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安全区又称南京难民区,是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即将攻占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时,南京城内的欧美侨民出于人道主义,为保护平民免遭战火而成立的难民区。安全区由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进行管理,共设25个难民收容所。国际委员会与同样由西方侨民发起成立的世界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在日军南京...
12 KB (826 words) - 14:41, 15 March 2022
1月底,虽然暴行仍在继续,日军却声称已经恢复南京城的秩序,强迫安全区内的难民还家。日本軍佔領南京後,於1938年2月下令解散南京國際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強行命令平民離開難民區。2月18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改称“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国际委员会及难民区不复存在,最后一批难民营被迫于1938年5月关闭。...
188 KB (21,773 words) - 13:51, 22 July 2025
约翰·拉贝 (category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南京分部副部长。日軍進攻南京时德國是日本的盟国(德日反共協定),拉贝以其特殊的身份目击了日军在中国南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并将其记录为著名的《拉贝日记》。并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建立了3.88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14 KB (1,545 words) - 11:10, 16 June 2025
拉贝日记 (category 南京大屠殺題材作品)
拉贝自1911年起受雇於西門子中國公司;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公司员工,他以外国人(德日当时有同盟关系,雙方有簽反共協定)的特殊身份,在中国南京建立南京战时安全区保护了一些中国平民,不过当时拉贝的行为纯属个人行为,并不代表西门子公司。拉贝是南京安全区的发起人之一,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是德國纳粹党南京...
2 KB (307 words) - 08:47, 9 September 2023
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间,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城区及县郊为帮助一般市民躲避战火和屠杀,设立或自发形成了许多难民收容所(难民营)。见诸文献记载的南京大屠杀期间难民收容所有37个。其中,受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后改名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管理的大规模难民收容所有25个,包括安全区内的24所和区外的1所。 在南京...
8 KB (513 words) - 14:49, 6 July 2024
鼓樓校區有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南京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等。南園有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故居,還有设立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的拉貝故居,北園有賽珍珠故居、何應欽故居(鬥雞閘)等。 南京大學設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理學院、商學院,...
59 KB (6,960 words) - 06:30, 29 June 2025
南京”、“日军入侵南京与中国守军南京保卫战”、“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日军在南京的奸淫与掠夺”、“日军在南京的焚烧与破坏”、“国际安全区不安全”、“日军毁尸灭迹与慈善团体掩埋遗体”、“对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战犯审判”、“南京...
19 KB (2,279 words) - 01:43, 3 July 2025
拉贝故居 (category 南京大学建筑物)
拉贝故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小粉桥1号,是1932至1938年间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处代表、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的故居。 拉贝故居是一座德式小洋楼,和孙中山故居中山楼都位于南京大学南园内。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包括住宅和小花园的住所共收留...
6 KB (844 words) - 08:57, 2 July 2025
科系,独立建校,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 1984年1月,南京师范学院改名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3月,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师范大学,原址成为南师大紫金校区。该校区于2019年7月2日停止使用并改造成南京师范大学紫金科技园。南京师范大学逐渐建成以师范为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10 KB (988 words) - 09:55, 14 July 2025
南京市 (中華民國) (redirect from 南京特別市)
12月13日,南京完全陷落,日軍在城中大肆屠殺和劫掠,平民和士兵均未能倖免。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西方人士盡力保護難民,但仍無法阻止日軍的暴行。南京大屠殺期間十幾萬中國人被屠殺,成為抗戰期間最慘烈的一幕。 之後,日軍將南京做為扶植傀儡政權的根據地。民國29年(1940年),汪兆銘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30 KB (3,488 words) - 02:50, 10 June 2025
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英語:International Red Cross Committee of Nanking),于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成立,位于宁海路5号。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在南京安全区内进行了人道主义救援。 日军攻占南京...
