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基百科传记事件,亦称事件,指2005年5月开始于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的一系列事件,其肇因是匿名用户发布了一篇涉及美国著名记者约翰·的恶搞条目。条目错误地指出有暗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嫌疑。...
    23 KB (2,598 words) - 20:53, 19 May 2025
  • 还担任过《今日美国》的编辑部主任。 2005年,有匿名用户在英语维基百科建立了称其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及其弟罗伯特·肯尼迪之死有关(即席传记事件)。该内容在4个月内无人修改。最终以出面接受采访、条目撰写者现身道歉而告终。这一事件一时间引起了对维基百科的争论和质疑。...
    4 KB (306 words) - 05:05, 17 September 2023
  • that have fallen out of favour)內。` 該惡作劇條目在維基百科上共存在了9年9個月又3天。 自2005年9月的传记事件後,維基百科限制新條目只能由註冊用戶建立;儘管此舉讓新增假資訊的條目變得更加困難,但舊有的惡作劇條目(尤其是低流量的條目)仍容易被忽略。...
    8 KB (867 words) - 15:17, 13 April 2025
  • 传记事件:2005年5月一位匿名用戶在英文维基百科發布了一篇涉及美国记者约翰·的恶搞条目,条目错误地指出有暗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嫌疑。这起恶作剧直到2005年9月才被发现并改正过来,之后在《今日美国》撰写了他的经历。这起事件...
    20 KB (2,010 words) - 12:26, 11 May 2025
  • McHenry)和前中央情報局局長小羅伯特·詹姆斯·伍爾西。這部紀錄片亦討論了維基百科的相關負面事件,包括Essjay事件传记事件。 历经数次延宕,影片最终于2010年7月在格但斯克的2010年維基媒體國際會議舉行首映,並於2010年10月在美國紐約市的佩利媒體中心(英语:Paley...
    30 KB (2,910 words) - 02:43, 5 June 2024
  • 约翰·席根塔勒指责维基百科是一个“有缺陷和不负责任的研究工具”,并批评《通信规范法案(英语: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保护了维基百科。这一事件就是传记事件。 2013年5月,美国金融管理学会(英语:American Academ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代表乔治·门茨(George...
    16 KB (1,641 words) - 03:17, 12 December 2024
  • 事件背景是,一些中型企業曾藉維基百科「建立條目」(AFC)的流程,編寫關於自身的條目,呈交予較資深的編輯審核,但不獲通過。該圈子的參與者以此為由,敲詐这些企業。事件中,首個揭發的帳號名為「Orangemoody」,事件...
    13 KB (850 words) - 09:31, 5 November 2024
  • 在2005年,維基百科因传记事件惹來大量負面報道。事件中有一位用戶創建了一篇關於约翰·(John Seigenthaler)的傳記,當中包括許多虛假及誹謗性內容,而該頁面在的友人Victor S. Johnson, Jr...
    59 KB (7,009 words) - 09:05, 30 March 2025
  • 事件。 莉莉·詹姆斯 飾演 潘蜜拉·安德森 賽巴斯汀·史坦 飾演 湯米·李(英语:Tommy Lee) 塞斯·羅 飾演 蘭德·高第耶 (Rand Gauthier) 尼克·奥佛曼 飾演 米爾提·英格利(英语:Michael Morrison (actor)) 泰·林 飾演 艾莉卡·高第耶(英语:Erica...
    10 KB (821 words) - 10:31, 15 April 2025
  • Essjay事件 席根塔傳記事件 亨里克·巴圖惡作劇事件(英语:Henryk Batuta hoax) 山達基教會的編輯(英语:Church of Scientology editing on Wikipedia) Orangemoody編輯維基百科事件 希爾斯堡慘劇編輯事件(英语:Hillsborough...
    8 KB (573 words) - 12:47, 20 March 2025
  • 笨錢效應 (category 美国传记剧情片)
    Its Knees),讲述了2021年1月发生的遊戲驛站軋空事件。影片由保羅·達諾、皮特·戴维森、文森特·諾費奥、艾美莉卡·弗利拉、尼克·奥夫曼(英语:Nick Offerman)、安東尼·拉莫斯、賽巴斯汀·斯坦、莎蓮·活莉与塞斯·羅联袂出演,定于2023年9月29日由索尼影业发行(英语:Sony...
