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怡和洋行大楼(英語:Jardine Matheson Building)位于外滩27号,曾是昔日上海滩最大的洋行英资怡和洋行在外滩所建的办公大楼。其位于北京东路与中山东一路路口,南邻扬子大楼,与格林邮船大楼隔北京东路相望。大楼建于1920年,由马海洋行的英籍建筑师思金生设计,华商裕昌泰洋行承建,建成于1922年11月。...
8 KB (1,017 words) - 21:23, 3 July 2025
怡和洋行大楼可以指: 怡和洋行大楼 (天津),位于天津市 怡和洋行大楼 (上海),位于上海市...
184 bytes (20 words) - 12:53, 18 November 2022
怡和洋行(英語:Jardine Matheson,前名渣甸洋行)是一家英資洋行,远东最大英資财团。蘇格蘭人威廉·渣甸透過在中國與印度等地鴉片販售起家,推动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以便促进贸易。清朝政府在沿海城市开埠后,怡和洋行改做實業,在香港和上海购置大量土地并兴建工厂,对两地的初期工业化發展起到重...
26 KB (3,318 words) - 21:23, 3 July 2025
滙丰银行大楼(曾称市府大楼),是一幢位于上海外滩12号的知名建筑,是外滩占地最多、门面最宽、最为壮观的大楼。大楼于1921年5月5日开工,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于1923年6月23日建成。其曾於1923年至1955年期间作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中国上海的分行大楼...
17 KB (2,373 words) - 16:54, 2 October 2024
1920年代,随着上一个十年租界的进一步扩大和人口的快速涌入,以及欧美产生新的居民用房建筑形式,上海也开始逐步出现公寓式大楼住宅。期间,万国储蓄会出资组建了中国建业地产公司,负责开发和经营申城的房地产业。1924年,中国建业地产公司购入位于今淮海中路、武康路口呈30°角的土地,斥资兴建公寓住宅。公寓由克里洋行...
10 KB (1,269 words) - 13:36, 11 June 2025
宝顺洋行,又名颠地洋行、甸特洋行、邓特洋行、甸德洋行(Dent & Co.),是十九世纪中叶在华最主要的英资洋行之一,是英资怡和洋行和美资旗昌洋行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营业务是鸦片、生丝和茶叶。颠地洋行在中国通行的中文名称“宝顺洋行”,主要取其“宝贵和顺”的意思,以期望在中国本地的发展有所顺利。十九世紀...
4 KB (625 words) - 06:33, 5 July 2025
上海久事美术馆(英語:Shanghai Jiushi Art Museum)是一座位于上海黄浦区的美术馆。馆长是孙冬琳。 上海久事美术馆由上海久事集团投资建造,共有三处场所: 位于上海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7号6层,原来为怡和洋行大楼 (上海),2018年9月30日改建开馆。2021年,该馆展示爱德华·蒙克的原作《呐喊》。...
2 KB (236 words) - 22:55, 11 January 2025
中国银行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路23号,是外滩近代建筑中的一座重要建筑。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楼。东大楼为主楼,高15层,正面面临外滩,底层的层高较高,地下室有两层,共有17层;西大楼为次楼,楼高四层。建築師為公和洋行。整个建筑的外形带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其外墙一律镶以平整的金山石,...
4 KB (533 words) - 23:38, 17 March 2025
怡和洋行住宅旧址,因三镇沦陷期间被日军用作电台播音大楼,因此又称日伪汉口放送局旧址,是一处近代洋房建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71号,与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毗邻。现建筑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1919年,英商怡和洋行大班在汉口俄租界玛琳街(今胜利街)与夷玛街(今黎黄陂路)交会...
7 KB (698 words) - 06:08, 7 September 2024
上海亚细亚大楼(英語:Asia Building, Shanghai),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号,也因此被称为外滩第一楼以及外灘一號。该楼由麦边洋行出资、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于1913年兴建,1916年竣工。初建时因投资方而被称作麦边大楼(现译麦克波恩大楼、麦克倍恩大楼...
10 KB (1,101 words) - 15:38, 2 July 2025
扬子大楼又称扬子保险大楼,是位于中国上海外滩26号的一幢7层历史建筑,南邻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北邻怡和洋行大楼。大楼建于1917年,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曾作为扬子保险公司的办公楼使用。1999年,大楼入选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目前大楼是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的总部所在地。...
