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圆海镜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知不足斋丛书《测圆海镜》圆城图式,其中用天地乾坤等指代三角形内各点

测圆海镜》是中国金代数学家李冶的代表作,于公元1248年写成。全书一共十二卷,由一百七十个问题组成。书中对勾股容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系统地建立了“天元术”(列一元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测圆海镜》被认为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天元术著作。 天元术是对具体问题列出方程而后求解的方法。天元术于宋金时期开始发展,到元朝达到一个高峰。在《测圆海镜》问世之前,中国虽有以天人代表未知数用以布列方程和多项式的工作,但早期著作已失,仅存被引用的一些片段。李冶在《测圆海镜》中系统而概括地总结了天元术,用“天元”代替未知数,列出方程,然后求解。

内容[编辑]

《测圆海镜》由卷一的圆城图式、说明各个长度名称的总率名号、给出各个长度数值的今问正数、囊括了各个量之间关系的公式总集识别杂记;卷二至卷十二,共一百七十个问题及其解答所组成。书中一共有148问,182种方法是以天元术列出方程以求解,其中列出一次方程31个,二次方程106个,三次方程24个,四次方程20个,六次方程1个[1]

卷一[编辑]

圆城图式[编辑]

圆城图式(右图)是全书的总括图解,由一个直角三角形(古时称为勾股形)、它的内切圆以及一些特定的直线组成。其中的顶点、圆心和交点都用某个汉字来指代。最大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天地乾三角形的内切圆圆心称为。过的垂直线从上至下分别和三角形、内切圆交于三点。过的水平线从左至右分别和三角形、内切圆交于西三点。过的垂直线和过的水平线都是内切圆的切线,它们分别交天地乾三角形于四点,而相交于点。乾坤巽艮构成一个正方形。过的垂直线交东西水平线于点,交地乾边于点。过的水平线交南北垂直线于点,交天乾边于点。而这两条线相交于点。最后过的水平线交天乾边于点,过的垂直线交地乾边于点。总共22个点。

总率名号[编辑]

全书所研究的三角形一共有15个,全部是以天地线之间的线段为弦(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总率名号给出了这些三角形和线段的名称。它们分别是:

序号 三角形名称 对应的三个顶点 0c 0b 0a
1 天地乾 通弦(天地) 通股(天乾) 通勾(地乾)
2 天西川 边弦(天川) 边股(天西) 边勾(西川)
3 日地北 底弦(日地) 底股(日北) 底勾(地北)
4 黄广 天山金 黄广弦(天山) 黄广股(天金) 黄广勾(山金)
5 黄长 月地泉 黄长弦(月地) 黄长股(月泉) 黄长勾(地泉)
6 上高 天日旦 上高弦(天日) 上高股(天旦) 上高勾(日旦)
7 下高 日山朱 下高弦(日山) 下高股(日朱) 下高勾(山朱)
8 上平 月川青 上平弦(月川) 上平股(月青) 上平勾(川青)
9 下平 川地夕 下平弦(川地) 下平股(川夕) 下平勾(地夕)
10 大差 天月坤 大差弦(天月) 大差股(天坤) 大差勾(月坤)
11 小差 山地艮 小差弦(山地) 小差股(山艮) 小差勾(地艮)
12 皇极 日川心 皇极弦(日川) 皇极股(日心) 皇极勾(川心)
13 太虚 月山泛 太虚弦(月山) 太虚股(月泛) 太虚勾(山泛)
14 日月南 明弦(日月) 明股(日南) 明勾(月南)
15 山川东 叀弦(山川) 叀股(山东) 叀勾(川东)

其中弦是三角形斜边,股是三角形的长直角边(这里是竖直的),勾是三角形短直角边(这里是水平的)。(代表通勾,代表通股,代表通弦,余类推)。

今问正数[编辑]

今问正数一节给出了圆城图式中每个线段的长度。其中以内切圆的半径为120步,作为标准。

  • 勾股和:a + b
  • 勾股校:b - a
  • 勾弦和:a + c
  • 勾弦校:c - a
  • 股弦和:b + c
  • 股弦校:c - b
  • 弦校和:c + (b - a)
  • 弦校校:c - (b - a)
  • 弦和和:(a + b) + c
  • 弦和校:(a + b) - c

例子:「通弦六百八十,勾三百二十,股六百;勾股和九百二十,较(兩者的差)二百八十;勾弦和一千,较三百六十;股弦和一千二百八十,较八十;弦较和九百六十,较四百;弦和和一千六百,较二百四十。」

15个勾股形中上高 = 下高;上平 = 下平,因此,15个勾股形中,只有13个勾股形是相异的。

《今问正数》共15个勾股形×13项=195项[2]。 ,列表如下。

识别杂记[编辑]

识别杂记都是关于不同线段之间的几何关系式。一共给出了692个公式。是全书的纲领。

识别杂记包含八项:

  • 诸杂名目:是全书的总纲,列出各项定义,例如虚勾虚股相得名为虚率,高股平勾差名为角差,又名远差等等。诸杂名目中还列出三十余项定理,如凡大差小差相乘为半段径幂,大差勾小差股相乘同上、黄广股黄长勾相乘为经幂等等。
名目[编辑]
名目 定义
内率
外率
虚率
角差
次差
混同和
傍差
夎差
夎和
杂用公式[编辑]

