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所有相关国家的新时代的开始,其标志着所有欧洲殖民帝国的衰落以及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同时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对手,并参与了冷战。之所以称之为冷战,是因为它并未导致两个大国之间公开宣布战争,相反则是以间谍活动、政治颠覆和代理人战争为主要特征。...
    63 KB (8,464 words) - 15:14, 21 April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二戰爆發後,交戰雙方在世界分裂為軸心國及同盟國集團,其中大部份的國家均加入同盟國,同盟國亞洲部分起初主要以英、中為指揮核心,歐洲部分以英法軍為指揮領導,美國與蘇聯於日本突襲和德國入侵後也加入此同盟中。...
    90 KB (14,338 words) - 07:06, 11 February 2024
  • 戰後是指戰爭結束後的時期。相比之下,戰後時期完全標誌著衝突的終止。該詞現今多用來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战间期 美國重建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 AEC Lorries in the post war years 1945-1979 book (09/10/2011). [2018-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2 KB (92 words) - 14:24, 1 December 2022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及战争结束时候,数百万德意志公民(不论民族或是否与纳粹德国有联系)以及德意志裔人(不论国籍)被迫从其他欧洲国家迁徙回德国。受到影响的范围包括前德意志帝国的东部领土(战后归波兰和苏联)以及纳粹德国占领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北部及其他中欧和东欧国家)。...
    6 KB (720 words) - 14:24, 1 December 2022
  • 愛沙尼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命運的背景是基於1939年,蘇聯與德國之間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當中,秘密附加的規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宣布他們將在歐洲再次爆發戰爭時保持中立,然而當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之後,愛沙尼亞就籠罩在蘇聯的影響...
    4 KB (552 words) - 03:35, 18 April 2024
  • 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和人口龐大的國家、規模較大的戰爭。世界大戰可橫跨幾個大洲,並持續多年。這個用詞通常應用於20世紀兩個大規模的全球衝突:第一世界大戰(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第一世界大戰...
    19 KB (2,325 words) - 02:40, 14 March 2024
  • 第一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欧亚大陆、非洲,甚至那些未直接參與戰爭的地區都发生了剧烈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上的变化。 四个舊帝国因战争而崩溃,许多旧的国家在战争中覆灭;新的民族国家纷纷从旧国家的废墟之上成立,旧的民族国家的边界被重新划分,新的跨國家國際組織成立。 第一世界大战...
    52 KB (7,251 words) - 09:48, 24 March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戰爭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各国动员至少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
    256 KB (30,063 words) - 07:08, 2 May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英語:European theatre of World War II)是二战期间两个主要战区之一,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正式开始,最终以西方盟国征服西欧大部分地区结束,苏联征服东欧大部分地区,包括德国首都柏林,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但战斗一直持续...
    39 KB (4,853 words) - 12:12, 29 April 2024
  • 空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內容之一,空襲目標包含劇院與學校。德國和日本緊密依賴陸軍和海軍一體化的空中力量,他們低估戰略轟炸機的優勢。相比之下,英國和美國極力強調戰略轟炸,在小範圍運用空運戰術控制戰場與防空系統。它們都建立在大型遠程轟炸機可以攜帶武器攻擊敵人的戰略。同時,他們建立戰術空中力量,可以贏...
    12 KB (1,738 words) - 02:56, 8 December 2023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會議列表列舉了盟國的所有會議。 丘吉爾共出席14會議,羅斯福出席了12,史達林出席了5,蔣中正出席了1。 历史主题 WORLD WAR II PLUS 55, World War II Notes, November 8, 1942 (Operation Torch)...
    8 KB (184 words) - 13:46, 22 October 2023
  • 第三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II),简称三战(WWIII),為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未來可能爆發的下一世界大戰,是目前僅處於幻想中而尚未爆發的假想戰爭。但常見於政治論題、大眾文化、民眾之間茶餘飯後的聊天內容裡。該術語至少早在1941年就開始使用,有些角度將其寬其術語應用於有限的或更輕微...
    19 KB (2,100 words) - 13:11, 22 April 2024
  • ,並自稱為「聯合國」。聯合國內還有一些立場相同的國家,如加拿大以及自由法國、荷蘭等的流亡政府。 在埃及開羅舉行的開羅會議概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對日本的立場,並決定了戰後亞洲局勢的安排。當時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以及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都參加了這場會議。唯獨...
    7 KB (907 words) - 01:25, 29 September 2022
  • 时常进行游擊反抗活动。在日本战败后,尽管泰国作為軸心國之一,但其仅向同盟國支付了小额的战争赔款而了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时,泰国处于军政府统治时期,总理銮披汶·颂堪受法西斯主义和泛泰主义影响。他利用宣传手段营造个人崇拜,并范围性传播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披汶政权主张收复失地,在国内煽动反法情绪,...
    12 KB (1,717 words) - 18:02, 15 April 2024
  • 第一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或稱歐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當時的歐洲列強互相牽扯下,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中。大量新式战术、科技与武器被初次广泛运用在这场战争中,包括新近发明的飞机、堑壕战、化学武器等,导致这场...
