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正的作为: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作为构成的犯罪,如遗弃罪。 纯正的作为:指行为人以作为的形式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例如父亲救助未成年落水儿子的作为故意杀人罪。 刑法意义上的作为就是指刑法所要求的的作为义务为标准,区分出作为作为。 在行政法律意义上,作为是指以消极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3 KB (444 words) - 11:54, 17 October 2023
  • 當被告被指控所之罪未遂,且其所採取之手段不論在事實上、或法律上皆可能造成危險,則此行為謂之(英語:impossibility defense、德語:Untauglicher Versuch;不能未遂)。在一些大陸法系國家,例如德國,乃可罰之情形。在普通法中,是偶爾會採用的刑事辯護(英语:Criminal...
    3 KB (350 words) - 04:45, 6 April 2024
  • (?—?),春秋时期鲁国人,叔孙氏的家臣。 侯是郈邑的马正。郈邑宰公若藐反对叔孙州仇作为叔孙成子的继承人。叔孙成子还是立了叔孙州仇。叔孙成子死后,叔孙州仇派侯谋杀公若藐。侯的管马人拿着剑经过朝廷,公若藐要细看这剑,管马人假装懂礼节而把剑尖递给他。公若藐说:“你要把我当吴王僚吗?”管马人...
    2 KB (390 words) - 13:28, 24 August 2022
  • 滿足雙重故意:不但認知他人意欲犯罪,且願意幫助他人犯罪行為既遂,符合二者的才有成立幫助的資格。 符合主客觀擇一理論:本理論為區分當事人到底是正還是共犯,以主觀及客觀兩個標準,符合其一即屬於正,必須兩者皆符合,才能列為共犯,因為幫助是共的類型,因此也必須符合主客觀擇一範圍。主觀的標準為「是否是為了自己而行為」,...
    4 KB (621 words) - 18:19, 18 May 2023
  • 结果加重(德語:Erfolgsqualifikation)或稱加重结果,是結果的特殊型態,指行為人主觀上出於基礎犯罪的故意,而實行構成要件該當行為,然而卻超過基礎犯罪的不法構成要件所預定之損害結果,亦即出現了較嚴重的結果。 根據中華民國刑法第17條的規定,要件共有四個:(一)依據刑法第一條罪刑...
    4 KB (599 words) - 03:35, 1 June 2023
  • 生的吸收关系。比如入室抢劫的行为,抢劫罪吸收非法侵入住宅罪。吸收的处理通常是重行为吸收轻行为;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主行为吸收从行为。吸收按照吸收后的單項行為处断,而是数罪并罚。 競合論 徐岱 梁缘. 吸收之生存空间论——吸收之学理解释. 《当代法学》. 2005年, (03期) [2014-12-14]...
    2 KB (204 words) - 14:22, 16 August 2022
  • 俘获、围捕并遣送至纳粹德国所控制的领土的意大利士兵称之为“意大利军事拘留”。 意大利军队的官兵在被德军缴械后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作为德军的友军继续作战(可以加入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德国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也可以作为意大利‘志愿兵’直接加入德军部队),二是被送进位于德国境内的拘留营。最终...
    7 KB (1,113 words) - 04:23, 3 October 2021
  • 導致事故發生之駕駛員自願遺棄事故受害人,按其不作為之結果或受害人所受之危險,處最高3年徒刑或罰金。 遺棄發生於行為人已確定受害人被遺棄可能引起之結果後,仍接受或放任此結果發生,則處不作為之故意犯罪相應之刑罰。 因行為人之過失而造成之行為,按其罪過之程度及不作為之結果,處1年以下徒刑。...
    11 KB (1,251 words) - 12:28, 16 March 2024
  • 连续,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连续必须是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必须是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彼此之间具有连续性,且都必须触犯同一罪名。比如持枪连续杀人,连续多次贩卖毒品等。处罚通常按照一罪从重处罚;如果行为人在判决宣告后...
    2 KB (226 words) - 14:21, 16 August 2022
  • 牵连,是一个刑法学和犯罪学的定义,是指犯罪的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 牵连是「法條競合」的一種情形,即多項行為之中僅以與主要行為相關的法條定罪,而使與其他行為相關的法條不再適用,因此最終僅因一項行為宣告一罪;而非因多項行為實質競合(德语:Tatmehrheit)而宣告多罪或數罪併罰。...