3 KB (204 words) - 02:42, 17 July 2021
利恩可能指: 利恩足球俱乐部(Lyn Fotball),挪威奥斯陆的职业足球队 利恩 (密蘇里州)(Leann),美国密苏里州非建制地区 大卫·利恩(或译“大卫·里恩”、“戴维·利恩”,David Lean,1908—1991),英国电影导演 利恩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429 bytes (56 words) - 05:03, 13 August 2024
约翰·马骥 (category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Flight)一詩,19岁时在空中失事身亡。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马骥牧师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以及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马骥牧师曾参与救助中国难民,并拍摄了日本军人屠杀中国人的纪录片。1946年,马骥牧师曾经在日本东京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为日军南京大屠杀作证,称“日军到处杀害中国人”,但是...
3 KB (424 words) - 03:05, 6 December 2022
林查理 (category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Riggs,中文名林查理,1892年2月6日—1953年3月13日),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南京大屠杀期间,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林查理生于土耳其,1914年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1916年夏受公理会差遣前往中国,至南京学习语言,1917年至邵武,与福益华合作建立农场。1932年至金陵大学主持农艺系农...
4 KB (382 words) - 07:00, 1 March 2025
区等称谓;广义的新街口则指新街口街道,辖区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新街口每逢节假日日均客流量峰值七十万人次,七十九家世界五百强分支机构进驻,其商贸集中度超过北京王府井、上海徐家汇并翘首中国,成为中国商贸密集度最高的地区,因此有“中华第一商圈”的说法。 南京新街口的历史可追溯至1500年前。新街口是南京...
10 KB (1,189 words) - 05:57, 20 February 2025
夏淑琴 (category 南京人)
夏淑琴(1929年5月5日—),南京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1929年出生在中華民國南京,一家九口人居住在南京城南新街口5号。日军攻陷南京后展开疯狂屠杀,夏淑琴一家除了自己和妹妹夏淑芸其他七人全部遇害。姐妹俩靠家里仅剩的炒米、锅巴活了下来,14天后才被收养。后被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以及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相机记录下来。...
3 KB (353 words) - 15:57, 9 December 2021
许传音 (category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许传音(1884年11月23日—1971年9月24日),安徽贵池人。南京大屠杀期间,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副会长。 1897年前往南京求学,1905年获汇文书院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15年获金陵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获庚子赔款留学基金资助,赴伊利诺伊大学留学,191...
7 KB (489 words) - 02:21, 12 April 2025
宋煦伯 (category 监理会)
宋煦伯在莫干山建造了避暑别墅,并担任避暑会秘书。 1937年日军破城之前,宋煦伯作为留守南京的外侨之一,参与创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1938年至1940年,宋煦伯负责组织开办了五期平信徒领袖训练班。 1950年代,金陵神学院对毕范宇、宋煦伯等西教士进行批判。 中华监理公会第37次年议会记录,1922年...
1 KB (191 words) - 15:41, 12 July 2023
Fitch,1845年-1923年)之子。1906年费吴生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沃斯特学院,1909年毕业于纽约协和神学院,并接受美國长老会按立为牧师,同年回到中国,任职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任南京国际安全区副主任。他秘密将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约翰·马骥拍摄的大屠杀纪录片送到上海冲洗放映。 1979年1月20日在美国洛杉矶逝世。...
1 KB (178 words) - 00:46, 23 August 2024
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金陵大学各文、理学院与南京大学文、理学院在金陵大学鼓楼校址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大学,其他院系相继并入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原私立金陵大学校舍归南京大学,原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舍归南京师范学院。 金陵大学的前身是美国教会美以美会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汇文书院(The Nanking...
16 KB (2,266 words) - 11:45, 20 June 2025
伯恩哈爾·阿爾普·辛德貝格 (redirect from 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黄玫瑰)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和秘书刘易斯·斯迈思博士递交了他所记录的日本军人在南京的屠杀等行为。 辛德贝格返回欧洲之后,他父亲在意大利接到了他。在回家旅程中,他们经过日内瓦,辛德贝格趁机放映他在中国拍的纪录片,把日本军队在南京...
