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语:かぐや,英語:KAGUYA)又稱、月亮女神(日语:セレーネ,英語:SELENE),是日本發射的月球人造衛星,耗资2.7亿美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人員表示此计划是繼美国《阿波罗计划》後規模最龐大的月球計划。在当地时间2007年9月13日10时35分搭乘H2A-1...
    15 KB (2,013 words) - 01:23, 8 September 2023
  • 姬可以指: 姬,日本傳說《竹取物語》中的主角名字 姬 (漫画),日本漫畫家清水玲子的漫畫 (航天器),日本發射探月衛星的台灣譯名 〈姬物語〉,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蓬萊山,東方Project中的人物 姬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日本漫畫家赤坂アカ的漫畫...
    906 bytes (132 words) - 12:54, 5 June 2024
  • Captures Moving Images of the Earth at the Time of a Penumbral Lunar Eclipse using HDTV. JAXA. 2009-02-18 [2020-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航天器)...
    2 KB (192 words) - 04:33, 26 December 2021
  • 本表尽量彻底地记录世界各国的航天工程中,曾经抵达过月球表面、轨道或近距离完成飞掠的所有航天器之简略概况。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进行了许多太空任务来研究月球这个地球的天然卫星。在历史上,苏联的月球2是第一艘成功到达月表的航天器,于1959年9月13日被操控撞向月球。1966年,月球9成为第一艘实现受控软着陆的航天器...
    103 KB (1,112 words) - 04:17, 11 June 2025
  • 航天器登陆月球表面,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测试在月球软着陆的可行性。1970年9月24日,苏联使用月球16探测实现了第一次月球土壤采样返回。 自1976年苏联月球24完成月球采样返回后,月球软着陆探索活动长期陷入沉寂,直至2013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國家航天局的嫦娥三...
    12 KB (1,296 words) - 21:12, 4 July 2025
  • “猎鹰”排出的尾气在着陆点形成光晕,正好被日本月球轨道拍下,并经2008年5月所拍照片对比分析确认。光晕表明月表反射率在尾气影响下变化,与阿波罗十五指令舱拍摄的照片非常吻合,是阿波罗计划完工后第一个在太空清晰可见的载人登月痕迹。 阿波罗十五运载火箭运往发射台 乘组在航天器裝配大樓与运出来的土星五号火箭合影...
    91 KB (10,286 words) - 03:30, 16 March 2025
  • 智能月球探測器 (category 2023年航天)
    运作,但仍没收到探测回应,认为可能是由于太阳耀斑影响导致系统损坏。 SLIM的動畫 航天主题 月球主题 Hiten (SELENE) 月球極地探測任務(英语:Lunar Polar Exploration Mission)(LUPEX) 好客月球探测 月球探测任务列表...
    22 KB (2,276 words) - 00:06, 10 May 2025
  • 航天主题 机器人学主题 往太陽系外的飛行 旅行者1 旅行者2 先驱者10 先驱者11 新视野 非载人宇宙飞船 太阳系探测列表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旅行者1 官方网站 NASA歷年任務之旅行者頁面 旅行者1的X(前Twitter)账 旅行者现今状态 美国航行者飞出太阳系...
    75 KB (6,169 words) - 02:41, 4 July 2025
  • 蓝色幽灵一(英語:Blue Ghost Mission 1)是由萤火虫太空公司执行的机器人登月任务,于2025年1月15日发射,并于2025年3月2日08:34 UTC登陆月球。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成为首家完美将航天器软着陆在月球上的商业公司。 2021年2月4日,NASA授予萤火虫航天...
    14 KB (1,476 words) - 01:41, 5 July 2025
  • 航天局发射了嫦娥六,成功从月球背面完成首次采样返回。9月,北极星黎明任务在椭圆轨道上使用龙飞船进行了首次商业太空行走。 其他国家级科学太空任务包括美国宇航局的欧罗巴快船探测和欧空局的赫拉探测(英语:Hera (space mission)),二者均于10月发射。美国宇航局在火星上的机智...
    265 KB (7,901 words) - 01:18, 24 July 2025
  • 2016年6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拉开第二步第二阶段序幕。 9月15日,长征二F/T2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宫二空间实验室,这是中国首个正式的空间实验室平台和面向中期驻留的大型航天器...
