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 700-900 万士兵投降并被关押在战俘营。约 10%(约 750,000 人)在战俘营中死亡。 虽然同盟国的盟军战俘在实际敌对行动结束后很快就被送回国,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直在法国法国等地但同盟国的盟军战俘却没有得到, 被迫从事强迫劳动,直到192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
20 KB (3,063 words) - 18:53, 28 July 2025
自由貿易理論的觀點認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實行無條件的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取消管制和關稅,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一戰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鎊是當時的世界貨幣,直到一戰結束後英國因為巨大戰爭開支而黃金外流,最終英鎊遭到擠兌,使得美元逐漸取代英鎊的霸權。 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區仍不是一个统一的...
145 KB (16,451 words) - 11:15, 5 August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俘的命运因战俘公约的遵守与否而大不相同,这取决于战区和俘虏的行为。战争期间,约有 3500 万士兵投降,其中许多人被关押在战俘营。大多数战俘是在欧洲战场被俘的。约有 14% 的人(即 500 万人)在囚禁期间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纳粹德国因战俘数量过多而释放了许多战俘...
41 KB (4,683 words) - 02:28, 17 June 2025
英国(彼时的英国国号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协约国的重要成员,参加了在西线战场、南方战场和海上的许多重要战斗,还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投入了部队。在俄国在1917年因故退出战争后,英国还组织了军队干涉俄国内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历史上许多重要历史的节点,譬如皇家空军(世界...
6 KB (956 words) - 10:54, 16 July 2024
苏德战争 (redirect from 东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
война”一词最初指的是在自己领土上进行的战争,与海外战争相对,后来又被重新解释为祖国战争,即保卫祖国的战争。卫国战争一词首次出现于1844年,并在1912年俄法一百周年前夕流行起来。 1914年,卫国战争一词被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圣彼得堡《戏剧与生活》杂志战时特别附录的名称,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150 KB (20,287 words) - 22:15, 25 July 2025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是指1914年戰爭爆發後,德國入侵比利時與盧森堡後所開闢的戰區,前者迅速佔領了法國大片的重要工業地區,但戰爭形勢因為馬恩河戰役而有了戲劇性地改變,雙方沿著法國邊境自北海至瑞士挖了一連串的壕溝實行陣地戰,整條戰線在戰爭大部分時間都未有明顯的...
64 KB (8,240 words) - 15:02, 25 April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来自同盟国的战俘(在英国也称为远东战俘(英语),FEPOW )在日本战俘营中遭受了极端虐待,包括强迫劳动、严重营养不良、疾病、身体虐待和大规模处决。日本帝国军队无视关于人道对待战俘的国际公约,让战俘在战俘营中遭受残酷的待遇,强迫行军,并登上被称为“地狱船(英语)”的...
32 KB (3,658 words) - 03:57, 23 June 2025
苏联的意大利战俘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紅軍俘虜的60,000多名義大利戰俘。他們幾乎全部是在1942年12月蘇聯發動的「小土星行動」的中被俘的。根據蘇聯檔案,54,400名義大利戰俘活著到達蘇聯的戰俘營;其中44,315名戰俘(超過81%)在營內囚禁期間死亡,大部分在1943年冬季死亡。...
1 KB (119 words) - 09:27, 6 July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参战国家都有给前线提供弹药和生活补给、医疗设施以及物资,装备的制造生产研发等的地区,或者是指挥阶层的所在地。还有一些未参战或未受战火影响的地区,为同盟国提供军事援助的,也可称之为大后方。 中国西南大后方(重慶为中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後方基地。 中国陕北地区,中共盤據地。...
2 KB (217 words) - 13:28, 3 February 2023
的全部經濟、工業、科学技术用於戰爭之上,同時將民用和軍用的資源合併以便規劃。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有紀錄以來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的軍事衝突,总死亡人数达7000萬,其中,死于交战各方刻意屠杀的平民和战俘至少有1,800多万(不包含失踪或未记录在册的),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類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
253 KB (29,897 words) - 03:34, 9 August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国是同盟國的重要成员国。 1939年9月波兰战役两天后,法国和英国均向德国宣战。为了将德军从波兰转移,法国于1939年9月7日入侵德国萨尔地区,但被迫撤退。假战一直持续到1940年,当时德軍入侵并占领了法国北部,迫使英国人撤出了欧洲大陆。法国正式投降。德国将两百万法国战俘...
