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西河以東,柴以西。東至香港海防博物館、官立中學,西至道與太古城道交界的地區。東區走廊以北的北部填海區,一般被稱為愛秩序,名稱源於愛秩序將軍及原避風所在地的愛秩序;阿公岩道一帶的東部,一般被稱為阿公岩,而該處亦為東區走廊噪音重災區;西部為西河部分。...
    20 KB (1,764 words) - 11:59, 4 May 2025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避風 避風(Shaukeiwan Typhoon Shelter),是香港島東北部的一個避風,毗鄰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油三家村避風及觀對望。 避風共有兩個入口,東邊入口近魚類批發市場,而西邊入口在水警總區總部及水警港口分區基地,即是西河嘉亨海旁。...
    4 KB (550 words) - 05:49, 28 January 2024
  • 避風炒蟹」,就是源自香港避風的水上食肆。 但實際上早年避風的居民,其實也有不少是付不起陸上房屋租金,而到艇上寮屋居住的,當中不少是1949年後為逃避共產政權來港的外省難民,香港電台劇集獅子山下曾有單元探討。當中最著名的是愛秩序避風艇戶,實際上其是...
    7 KB (622 words) - 21:32, 4 May 2024
  • 香港每年夏季時均不時會遭受颱風侵襲,因此,維多利亞港內設有多個避風供船隻躲避風雨及停泊,如銅鑼避風避風,亦有不少經營遊覽維多利亞港以及香港一些離島的船艇,部份更提供娛樂設施和餐飲服務。避風除了是遊艇的停泊點外,銅鑼避風也以避風菜聞名,以富辛辣及味濃特色的海鮮料理為主,當中的避風...
    53 KB (6,890 words) - 15:54, 24 February 2025
  • 太安樓 (category 西河)
    1989年,陳永安在西河太安樓創立太興燒味成名,獲封為「燒味大王」,其後發展成連鎖式茶餐廳。2017年,太興燒味已經遷往鯉景。 太古城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 港島民生書院 鯉景 蘇豪東 嘉亨 避風 興東邨 鰂魚涌公園 港島東體育館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 KB (2,104 words) - 05:17, 4 February 2025
  • 港島綫:炮台山站、北角站、鰂魚涌站、太古站、西河站、站、杏花邨站、柴站 █ 將軍澳綫:北角站、鰂魚涌站 西行:總站 ⇄ 炮台山 東行:炮台山 ⇄ 總站 巴士 巴士(只限指定日子服務) 專線小巴 紅色公共小巴 ⇄ 柴 ⇄ 柴 ⇄ 灣仔/西環 港島北海濱長廊(已刊憲)...
    44 KB (3,111 words) - 09:43, 21 April 2025
  • 曲尺形全方位向海排列,向海單位有維多利亞港、鯉魚門海峽、藍海峽或避風景色。屋苑內有住客會所、泳池等。嘉亨是寵物友善宜居的私人屋苑。 嘉亨為全港20大主要屋苑,亦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成份屋苑之一。根據2021年香港人口普查,嘉亨的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和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5,000(全港第14位)及$67...
    23 KB (3,263 words) - 14:17, 19 May 2025
  • 22.28377; 114.22476 逸濤(英語:Les Saisons)是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區西河太安街28號的一個私人住宅,由太古地產、中華汽車及新鴻基地產合作發展,於2001年10月份入伙。 逸濤臨海而建,大部份單位坐擁鯉魚門及避風海景。四幢住宅大樓設有864個面積約為700平方呎至1...
    8 KB (1,092 words) - 15:42, 30 April 2025
  • 此外,一些地區亦設有街渡,以小型渡輪接載乘客前往一些客量不高的地方,以作輔助一般渡輪服務,彈性較大。例如香港仔設有街渡航線前往鴨脷洲、南丫島及蒲台島:西避風則有航線往來東龍島。 位於上環的港澳客輪碼頭為前往澳門/氹仔以及廣東省中山、珠海、廣州番禺、深圳蛇口等多個中國內地地區的海上交通樞紐,設有多條...
    29 KB (3,638 words) - 07:35, 20 April 2025
  • 銅鑼避風(英語:Causeway Bay Typhoon Shelter)位於香港灣仔區銅鑼,是維多利亞港內主要的避風之一。也是可以欣賞煙花好去處之一。 1883年,香港政府於銅鑼進行填海工程,由現時的銅鑼道填至現時的高士威道。高士威道對出的海灣,被修建成香港第一個避風...