8 KB (991 words) - 03:51, 15 July 2025
鼓楼医院前身为创建于1892年的基督医院,因创办者为美国基督教会的加拿大籍传教士、医学博士马林(William E. Macklin),所以又称“马林医院”。1886年马林受教会派遣来到中国,并在南京进行传教行医活动,随后在鼓楼附近购地建造医院,1892年建成两层西式楼房一幢,是南京地区最早的一所西医院。...
9 KB (742 words) - 19:45, 12 July 2025
南京市金陵中学 (redirect from 南京大学实验中学金陵中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呈為呈報複校經過仰祈准予備案 1937年11月,金大董事会董事长杭立武提议设立南京安全区,并邀请20人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于安全区内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难民区于1937年11月17日成立后,21日正式征得当局同意,次日去电征求日方意见,将安全区范围设定为东面以中山路北段从新街口到山西路广场...
102 KB (12,026 words) - 04:36, 3 July 2025
会接收;解放军第315团二营四连守护紫金山天文台;五连守护中山陵,对通向南京市区的各条路口派出警戒;六连进驻灵谷寺,向马群和孝陵卫方向派出警戒;二营部驻明孝陵附近的中山植物园。1949年5月,陵园管理委员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53 KB (7,129 words) - 06:33, 7 July 2025
史迈士 (category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刘易斯·斯特朗凯西·史迈士(英語:Lewis Strong Casey Smythe,1901年1月31日—1978年6月1日),美国基督会传教士,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南京大屠杀见证者,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和管理委员会秘书。 史迈士早年生活于美国大瀑布城,高中毕业后,在牧场工作。1918年就读于德雷克大学(Drake...
11 KB (1,027 words) - 00:26, 15 December 2024
魏特琳 (category 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成员)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2015年10月21日 [2022年7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25日). "女难民的守护神"—明妮·魏特琳. 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 (中文(中国大陆)). Vautrin, Minnie. Terror in Minnie Vautrin's Nanjing:...
5 KB (663 words) - 21:03, 17 November 2024
金陵女子大學位于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 1913年,美國教會美北長老會、美以美會、监理会、美北浸禮會和基督会决定在長江流域联合創辦一所女子大學,11月13日,组成校董会,选定南京为校址所在地。1915年,金陵女子大學在南京東南繡花巷李鸿章花园旧址開學。首任校長德本康夫人(Mrs Laurence...
9 KB (906 words) - 07:44, 9 June 2025
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 (category 南京大屠殺題材作品)
安全區收容難民,即「南市難民區」。與此同時,田伯烈還主動參加了由上海麥倫書院校長夏晉麟、沪江大学校長劉湛恩和立法委員溫源寧等人組成的「抗敵委員會」,組織各種抗日救亡工作,並成為其核心人物之一。9月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上海成立從事對外宣傳的「第五部」,11月6日又將其改為「國際...
21 KB (3,402 words) - 11:47, 14 April 2025
屈穆尔 (category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会传教士,南京大屠杀期间,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成员。 1891年屈穆尔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米德尔瓦利(英语:Middle Valley, Tennessee),1913年获拉法耶特学院学士学位,1918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1922年屈穆尔受美以美会差遣,来到南京,在金陵大学鼓楼医院担任医生。...
3 KB (300 words) - 16:20, 15 May 2022
芒罗·福勒 (category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for War)的书面赞赏。 战后加入亚细亚火油公司,之后成为南京分公司经理。1937年11月,成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成员。12月初离开南京,在上海成立难民安全区,获得中国政府表彰,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和英国海军部长(英语:Secretary to the...
3 KB (348 words) - 16:37, 2 February 2025
杭立武 (category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
1947年6月2日,教育部次長杭立武抵武漢大學調查。7月28日,交通大學校長吳保豐辭職後,是日成立整理委員會,教育部次長杭立武擔任主任委員,決定限期一個月,將校務整理就緒。9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遠東區基本教育研究會在南京召開,中國代表杭立武當選為主席;會議主題是關於推進基本教育。同年任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
12 KB (969 words) - 12:53, 4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