5 KB (833 words) - 10:22, 12 October 2024
海军活体解剖事件 (category 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争罪行)
海军活体解剖事件(日语:海軍生体解剖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4年1月末至7月末,在旧日本海军据点所在地西太平洋特鲁克岛(当时处于日本托管统治之下),由海军所属医院及警备队军医对美军战俘实施“活体解剖”后杀害的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又称“特鲁克岛事件”,1947年在乙级战争犯罪审判(美军关岛审判第17号案件)中受到审理。...
14 KB (2,317 words) - 00:41, 28 July 202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期間英屬香港沒有受到攻擊,德國海軍的東亞分艦隊是香港最大的外來軍事威脅,但是該艦隊在1914年12月已被英國海軍殲滅,不過持續數年的戰事導致駐港英軍被大量抽調離開,引致香港防守空虛,促成香港政府將香港本地的後備部隊擴充爲香港防衛軍團及在1917年首次...
27 KB (3,577 words) - 03:49, 30 June 2025
030人、朝鲜人民军战俘5,640人)、直接遣返的战俘75,823人(其中朝鲜人民军战俘70,183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5,640人)。根据协议,余下的不直接遣返的22,604名朝中战俘(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14,704人、朝鲜人民军战俘7,900人)与359名联合国军及韓國軍战俘(韩国国军战俘335人、美军战俘...
129 KB (17,588 words) - 09:36, 5 July 2025
mondial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最终有57个国家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這些國家組成及加入同盟國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在戰後將控制整個世界的緣故。同盟國在苏联、中国大陆等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又稱「反法西斯同盟」。 最初於戰爭爆發的...
42 KB (3,937 words) - 18:31, 31 July 2025
本條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對受波及國家造成的傷亡統計。 在二戰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萬(欧非战场约占67%,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33%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
20 KB (1,646 words) - 14:59, 1 July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关押的苏联战俘饱受饥饿和恶劣生活条件的折磨。在近六百万被俘者中,约三百万人在监禁期间死亡。 1941年6月,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执行了灭绝战争(英语:War of annihilation),并彻底无视了战争法和国际惯例。在入侵前相关的处决命令(英语:Criminal...
66 KB (9,244 words) - 16:41, 16 May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個參戰國都廣泛地頒發勳章給在戰鬥中表現傑出的士兵們。本表列出各參戰國的主要勳章。 蘇聯英雄勳章 列寧勳章 勝利勳章 紅旗勳章 蘇沃洛夫勳章 庫圖佐夫勳章 烏沙科夫勳章 納克辛莫夫勳章 光榮勳章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 衛國戰爭勳章 紅星勳章 1941-1945年大衛國戰爭戰勝德國獎章...
7 KB (551 words) - 01:11, 2 February 2024
但也包括意大利战役和波兰战役,战略轰炸以及毗邻的地中海和中东战区,还有其它规模不等的战线。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设定了严苛的惩罚条件,包括巨额战争赔款、领土损失(有些是暂时的)、战争罪、军备控制以及经济削弱。许多德国人将战后的经济崩溃归咎于凡尔赛条约,怨恨导致了政治不稳定,促使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上台。...
40 KB (4,891 words) - 00:13, 5 July 2025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納粹德國以空前的规模在国内和占领区使用強迫勞動。强制的劳役之德国对占领地区经济剥削(英语:Economics of fascism)的重要手段,对大规模消灭德国欧洲占领区的人口起到重要作用。纳粹德国人从近20个欧洲国家绑架了大约1200万人,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中...
