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種姓制度,是一個傳統複雜的尼泊爾社會分層系統,種姓由多個稱為賈提的職業世襲內婚群體構成。這種風俗十八世纪以前只流行在卡斯人、尼瓦爾人、梅德西人。但因尼泊爾在18世紀統一,尼泊爾的各種土著部落被納入種姓層級內。尼泊爾種姓制度廣泛借用古典印度教四個瓦爾納: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民族土著群體不屬於這一類系統(一般劃為首陀羅)。...
3 KB (463 words) - 04:46, 17 September 2024
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系、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範。...
40 KB (6,269 words) - 09:10, 24 April 2025
制度并不互通。许多重要的迦提,比如贾特和亚达夫,就横跨了两个瓦尔纳等级(刹帝利和吠舍),瓦尔纳和迦提之间的关系也模棱两可。 尼泊爾和印度同屬於一個文化圈,故前者種姓制度亦相似於後者。尼泊爾種姓制度有着若干的迦提分类,并用瓦尔纳制度大致将二者等同。但社会、文化的不同自然也使得种姓制度...
48 KB (5,923 words) - 13:29, 29 August 2024
达利特 (category 印度種姓制度)
尼泊尔(卡斯人、廓尔喀)、孟加拉等地區存在的种姓制度中最低的階層。 印度獨立以後,印度最弱勢的社會經濟群體正式用語稱為表列種姓(或譯為在冊種姓),被賦予保留地位、保證政治代表、晉升優先、大學配額、免費且有津貼教育、獎學金、銀行服務、各種政府計劃。在現代文學,在冊種姓的意思經常與達利特全同。...
12 KB (1,092 words) - 11:21, 15 May 2025
塔庫里 (category 尼泊爾種姓制度)
塔庫里(尼泊爾語:ठकुरी,轉寫:Ṭhakurī) 是尼泊爾印度教徒中的種姓。 塔庫里通常被認為是卡斯人中的剎帝利種姓,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尼泊爾塔庫里的人口為425,623人,大多生活在尼泊爾中西部山區,98.71%人相信印度教,大多數人以尼泊爾語作為第一語言。 塔庫里有時被認為是切特里種姓...
2 KB (376 words) - 01:16, 11 July 2022
尼泊爾東部丘陵,加德滿都谷地和德賴平原有大量的佛教徒集中;在尼泊爾每個地區中約有百分之十是佛教徒。佛教在內瓦爾人和尼泊爾種姓制度中非常普遍。2015年通過了新的憲法,授予尼泊爾所有宗教的平等權利(在90年代前的尼泊爾人民不能隨便改信其他宗教,尼泊爾...
6 KB (617 words) - 09:15, 4 February 2025
巴洪 (category 尼泊尔種姓制度)
巴洪(尼泊爾語:बाहुन)是卡斯庫拉語中婆羅門的通俗稱呼。巴洪是尼泊爾卡斯人中傳統的祭司,教育工作者,學者、政治家(但在現實中多是農民)。直到1962年前他們代表了印度教最高種姓。 撇除吠舍與其他尼泊爾中部藏緬語系丘陵民族,他們佔尼泊爾印度教人口中的31%,全國人口12...
959 bytes (121 words) - 04:40, 19 February 2022
種姓。 不可奴役的喝烈酒者:尼瓦爾人,古隆人、林布族、馬嘉人、拉伊族。 可奴役的喝烈酒者:塔芒族、切彭族、夏爾巴人、塔魯族。 不潔但仍可接觸:尼瓦爾人的職業種姓(首陀羅)、穆斯林、外國人。 不可接觸者:卡斯人不潔職業種姓、南方不潔職業種姓、尼瓦爾人不潔職業種姓。 全國近80%人口务农。尼泊尔...
41 KB (4,754 words) - 11:17, 8 May 2025
458 。因為性工作者通常屬於尼泊爾(聯合國尼泊爾組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性工作者來自塔芒族和達利特)、印度和其他南亞國家種姓制度的低種姓成員,他們覺得性工作是她們真正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唯一機會。尼泊爾種姓制度使任何階級的人都很難升到更高的階級。在罕見的情況下,特定種姓...
5 KB (810 words) - 16:03, 5 December 2023
切特里 (category 尼泊爾種姓制度)
切特里,是尼泊爾卡斯人三個種姓其中之一,也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種姓。在2011年佔全国人口16.6%,在山區比例更高。根據1854年尼泊爾民法,切特里是三個佩帶聖線的種姓之一。 在尼泊爾現代史,切特里在國家統一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是尼泊爾廓爾喀軍隊,警察和政府管理人員的核心。 在尼泊爾...
2 KB (223 words) - 11:03, 17 June 2021
沙爾基 (category 尼泊爾種姓制度)
沙爾基,是尼泊爾印度教民族卡斯人的職業種姓(不潔種姓),分布於尼泊爾和喜馬拉雅東部。 他們的傳統職業是造鞋和制革,在錫金的硬性印度種姓制度中,他們被視為污染群體。 根據2011年尼泊爾人口普查,沙爾基佔人口1.4%(3,74,816)。 Vinding, Michael (1998). The Thakali:...
