February 2022
冥衛一(英語:Charon),得以精確量測冥王星的質量後,確定其質量比最初估計的要小得多。冥王星的質量大約是水星的二十分之一,使它成為迄今為止最小的行星。儘管它的質量仍然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的十倍多,但它的質量只有地球的衛星月球的五分之一。此外,由於具有一些不尋常的特徵...
62 KB (5,922 words) - 21:39, 25 June 2025
鸟神星 (category 類冥矮行星)
冥矮行星,使它成為官方認定的矮行星,也是繼冥王星和鬩神星之後的第三顆類冥矮行星。 目前,鳥神星是繼冥王星之後第二亮的古柏帶天體,在3月於后髮座衝的時候視星等約为16.7等。這種亮度使用一门業餘的高档望遠鏡就可以觀測到。鳥神星的反照率高达80%左右,由此估計其表面...
33 KB (3,649 words) - 15:17, 19 May 2025
表面以下深度100至180公里的海洋,該海洋也成為冥王星地核與地函交界 。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行星研究所計算結果顯示,冥王星的密度/半徑比例和海衛一一樣位在一個過度區域,這個區域是介於由冰組成的中等體積土星的衛星與天王星的衛星和岩石組成的木星的衛星(例如木衛一)之間。 冥王星表面特徵列表 Brown...
17 KB (1,408 words) - 07:06, 18 October 2021
约为1/81。就衛星與行星的相對大小比例來說,它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雖然冥衛一凱倫與矮行星冥王星相對來說更大)。 然而,地球和月球仍然被認為是一種行星-衛星系統,而不是雙行星系統,因為它們的質心,一般所謂的質量中心,位於地球表面之下约1,700公里处。 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來自月球牽引地球兩側引力強度...
140 KB (15,260 words) - 01:13, 26 June 2025
鹽,組成它們的地殼和地函;還有金屬,例如鐵和鎳,構成的核心。其中三顆內行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有不是很大量的氣體構成的大氣層;所有內行星的表面都有地質構造的特徵,包括隕石的撞擊坑、裂谷和火山等等。不要將內行星這個名稱和內側行星混淆在一起,後者是指比地球更接近太陽的行星,即水星和金星。 Periodic...
14 KB (529 words) - 02:22, 29 January 2024
表面或近地表单座水体或其他液体。该列表上的所有天体都应该为圆形,但任何属于带或盘的天体都应是矮行星。 在地球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这两颗星球上都发现了寒冷的地表海洋或湖泊,熔岩湖也在地球和木星的卫星木卫一上被发现。而木星的其他伽利略卫星、土星的卫星土卫六及土卫...
15 KB (828 words) - 19:33, 11 January 2023
火星古典反照率特征(英語:albedo features)是通过地球望远镜在火星上所看到的反照率特徵。在航天时代之前,曾有数位天文学家绘制出了火星地图,并在地图上对所看到的地貌进行了命名。最盛行的命名系统是由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提出的,他采用了古典时代的名字。今天,太空探测器使人们对火星的认识大为...
24 KB (1,341 words) - 07:59, 11 April 2025
的女凱龍星,它的直徑達到260公里,大小如同主帶中的一顆中等大小的小行星。 沒有半人馬小行星曾經被拍攝過近照,但有證據顯示在2004年被卡西尼號拍下特寫鏡頭的費貝可能是被土星捕獲的半人馬小行星。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遠鏡也已經獲得一些飛龍星表面特徵的資訊。 截至2008年 (2008-Missing...
23 KB (2,817 words) - 07:51, 26 July 2024
妊神星 (category 類冥矮行星)
2005年,双子星天文台和凯克天文台的望远镜获取到的妊神星光谱表明,妊神星表面类似于冥卫一,富含大量结晶水冰。这一发现是独特的,因为结晶冰形态形成于110 K的温度下,而妊神星的表面温度低于50 K,在此温度下通常会形成无定形冰。此外,在宇宙射线的持续照射和太阳高能粒子对海王星...
50 KB (5,739 words) - 19:39, 18 March 2025
表面的甲烷冰或水冰很少,與冥王星或冥衛一相異。 特魯希略及他的同事認為賽德娜的表面由60%甲烷冰及70%水冰所構成。甲烷冰受到輻射照射後,托林得以在賽德娜的表面形成。巴魯希及他的同事在比較賽德娜與土衛六之後,發現該天體擁有甲烷及氮氣的微弱譜線。根據這些觀測結果,他們認為賽德娜的表面...
53 KB (5,969 words) - 23:55, 21 February 2025
特徵是銀白色短髮(和父親殺生丸一樣的髮色),瀏海有一挑紅色頭髮。每逢戰國時代朔月之晚(約一個月一次,每月的初一),紅髮以外的銀白色頭髮會變成黑色,生長至半短長度,亦會喪失所有力量與妖力。(但在令和時代的生活中並沒有出現,冥加推測是由於身處出生的戰國時代所致)。...
