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義大利獨立戰爭,也稱為法奧戰爭、薩奧戰爭或是1859年義大利戰爭(法語:Campagne d'Italie de 1859),交戰雙方為法國-薩丁尼亞聯軍和奧地利帝國,這場戰爭意大利的統一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第一義大利獨立戰爭慘敗給奧地利後,皮埃蒙特人瞭解到需要有盟友來支持他們。皮...
    14 KB (1,828 words) - 07:08, 2 May 2023
  • 在1848年革命期間,薩丁尼亞王國對奧宣戰,第一意大利獨立戰爭爆發。雖然薩軍起初獲得一些勝利,但因為未能攻克四角防線,而令奧軍繼續保持控制及得以增援作戰。最終在奧軍名將約瑟夫·拉德茨基·馮·拉德茨的進攻下,薩丁尼亞於庫斯托扎及諾瓦拉慘敗,意大利邦國革命遂被鎮壓。 1859年,法國亦參戰於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
    3 KB (384 words) - 03:12, 21 November 2022
  • 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是由義大利于1935年10月3日发起的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義大利以1934年12月一意属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冲突为借口,拒绝衣索比亞的所有和解请求,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战争一共进行了約7个月,以埃塞俄比亚被军事占领及并入意属东非告终。 由于意大利...
    21 KB (1,830 words) - 09:51, 16 December 2023
  • 第一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戰爭是1895年意大利王國出於殖民擴張意圖而對意埃塞俄比亞帝國發動的入侵戰爭。 自歐洲發生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列強急需更多的原料和市場,因此對非洲大陸的殖民地爭奪日益激烈,義大利也不遑多讓。義大利在1870年代剛剛完成國家統一後,也引入殖民主義展開對非洲的擴張行動。...
    15 KB (1,871 words) - 06:42, 12 January 2024
  • 戰爭屬於德國統一運動中的第二戰爭,也是更大範疇的德意志二元爭端的一部份,結果是普魯士勝利、奧地利失敗,普魯士藉此統一了所有北德意志邦國。 在普奧戰爭進行期間,奧普雙方在德意志邦聯內都有各自的盟友,因為當時普魯士一方也與意大利王國結盟,所以普奧戰爭中也包含意大利統一運動中的“第三獨立戰爭”。戰爭...
    46 KB (5,661 words) - 09:13, 8 February 2024
  • 使得倫敦迅速成為全球金融業和黃金交易的中心。 但是,第二次布尔戰爭也標誌著英國的海外擴張史的終結。英國政治家發覺由於近代化戰爭代價高昂,同時保衛大英帝國海外領地和英國本土的做法,在經濟上和戰略上都是不可行的。因此英國不應當再保持孤立政策。布尔戰爭結束之後,英國便開始了全球範圍內的戰略收縮,將部分海...
    33 KB (5,440 words) - 09:37, 30 May 2024
  • 戰爭」,在第一(1848年)及第二次(1859年)的獨立戰爭之後。 意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催促引導軍隊渡過明喬河去入侵威尼西亞,同時加里波底率領他那支名為阿爾卑斯山獵人的志願軍去入侵蒂羅爾。意大利正規軍的冒險以慘敗告終。意大利...
    44 KB (7,130 words) - 10:58, 16 March 2024
  •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称苏伊士运河危机、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動,也稱為第二次以阿戰爭,是一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結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隻得以通航。...
    23 KB (2,581 words) - 08:58, 30 January 2024
  •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指的是1961年至1991年期间厄立特里亚为脱离埃塞俄比亚而发起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在埃塞俄比亚内战之前就已爆发,在内战之中仍然在继续。埃塞俄比亚内战结束后不久,厄立特里亚自治政府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发起公投,正式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建国。 厄立特里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是意大利...
    14 KB (1,162 words) - 05:03, 22 April 2024
  • 第二次巴尔幹(gàn)战争发生于1913年6、7月间,是1912年至1913年间第一巴尔干战争的延续。 在第一巴爾幹戰爭之後,奥斯曼帝國在歐州領土被佔去了一大部分,並只被允許在歐洲留下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內的一小部份土地,巴爾幹同盟在倫敦召開和會,商討對奥斯曼帝国的利益瓜分。 但是,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就馬其頓的統治權產生分歧。...