    3 KB (367 words) - 14:22, 16 August 2022
  • 《模仿》(日语:模倣),原中文譯名為《模倣》,日本作家宮部美幸所寫的長篇小說。本小說榮獲第五十五屆每日出版文化特別獎、2002年第五屆司馬遼太郎獎、2001年度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講文學部門獎,為宮部美幸最知名的推理作品之一。 《模仿》內容以連續殺人案為開端,是一部揭發社會問題的犯罪小說。...
    18 KB (2,584 words) - 04:50, 28 April 2024
  • 理论上刑法常分为自然和法定、身份和非身份、行为和结果、实害和危险。 自然是指违反公共善良风俗和人类伦理由,刑法典或者单行刑事法律所规定的传统性犯罪。法定是指违反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定,并由行政法规中的刑事罚则所规定的犯罪。 身份是指法律规定以行为人特定身份作为定罪或者量刑依据的犯罪。非身份...
    10 KB (1,252 words) - 20:32, 14 April 2024
  • 分为能未遂和未遂。未遂分为工具、手段和对象。 另外,刑法中有一些罪,只有未遂可能有既遂;例如內亂罪,以刑法學的笑話來解釋:「內亂罪的既遂就會成為國父。」  中国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 KB (464 words) - 06:45, 1 December 2023
  • 共犯 (section )
    共犯(英語:accomplice)、共同犯罪,系指加功于正之行为及行为人,包括教唆犯与帮助两种。 共犯之成立,依作为通说的“共犯从属性说”,以正的成立为前提。共犯独立性说认为,正存在时,共犯依然得以成立。 而在大陆刑法学中,共犯常常被作为“共同犯罪”的简称,包括主犯、从、胁从、教唆犯四类,与上述大陆法系通称含义不同。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6 KB (891 words) - 08:49, 20 October 2023
  •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器官的指控,是指中國共產黨政府(特別是政法委員會、解放軍軍委等部門)被獨立調查者指控大規模系統性活體摘取良心的器官,供商業性移植給中國人或外國人謀利,被害者因此死亡,主要對象是遭關押的法轮功修煉者,以及部分其他宗教及少數民族團體成員,這些人士被關押在監獄或勞教所等场地。...
    158 KB (15,623 words) - 18:44, 18 April 2024
  • 政治犯 (redirect from 思想)
    涉及暴力行為,因此也属于良心或被称作持不同政見者。由于这个称呼是主观性的,對於一個犯人是否為政治犯通常爭議很大,被一國政府認定是不法人士或恐怖主義者的犯人可能自另一國看來是政治犯。因此,關於政治的國際爭執通常很激烈,一些政府甚至否认政治的存在。...
    15 KB (1,866 words) - 18:54, 6 April 2023
  • 巴米扬省 (redirect from )
    引国:“至引国,国王是胡,属余国,兵马强多,诸国敢来侵……土地出羊马毡布之属,甚足蒲桃”。 古时巴米扬曾有几十所佛寺。城东北的山上有世界最大的立佛石像巴米揚大佛,“高百四五十尺”,曾经“金色晃曜宝饰焕烂”,离立佛石像远还有黄铜立佛一座。2001年巴米揚大佛被塔利班炸毁。...
    5 KB (507 words) - 02:40, 3 April 2024
  • 一般而言殺人是指以積極的手段造成他人死亡的行為,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法律會課與行為人「阻止被害人死亡」的積極救援義務。當行為人違反這項義務、消極的放任被害人死時,就構成所謂的不作為,例外的被論以殺人罪。例如看見未成年子女溺水,卻故意見死不救的父母親等。 一般而言,殺人是指行為人透過親自、直接或以間接支配的方式,造成的一人或數...
    8 KB (1,105 words) - 17:28, 10 March 2024
  • 犯罪预备 (redirect from 預備)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一种犯罪状态。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预备行为不同于意表示。通常对于预备追究责任时,应当根据其所预备施行的犯罪性质,其次根据刑罚规定的量刑,可以比照犯罪既遂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特征包括有:...
    2 KB (236 words) - 02:54, 14 January 2022
  • 甲级战犯 (redirect from A級戦)
    事法庭宪章》第五条(甲)项审判(即宪章原文中的(a)项,因此甲级战犯也被称为A級戦),有“破坏和平罪”的主要战争罪犯。此类在正式国际文件中的“主要战争罪犯”在学术著作和新闻报道中也因此习惯称为“甲级战犯”。他们作為战争的領袖、組織者、鼓動者或從犯,负责策劃、執行計劃或秘密計劃,以及發動侵略戰爭或違反國際條約之戰爭。...
