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對周邊各族之戰 是周宣王在位年間(前823年-前789年)對邊境各族發動的一系列戰役。 西周時代,周朝四方外族部落林立,東方有東夷、南方有南蠻、西方有西戎、北方有北狄,統稱四夷。周穆王時,西方犬戎的勢力逐漸強大,與周朝時常有衝突,穆王考慮西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
15 KB (2,816 words) - 14:36, 8 January 2017
周宣王伐楚之戰發生於前823年,周宣王派方叔南征楚國之戰。 宣王五年(前823年),周宣王以方叔為將,率兵車三千南征荊蠻,大獲全勝。周宣王南征勝利後,封方叔於洛、封王舅申伯於申(今河南省南陽市),建立申國,作為鎮撫南方的軍事重鎮。 《詩經· 小雅·南有嘉魚之什·採芑》歌颂方叔得胜。 中國戰爭列表 《詩經·...
1 KB (148 words) - 12:08, 30 January 2023
周宣王攻玁狁之戰發生於前823年,周宣王反攻玁狁入侵之戰。 玁狁也有人认为是此时居于太原一带的犬戎。 周宣王五年(前823年)三月,玁狁進攻西周,主力部隊集中於焦獲(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前鋒部隊抵達涇陽(今陝西省涇陽縣境內),直接威脅到西周首都鎬京。六月,周宣王...
3 KB (316 words) - 09:17, 16 March 2025
周桓王。周桓王就命虢公林父與周公黑肩率蔡國、衛國與陳國等諸侯聯軍攻鄭國。但聯軍被鄭軍擊敗,周桓王更被鄭將祝聃射中受傷,史稱繻葛之戰。此戰使鄭國成為春秋初期的強國,史稱「莊公小霸」。而周天子對諸侯已經失去控制,「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已經一去不返。 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
223 KB (36,582 words) - 21:43, 7 January 2025
周宣王東征之戰發生於前822年,周宣王征服東方淮夷、徐國的战争。 宣王六年(前822年),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太師南仲皇父及程伯休父率周六師征討淮夷。大軍沿淮水東行,沿途對淮夷民眾廣施恩澤。經過激烈戰鬥,周軍擊敗淮夷中勢力最強的徐國。徐國歸降後,淮夷各方國、部族皆臣服於周...
2 KB (249 words) - 17:27, 30 November 2021
周宣王伐西戎之戰(前822年)是周宣王派秦庄公兄弟五人討伐西戎的战争。 周厉王无道,西戎反叛,灭大駱、犬丘之族 。周宣王即位后,于宣王四年(前824年),任命秦仲為大夫,命其帶兵征討西戎。宣王六年(前822年),秦仲戰敗身亡,周宣王召見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他們討伐西戎。秦庄...
2 KB (217 words) - 10:13, 8 January 2017
前828年,周厲王去世,周召共和結束,周宣王立。宣王中兴开始,开启了周宣王对周边各族之战 前824年,周宣王派秦仲讨伐西戎。 前823年,周宣王攻玁狁之戰。 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的战斗中战死,周宣王召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给予七千名士兵讨伐西戎并胜利。 前828年:周厲王 前827年:燕惠侯...
866 bytes (114 words) - 15:09, 3 February 2024
周宣王攻條奔戎之戰發生於前792年,周宣王派軍隊征討條戎、奔戎的戰爭。 宣王三十六年(前792年),周宣王派軍隊征討條戎、奔戎,戰敗。 當時晉穆侯亦有參戰協助王室平亂。在攻條奔戎之役時,夫人姜氏生下長子,取名為仇,即日後的晉文侯;之後又在千畝之戰時又生一子,則命名為成師,即日後的曲沃桓叔。此事受到...
2 KB (232 words) - 10:14, 8 January 2017
之戰是王师在镐京附近战斗,而南国则是江汉之间)。失去南國之師后周宣王只好“料民于太原”,从而导致了西周的衰亡。 又史载晉穆侯十年(宣王二十六年)伐千畝之戰時生一子,名為成師,即日後的曲沃桓叔。。此为宣王三十八年之前的另一次千畝之戰,宣王未参与,晉穆侯主战,而且未战败。...
3 KB (437 words) - 08:55, 26 May 2024
前840年-周朝抵抗玁狁荊蠻之戰 前824年-前621年-秦攻戎之战 前823年-前789年-周宣王对周边各族之战 前823年-周宣王攻玁狁之战(虢季子白盘)(金文较多、可信) 前823年-周宣王攻楚荆之战 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 前822年-周宣王东征之战 前805年-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 前797年-周宣王攻太原戎之战...