    121 KB (12,591 words) - 01:08, 15 July 2025
  • 月球车从嫦娥四着陆完成分离,成功踏上月面,成为第一辆踏上月球背面的月球车。玉兔二月球车已在月背行驶6年6个月又20天,截至2024年9月行驶距离1613米,工况正常,是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2018年8月15日,由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联合相关单位组织的探月工程嫦娥四...
    49 KB (4,079 words) - 07:05, 24 April 2025
  • 1°26′E / 80.13°S 1.44°E / -80.13; 1.44着陆的奥德修斯月球着陆实现了民营航天公司首次月球软着陆,也是1972年阿波罗17之后第一艘在月球上软着陆的美国制造的航天器。 太陽能、氧氣和金屬是南極地區豐富的資源。 通過在南極附近建立月球資源處理設施,太陽能發電將允許幾乎持續運行。...
    21 KB (1,920 words) - 04:45, 23 June 2025
  • 成功”表示该飞越的成功完成,而不一定是主要任务的成功完成。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航天主题 太阳系主题 航天器列表 地外天体着陆列表 前往月球的航天任务列表 太陽系探測器列表 无人航天器 太陽系探索年表 Chandrayaan-1 - ISRO. www.isro.gov.in. [2022-07-15]...
    74 KB (1,132 words) - 07:49, 11 July 2025
  • 拍攝照片的是主衛星“姬”,飛行軌道高度為100公里,但衛星上的CCD相機的空間解析度為10多米,至少要大於50米~60米的月面物體才能在照片上分辨出來。而“阿波羅”15和17的著陸和月球車大小約為2~3米,“姬”的照片上根本不可能顯示出月球車和著陸的痕跡。 登月壮举再次遭质疑日探测未发现美国人登月痕跡...
    44 KB (5,890 words) - 01:03, 22 June 2025
  • 首次获得该盆地地形数据的是前苏联的探测6(1968年)和探测8(1970年)。通过对照片中月球边沿区的研究显示,这一低洼区域直径超过2000公里,深度达到5-7公里。后来苏联科学家提议将该区域命名为西南海,但当时能确定其地质结构的可靠数据还不充分。1971年阿波罗15和1972年阿波罗16...
    24 KB (2,488 words) - 04:41, 3 July 2025
  • 航天月桂獎會中颁發鼓勵,該功能使團隊獲得技术先锋奖。直-20机体采用了复合材料,其直升机斜梁首次以国产T800碳纤维制造。飞控方面,直-20采用电传操纵系统,乃中国大陆之首款电传飞控直升机。直-20由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研发,总设计师为邓景。直-20的飞行仪表采用有五个多功能液晶显示...
    25 KB (3,117 words) - 09:57, 24 July 2025
  • NASA成功找回失聯太空船.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官方网站 NASA歷年任務之旅行者号頁面 旅行者2号的X(前Twitter)账 航天主题 太阳系主题 往太陽系外的飛行 旅行者1 旅行者2 先驱者10 先驱者11 新视野 太陽系探測器列表...
    28 KB (3,587 words) - 02:41, 4 July 2025
  • 被外星人綁架事件,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的实验表明,许多外星人事件可能只是大脑潜意识作祟。而多数不明飞行物事件要么是人类制造的飞行机器或者航天器、廣為流傳的恶作剧,或不實、偽造、難以證明為真實的「證據」等,如「解剖外星人」的影片。 民众往往把一些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归咎为外星人的杰作,这甚至...
    25 KB (2,650 words) - 03:08, 30 June 2025
  • 正式進入月球軌道。 進入軌道後,飛天會飛掠L4與L5 來捕捉星塵粒子。飛天唯一的科學儀器是「慕尼黑星塵計數器」,飛天並沒有搭載任何探測月球的儀器,儘管其為月球拍攝照片,但分辨率不具備科學意義,因此才被視為日本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在第一次月球軌道切換時,飛天...
    11 KB (827 words) - 05:11, 3 May 2024
  • ,来满足各种发射需求,是日本的有太空活动坐标意义的大型运载火箭。 H-IIA运载火箭于2001年首次发射成功。在2015年12月以前,H-IIA运载火箭已发射29次,成功28次。2007年,日本使用H2A火箭发射了探月卫星姬。2009年H2A成功的实现了1箭8星的发射。...