4 KB (472 words) - 18:07, 23 June 2024
英租界是汉口的金融贸易中心,知名的洋行大多集中在界内: 英国怡和洋行汉口分行(英語:Jardine Matheson Hankou Branch):位于沿江大道69号。怡和洋行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分行,并在英租界河街建办公大楼,此外还设有怡和码头(英国三码头)和仓库。该行在汉口和...
45 KB (5,763 words) - 07:26, 4 July 2025
珞珈山街住宅区 (redirect from 珞珈碑路怡和洋行公寓)
珞珈山街住宅区,又名怡和房子、怡和新房、珞珈碑路怡和洋行公寓、珞珈碑路高级住宅区、三教街公寓,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珞珈山街1—46号的一处旧租界高级住宅区。住宅区依托珞珈山街修成,计27栋住宅,中有花园。其中鄱阳街139号曾召开了八七会议;珞珈山街12号建筑曾作为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
11 KB (1,393 words) - 05:03, 3 October 2024
上海領使密迪樂在太古洋行於上海開業時,特意為公司所取。並稱密迪樂是希望「太古」會成為巧妙的視覺雙關語,為公司帶來吉祥的意義。 不過,這個傳說只是美麗的誤會。鍾寶賢教授說,1909年太古首位負責文案的先生詹士‧司各特在回憶錄透露,太古之名是來自漢學家出身的英國駐上海領事梅多斯(Thomas...
29 KB (1,656 words) - 13:41, 3 July 2025
大楼等23座历史名建筑。此外,由于外滩建筑名称和使用者更迭频繁,而门牌号码却长期相对稳定,因此上海市民通常用门牌号码来称呼这些大楼,如“中山东一路3号”或“外滩3号”。 外滩建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与上海近代建筑整体的发展阶段颇为相似。第一个阶段是上海刚刚开埠后到19世纪末,以1843年怡和洋行...
33 KB (3,082 words) - 06:34, 7 July 2025
上海总会举行。 在历经约半个世纪后,第一代大楼逐渐陈旧,内部设施日渐落伍。总会遂决定原址翻建新楼。1905年,时任工部局工务处建筑师,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成员的H·塔兰特担任了新楼的设计。但塔兰特不久因病逝世,项目转由A·G·布雷负责。另一方面,由于设计的新楼预算超支,最终协定由怡和洋行...
14 KB (1,767 words) - 08:41, 16 February 2025
洋行,分別是英國德記洋行、英國怡記洋行、英國和記洋行、德國東興洋行及美國唻記洋行;這五大洋行主要經營海外貿易,包括糖和樟腦。 在台灣被清廷割讓大日本帝國後,台灣總督府與日商透過專賣制度聯手排擠其他外商,使洋行紛紛關閉。1911年,德記洋行...
7 KB (755 words) - 16:55, 14 June 2025
在租界内,商业和公共事业性建筑主要都是西方风格。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就是一幢拥有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文艺复兴三个西方风格的建筑。商业建筑的风格在外滩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外滩建筑群中除中国银行原总行大楼外,均为西式风格,如江海关和上海邮政总局采用了折衷主义风格;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采用新古典主义;怡和洋行大楼...
20 KB (2,579 words) - 05:05, 25 December 2024
大楼建成,公和洋行也在上海获得了承认,并将行址迁入该楼。 此后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公和洋行在上海陆续设计了一批颇具水准的建筑作品,成为上海实力最为雄厚的建筑设计机构。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约有10座是他们的手笔,几乎占到总数的一半,其中堪称代表作的有汇丰银行大楼、江海关大楼、沙逊大厦和...
30 KB (4,035 words) - 18:22, 3 July 2025
格林邮船大楼(英語:Glen Line Building)是位于上海外滩的一幢历史建筑,处在中山东一路28号。其北邻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与怡和洋行大楼隔路相望。大楼由英商格林邮船公司投资兴建,公和洋行设计,1920年3月兴建,共高7层。最初为格林邮船公司使用,后在1951年起长期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使用,现在入驻方为上海清算所。...