    6 KB (354 words) - 04:31, 6 April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戰爭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各国动员至少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
    256 KB (30,063 words) - 11:32, 28 May 2024
  • 隨著倫巴底戰爭(位於威尼斯與米蘭間)於1454年落幕,義大利北部在佛羅倫斯的科西莫·德·美第奇與洛倫佐·德·美第奇的治理下,除了1482年至1484年間的費拉拉戰爭以外,一直維持著安逸的時光。 阿拉贡王室则以承诺不干涉法国对意大利的侵略为代价,于1492年巴塞罗那条约(英语:Treaty...
    57 KB (9,263 words) - 14:01, 3 March 2024
  • 德國、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意大利、斯洛伐克和克羅埃西亞等國進攻蘇聯及其佔領區。 繼續戰爭 - 蘇芬冬季戰爭的延續。 西線 諾曼第戰役 齊格菲防線戰役 中國 抗日戰爭 - 日本入侵中國。 中南半島 第一入侵法屬中南半島 - 日本試圖阻止中國進口武器與燃料。 泰法戰爭 - 泰國與維琪法國在法屬中南半島的戰爭第二次入侵法屬中南半島...
    28 KB (982 words) - 11:56, 29 April 2023
  • 希義戰爭(希臘語:Ελληνοϊταλικός Πόλεμος或Πόλεμος του Σαράντα,義大利語:Guerra di Grecia)是義大利及希臘之間在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4月23日間爆發的軍事衝突,它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巴爾幹戰役的開始。這場衝突從1941年4月6日德國干預起被稱為希臘戰役。...
    36 KB (5,378 words) - 11:44, 4 April 2024
  • 敗了在兵員數和戰略上都處劣勢的奧斯曼軍隊,而迅速取得戰果。由於這場戰爭,奧斯曼帝國在歐洲剩餘的大部分領地都被聯軍奪取。由之也促成了阿爾巴尼亞的獨立。保加利亞由於不滿在馬其頓所分成的戰利品,轉向攻擊起其他的前同盟國,引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巴爾幹半島民族繁多,自從鄂圖曼帝國在1389年的科索沃戰役...
    14 KB (1,035 words) - 04:31, 6 April 2024
  • 意大利王国及二戰後期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曾在20世纪初犯下了不少的战争罪行,其中包括1911年義土戰爭、1923年鎮壓利比亚暴動(英语:Second Italo-Senussi War)、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王国,以及1940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1年,意大利...
    11 KB (1,364 words) - 22:17, 16 February 2023
  • 独立一个月后,南斯拉夫军队和其他塞族军队占据了克罗地亚將近三分之一的領土。 克羅埃西亞和同日宣布獨立的斯洛文尼亞宣布獨立後都面臨和南斯拉夫聯邦軍的武裝衝突。斯洛文尼亞的部份是十日戰爭,如同名稱所示這是個很短時間就結束的戰爭。另外克羅埃西亞和南斯拉夫以及境內的戰爭...
    21 KB (2,649 words) - 02:19, 14 April 2024
  • Govone,1825年11月19日—1872年1月26日),意大利政治家,曾任意大利王国战争大臣,1866年与奥托·冯·俾斯麦缔结《普意同盟条约》。参加过第一意大利独立战争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第三義大利獨立戰爭、克里米亚战争。 Giuseppe Govone, il cavaliere di...
    2 KB (116 words) - 00:15, 30 October 2022
  • 在两条主要战线(东线和西线)与轴心国作战,但也包括意大利战役和波兰战役,战略轰炸以及毗邻的地中海和中东战区,还有其它规模不等的战线。 德国在第一世界大战战败,《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设定了严苛的惩罚条件,包括巨额战争赔款、领土损失(有些是暂时的)、战争罪、军备控制以及经济削弱。许多德国人将战后的经济崩...
    39 KB (4,853 words) - 12:12, 29 April 2024
  • 战争暴发后就消失了。 当时爱尔兰岛在政治上分裂為獨立的爱尔兰共和国(当时使用爱尔兰语名称“Éire”)和英國控制的北爱尔兰。 愛爾蘭共和國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雖然是大英國協的一員,但仍保持中立,成為唯一大英國協的成員作出此舉,但也有一說愛爾蘭共和國可能迫於英國的壓力秘密參與同盟國對德國的戰爭。...
    90 KB (14,338 words) - 07:06, 11 February 2024
  • 1940年10月至1941年5月,第二次泰法戰爭期間,法屬印度支那的維希法國政權在一場邊界衝突中擊敗了泰國軍隊的入侵,中南半島的實質控制者日本則袖手旁觀。1941年1月,維希法國大象島海戰中擊潰了泰國海軍。戰爭於5月結束,日本迫使維希法國退出佔領領土,將領土交給泰國。 1941年,胡志明將共產主義視為通往獨立的道路,成立了越南獨立...