70 KB (7,205 words) - 07:38, 4 September 2024
展走向。永嘉之亂帶給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難到涼州、遼東以及江南地區,使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漸漸繁榮。在諸國混戰期間,前秦宣昭帝苻堅一度統一華北,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其後各族於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北魏立國後,經過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燾的...
79 KB (11,723 words) - 14:12, 28 April 2025
之乱後諸王內鬥之際,先後攻下蜀地及江陵,並立西梁為傀儡國(詳見江陵之戰)。西魏帝後由廢帝、恭帝相繼繼立。556年宇文泰去世後,其侄宇文护專政。他於隔年廢西魏恭帝,建國北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覺為北周孝閔帝(生前仅称天王,帝号为追封),西魏亡。 北齊繼承東魏疆域,於550年由齐文宣帝建國。齊文宣...
147 KB (20,704 words) - 16:59, 16 July 2025
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宣王励精图治,政通人和,诸侯来朝得宗周。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衰象。宣王干涉鲁国君位承继,以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快。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败。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再惨败。前781年,周幽王...
231 KB (32,791 words) - 16:01, 26 June 2025
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僅38年。楊堅屬於北周的關隴集團,於北周宣帝繼位後,權勢漸增,甚至威脅皇權。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由身為皇帝外祖父的楊堅擔任攝政大臣,讓外戚勢力逐漸控制北周朝廷。楊家掌權後,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楊堅命靜帝禪位,北周...
144 KB (22,633 words) - 13:42, 24 June 2025
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王是商朝的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是最高辅政官员,最初只有辅相一人,武丁时期增加为三人,称三公。三公统领着一个决策集团,为商王提供咨询,同时负责处理一些具体政务。商王朝还存在着贞人集团,负责为商王...
207 KB (33,065 words) - 16:36, 23 June 2025
王倫自立為帝,改元建始,惠帝退位為太上皇。三月,齊王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穎三王聯合常山王乂(後改封長沙王)讨伐趙王倫。五月去除趙王倫及其黨羽,惠帝復位,齊王冏專政。302年成都王穎及河間王顒派軍討伐齊王冏,長沙王乂於京城洛陽響應。最後齊王冏及其黨羽被除,長沙王乂掌政,成都王穎於鄴遙控朝廷。...
87 KB (12,182 words) - 12:07, 5 July 2025
天下是普遍存在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有關世界的概念。其最初是從華夏族群對中原諸侯以及地理與文化領域的理解,與政治主權聯繫發展出來的觀念;此概念以普遍而明確的秩序原則來表示統治的空間和地域,和周邊的關係,並由華夏文明區別延伸出華夷秩序體系;後來傳播至漢字文化圈/東亞的國家和地區,深深影響東亞周邊...
39 KB (5,974 words) - 11:03, 8 June 2025
《太玄》融合了儒家、道家和陰陽家的學說,內容是闡述揚雄的哲學體系和宇宙論;《方言》則是中國第一部記錄方言的著作。 西汉与周边各国有着更为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也发生过一些战争。汉朝(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对周边各國或各族的战争,有的属于防御性质,有的则是对外扩张。但是总的看来,汉武帝以后漢朝版图扩大,汉族的经济和文化...
86 KB (13,988 words) - 15:51, 15 June 2025
商原是夏朝統治下的一個諸侯國,后來取代夏朝而成為“天下共主”。商朝之時,被稱為“邑”的城垣有了很大的發展,“邑”形成了不同血緣氏族部落成員雜居的古代都市。當時已出現“中商”、“大商邑”的稱謂,而對周圍各族則稱之為“方”。最遲從周初開始,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華夏地區開始被稱做“中國”。何緣“中國”....
198 KB (27,578 words) - 20:38, 11 July 2025
《太平御览》:“:周宣政二年(应为周宣政元年,578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元和郡县图志》:“(贺兰)山之东,(黄)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灌溉。如尽收地利,足以赡给军储。” 王, 幼平. 旧石器时代考古. 北京:...
19 KB (3,188 words) - 14:51, 14 March 2024
大唐雙龍傳 (section 劉武周(根據地馬邑、定襄一帶))
之變登帝位,旋即退隱江湖、笑傲山林。 《大唐雙龍傳》出場人物眾多,計算起碼有748人。在民族的設定上有很多不同的部族,漢人、胡人、四川少數民族、南方俚僚、高麗、突厥、草原的各族等。部分人物及其後代在《日月當空》、《龍戰在野》中出現。 揚州雙龍、少帥軍(根據地彭梁一帶)...