4 KB (497 words) - 05:40, 4 July 2025
立兴洋行汉口分行于1895年开办于汉口,从事芝麻、猪鬃、牛羊皮、桐油出口,钢材、玻璃、面粉进口等业务,还代办过航运、房地产和保险业务。其总部位于上海,法国人立兴于1870年代创办。1901年在法租界河修建了办公楼和仓库,1921年又在立兴油厂后修建了三义洋行设计的大楼。1935年停业。 老洋行大楼...
2 KB (246 words) - 04:13, 12 September 2024
和英國的域外特權,1945年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正式收回公共租界。法國後來在1946年的另一份協議中放棄了權利。 1843年11月,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上海成为向外商开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划定了外滩英国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经有英资怡和洋行、宝顺洋行...
37 KB (5,490 words) - 15:38, 2 July 2025
上海永安公司大楼,是永安百货于1916年租用哈同位于南京路浙江路西南转角的地皮而兴建的百货商厦。建筑占地5681.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0992.3平方米。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裕昌泰、魏清记等营造厂承建,建成后开上海马路橱窗陈列商品的先河。 永安百货早在1907年后便在上海四川路三和...
9 KB (1,120 words) - 23:58, 15 November 2024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外滩),后曾改称东方大楼,是法资东方汇理银行(Banque de l'Indochine)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位于今上海外滩,南邻格林邮船大楼。大楼选址于当时上海公共租界的外滩29号,启建于1911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协盛营造厂承建,并在1914年建成。目前,进驻此建筑的...
5 KB (535 words) - 06:08, 29 April 2024
太古洋行大楼是太古洋行在中国天津建造的分行大楼。该分行开设于1881年,选址在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165号),作为天津租界时代留存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天津市建工集团机关办公楼。 太古洋行...
3 KB (237 words) - 19:04, 19 April 2025
D·F·蘭杜 (category 怡和人物)
和政治家,1945年至1951年任怡和洋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期間於1946年至1951年和1946年至1950年分別兼任香港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和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返回英國後他在1955年至1965年任蘇格蘭皇家銀行主席。 蘭杜與怡和洋行關係密切,其父親大衛·蘭杜也曾任怡和洋行...
27 KB (3,351 words) - 09:59, 15 July 2025
益丰洋行大楼位于北京东路和圆明园路路口的东南角,东临怡和洋行大楼。益丰大楼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高五层,平面近似为矩形,沿北京东路布置,东西长约125米,南北宽约19米,其长度为上海同类单体建筑之最。改建前的益丰洋行采用砖木混合结构,由砖墙、钢结构和木结构共同承担建筑载荷,基础为砖砌条形基础。 益丰洋行大楼...
7 KB (795 words) - 14:29, 19 March 2025
Watson加入思九生洋行。1928年,Herbert Marshall Spence加入马海洋行,Stewardson独自维持思九生洋行,但不再有重要作品问世。 2018年3月,思九生洋行设计的东楼后改建开放,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欧战纪念碑:外滩,已毁 怡和洋行大楼:外滩27号,1922年 上海邮政总局:四川路桥,1924年...
3 KB (231 words) - 21:22, 3 July 2025
大楼、外滩16号的台湾银行大楼、外滩17号的字林大楼、外滩18号的麦加利银行大楼、外滩20号的沙逊大厦、外滩24号的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外滩26号的扬子大楼、外滩27号的怡和洋行大楼和外滩28号的格林邮船大楼,其中有8座为英资公和洋行设计,包括1923年6月23日落成的汇丰银行大楼...
6 KB (1,003 words) - 06:36, 31 August 2024
汇中饭店大楼(英語:Palace Hotel)后曾为和平饭店南楼,今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是位于上海外滩19号,南京东路与中山东一路口的一幢文艺复兴式样历史建筑。大楼建于1906年,由英资玛礼逊洋行的司各特(Walter Scott)设计,华资王发记营造厂承建,于1908年开业。建成后,高30...
8 KB (1,054 words) - 07:25, 4 July 2025
沙逊大厦 (category 上海民国建筑)
Hotel),今为和平饭店,為位于中國上海外滩20号(南京东路口)的历史建筑,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曾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其是由当时维克多·沙逊拥有的英资新沙逊洋行下属的华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40万元,兴建的一幢9层大楼(局部13层),建成时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建筑委托公和洋行...
9 KB (1,099 words) - 07:51, 4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