118 KB (19,345 words) - 04:29, 26 June 2025
的引力捕獲的。太陽系第二大的被捕獲衛星是土衛九(費比),但它的質量僅有海衛一的萬分之三。海衛一的捕獲,可能發生在海王星與它的衛星系統形成一段時間之後,對海王星原始的衛星系統而言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擾亂了它們原有的軌道,所以它們相互撞擊形成碎石礫的盤面。海衛一的質量夠大,可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並...
39 KB (4,046 words) - 06:04, 8 October 2024
冥王星地理劃定和敘述冥王星地區表面的特徵。冥王星世界的地理主要聚焦在位置上,也就是所謂的自然地理,分析冥王星的自然特徵和分布、繪製冥王星的地圖。在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成為飛越冥王星的第一艘太空船。在它飛越的短暫期間,新視野號做出詳細的地理測量和觀測冥王星和它的衛星。...
20 KB (1,634 words) - 19:28, 20 February 2025
阋神星 (category 類冥矮行星)
月25日動用了位於夏威夷的8米口徑北雙子望遠鏡進行觀測,並從光譜儀的紅外線資料發現小行星表面有甲烷冰。這意味著鬩神星的表面與冥王星很相似。這是除了冥王星外,第二個含有甲烷的海王星外天体天體。另一方面,海衛一的表面也擁有甲烷,使人們認為它也與海王星外天体有關。由於甲烷的高揮發性,這表明鬩神星經常都處於...
29 KB (2,893 words) - 12:01, 25 May 2025
無人知曉社長的真面目。組織以阿拉巴斯坦王國為據點活動,表面上的目的是建立理想的王國,真正目的是得到藏於阿拉巴斯坦王國的古代兵器「冥王」,從而獲得更強大的力量。現已解散。 克洛克達爾(クロコダイル) 聲優:大友龍三郎(日本);宋克軍(台灣);蔡忠衛/李家輝(香港) 外號「沙漠之王」,前巴洛克華克社長,代號「Mr...
387 KB (65,042 words) - 23:29, 29 June 2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3). 除了不規則的形狀外,火衛一最引人注目的特徵之一是它的巨大隕石坑:史蒂克尼。因為福波斯只有28乘20公里(17乘12英里),它一定是由於造成巨大隕石坑的撞擊力而幾乎粉碎的。從史蒂克尼延伸到表面的凹槽似乎是由撞擊引起的表面裂縫 Deimos. Britannica. 2023-06-06...
227 KB (22,920 words) - 04:26, 8 June 2025
卫六(惠更斯)和坦普尔1号彗星(深度撞击号)。伽利略号轨道飞行器在1995年也向木星大气层投放了一只探测器,由于木星没有物理表面,探测器在下降过程中被不断升高的温度和压力摧毁。 迄今为止,只有月球和火星这两颗太阳系的星球被月球车和火星车探访过。首辆造访另一...
26 KB (2,678 words) - 17:45, 27 August 2024
波妮海賊團船員。雪葩王國國民,原漁夫。特徵是莫霍克髮型。 與大熊和金妮是兒時玩伴。陪伴波妮長大,並一同組建波妮海賊團出海。頂點戰爭結束後,遭到黑鬍子襲擊,後被赤犬逮捕。 帕特(パート,Part) 聲優:沼田祐介(日本) 波妮海賊團船員。雪葩王國國民,原漁夫。特徵小爆炸頭。...
429 KB (70,777 words) - 14:08, 30 June 2025
以下是一不完整的“火星运河列表”,它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错误理念,即红色的火星表面上存在着“火星运河”。这些运河被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和帕西瓦尔·洛厄尔等人以地球上不同地方真实、传奇的河流或神话中的地下世界命名。以下显示了部分运河名称,同时列出了认为运河所连接的地区。 火星古典反照率特征列表 火星运河...
27 KB (278 words) - 21:49, 29 January 2023
瓦肯平原 (category 冥衛一表面特徵)
瓦肯平原(Vulcan,/ˈvʌlkən/)是冥王星的衛星Charon表面上的大平原,是新視野號在2015年7月飛越時發現的。它以科幻小說星艦迷航系列中虛構的瓦肯星命名。 瓦肯平原沒有大的坑洞,大多是平滑的表面。比較大的坑以以星艦迷航中的人物命名,而兩座山分別以這系列科幻小說的作者和影集導演的名字命名。...
2 KB (93 words) - 02:34, 17 January 2022
冥界的幽靈命名;非共振的遠距小行星採用創世紀的諸神命名。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第15委員會是由專門研究彗星和小行星物理特性的專家組成的委員會。 彗星和微型行星的物理屬性資料可以在PDS小行星/塵埃內找到。這包括基本小行星物理特徵,像是聯星系統的性質、掩星計時和直徑、質量、密度、自轉週期、表面...
21 KB (2,565 words) - 19:53, 15 May 2025
閃電十一人GO角色列表是LEVEL-5製作的N3DS遊戲《閃電十一人GO》以及所衍生的動畫所出現的虛擬人物列表。 前代的角色的詳細資料請參見閃電十一人角色列表。 聲:寺崎裕香;錢欣郁(預告片)→曾允凡;張頌欣(TVB)、何凱怡(ViuTV) 本作品第一男主角。雷門新生,位置MF/FW/GK。於第一季...
315 KB (52,922 words) - 04:41, 25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