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戰爭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各国动员至少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
    256 KB (30,044 words) - 14:58, 6 April 2024
  •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納粹德國以空前的规模在国内和占领区使用強迫勞動。强制的劳役之德国对占领地区经济剥削(英语:Economics of fascism)的重要手段,对大规模消灭德国欧洲占领区的人口起到重要作用。纳粹德国人从近20个欧洲国家绑架了大约1200万人,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中欧和东欧。许...
    46 KB (4,611 words) - 15:49, 7 April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内務省被稱作「官廳中的官廳」、「官僚势力的大本营」、「官僚之家」,也被称为最强有力的政府部门,是日本在行政机关、内政和民政的中心,內務大臣擁有僅次於內閣總理大臣的副總理的地位,直到日本盟軍佔領時期因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命令內務省解体而廢止。 内务...
    5 KB (644 words) - 14:22, 16 February 2023
  • ,可增加與經濟現實的連結,這是僅由政府代言的組織所做不到的。勞動者和雇主的代表所扮演的角色有顯著不同。對勞工來說,國際勞工組織是貫徹目標的主要工具,比起雇主,勞工有更積極的議程。另一方面,雇主經常在由國際勞工局、國際勞工組織秘書長或勞動者提出的計畫上扮演「煞車」的角色,來減緩他們認為過於躁進、或違...
    7 KB (1,135 words) - 09:48, 14 March 2023
  • 農商務省(日语:農商務省/のうしょうむしょう Nōshōmushō)為大日本帝國為產業行政的推動所成立之中央省廳。本條目亦合併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立之農商省(日语:農商省/のうしょうしょう Nōshōshō)。 農商務省設立於1881年(明治14年)4月7日,為負責執行明治政府殖產興業政策之國家機關。...
    17 KB (700 words) - 11:23, 18 March 2024
  • 世界大战期间,除了工傷事故之外,疾病保險也被列為主要優先事項,然而大量新增的養老、醫療、住房和復健方面的需求需要相當大的公共支出,為了幫助各個國家解決此項問題,在兩世界大戰之間國際勞工組織(ILO)推動了強制提撥的社會保險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全球福利改革情勢的重要時期,就像第一世界大戰...
    9 KB (1,248 words) - 21:57, 6 November 2023
  • 納粹大屠殺中的兒童是尤为脆弱的受害者。納粹德國認為從兒童的思想觀念來看,他們是“不需要”及“危險”的群體,殺害兒童是種族清洗的一部分。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意識形態和報復攻擊納粹德軍的抵抗運動成員而屠殺兒童。 納粹德國屠殺多達150萬兒童,其中有超過一百萬猶太兒童和幾十萬的吉卜賽人兒童,當中...
    10 KB (951 words) - 08:12, 16 September 2023
  • 但也有分析認爲,這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產業水平一度徹底退步的日本復興時期,也不是單純地依靠戰爭導致美軍落入日本手中的美元的力量。但是,日本作爲戰敗國揹負着巨大的戰時負債,因此,這一特殊需求也成爲經濟高速增長的跳板。 但是,真正受此特需影響的只有部分財界,而且當時特需利潤還沒有返還給勞動者...
    10 KB (1,714 words) - 09:47, 9 August 2022
  •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1900年至1946年):經歷第一世界大戰、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主動退位,他的兒子翁貝托繼任。 翁貝托二世(1946年):義大利的最後一位國王,呼籲義大利公民投票是否將保留君主制。 義大利王国主要分為幾個時期: 自由時期(1870年-1914年) 第一世界大戰和自由國家的失敗(1915年-1922年)...
    24 KB (2,518 words) - 22:49, 17 March 2024
  • 華人移民幾乎全部是男性,大多數勞動者娶薩摩亞婦女為妻,在1918年中國-薩摩亞血統的後代是顯而易見的少數民族,儘管人口比歐洲(尤其是德國)和薩摩亞後裔的人口少。這最終導致1931年的一項禁令,禁止華人男子以各種理由與薩摩亞婦女進行交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6 KB (893 words) - 04:55, 7 August 2023
  • 5萬人的8.9%;在18萬餘的職業軍人當中,臺灣原住民族的人口比例約佔7%,而依據臺灣新社會智庫政策報告「兵役制度的底層勞動者—原住民」文章提到,擔任特種部隊的比例卻高達60%。 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高砂義勇隊、國共內戰期間前往中國各個戰場、或者於臺海對峙期間戍守在金門馬祖等前線,以及當代各種天災人禍之際,皆...