    22 KB (2,140 words) - 16:26, 14 October 2024
  • 孟席斯的綽號是「Ming」(語出高地蘇格蘭語) 孟斯曾於1956年介入蘇伊士運河危機,協助調停 孟斯自1967年至1972年擔任墨爾本大學校監 第一次孟斯內閣 第二次孟斯內閣 第三次孟斯內閣 第四次孟斯內閣 第五次孟斯內閣 第六次孟斯內閣 第七次孟斯內閣 第八次孟斯內閣 第九次孟斯內閣 第十次孟斯內閣 https://web...
    17 KB (2,417 words) - 17:53, 4 February 2025
  • 杰拉尔德·福特 (category 密西大學校友)
    战后福特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他在密歇大急流村地区击败了同党秉持孤立主义的在任众议员而入主众议院。1963年他當選为众议院少数党领袖直到1973年。在水门事件高潮时期,当时的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捲入其他争端引咎辞职后,福特由理查德·尼克松任命为副...
    50 KB (5,878 words) - 15:41, 21 March 2025
  • 奧本海默 (電影) (category 美国传记剧情片)
    傳記驚悚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和執導,改編自凱·柏德(英语:Kai Bird)和馬丁·J·薛文(英语:Martin J. Sherwin)撰寫的傳記《奥本海默传》,劇情講述了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羅伯特·歐本海默參與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主要演員包括尼·墨菲、艾蜜莉·布朗、麥特·戴蒙及小勞勃·道尼。...
    103 KB (9,193 words) - 18:25, 10 May 2025
  • 皮埃爾敍奧特軍用無線電台事件 維基百科也申遺 #1Lib1Ref 維基百科知識引擎 涉及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訴訟 維基媒體基金會控告美國國家安全局案 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反应 对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报道 维基百科与巴以冲突 亚洲国际新闻诉维基媒体基金会案 相關爭議 美國國會幕僚的編輯 Essjay事件 勒傳記事件...
    16 KB (1,074 words) - 10:29, 16 September 2023
  • 《王冠》(英語:The Crown)是一部英美合作拍攝的傳記歷史電視影集,由彼得·摩原創與編劇,並由左岸影業(英语:Left Bank Pictures)為網飛製作,講述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統治時期的傳記故事。本劇自2015年起開拍,製作方斥資鉅額爭取英國王室的資源協助,並獲准翻閱女王的私人日記...
    47 KB (2,146 words) - 15:50, 24 April 2025
  • 传记主题的覆盖率、性别表征和条目长度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结论是,总的来说,相比《大英百科》,维基百科条目的覆盖率更高,条目也更长,但在维基百科上,女性条目相比男性条目来说,较《大英百科》更容易缺失。也就是说,维基百科在人物传记的覆盖率压倒性胜过《大英百科》,但在男性传记...
    42 KB (3,920 words) - 16:16, 30 July 2024
  • 植於法國長久以來的「君權神授」傳統。 1791年4月18日,當王室準備前往聖克盧參加由一位非宣誓神父舉行的復活節彌撒時,一群民眾──後來甚至包括違抗拉法葉命令的國民自衛軍──阻止他們離開巴黎,促使瑪麗·安東妮對拉法葉宣稱,她與家人已不再是自由人。這一事件...
    128 KB (18,044 words) - 23:20, 13 May 2025
  • 2005年9月 傳記事件是2005年5月起開始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匿名者在維基百科上發布了一篇關於美國記者約翰·的惡作劇條目,該條目謊稱是暗殺美國總統约翰·肯尼迪與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的嫌犯,並還謊稱其從1971年起在蘇聯生活了13年。曾是羅伯特·甘迺迪的好友兼助手:...
    246 KB (22,636 words) - 09:45, 26 March 2025
  • 1999年美軍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使館事件,引发1999年中國反美示威,中美關係一度受挫。2001年4月中国軍机在海南島對開监视美国侦察机引致中美撞机事件。经过磋商后美国总统小布什写信慰问江泽民,即「两封表示遗憾的信件」。美方人员在被拘留11天后返国;两国关系也随着此次事件的降温以及此后一系列事件而重新恢复。...
    182 KB (20,762 words) - 05:56, 8 May 2025
  • 一些政客让自己的员工删除维基百科上的不良信息(包括含贬义的语句,打破竞选承诺的相关内容),加上有利的信息或赞扬的语句,在对手的条目中加入不利的内容,或者用工作人员撰写的传记来更换条目中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 Williams, Walt. Burns' office may have tampered with Wikipedia...