    4 KB (447 words) - 13:45, 7 January 2023
  • 5年決定以他來命名時,中文便翻譯成「愛秩序」。 由於愛秩序除北面以外都被陸地包圍,所以政府在海灣北面興建防波堤,成為了避風。每逢颱風襲港的日子,避風都擠滿了漁船。此外,在過往端午節期間,避風亦有舉辦龍舟競渡賽事。 愛秩序旁的木屋區,曾於1976年2月1日發生五級大火,有接近三千人受災,共有過千間木屋及艇屋被焚毀。...
    4 KB (406 words) - 13:03, 3 May 2025
  • 愛蝶(英語:Aldrich Garden)是香港的一個私人機構參建居屋屋苑,由周大福集團(以「金冕有限公司」(英語:Golden Forum Limited)名義)發展,香港房屋委員會監管發展過程及推售,位於香港島愛秩序填海區範圍內、內地段第839號。屋苑鄰近愛東邨,港鐵站及灣避風塘,於2001年入伙。...
    7 KB (423 words) - 13:21, 21 May 2025
  • 條巴士路線、1條專線小巴路線和過境巴士路線作為總站。 總站位於填海區、物業嘉亨的基座,鄰近香港水警總部、東區法院、西河健康中心、鯉景、逸濤避風,是前西河碼頭巴士總站和路政署汽車保養中心的所在地,由於西河陸路交通發展日趨成熟,幾乎把海上公共運輸完全取代,香港政府遂逐步把原為渡輪航...
    7 KB (757 words) - 15:49, 18 August 2024
  • 魚類批發市場(英語:Shau Kei Wan Wholesale Fish Market,簡稱魚市場)是香港魚類統營處轄下的魚類批發市場,位於香港島避風東南岸,香港海防博物館之西,地址為譚公廟道37號。魚類批發市場佔地約4,500平方米,單層結構,主要用作批銷冰鮮海魚。開放時間為上午4時至下午4時。...
    3 KB (341 words) - 10:31, 26 January 2025
  • 西河()(英語:Sai Wan Ho)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區,位於鰂魚涌之東,之西,為其中一個住宅為主的地區。 若以東區走廊分界,西河走廊區以北新填海區臨海一邊屬於私人屋苑住宅區,例如嘉亨、逸濤及鯉景。走廊區另一邊以舊樓為主,即是沿着大馬路道而建。區內亦有新私人住宅落成,例如於2023年入伙的...
    16 KB (1,476 words) - 11:59, 4 May 2025
  • 阿公岩 (category )
    Ngam)位於香港東區東部,位於柴之西,屬於東部。 除漁業以外,打石也是早期的重要產業。19世紀時,阿公岩為一個開採花崗岩的石礦場。當地工作的人主要來自惠州和潮州,信奉譚公。由於他們又稱譚公為「阿公」,所以該地方便稱為「阿公岩」。 阿公岩有一條阿公岩村的村落,於1841年人口已有200名,與毗鄰的「掃」()一樣為石礦場村落。...
    4 KB (345 words) - 20:35, 20 December 2024
  • 山頂附近挖掘防空洞。畢拿山亦曾經被開闢為石礦場。 畢拿山上的三角測量站 畢拉山石礦場 畢拉山道 畢拉山徑 大潭水塘 紫羅蘭山 陽明山莊 太古城 避風 維多利亞港 二戰遺跡 畢拿山 渣甸山. AM730. 2015-01-09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1)...
    2 KB (175 words) - 03:08, 15 April 2022
  • 保釣行動委員會以68萬港元購置,曾于2006年10月和2012年8月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其後於2009年遭香港政府禁止離開香港水域,此後長期停泊避風。2016年起缺乏資金進行維修保養導致船身殘破,委員會曾經嘗試眾籌維修費,但遭到政府表態反對及阻礙。 保釣行動委員會於2021年7月收到香港海事...
    7 KB (774 words) - 13:40, 17 July 2024
  • (英語: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位於之東,範圍包括小西和杏花邨,為港島其中一個住宅和工貿區為主的地區。 柴以將軍澳海灣與將軍澳新市鎮相望。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定圖則及地區規劃,柴屬於港島規劃區的第20區,範圍包括杏花邨和小西。柴北接杏花邨白沙...
    27 KB (3,149 words) - 12:00, 4 May 2025
  • The Holborn (category 西河)
    THE HOLBORN是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道1號的一個私人屋苑,由恆基兆業發展,於2022年12月入伙。 THE HOLBORN 細分A、B兩座,31層高,提供420伙,戶型由開放式至3房,實用面積介乎200至571平方呎。THE HOLBORN 位處港鐵西河站及太古站之間。項目亦自設住客會所...
    11 KB (1,432 words) - 15:49, 3 May 2025
  • 鯉魚門 (category )
    鯉魚門(英語:Lei Yue Mun),古稱鹽江口,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分隔香港島和九龍東部油,與西面入口的汲水門遙遙相對。鯉魚門已有逾150年歷史,過去大部分村民都是農夫、漁民和礦工;至60年代,漁村才開始出現菜館,並逐漸發展成為海鮮美食區。...