128 KB (23,805 words) - 12:28, 7 January 2025
之戰平定西北金城的薛舉、薛仁杲,派唐使安兴贵、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轨。620年派李世民於柏壁之戰击败入侵河东(今山西省)的刘武周、宋金刚。而後洛陽鄭帝王世充与河北夏帝窦建德宣布结盟,聯合抗唐。622年李世民於虎牢之戰擊潰聯軍,俘窦建德,王...
175 KB (24,123 words) - 05:18, 11 June 2025
始出现“汉人”自我称谓,而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 由於秦朝聲威遠震,也影響到其他國家對漢朝的稱呼,如古代的印度、希臘與羅馬等國仍稱其為Sino、Cina、Thin、Sinae等等。到唐朝後,由於唐朝對周邊的強大影響力,漢民族也被外國人稱為“唐人”。《明实录》中多...
136 KB (17,948 words) - 13:08, 14 July 2025
之战。阪泉之战后不久,有熊氏黄帝与神农氏炎帝两族联合,同蚩尤九黎族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史称涿鹿之战。 春秋时期北为匈奴与东胡居住地,南部分属燕国、代国。公元前475年,代国为晋国大夫赵襄子所灭,赵襄子杀死代王之后,吞并了代国,把代封地封给了侄子赵周...
65 KB (7,470 words) - 14:20, 17 May 2025
之私塾。私塾先生鄧紹明對同輩鄧紹昌說,孩子名叫「先聖」對孔子有些不恭,自作主張將「先聖」改為「希賢」,鄧紹昌認可。邓毛筆字作業常被先生畫大紅圈圈,常得到母親獎勵煮雞蛋。邓在私塾念一年多後,鄧紹昌決定把邓送到在協興場開辦之初等小學讀書,離鄧家大約2公里,由當地曾留學日本之...
251 KB (31,628 words) - 18:53, 15 July 2025
臺灣原住民族 (section 中華民國政府認定之族群)
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官方承認,根據《原住民身份法》登記之戶口統計至少約61萬4千多人(原民會2025年2月底統計資料),約佔臺灣人口的2.6%。在臺灣目前的人口分布中,各原住民族所佔比例相對較低,為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主要少數族群之一。 臺灣原住民族各族是臺灣的原住族群,17世紀後受外來移民數量的擴張以...
118 KB (11,253 words) - 22:44, 13 May 2025
文化大革命 (category 對中國共產黨的批評與爭議)
王安忆的同名小说) 《我虽死去》(2007年,胡杰导演,文革“红八月”期间卞仲耘之死的纪录片) 《山楂樹之戀》(2010年,张艺谋导演,艾米原著《山楂樹之戀》,尹麗川、顧小白、阿美编剧,周冬雨、竇驍主演) 《我11》(2012年,王小帅导演,王小帅、劳·倪编剧,刘文卿、闫妮、乔任梁、王景春主演)...
334 KB (35,909 words) - 02:32, 11 July 2025
元朝水軍原是為了元滅宋之戰而準備,1270年命劉整建造大量水軍。襄樊之戰時元朝水軍與陸軍協同包圍襄陽,攻下後降將呂文煥又率元水軍與河岸陸軍協同於丁家洲之戰擊潰南宋水軍精銳,至此領有全部長江水域。而後張弘範又率元朝水軍(平底船)渡海南下追擊南宋海軍,最後於崖山海戰包圍殲滅之,元朝水軍在滅宋之戰...
203 KB (30,159 words) - 18:45, 9 June 2025
在东汉时期,周边还有不少外族分布在中国周边地区,比如南、北匈奴,西域、羌族、乌桓、鲜卑、南蛮等各个民族。 西汉以来中央与各少数民族之间保持的臣属关系到了王莽时期也陷于瓦解,匈奴乘机控制了整个西域及东北各族。东汉初期,当光武帝进行国内统一战争时,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匈奴单...
51 KB (8,278 words) - 21:40, 11 July 2025
清朝 (section 對「中國」一詞的重塑)
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肅等省設有土司,分為宣慰司、宣撫司、招討司、安撫司和長官司(長官為武職),與土府、土州、土縣(長官為文職)。土司的長官以當地各族頭人充任,可以世襲,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頒給印信,歸所在地方之督撫、駐紮大臣管轄。宣慰等司的長官隸屬於兵部、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隸屬於吏部。雍...
352 KB (49,451 words) - 15:51, 30 June 2025
战派”占了上风,明英宗朱祁镇派兵部尚书王骥领大军远征麓川,史称“麓川之役”。正统六年(1441年),王骥率军十五万,在车里、木邦、大侯等傣族土司的支持下,击败麓川,缴获麓川平缅宣慰司印,思氏家族退至孟养。随后,思任法之...
218 KB (30,778 words) - 03:35, 26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