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指的是1940年6月14日,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軍事佔領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一事件,随后三国即被吞并并成为了苏联加盟共和国。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展開巴巴罗萨行动攻击苏联,在数周内占领波罗的海国家。1941年7月,第三帝国成立東方總督轄區管理波罗的...
    18 KB (1,658 words) - 02:54, 26 January 2024
  • 波羅的海德國人。從1939年10月至12月間,德國分別從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撤出13,700人及52,583人,他們被安置在被德國佔領的波蘭。隔年夏天,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1941年6月22日,德國展開巴巴羅薩行動。在此之前蘇聯在波羅的海國家展開蘇維埃化(英语:Sovietization...
    7 KB (758 words) - 06:36, 28 March 2023
  • 波羅的海國家(英語:Baltic states,愛沙尼亞語:Balti riigid, Baltimaad,拉脫維亞語:Baltijas valstis,立陶宛語:Baltijos valstybės)又稱波羅的海三國,是指波羅的海東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因其地理和歷史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36 KB (3,650 words) - 14:22, 14 February 2024
  • 波羅的海三國遊擊戰,又名森林兄弟抵抗运动,是自1940年至1950年代中期波羅的海地區反对苏联统治的武装斗争。1944年,苏联人占领波罗的海地区之后,激起當地人反抗。据估计,各有1万名游击队员活躍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3萬名游击队活躍在立陶宛。游擊战争一直持续到1956年,在蘇聯軍方優勢兵力下游擊隊...
    4 KB (197 words) - 15:47, 8 February 2023
  • 苏联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指的是苏联为占领波罗的海三国所作出的一系列外交以及军事行动。 1939年9月和10月,苏联迫使波罗的海三国缔结互助条约,使苏联有权在他们的领土之上建立军事基地。随后不久,苏联红军便占领波罗的海三国。1940年夏天,也就是红军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后,苏联当局迫使波罗的海...
    26 KB (2,932 words) - 06:05, 8 March 2024
  • 雅科夫列夫承認和譴責秘密條文,但他堅稱這些條文與波羅的海國家加入蘇聯無關。因此,蘇聯一改立場,不再聲稱秘密條文不存在或是偽造的,但仍不承認1940年佔領了三國,波羅的海國家對此結果當然不滿。8月22日,立陶宛最高蘇維埃的一個委員會宣佈,1940年的佔領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直接結果,故此不合法。這...
    31 KB (3,464 words) - 03:21, 26 January 2024
  • 、立陶宛三國之間的合作,試圖令三國在眾多國際議題上有共同立場,但會議的決定只具有建議地位。波羅的海會議的預算由三國政府負擔。會議的官方語言是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總部位於拉脫維亞里加。 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 Estonia.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9...
    5 KB (158 words) - 10:42, 29 June 2023
  • 冲浪行动 (category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佔領波羅的海國家人口的行動。大約90000個立陶宛人,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被打成阶级敌人被驅逐到蘇聯不適宜居住的地區。這是由蘇聯在冷戰時期所設計最複雜的驅逐行動之一。 雖然這次行動被描繪成去富農化,旨在促進農村家庭的農業集體化,但真正原因是消除反對蘇聯佔領...
    3 KB (393 words) - 05:59, 25 December 2021
  • 拉脫維亞流亡外交機構 (category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波羅的海三國被蘇聯根據當時與納粹德國簽訂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被蘇聯佔領且被迅速蘇維埃化。在佔領時駐紮在外的拉脫維亞共和國大使及領事館的外交官拒絕承認蘇聯化的拉脫維亞及返回原居地。 拉脫維亞流亡外交機構繼續在不承認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的國家運作,且在該些國家代表拉脫維亞共和國的利益。...
    6 KB (762 words) - 02:04, 9 June 2023
  • 组建成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年后,1941年6月,苏德战争期间,德国将这一地区归还了罗马尼亚,1944年,苏联重新占领摩尔达维亚。 冬季战争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蘇聯遣送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人 King 2000,第91–95頁 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King2000...
    2 KB (215 words) - 09:07, 7 April 2024
  • 波羅的海攻勢,蘇聯方面又稱為波羅的海戰略攻勢行動,是德意志國防軍及蘇聯紅軍在1944年夏季及秋季在波羅的海地區進行的一系列戰役統稱。 蘇軍的波羅的海第1、第2及第3方面軍與德國中央集團軍及北方集團軍對陣,一系列戰役的結果是中央集團軍與北方集團軍的連繫被切斷及造成在拉脫維亞的庫爾蘭包圍戰。...