    4 KB (428 words) - 17:05, 7 July 2023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波兰文化遭到了占领波兰的纳粹德国与苏联的打压——两国对于波兰的人民与文化传统均持敌意态度。两国制订了文化灭绝政策,成千上万的学者与艺术家为之丧命;无数的文化艺术品被盗窃或摧毁。英国历史学家尼爾·弗格森写道:“对于波兰人的虐待是纳粹与苏联统治愈发相似的诸多方面之一。”...
    88 KB (10,776 words) - 12:01, 7 March 2024
  • 吉爾伯特-馬紹爾群島战役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從1943年11月至1944年2月的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戰事,是中太平洋戰區的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關鍵的戰略性行動。該戰役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942年8月實施突襲馬金島展開序幕。馬紹爾群島战役的目標則是奪取瓜加林環礁和埃內韋塔克環礁上的日軍基地。...
    8 KB (949 words) - 02:17, 12 February 2024
  • 冈田春夫(日语:岡田春夫,1914年6月14日—1991年11月6日)幼名穣,日本的政治家。曾担任日本众议院副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加入了日本社会党安全保障问题代表。 1914年,冈田春夫出生在大日本帝国北海道美唄市。父亲冈田春夫一世(日语:岡田春夫 (初代)),也是政治家。...
    6 KB (254 words) - 02:24, 24 July 2023
  • 第一批抵達留尼旺的華人並非直接來自中國,而是來自馬來亞的華人契約勞動者,他們於1844年抵達島上,從事糧食生產和堤防建設的工作。但華工強烈反彈被對待的方式,結果兩年後殖民地政府就停止了招聘華人勞動者的移民工作。1850年代開始,廣東人開始從模里西斯移居留尼旺,...
    7 KB (883 words) - 11:24, 13 October 2022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4年1月27日,德語的市名Peterhof被改成了Petrodvoréts(俄語:Петродворе́ц),蘇聯解體之後依然如故。直至1997年恢復了原名Peterhof。 由於戰時成爲了前線,城市被毀壞。直至1990年代才結束復興。 現在市內大部份勞動者均為聖彼得堡市內的企業或組織的職工。...
    4 KB (509 words) - 08:12, 14 October 2023
  • 贝尼托·墨索里尼 (category 第二次世界大戰領袖)
    [2008年4月7日] (英语).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贝尼托·墨索里尼 人物主题 意大利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 意大利王国 (1861年–1946年) 墨索里尼内阁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 法西斯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纳粹主义 国家法西斯党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阿道夫·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 軸心國...
    61 KB (6,314 words) - 01:21, 16 February 2024
  • 第二共和國總理。他16歲在中學畢業之後就去了德國讀書,並在醫學院畢業和在萊比錫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以及在1923年成為西班牙馬德里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在6年之後,他加入了西班社會工人黨。 胡安.內格林在1929年加入西班牙社會工人黨開啓他的從政之路,而當時的政治局勢如下: 1918年第一世界大戰結束...
    16 KB (1,583 words) - 05:40, 15 October 2023
  • 總理人選,因而被認為是希特勒得以奪取及掌握絕對權力的最大因素;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成立,才改稱今日的聯邦議院,議會的權力有所加強,而總統成為虛位元首。[來源請求] 奥古斯特·贝贝尔 (德国社会主义劳动者党(SAP), 后来改为 德国社会民主党) 爱德华·伯恩斯坦(社民党) 威廉·布洛斯(德语:Wilhelm...
    10 KB (577 words) - 16:31, 20 March 2024
  • 勞動者基本人權相關公約之草擬及制定。除基於出自人道之考量,而特別關注某些長期被壓制剝削之弱勢勞工成員,諸如童工、女工、青少年勞工、特種勞工及特殊行業勞動者等工作條件之改善外,也慮及第一世界大戰後之政治安定問題,尤其是蘇俄革命及社會主義之興起,為避免貧富不均所引發之社會動亂,希望經由對勞動者...
    25 KB (3,766 words) - 10:54, 19 January 2021
  • 年布雷斯劳随普鲁士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并成为了西里西亚省的省府。在兩世界大戰期間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时,這座城市发生了许多對波蘭和猶太居民的歧視和迫害,他们被驅逐到強迫勞動营和納粹集中營,此外還有數万名不同國籍的強迫勞動者和戰俘被關押在整個城市的多個勞改營和監獄中。二戰後,布雷斯劳和西里西亞的大...