512 bytes (68 words) - 00:41, 4 September 2018
卡斯人 (category 含有尼泊爾語的條目)
卡斯人(尼泊爾語:खस,轉寫:Khasa)是尼泊尔的印度教民族,分布于克什米尔至不丹之间,多数分布于北阿坎德邦、喜马偕尔邦、北方邦、阿薩姆邦、尼泊尔、西孟加拉邦北方、大吉嶺,以及锡金,主要是指尼泊爾西部和库马盎专区說卡斯庫拉語的印度教民族。 他们也是雅利安人的一支,体質与塔吉克人相似。他们在公元前...
2 KB (327 words) - 11:13, 19 August 2024
突厥,是印度穆斯林社群種姓,分布於北方邦、北阿坎德邦與尼泊爾南方,巴基斯坦。人口約2500000-3000000人。 他們聲稱來自中亞,被古爾王朝帶到印度,定居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山坡上防禦拉其普特人。有人聲稱他們是烏古斯人。 他們是小農和貿易商,村莊往往是單種姓。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玉米,高粱和甘蔗。...
619 bytes (87 words) - 06:43, 24 April 2023
南亞的穆斯林與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不同,他們受印度文化同化而接受了種姓制度。但程度上較温和。 印度的穆斯林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阿失拉甫(祖先是阿拉伯人、突厥人、阿富汗人、莫臥兒部落),一種是本地皈依者。前者認為自己地位較高,這分層中世纪已有,在圖格魯克王朝突厥穆斯林獨攬大權,而不是起源於印度的穆斯林。蘇丹國也不歡迎本土穆斯林。...
1 KB (148 words) - 08:45, 7 July 2023
烏賴 (category 尼泊爾種姓制度)
烏賴(Urāy),是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尼瓦爾佛教商人種姓。他們是在加德滿都的商業和文化生活的一個突出的社羣。在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地區發展貿易,工業,藝術,建築,文學和佛教,烏賴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們是尼瓦爾人和西藏婦女結合後產生,負責西藏和加爾各答之間的貿易。 烏賴之下分九次種姓: Tuladhar(商人)...
802 bytes (99 words) - 09:01, 6 September 2024
什雷斯塔 (category 尼泊尔种姓制度)
什雷斯塔,是尼泊爾尼瓦爾人的種姓,也是一個姓氏,解作優秀和貴族。 在尼泊爾統一前,他們是馬拉王朝宮廷的行政人員,現在多数從事商業和專業行業、金融業,是尼泊爾一個高地位種姓。 他們多数是印度教徒,少数是佛教徒,很多同時信仰两教。...
438 bytes (58 words) - 09:31, 21 April 2020
達馬伊 (category 尼泊爾種姓制度)
達馬伊(尼泊爾語:दमाइँ),是尼泊爾卡斯人中的不潔種姓,主要工作是裁縫和表演樂器(鼓)。 在1854年尼泊爾民法中,他們被定義為不潔和不可接觸者。在尼泊爾2011年人口普查,他們佔人口1.8%(4,72,862),他們和其他9個職業種姓也被尼泊爾政府承認為山區达利特。 Gurung, Harka...
689 bytes (93 words) - 06:57, 29 January 2018
拉伊族 (category 尼泊爾族群)
拉伊族,是尼泊爾一個古老的藏緬語系民族,克拉底人的一部。他們分布於尼泊爾東部,印度錫金和大吉嶺。在2001年,他們人口有635,751人。 他們可能是遠古時期從東方經緬甸北部和阿薩姆地區進入尼泊爾,後被沙阿王朝征服。 他們有些人信印度教,但多數人信仰傳統宗教,因他們沒接受種姓制度,所以被巴洪們認定為首陀羅(因他們吃牛肉和喝烈酒)。...
829 bytes (105 words) - 11:13, 6 April 2025
尼泊爾傳教,大量焚燒佛教書籍,到14世紀馬拉王朝國王賈亞斯提提時大力推行摩奴法典的制定,種姓制度日漸精密,到沙阿王朝正式提出印度教是國教,嚴禁屠宰黃牛和使用牛皮產品 ,在1854年1月6日頒布民法大典(穆魯吉艾恩),對違反種姓制度者予以嚴懲,印度教國家正式成型。...
2 KB (340 words) - 04:52, 8 October 2020
塔芒族 (category 尼泊爾族群)
他們是尼泊爾最大的佛教族群,因此不屬於印度教的種姓制度。 族人大多從事农业經濟。也有人與尼泊尔其他民族的成員一樣在尼泊爾、印度的廓爾喀軍隊中服役。他們以前是馬販子。他們農閒時在加德滿都販賣地毯,額頭上扎一條帶頂住籃叫賣的就是塔芒族。 他們一些人也在登山健行中為遊客擔任挑夫。 尼泊爾民族博物館對塔芒人的簡介...
2 KB (222 words) - 11:14, 6 April 2025
尼泊爾的貿易。 第50點:相對於大型水利發電工程而言,優先發展小型水力發電計劃。 第52點:實行免費、義務和公平的教育。 第57點:給所有公民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必須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 第60點:所有種姓與語言平等……在新政權下,種姓...