    9 KB (945 words) - 13:29, 28 June 2025
  • 本页面有西夏文字,操作系统及浏览須支持特殊字母与符号才能正確显示为西夏文,否则可能變成乱码、问号、空格等其它符号。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家博物馆或国博,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天安门广场东侧。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4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
    57 KB (7,611 words) - 06:37, 7 July 2025
  • 雅典娜月球着陆(英語:Athena)是直觉机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设计的第二個直觉机器Nova-C月球着陆,任务代号IM-2。 2025年2月27日,雅典娜發射;2025年3月6日,雅典娜嘗試在月球南極莫顿环形山(英语:Mons...
    5 KB (294 words) - 00:17, 8 June 2025
  • 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中华民国时期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在航空航天、高速鐵路、複合材料、電子技術、核技術、替代能源、生物工程學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同时在绿色能源、发动机、精密制造、自动化等领域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198 KB (27,578 words) - 20:38, 11 July 2025
  • 表明它的雷达反射特征是粗糙表面的结果,而非冰层。这与先前克莱门汀飞船雷达数据所反映的情况相一致。但这一解释在科学界尚未取得一致的认同。13厘米波长的雷达图显示,该陨坑中缺乏水冰层存在的证据 。 2007年日本月球轨道飞行-首次对该陨坑的内部进行了光学成像,但即便将图像分辨率调整至10米...
    19 KB (2,096 words) - 22:44, 1 January 2025
  • 《明日方舟》的游戏内合作一般以实装角色、角色外观或售卖内容包为合作形式,例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彩虹六:围攻》、《罗小黑战记》、《怪物猎人》、《迷宮飯》等的合作实装了新角色进入游戏,与肯德基、中国国家地理、中国航天神舟传媒等的合作实装了新角色外观,与中国电影资料馆、三丽鸥等的合作除实装了角色外观外,还在游戏内售卖若干内容包。...
    88 KB (8,963 words) - 05:06, 2 August 2025
  • 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和英国后第四个發射人造衛星上天的國家。踏入21世紀,日本太空科技迅速發展,2007年,日本顺利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姬,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的国家;日本发射的小行星探测隼鳥...
    280 KB (26,078 words) - 16:38, 31 July 2025
  • 1970年代,美国天体物理學家瓊·費曼推論極光是地球磁層和太陽風发生相互作用的產物。她的工作結果來自“探險家33”("Explorer 33")太空船蒐集的資料。 2007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西蜜斯衛星任務」("THEMIS")的5個人造衛星群成功發射升空。3月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上空偵測到北極...
    35 KB (4,016 words) - 07:29, 17 July 2025
  • 太陽系探測器列表 (category 航天器列表)
    國家太空科學數據中心.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國家太空科學數據中心.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9).  黎明. 國家太空科學數據中心.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8)...
    249 KB (8,573 words) - 07:30, 19 July 2025
  • 梟龍戰機 (category 使用了后燃但没有平时参数的Aircraft specs模板)
    任務計算機、脈沖都卜勒雷達、慣導加全球定位系統、外掛管理系統、敵我識別、雷達告警接收機、箔條/曳光彈投放和數據傳輸單元等。操縱界面為平顯、多功能顯示和雙手不離桿操縱系統。該機有可能加裝中國研制的前視紅外線、激光照射吊艙和視鏡等。 武器與任務管理子系統是航電系統的核心,負責與飛行員接口、控制...
    46 KB (5,364 words) - 11:59, 25 July 2025
  • 太陽系探索年表 (category 航天)
    對探索太陽系有里程碑式意義的航天器。 出於探索太陽系的航天器。 但此探索太陽系年表不包括: 用地面望遠鏡的探索。 探索地球的人造衛星。 探索遙遠星系的太空望遠鏡。 探索宇宙背景輻射的觀測站等。 下表的日期默認為發射日期,但所提到的探索成就可能是在一段時間後才完成。例如旅行者2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但直到1989年才到達海王星。...
    277 KB (11,823 words) - 07:30, 19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