    7 KB (769 words) - 20:31, 17 October 2022
  • 西班牙統治時代期間抵達的許多華人是廣東廣府人[來源請求],他們是勞動者,但也有進入零售業的福建閩南人。西班牙人鼓勵中國居民居住在島上與菲律賓人結婚,改信羅馬天主教,到19世紀多數菲律賓華人也採取西班牙人的名字,姓氏和習俗。 在美國殖民時期,美國的“排華法案”也適用於菲律賓。第二次世界大戰...
    8 KB (710 words) - 19:22, 6 June 2023
  • 反而過份強調日本負面之處,给人呈现“自虐”形象。2012年至2020年出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亦使用此論述。 目前日本主流的歷史教科書中對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所作所為的描述,被認為是在自虐史觀的指導下所編寫的。這些人認為,教科書傾向誇大描述日軍的暴行,而忽略日軍在東亞地區建設性的一面,這些就是...
    4 KB (504 words) - 23:19, 7 February 2024
  • 日本社会党 (1945-1996) 社会革新党 (1948-1951) → 社会民主党 (1951-1952)→協同黨 (1952-1952) 勞動者農民黨 (1948-1957) 民主社会党 (1960-1969) → 民社党 (1969-1994) 社会市民聯合 (1977-1978) → 社会民主聯合...
    11 KB (806 words) - 08:54, 7 January 2024
  • 85年),與會的有英国、法国、德国,未能確實的建立競爭的主張。不間斷的紛爭迫使得同盟形式的建立——英法協約、三國協約、三國同盟——而且導致了第一世界大戰。 葡萄牙人從十五世紀的航海時代開始,就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貿易站、永久性防禦工事和沿非洲大陸沿岸的港口。但歐洲人對廣大的非洲因為不了解而沒有重視。...
    62 KB (9,131 words) - 06:51, 16 April 2023
  • 劳动者、神職、医生、僧伽、商人和文艺创作者多为使用。1873年(明治6年)的征兵令规定,所有男子进入军队时,需穿着越中裈,从此取代了六尺褌在军队中的使用。在太平洋战争时,越中裈已经成为了褌的代名词,几乎所有的日本男子都有这种内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2 KB (322 words) - 11:53, 19 April 2022
  • YP体制,是日本政治里表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的特有名词。 Y和P分别是雅爾達(Yalta)和波茨坦(Potsdam)两个英语单词的缩写,指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公告建立的戰後體制: 雅尔塔会议和冷战造就了美苏在世界各地的霸权主义,干扰别国内政,侵害了别的国家民族自决的机会...
    1,023 bytes (148 words) - 03:28, 2 November 2021
  • 1914年,歐洲列強所積累的層層矛盾終於爆發,開啟了第一世界大戰。三國同盟中的意大利,在1915年首先退出,而鄂圖曼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則稍後加入,由此變為“中央同盟”。由于第一世界大战引起的歐洲反德情緒使得德意志小邦在歐洲各國的皇室親戚們為了和德國撇清關係紛紛改名,徹底的去德意志化。在第一世界大戰...
    217 KB (23,471 words) - 21:24, 4 April 2024
  • 天皇,他們使用的是梅賽德斯-賓士770豪華轎車。 戴姆勒還生產德國武器的零件,最著名的是Kar98k步槍的槍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戴姆勒-賓士有6萬多名集中營囚犯和其他強迫勞動者來製造機器。 戰後,戴姆勒承認與納粹政府有聯絡和協調。 1989年,戴姆勒-賓士InterServices...
    18 KB (2,324 words) - 05:40, 18 April 2024
  • 勞工法的相關規定,因而形成公司重利剝削、雇主的責任歸屬、僱用不安定及懲戒權行使等問題,為此,臺灣參考了日本於1958年制定的「有關勞動者派遣事業妥適營運之確保及派遣勞動者就業條件整備等之法律」,為派遣勞動的三方關係爰擬「勞動派遣法」及「派遣勞工保護法」之草案。...
    25 KB (3,370 words) - 09:22, 16 September 2023
  •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是一个由世界各国工人政党组成的国际联合组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了成立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斗争的武器。组织后因第一世界大战爆发而解散。第二...
    16 KB (2,674 words) - 09:11, 18 Jul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