    9 KB (1,018 words) - 22:02, 28 March 2024
  • 蘇占滿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占领区 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期间苏联在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的占领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对波兰的占领,详见纳粹德国和苏联对波兰的占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苏联对波罗的海国家占领,详见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741 bytes (125 words) - 07:51, 23 July 2021
  • 嘢)。所以,與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一樣,不知道波羅的海此名的粵語使用者很容易會把波羅的海誤讀為“波羅嘅海”。例如香港已故名人狄娜多年前就在主持無線電視節目「蒙太奇」時把波羅的海讀成“波羅嘅海”,也曾有粵語新聞報道員犯下同樣的錯誤。 在罗马帝国时期,波罗的海被称作“苏维汇海”(Mare Suebicum)或“萨尔马提亚海”(Mare...
    29 KB (3,283 words) - 00:02, 20 April 2024
  • 同盟国军事占领奥地利(德語:Besetztes Nachkriegsösterreich)指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由蘇、美、英、法四国对奥地利实施的分區軍事佔領。1945年德蘇兩國在維也納發生8天的激烈戰鬥,德軍節節敗退導致奧地利迅速遭到蘇軍佔領,蘇聯當局於1945年4月27日協助奧地利社會民主...
    5 KB (176 words) - 08:13, 29 February 2024
  • 波罗的海国家的国體连续性描述了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在1940年至1991年处于苏联统治和德国占领下时作为国际法下的法律实体的连续性。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波罗的海遭到非法占领,而苏联的行动被认为是违反了一般的国际法,特别是违反了苏联和波罗的海国家之间的双边条约。...
    4 KB (399 words) - 18:32, 8 February 2024
  •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category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國家,受國際法約束,以1940年前波羅的海國家任命的使館為代表,這些使館通過立陶宛外交服務在各地發揮作用。 1989年5月18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布自己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仍是蘇聯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共和國重新建立獨立國家。考量到蘇聯當局佔領...
    8 KB (647 words) - 08:06, 30 July 2023
  •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德語:Besatzungszone)是指1945年6月5日盟军政府接管德國最高權威,並宣告德國无条件投降后,被盟军分别军事佔领的德国。盟军将德国分为四个佔领区,分别归美、苏、英、法四國管制,并实施民主化、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最初盟军曾计划通过盟国管制理事会统一对德国进行管理,但1...
    8 KB (567 words) - 13:12, 20 February 2024
  • 名義上,同盟國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是由戰時與日本相關的國家共同負責,實際上均由美國主導。在這段時間內,日本政府仍然正常運作,但受同盟國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掌控。為消除戰前日本軍國主義的餘緒,佔領當局對於日本實施許多變革,而其中最大的影響是政治制度的改造,透過...
    40 KB (3,866 words) - 10:56, 8 April 2024
  • Kunigaikštystė、拉脫維亞語:Apvienotā Baltijas hercogiste)是歷史上曾構想建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也稱大利沃尼亞公國。 俄國革命后,德國佔領俄羅斯帝國的庫爾蘭省、利沃尼亞省和愛斯特蘭省等地區時,由波羅的海德國人貴族階級提出的構想。 這一構想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按照構想,庫爾蘭、愛...
    12 KB (1,697 words) - 14:40, 14 February 2024
  • 威爾斯宣言 (category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1940年7月23日,美國署理國務卿薩姆納·威爾斯發表《威爾斯宣言》,譴責蘇聯侵略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一個月前,蘇聯領袖約瑟夫·史太林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下令軍事侵略,最終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宣言明確指出,美國不會接受蘇聯進佔這三國民主國家,並拒絕承認蘇聯對三國領土控制的合法性。《威爾斯宣言》把...
    25 KB (2,555 words) - 14:36, 24 May 2023
  • 日本—立陶宛關係是日本與立陶宛之間的雙邊關係。日本在维尔纽斯設有大使馆,立陶宛亦在東京都設有大使館。苏联佔領波羅的海國家時,日本是少數承認此舉的國家。 1992年2月,日本駐立陶宛大使館在丹麦設立,1997年1月遷至立陶宛維爾紐斯。1998年6月,立陶宛駐日本大使館在東京都設立。...