    59 KB (6,540 words) - 03:41, 7 May 2024
  • 教宗國北部轄地 (category 意大利歷史)
    Legations),特指教宗國北部行政區域的特定區域。特定區域包括費拉拉、博洛尼亞及羅馬涅。1859年,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期間,教宗國北部轄地的革命份子得到薩丁尼亞軍隊勝利的鼓舞下,奪取了此地的控制權。翌年,此地加入了中意大利聯合省之內,最後經過公投後,成功併入薩丁尼亞-皮埃蒙特王國境內。 中意大利聯合省...
    696 bytes (87 words) - 19:05, 13 March 2013
  • 尚未收復的意大利意大利語:Italia irredenta)是義大利在意大利統一後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民族統一主義(收復故土主義)運動,主張將位於各地說意大利語的民族統一起來,受義大利管轄統治,因此需要以國家政府的力量將其他說意大利語的地區併入其版圖。此運動又稱為“意大利领土收复主义”。第一...
    8 KB (1,130 words) - 05:02, 28 February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军事战场,同盟国包括丹麦、挪威、卢森堡、比利时、荷兰、英国、法国和德国。意大利战场被认为是一个独立但相关的战区。西线于1944-1945年被美国正式视为欧洲战场,而意大利与北非则一起属于地中海战场。西线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卢森堡、荷...
    35 KB (4,886 words) - 18:43, 29 May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因受到了历史学家的极大关注。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共和国,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但许多先前事件也被认为是最终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 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执政;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导致日本入侵东北和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
    62 KB (8,484 words) - 12:16, 7 March 2024
  • 战争赔款而了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时,泰国处于军政府统治时期,总理銮披汶·颂堪受法西斯主义和泛泰主义影响。他利用宣传手段营造个人崇拜,并范围性传播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披汶政权主张收复失地,在国内煽动反法情绪,并支持老挝和柬埔寨的独立运动。披汶亲近日本,希望联合日本对法属印度支那发动战争。...
    12 KB (1,717 words) - 18:02, 15 April 2024
  • 獨立宣言。但是使原本的欧洲宗主國不滿,荷兰与附近马来半岛上的英国圖謀再次攻打东南亚,而且與印尼獨立軍發生長達4年的戰鬥。 二大戰,日本投降之後,印尼提出印度尼西亞獨立,原本為宗主國的荷蘭企圖繼續殖民印度尼西亞,於是派遣十四萬大軍进入印尼,與獨立軍爆發戰爭。雖然盟軍命令,日軍不得將武器交給印尼獨立...
    23 KB (2,645 words) - 18:41, 26 April 2024
  • 帕爾馬公國 (category 意大利历史上的公国)
    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法國稱法奧戰爭意大利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波旁-帕爾馬家族在革命中被趕出公國。 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公國與托斯卡納大公國和摩德納公國於1859年12月組成了中意大利聯合省,後來於1860年3月舉行公民投票後再與薩丁尼亞王國合併成為意大利王國。...
    7 KB (668 words) - 22:56, 16 October 2022
  • 陣線雙方簽署了埃維昂協議,同意阿爾及利亞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獨立。1962年7月1日,阿爾及利亞選民在投票中幾乎一面倒地贊成獨立。法國在7月3日承認阿爾及利亞為一個獨立國家。 關於這戰爭的總死亡人數,民族解放陣線估計有30萬人在這場戰爭中因戰事死亡,有些阿爾及利亞方面的數字估計為100萬人,法國...
    22 KB (2,237 words) - 05:27, 19 October 2023
  • 意大利軍隊開了一些講座。1916年後意大利的情況更糟,義大利面臨军舰短缺,被潛艇攻擊,運費飛漲,糧食供給的問題,缺乏原材料和設備,意大利需要高稅收來維持戰爭。1917年法國、英國和美國表示願意派軍隊到意大利幫助抵禦同盟國,但遭意大利政府拒絕。 1917年俄國因俄國革命退出戰爭,東方戰線戰爭...
    24 KB (2,518 words) - 19:54, 12 May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擁有意大利外,更支配著地中海、巴爾幹半島、北非和東非的其他屬土諸如厄立特里亞、衣索匹亞等東非殖民地。帝國勢力在義大利首相兼法西斯黨領袖墨索里尼帶領下於1941-1942年達到頂峰,而后随着1943年意大利投降以及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7年巴黎和平條約簽訂後,意大利殖民帝国也逐渐成为历史。...
    16 KB (1,998 words) - 17:52, 17 Apri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