    11 KB (929 words) - 06:17, 24 April 2024
  • 該當,犯罪成立。 因果關係的判斷,包括:第1步驟的條件關係,及第2步驟的相當因果關係。 條件關係的判斷原則是:「若無行為A,則無結果B。」其等價命題(逆否命題)是:「若有結果B,則有行為A。」由此可見,行為A乃是結果B的必要條件。除了作為以外,尚有不作為...
    6 KB (946 words) - 09:37, 15 September 2023
  • 及概括而言,企業犯罪等問題上。因此他以刑法上的代理人責任為起點,發展出一套全面性的正犯理論:「支配造成結果的原因」,此理論亦可用於企業犯罪、不作為以及身分。 關於目前備受全球討論的重點,企業犯罪之問題,他從1979年的專論(企業犯罪與刑法,Unternehmenskriminalität und...
    16 KB (2,088 words) - 21:19, 7 October 2023
  • 其見解認為應以行為人之意思決定數量,並作為行為數之判斷。 其見解認為如行為人於實行狀態前,必須先行繼續,才得以實行狀態,此時應為想像競合。 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想象竞合,但这一概念在刑法理论上一直是被承认的,并为司法实践所普遍接受。想象竞合是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但依照比较重的罪...
    4 KB (539 words) - 03:46, 11 February 2024
  • 犯罪的分类包括: 正(包括直接正与间接正)与共犯(包括教唆犯与幫助) 既遂、未遂、預備、陰謀及中止 自然与法定 侵害与危险(包括抽象危险与具体危险) 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基本、加重与减轻等。 大陸法系國家通常採用三階層論作為犯罪成立條件。...
    23 KB (2,851 words) - 02:25, 7 February 2024
  • 犯罪主体即要求行為人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或特定身分。 如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可能因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而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在失去判斷力時,亦可能因具刑事責任能力而負刑事責任。 如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若掌握巨額財產者非是國家公職人員,則可能不作為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所懲戒約束的主體,而構成犯罪。 犯罪客体即受危害的法益;...
    13 KB (1,832 words) - 10:55, 14 April 2024
  • 我国修改刑法规定:75岁老人犯罪不能都“免死”. 新华网. [2014-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6).  纯正身份的共同犯罪问题. 新华网. [2014-11-26].  孙立红. 论共同犯罪中的作为参与. 《法学家》(京)2013年1期第63~80页. [2014-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9 KB (1,014 words) - 19:15, 2 April 2024
  • 隔天靠花籃炸彈炸傷馮總裁的秘書,懲罰他們違約報警,並將喪輝作為人肉炸彈炸毀警署大門。 置業集團斥責警察辦事周,決定對犯人妥協交錢,導致警察士氣嚴重受挫。而炸彈為了確保收錢能順利,沿路綁架到警局探望家駒而離開路上的阿May,引來家駒一起抓獲。家駒遭受四名炸彈...
    9 KB (767 words) - 18:27, 23 April 2024
  • 受欢迎的人声明来惩罚错的使团成员。它还用于驱逐涉嫌间谍活动的外交官,被描述为“与外交身份不符的活动”; 或任何公开的犯罪行为,例如贩毒。当然,声明也可能象征性地用于表示不满。 而当所谓的“针锋相对”互相驱逐情况业已发生,卷入其中的各国都会互相宣布对方的外交人员为“...
    7 KB (741 words) - 07:49, 28 November 2023
  • 作為的狀況下,侯景評價高澄的話並是謬誤;另外由於高澄認同鮮卑文化之故,這也稱上是謊言;然而因為侯景是就高澄的出身而非實際行為批判之故,因此這說法依舊正當、合理;但若侯景說「高澄不過是個鮮卑小兒,因此我願當他的手下」就是...
    8 KB (1,037 words) - 15:51, 19 July 2023
  • 具足戒 (section )
    者必須逐出僧團。 僧殘(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故意洩精、故意觸摸女人、充當男女私通牽線、私自建造房屋、毀謗其他比丘、挑撥離間和聽忠告等,屬於重罪,者接受六夜摩那陲滅罪法,然後在僧團大眾面前認罪懺悔,方能恢復僧尼資格。 不定(比丘二):獨自與婦女一起坐在隱蔽處,者視情況定為波羅夷、僧殘或捨墮。...
    4 KB (597 words) - 04:16, 20 April 2024
  • 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之者。 毀越門扇、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之者。 攜帶兇器而之者。 結夥三人以上而之者。 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之者。 在車站、埠頭、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內而之者。 前項之未遂罰之。」...
    13 KB (1,838 words) - 12:37, 5 Dec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