29 KB (3,419 words) - 13:37, 27 April 2025
尼泊尔历史非常悠久,若根據當地的傳說和地質探測的研究,很可能早在20萬年前已有人在當地居住。古代尼泊尔境内有很多国家,在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這些國家各自發展成為尼泊爾的各個民族,之間互有勝負,加上來自印度的移民,以及來自英國的入侵者,共同譜成了今日的尼泊爾歷史。...
28 KB (4,381 words) - 13:10, 4 March 2024
巴斯,是一個分布印度北方邦、比哈爾邦、哈里亞纳邦和尼泊爾德賴平原的賤民種姓。 他們傳統上是小農,現在許多人開始遷移到城市從事商業,私人和政府服務和工業勞動。 在比哈爾邦,他們的另一職業是採收棕櫚釀酒(高種姓眼中的低賤職業)。...
461 bytes (65 words) - 04:51, 11 August 2018
业與商業。山區的印裔尼泊尔人傳統上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公務員職位。 多數印裔尼泊尔人是印度教徒,少数穆斯林,佛教徒和耆那教徒。他们种姓没印度厳格,贱民数目不多。尼泊爾穆斯林大多數是印度裔。近97%的人居住在特萊地區。 尼泊尔人认为印裔俞来俞多会使南部被印度人淹没。 The Hindu - Where...
2 KB (235 words) - 11:08, 10 February 2023
馬里,是印度教徒中的職業種姓(首陀羅),傳統上他們是園丁和花匠。他們也稱自己是Phul Mali,他們的名字從他們佔領種植的花朵中獲得。馬里種姓遍布印度北部,印度東部、馬哈拉施特拉邦以及尼泊爾德賴平原地區。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馬里以農業作為其傳統職業,並被分類為其他落後階級。 馬里人中有許多內婚團體,並不是所有的馬里種姓...
1 KB (193 words) - 09:11, 16 February 2023
尼瓦爾佛教 (category 尼泊尔佛教)
尼瓦爾佛教,是尼泊尔加德满都尼瓦爾人所信仰的独特形式佛教。尼瓦爾佛教属于金刚乘佛教,受怛特羅密教与印度教很大影响。它是已知最古老的金剛乘佛教,比西藏金剛乘佛教更早600多年。 他们有与其他地方佛教不同的地方;他们的上師出自釋迦族,而且尼瓦尔佛教徒也有种姓制度。...
562 bytes (73 words) - 21:39, 13 June 2024
恰马尔 (category 印度種姓制度)
恰馬爾(英語:Chamar),是印度與尼泊爾印度教社會中的賤民,也是第二大賤民群體。旁遮普邦、喜馬偕爾邦、北方邦、哈里亞納邦、拉賈斯坦、比哈爾邦、德里與尼泊爾、巴基斯坦也找的到他們。 他們工作是製作與買賣皮革與鞋類,因關涉死牛與殺生。所以地位低下,但是有趣的是多數此種姓...
773 bytes (99 words) - 01:11, 16 February 2023
马德西人 (category 尼泊爾族群)
deśa)在當地雅利安語中的合音詞,指尼泊爾南部、印度北部交界的一片地區,意爲“中央之國”。马德西人(英語:Madhesi people)或摩提舍人,是人種學家根據當地人的自稱“摩提屍”(मधेशी Madhēśī,卽住在摩提舍的人)用於居住在尼泊爾德賴平原的東雅利安語民族的統稱,其中包括各種文化團體,如印度教種姓...
6 KB (1,008 words) - 04:51, 5 January 2023
江格·巴哈都爾·拉納 (category 含有尼泊爾語的條目)
江格·巴哈都爾·拉納(尼泊爾語:जंग बहादुर राणा,1816年6月18日—1877年2月25日),原名江格·巴哈都尔·昆瓦尔(尼泊爾語:जंग बहादुर कुँवर),尼泊尔拉其普特人,为沙阿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中国史料称他为藏格巴都尔。 他于1846年成为尼泊尔...
1 KB (192 words) - 00:33, 22 October 2023
他們仍保留種姓制度,可分為高種姓地主和低種姓僕人。 近年來,許多尼泊爾人已經進入了城市。不幸的是大部分的城市尼泊爾人人口居住在破敗的房屋,衛生條件很差。他們通常在當地的企業工作,如商家或政府。也有一些在達卡學習,大約有300尼泊爾學生就讀於吉大港科學和技術大學(英语:University...
1 KB (152 words) - 12:06, 28 September 2022
成長和他們的活動是一個威脅,當警察的騷擾和監禁不能阻止僧侶時,他們被驅逐出境。 其中對他們提出的指控是宣講新的信仰和破壞種姓制度,使印度教徒改宗,鼓勵婦女放棄家庭生活和放棄尼泊爾語。 1926年,五個和尚連同他們的西藏上師次仁羅布從該國被驅逐出境。他們的法名分別為Mahapragya,Mahavi...
3 KB (413 words) - 01:54, 19 Februar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