46 KB (4,609 words) - 13:07, 31 March 2025
YouTube上的波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波兰地下国)视频 YouTube上的波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正规军)视频 YouTube上的波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情报部门)视频 二战中的波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40-1947年在英国的波兰空军人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2 KB (10,561 words) - 21:38, 22 April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军事战场,同盟国包括丹麦、挪威、卢森堡、比利时、荷兰、英国、法国和美国。意大利战场被认为是一个独立但相关的战区。西线于1944-1945年被美国正式视为欧洲战场,而意大利与北非则一起属于地中海战场。西线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35 KB (4,898 words) - 05:49, 12 February 2025
的形势已非常严重。此事件也导致驻泰日军的指挥官被更换为中村晓人。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逐渐失去了主动权,泰政府的立场也开始动摇。披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开始疏远日本。1943年1月,他派遣了两名军官秘密前往重庆进行送还战俘的友好谈判。 但是,披汶的声誉在国内的下降速度完全超乎了他本人的...
12 KB (1,717 words) - 11:04, 2 August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领袖罗列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一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事将领。 利奧波德三世 利奥波德三世- 从1934年至1951年担任比利時国王。战争开始前利奥波德三世提出准备迎战。 比利時投降后,整个政府遷往英国,而他却留下来面对侵略者,拒绝与纳粹德國合作。 熱圖利奧·瓦加斯...
13 KB (1,187 words) - 06:01, 27 May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用以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大事,分为: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1944年)...
920 bytes (94 words) - 02:06, 13 August 2024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苏联对战俘犯下了各种暴行。这些行动是由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和红军实施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罪行得到了约瑟夫·斯大林和苏联领导人的批准或直接命令。 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前,刚刚吞并波兰部分地区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的苏联于 1940 年实施了卡廷大屠杀,对超过 20,000 名波兰公民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处决,其中包括...
37 KB (5,201 words) - 00:34, 29 June 2025
朝鲜战争 (category 使用的姊妹项目链接带有默认搜索的页面)
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在朝鮮半島設立之「中立區」中看守,在90天內由戰俘所屬國家派人向戰俘進行解釋工作。余下的不直接遣返的22,604名朝鮮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战俘(其中志愿军战俘14,704人、朝鮮战俘7,900人)与359名联合国军及韓國战俘(其中韓國战俘335人、美军战俘23人、英军战俘...
365 KB (44,207 words) - 14:09, 28 July 2025
太克斯的格鲁吉亚人起義 (1945年4月5日–5月20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場戰事,參戰的分別是在太克斯的蘇聯格鲁吉亚戰俘及在該荷蘭島嶼上的德國佔領軍。 另一場軍事衝突發生於1945年5月15日,也就是為人所知的波利亚纳戰役(英语:Battle of...
35 KB (3,700 words) - 19:39, 7 June 2025
伊塔洛·加里波第 (category 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人物)
次世界大战前和二战中的將領,最高軍階為上將,主要指揮二戰東線以及北非戰線的義大利軍部隊。他被授予納粹德國騎士鐵十字勳章。 加里波第出生于意大利伦巴第洛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在战间期加里波第获得多个不同的参谋、团和旅指挥官职务,不断晋升。 1935年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中...
4 KB (468 words) - 15:59, 24 June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二戰爆發後,交戰雙方在世界分裂為軸心國及同盟國集團,其中大部份的國家均加入同盟國,同盟國亞洲部分起初主要以英、中為指揮核心,歐洲部分以英法軍為指揮領導,美國與蘇聯於日本突襲和德國入侵後也加入此同盟中。...
91 KB (14,348 words) - 13:43, 4 June 2025
莱茵草原大营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营)
的命名代号。 在突出部之役和鲁尔包围战皆以纳粹德国的失败告终后,盟军俘获了数十万的纳粹德国的国防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之后,这个数字增长到了340万。 一开始盟军计划把战俘押往英国直到战争结束,但是由于人数太多,决定在德国本地建立战俘营。官方名称是(PWTE,临时战俘圈地)。战俘...
16 KB (1,917 words) - 14:45, 1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