[3]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五和五较[编辑]
  1. [4]

此外还有诸弦,大小差,诸差,诸率互见,四位拾遗,拾遗。

一共692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完全是几何定理,与具体数值无关。

举例:第三条中“勾股和即弦黄和”一句就是:三角形两直角边之和等于斜边加上内切圆直径(“黄”指内切圆直径)。这个命题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推出:

设直角三角形三边分别为,其中
内接圆直径,因此
内接圆直径 + 斜边 =
= 两直角边之和

后面出现的各问题,都根据这些公式中的相等关系而列出方程,然后求解。

李冶的692个公式中,有8个是错误的,只是因为数值吻合而被误认为成立。

新设第一率[编辑]

新设第二率[编辑]

新设第三率[编辑]

新设第四率[编辑]

第二卷[编辑]

正率14问
测圆海镜卷二 正率

从第二卷开始,《测圆海镜》中一共出现了一百七十个问题,它们都是围绕着同一个题设背景而展开。 在第二卷开头,李冶作出了以后题目公用的总假设:

假令圆城一所,不知周径,四面开门,门外纵横各有十字大道。其西北十字道头定为乾地,其东北十字道头定为艮地,其东南十字道头定为巽地,其西南十字道头定为坤地。所有测望杂法,一一设问如后。

这里的圆城就是指天地乾三角形的内切圆,其方向按照圆城图式里面东南西北四个点的位置而定(注意北在下方,东在左边,与现在通用的方位相反),所谓的“乾地”、“坤地”则是指圆城图式里面出现的点、点等等。以后的每个问题中要求的长度都是圆城的半径或直径。

接下来的问题都是已知某些线段的长度,问圆城的半径或直径。李冶在每一题的题目之后都先写出解法(代数演算),再给出演草(代入数值的计算)。

洞渊九容

开头十个问题,不需要天元方程。清代数学李善兰认为,第一个问题和《九章算术》的勾股容圆题目一样,第二问至第十问就是《自序》中提到的“洞渊九容”[5]。但李冶原书或《四库全书》李锐较本都没有这九个问题的细草,李善兰在《天算或问》一书中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求得各式,并以第二问为例阐明如下[6]

又因:

所以

其余类推。 。

第一问:或问:甲乙二人俱在乾地,乙东行三百二十步而立。甲南行六百步望见乙,问径几里?
答曰:城径二百四十步。


勾股容圆

第二问:勾上容圆

第三问:股上容圆

第四问:勾股上容圆

第五问:弦上容圆

第六问:勾外容圆

第七问:股外容圆

第八问:弦外容圆

第九问:勾外容圆半

第十问:股外容圆半

天元术
测圆海镜细草 卷二 第十四问 草曰

从第十四题开始,引入天元术,将所求的未知量设为“天元”,然后根据识别杂记中给出的公式构造出两个天元式,另其相等,然后解方程得出答案。《测圆海镜》中天元式的次序,高次幂在常数项之上,和《益古演段》,《四元玉鉴》的相反。

第十四问

“或问出西门南行四百八十步有树,出北门东行二百步见之。问答同前”。

法曰:以二行步相乘为实,二行步相并为从,一步常法,得半径。
草曰:立天元一为半径,置南行步在地,

内减天元半径得股圆差:

又置乙东行步在地,内减天元,得勾圆差:

以勾圆差增乘股圆差得半段黄方幂:

又置天元幂以倍之,也为半段黄方幂;

因此,得

相消得:

解方程,得半径

第三卷[编辑]

边股17问 [7]
标题文字 已知 未知数x 方程
1 < 直接计算
2 d
3 r
4 d
5 d
6 r
7 r
8 r
9 r
10 r
11 r
12
13
14
15 r
16 用洞渊九容公式计算
17 用洞渊九容公式计算

第四卷[编辑]

底勾17问:已知及另一边求直径d.[8]

第三卷边股问与第四卷同次第底勾问成对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二边

第五卷[编辑]

大股18问:已知[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二边

第六卷[编辑]

大勾18问:

1-11,13-19已知a_{1},及另一边求直径d.[8]
12问:已知 及另边,求直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已知
第二边

第七卷[编辑]

明叀前18问;求直径d。[9]

已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八卷[编辑]

边股17问:已知 三至八边,或其差,和,求直径d.[10]
已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十四问[编辑]

或问:高差,平差并一百六十一步,明差叀差并七十七步,问答同前。
即:

草曰:[11]

已知

相加除2 ; 根据#杂用公式,等于皇极差:
设天元一为上平勾:
=
(杂用公式)
因为 (杂用公式)
(圆城直径),
乘下高股
乘之以皇极弦幂:
因此
左右相消得:

解之得 ;
正合#今问正数中的下平勾。

第九卷上[编辑]

:大斜四问[12]

已知
1
2
3
4

第九卷下[编辑]

:大和8问

边股17问:已知三边,求直径d[13]
已知条件
1
2
3
4
5
6
7
8

第十卷[编辑]

:三事和8问[14]

已知
1
2
3
4
5
6
7
8

第十一卷[编辑]

杂糅18问:[15]

第十七问,十八问取自《洞淵算书》。

已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取自《洞淵算书》)
18 取自《洞淵算书》

第十二卷[编辑]

之分14问[16]
已知
1 =
2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