    11 KB (1,121 words) - 07:17, 26 March 2023
  • 德佔歐洲,或納粹歐洲,指的是於1939年至1945年間遭納粹德國以武力強行實施軍事占領的歐洲地區。 下表列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納粹德國佔領的歐洲國家。部份和德國同盟的國家,都是因向敵人投降而被德國佔領。(如匈牙利、義大利) 下表列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因戰事或其他原因導致領土變更而被迫流亡的政府。...
    22 KB (171 words) - 07:30, 7 April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對希臘的佔領(希臘語:Η Κατοχή,I Katochi,意為“佔領”)在德意聯軍入侵希臘之後,於1941年4月開始。佔領一直持續到1944年10月德軍從希臘大陸撤軍為止。然而有個別地區,譬如克里特島和其他一些島嶼,德國駐軍一直控制到1945年5月到6月。...
    45 KB (5,259 words) - 14:57, 3 May 2024
  • 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的标准轨距和750毫米(2英尺5 1⁄2英寸)的窄轨。但是在苏联佔領波羅的海國家后,拉脱维亚的所有铁路规格均被俄罗斯规格所取代。2030年提出的波罗的海铁路项目旨在将拉脱维亚和其他波罗的海国家连接到欧洲标准轨距。从包斯卡到薩拉茨格里瓦之间的路段规划了10个区域车站。...
    4 KB (337 words) - 17:18, 4 May 2023
  • 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于1938年起发生的纳粹德国對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進行的軍事佔領行動。事件的原因是对蘇台德區(又譯蘇德台區)主权的争执。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國的軍事佔領始於1938年德國吞併蘇台德地區,隨後建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隨著1944年底蘇聯和西方盟...
    8 KB (879 words) - 14:16, 11 February 2024
  • 波羅的海盃(英語:Baltic Cup,愛沙尼亞語:Balti turniir,拉脫維亞語:Baltijas kauss,立陶宛語:Baltijos taurė)是一項由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隊參加的國際性足球錦標賽,芬蘭曾經兩度以邀請身份參加比賽。賽事最初每年舉行一次,但自20...
    10 KB (328 words) - 17:34, 15 July 2023
  • 佔領時期(丹麥語:Besættelsen),亦稱德國佔領丹麥時期(德語:Dänemark unter deutscher Besatzung),為纳粹德国佔領丹麥的時期,延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的大部份時段。德國的占领从1940年4月9日威瑟演习作战开始,至纳粹德国於1945年5月5日向盟军投降为...
    12 KB (1,674 words) - 22:46, 3 April 2024
  • sukilimas)是立陶宛歷史中,發生在介於1940年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和1941年6月納粹德國佔領立陶宛(英语:Occupation of Lithuania by Nazi Germany)之間的起義。在起義發生前一年,1940年6月15日,蘇聯紅軍入侵立陶宛並佔領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很快地被建立...
    13 KB (1,863 words) - 14:49, 18 September 2023
  • 愛沙尼亞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第一次獨立。不過在1940年由於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因此愛沙尼亞成爲蘇聯的一部分。 大多數西方國家拒絕承認蘇聯在法理上對愛沙尼亞的兼并,僅承認實際在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政府,或者乾脆也不承認蘇維埃政府。 這些國家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外交官和領事,他們仍然以其前政府的名義運作。...
    8 KB (923 words) - 14:28, 28 January 2024
  • 東方專員轄區 (category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東方專員轄區(德語:Reichskommissariat Ostland,簡稱RKO)是二戰期間德國在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以及白俄羅斯的部份地區建立的政權。於1941年7月17日根據元首法令成立,並隸屬於「被佔東部領土國家部長」。隨後於7月25日中午正式實施民政管理。和烏克蘭等其他東部佔領區不同的是...
    11 KB (1,082 words) - 12:42, 21 November 2023
  • 印度尼西亞對東帝汶的佔領從1975年12月7日印尼全面入侵東帝汶起,至1999年10月31日最後一支印尼軍隊撤出東帝汶止。在此期間,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以去殖民化為由,對東帝汶實施了暴力、野蠻的軍事佔領與霸權統治。 東帝汶原由葡萄牙殖民統治。葡萄牙在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推行非殖民化政策,使東帝汶的前途陷入不確定之中。...
    206 KB (25,348 words) - 23:28, 28 Apri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