    173 KB (18,982 words) - 06:32, 3 May 2024
  • 第一世界大戰给中國造成了深遠的影响。中華民國北京政府自1917年8月通過《對德宣戰案》參與第一世界大戰,擴大了中國參與國際社會的機會,促進了中國工業,改善了出口貿易,「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及重要轉折點」。戰爭後大日本帝国佔領德意志帝國在山東的租借地,使中華民國喪失青岛港的主權,引發了中...
    23 KB (2,674 words) - 09:30, 16 April 2024
  • Seconde Guerre mondial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最终有57个国家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同盟國組成及加入盟軍的國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會控制整個世界的原因。同盟國在部分国家例如苏联和中国大陸的历史教科书中又稱反法西斯同盟。...
    42 KB (3,953 words) - 08:50, 5 May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戰鬥以及纳粹德国投降的事件發生在1945年的4月底至5月初。 1945年4月27日當盟軍迫近米蘭時,義大利社會共和國領袖貝尼托·墨索里尼被義大利共產黨游擊隊第52加里波第旅截住,當時墨索里尼正試圖從義大利逃往瑞士的一個由德軍防守的高射炮團。4月28日墨索里尼被帶往科莫省...
    34 KB (3,712 words) - 05:46, 18 March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因受到了历史学家的极大关注。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共和国,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但许多先前事件也被认为是最终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 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执政;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导致日本入侵东北和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
    62 KB (8,484 words) - 12:16, 7 March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中东及非洲战场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地中海、非洲、中东的一系列战役和战鬥。这些区域的战鬥从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向英法宣战开始,到1945年5月2日年所有在義大利半島的德國部队投降为止。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王國向英法宣战後,在地中海的義大利與英國和...
    28 KB (3,834 words) - 07:37, 15 April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抵抗运动在每一个占领区,从不合作、提供假情报、政治宣传到藏匿失事飞行员甚至直接武装夺取据点,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发生。在许多国家,抵抗运动同时也被称作地下运动。 较为出名的抵抗运动包括南斯拉夫游击队、波兰家乡军、苏联游击队、法国抵抗运动、意大利CLN、挪威抵抗运动(英语:Norwegian...
    2 KB (306 words) - 12:10, 28 May 2023
  • 本條目涵蓋自第一世界大戰結束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期間(1918年-1939年),包含軍事衝突、外交折衝、政治角力及各式條約的簽訂等等,影響或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事件。 11月11日 由協約國代表福煦元帥與德國代表簽訂康邊停戰協定,此協定標誌了第一世界大戰的結束。 1月4日至15日...
    44 KB (5,092 words) - 00:55, 8 March 2024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945年9月9日9时,在中華民國南京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东部战区大礼堂)举行,大日本帝國陸軍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大將签署投降书,向同盟国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应钦表示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历时15分钟。...
    12 KB (956 words) - 17:02, 13 April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戰爭的規模和威力也前所未有。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整場戰爭持續了近六年之久。 在這場戰爭中,各國的軍隊和平民都遭受了巨大的傷亡和損失。戰爭期間估計有約70...
    4 KB (650 words) - 07:04, 7 March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轰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敌方领土中铁路、港口、城市、工人居所及工业区进行的持续性空中打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多空军战略家认为对工业及政治基础设施而非纯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将能带来重大胜利。战略轰炸时常涉及对平民居住区的轰炸,相关军事行动有时刻意针对平民,以达到震慑作用并扰乱其...
    28 KB (3,353 words) - 13:42, 26 April 2024
  • 第二次世界大战軸心國领袖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軸心國的一些政府首脑和军事将领。 阿道夫·希特勒 赫爾曼·戈林 約瑟夫·戈培爾 魯道夫·赫斯 马丁·鲍曼 卡爾·鄧尼茲 阿道夫·希特勒 德意志國元首、納粹黨的黨魁。奧地利裔德國政治人物,1921年成為納粹黨黨魁,1933年被任命為德國總理,1934年成為德國...
    25 KB (3,210 words) - 13:36, 18 April 2024
  • 第一世界大战东方战线(俄語:Восточный фронт或Втор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指的是第一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俄罗斯帝国(后来为苏维埃俄国)和罗马尼亚王国之间的战事。与长期呈现胶着状态的西线战事相比,东线战事的战局变化速度要快得多...
    19 KB (2,167 words) - 07:26, 1 August 202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英語: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實際上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
    30 KB (3,582 words) - 04:02, 29 March 2024
  •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开端;随后的9月17日,苏联也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由于敌方压倒性的实力和己方盟友的背叛,波兰陆军在作战一个多月后被击败。然而波兰官方从未投降:在波兰全境被占领后,波蘭流亡政府在英国宣告成立。此外,波兰还在海外成立了军队和情报机构。整个...
    123 KB (10,646 words) - 15:21, 24 December 2023
  • 《德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語:Das Deutsche Reich und der Zweite Weltkrieg)是一部由德國軍事歷史研究所(德语:Militärgeschichtliches Forschungsamt)於1979年至2008年出版、共計12...
    14 KB (1,716 words) - 19:46, 13 February 2024
  • 第一世界大战意大利战线指的是在第一世界大战中的1915年到1918年期间,在意大利北部进行的战事。交战双方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意大利本来是三国同盟的成员,但由于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之间存在着「尚未收复的意大利」问题,最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6 KB (547 words) - 03:57, 18 March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