    2 KB (238 words) - 08:48, 6 December 2023
  • Waugh)认为也许是维特斯坦的家人帮他用钱摆平了这场事件。 被维特斯坦体罚的男孩海德鲍尔14岁时死于白血病。 事件过去十年后的1936年,作为系列“忏悔”的一部分,维特斯坦回到奥特尔尔,向当年伤害过的学生道歉。他至少拜访了四位当时的学生,其中一些人反应大度,表示接受维特斯坦的歉意。但在曾挑起针对维特...
    185 KB (23,960 words) - 19:47, 30 March 2025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朗奴·列 维基语录上的隆納·雷语录 RonaldReagan.com - 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白宮傳記總統圖書館和基金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朗奴·列紀念計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列紀念基金會...
    93 KB (12,042 words) - 05:51, 27 April 2025
  • Herald(英语:波士頓先驅報)》和《衛報》就以这种方式引用了伪基百科。也有一些关于Wikia和维基百科的位置只是顺便提及了伪基百科的名称,例如《The Register》讨论传记事件的社论就仅提到过一次伪基百科。伪基百科也被《个人电脑杂志》和星期日电讯报分别列入“前100个有待探索的网站”和“最有用的101个网站”。《西雅...
    70 KB (6,899 words) - 11:52, 30 April 2025
  • 教宗)。2001年版本对自伯多禄至若望·保禄二世的教宗传记进行了近200处修订,内容包括日期(主要集中于前两个世纪)、出生地及一名教宗的姓氏。 天主教教宗根据传统使用诸多头衔,包括「普世教會最高教長」及「天主眾僕之僕」等。这些头衔来源于历史事件。和其他教宗特权不同,頭銜无法修改。 据传赖兴瑙的赫曼(英语:Hermannus...
    137 KB (1,302 words) - 22:30, 20 May 2025
  •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category 斯夫罗波尔边疆区人)
    ,之後他在整個蘇聯社會發起了去斯大林化進程,後來的傳記作家威廉陶布曼認為,戈尔巴乔夫“體現”了赫魯曉夫時代的“改良主義精神”。戈尔巴乔夫是那些認為自己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或“真正的列寧主義者”的人之一,而他們認為自己是斯大林的變態,他幫助在斯夫羅波爾傳播了赫魯曉夫的反斯大林主義信息,但遇到了...
    74 KB (9,045 words) - 23:16, 10 May 2025
  • ,根據實驗維基百科在檢測且修復破壞的平均時間大約是幾分鐘。然而美國政治人物約翰·在其個人經歷部分參入了虛假的資料,卻一直到這項破壞編輯過後4個月才被發現,並且隨即被新聞媒體大幅報導。在這次事件之中約翰·、發現此事的《今日美國》編輯部主任和自由論壇(Freedom...
    215 KB (23,497 words) - 14:52, 21 April 2025
  • 第55届学院奖颁奖典礼与1983年4月11日在洛杉矶市多萝西·钱德大厅举行,本届颁奖典礼由丽莎·明尼利、达德利·摩尔(英语:Dudley Moore)、理查德·普赖尔和沃尔特·马修共同主持。 传记片《甘地传》是本届学院奖角逐的最大赢家,在其11项提名中总计有8项入账,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和原著改编4项大奖。...
    20 KB (537 words) - 01:07, 4 March 2023
  • 海因里希·海涅 (category 哥廷大學校友)
    此,学生组织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开除了他。其实海涅确实去过妓院,但是这在当时的学生中间是相当普遍的。因此,一些传记作家认为这样的理由不过是借口,用来掩盖真实的反犹主义的动机。 这次事件后,海涅去了柏林。1821年至1823年,他在柏林学习,听过黑格尔讲课。不久,他接触到了城里的文人圈子,成了列文...
    22 KB (3,355 words) - 09:22, 6 September 2024
  • 毛泽东终生治学,被认为是独特的“学者型读书专家”。他早年读四书五经等,中年读西方社科与哲学著作,晚年读中外历史与传记著作等。1937年,他研读并详批米丁著、沈志远译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并据此整理出《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最终写就哲学专著《实践论》和《矛盾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
    131 KB (15,031 words) - 06:12, 18 May 2025
  • 87亿美元的损失,并估计要花费150亿美元来清除该蠕虫。该蠕虫病毒起源于菲律宾。 2000年5月, 维基百科爆发传记事件. 6月21日: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发生的鱼叉式网络钓鱼事件窃取了敏感的美国国防信息。 8月11日:联合国网站被印度黑客Pankaj Kumar Singh入侵。...
    57 KB (5,819 words) - 12:08, 9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