    11 KB (1,033 words) - 15:01, 4 May 2025
  • 東旭苑 (category )
    東旭苑(英語:Tung Yuk Court)是位於香港東區愛秩序填海區 內地段847號的一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屋苑於2001年落成,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順成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共有五座40層高的康和一型第二款大廈,間格劃一為三睡房兩廳(客廳與...
    8 KB (593 words) - 12:26, 17 March 2025
  • 蘇豪東 (category 西河)
    Sushi Yue 鮨玥 梅吉涮涮鍋 港鐵 █ 港島綫:西河站A出口 (右轉入太安街,於鯉景道左轉,再右轉入太康街即達) 在旁的西河碼頭有渡輪往來觀及油鯉魚門,而另一鄰近的碼頭避風有渡輪往來將軍澳及東龍島。 中環蘇豪區 鯉景.蘇豪東. HK.ULifestyle.com.hk. [2014-12-18]...
    5 KB (538 words) - 14:59, 28 December 2024
  • 東濤苑 (category )
    東濤苑所處位置原本是愛秩序,後來政府決定填海,成為新填海區,用以發展公共屋邨(愛東邨)及居屋屋苑(愛蝶、東旭苑及東濤苑)。現在東濤苑共有四座大廈,而各座大廈名稱首一個漢字均以日部(〇濤閣)為名。 屋苑向北的大部份單位均向望向避風、維多利亞港及九龍對岸的景緻;而南面則望向大潭山。...
    10 KB (933 words) - 12:27, 17 March 2025
  • 譚公廟道 (category 街道)
    譚公廟道(英語:Tam Kung Temple Road)是香港島東區的一條街道,在港島東區走廊北面,愛秩序海濱花園東面,面臨避風。 在香港,除了有一條位於的譚公廟道外,九龍土瓜亦有一條以譚公命名的街路譚公道,可是該處現時卻沒有譚公廟,據說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炸毀後沒有再重修。...
    5 KB (371 words) - 21:39, 6 April 2025
  • 河。 十九世紀,鯉魚門村盛產白米酒,客家人叫做燒酒,釀製於現今避風,因此避風又叫「酒」(Wine Bay)。至1950年代仍有釀酒。 英軍曾徵用酒,建成「皇后碼頭」。1946年,英軍撤離魔鬼山,居民開始用碼頭乘渡輪到等地。 香港政府早年已開始將排入三家村避風...
    4 KB (340 words) - 14:28, 18 September 2023
  • 岩、筲箕灣、下耀東及西灣河。由於位處原有愛秩序灣位置,故此採用為選區名稱,投票站設於中華基督教會基小學 (愛蝶)。 愛秩序選區首次出現於2003年區議會選舉,由避風填海而成的愛東邨及愛蝶組成,代號定為C04。因愛東邨接收原有北角邨居民為主,選舉由時任北角邨區議員民主建港聯盟顏尊廉與司...
    9 KB (603 words) - 13:06, 23 March 2025
  • -1970年代,會員人數以萬計。初期會員駐紮在西貢,,灣仔及秀茂坪佐敦官涌街市,紅磡,碼頭一帶,其時會員人數達四萬五千人(據香港警方估計)。分支遍佈港九:尖沙咀分支「聯鴻英」;九龍及深水埗分支「聯群英」;紅磡及何文田分支「聯勝義」;分支「聯桃英」;港島東區分支「聯勝英」、「聯飛英」。...
    11 KB (1,453 words) - 00:28, 29 April 2025
  • 避風。 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以東、石排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377人。 香港仔原本稱為「石排」(現多指香港仔半山的石排...
    13 KB (1,145 words) - 12:02, 4 May 2025
  • 開出的班次以尖沙咀東(麼地道)為終點,不返回。 全程:$12.2 紅磡海底隧道往尖沙咀/銅鑼避風:$7.7 九龍佑寧堂往:$12.2(不適用於以尖沙咀為終點之短程班次,該等班次會繼續收取$7.7分段收費。) 太康樓往:$5.7...
    23 KB (2,516 words) - 03:30, 16 January 2025
  • 則被安放於中環的海軍基地正門處,其後被移至昂船洲海軍基地,1997年移交香港歷史博物館保存。現時船錨展出於香港海防博物館所在的鯉魚門渡口炮台外,避風的水道入口旁。 2015年,在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範圍的灣仔海床,發現懷疑沉船的金屬殘骸。有學者估計是香港保衛戰中被炸毀的船隻之一,有可能是添馬艦...
    8 KB (1,009 words) - 23:43, 5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