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利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申利越南语Thân Lợi,生年不詳,死於1139年或1141年,越南史籍文獻又作「翁申利」,銘文資料稱作「尚衰」,中國文獻裡稱為「趙智之」),越南李朝中期的反政府人物。申利原為占卜師,曾寄居大理國,後來自稱李仁宗皇帝之子,於李英宗初年起兵,號稱「平王」(又作「平皇」、「平原大將」),經雞洞(在今高平)、太原等地進軍,攻取富良府(在今宣光河江安沛),威脅李朝帝都昇龍,李氏朝廷派太尉杜英武等擊退申利軍隊,申利最終被太傅蘇憲誠所擒,再由朝廷定罪處死,事件結束。申利在封建時代被視為「僭號」的謀亂份子,而現代的越南共產主義學者則稱其為起義者。

來歷[编辑]

申利的來歷,散見於越南中國文獻。據越南史籍《大越史記全書》,申利原是一名「卜者」,在1140年(紹明元年)自稱李仁宗(1072─1127年在位)之子,發動起事。[1]銘文資料《鉅越國太尉李公石碑銘序》稱他為「妖童尚衰」(「尚」即越南語的thằng,為對男子的稱謂),並有載他偽稱「仁廟(即仁宗)孤子」起事。[2]中國文獻《宋會要輯稿》記載,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紹明二年),廣西官員向宋廷報告指有一位由李乾德(即李仁宗)之妾所生的兒子,投靠大理國寄住,改姓名為「趙智之」,自號平王,並在李英宗(1138─1175年在位)剛繼位時,由「大理國遣還」到李朝境內,起事反李。[3]關於大理國協助趙智之的請況,宋籍《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說「大理以兵三千助之」,亦即有實質的軍事支援。[4]此外,亦有中國典籍說趙智之自號為「南平王」。[5]雖然越、中兩國史書的記述略有差略,不過越南史家吳仕考證認為,「智之申利是一人」。[6]

現代越南共產主義學者明崢指出,申利的起事,是農民及手工業工人階層,與李朝政府之間相互矛盾所致。李朝朝廷不許人民使用竹子和鋒利的武器,限制社會生產,人民不滿情緒日漸滋長,明崢認為申利正是在此一情況下,農民及手工業工人號召起來。[7]此外,越共學者又提出李朝官府對農民進行剝削,加以旱災、水災、農作物歉收接連發生,導致人民日益忿恨,導致申利的「起義」事件。[8]

起兵反李[编辑]

申利從越南李朝北部邊境開始起事。據銘文資料,申利在雞洞(位於高平省)聚集黨羽,舉行起事。[2]而有關申利起事時間,越南史籍記載有所混淆,《越史略》稱是「己未紹明三年」(己未是1139年,紹明三年卻是1140年),《大越史記全書》稱是「庚申紹明三年」(1140年)。[9]申利軍隊從水路經太原州,經西農州、陸令州(越南史籍又作隆令州,中國史籍則提到龍令州),迅速佔據上原州(又作上源州)、下農州等地。[10]

申利又向中國尋求支持。據中國史籍記載,1139年(紹明二年)農曆六月,申利(即趙智之)由大理國送入境,駐在龍令州馱河,又派人攜金五十兩、象一頭作禮品到宋朝廣西,向當地官府要求借兵。廣西經略安撫司不敢隨便應承,密令沿邊各部落如接到申利請求便要婉拒,又向宋廷報告李朝政府軍與申利起事軍戰情緊張,「相敵勢力不及」。宋廷下令各地不得接納申利之請,並要廣西官府提高戒備。[3]

申利進據上原州(又作上源州)、下農州等地時,招募亡命之士及部落士兵加入,此時申利勢力增加至八百餘人。[11]於是申利建政立號(《鉅越國太尉李公石碑銘序》稱他的號是「平原大將」、《越史略》稱他號「平皇」,《大越史記全書》稱他號「平王[12]),冊立妻妾為皇后、夫人,兒子為王侯,封賜手下黨羽以各級官爵。據《大越史記全書》載,1141年(大定二年)正月,申利勢力已達千餘人,又運用宣傳策略,聲稱申利善於兵術,使溪峒部落民族震懾,不敢抵抗。[13]

李朝政府調兵遣將,以鎮壓申利的起事。《大越史書記載》,李氏朝廷因「邊吏上書告急」,乃於1141年(辛酉大定二年)農曆二月(《越史略》載是「己未紹明三年」二月),派諫議大夫劉禹儞(《越史略》作劉禹偁,《鉅越國太尉李公石碑銘序》作劉高儞)率兵由陸路、太傅許炎率兵從水道討伐。朝廷軍到博沱江時與申利水師交戰,申軍得勝,斬朝廷軍的先鋒將領蘇漸。申利在此戰得勝後,返回上原州,於博茹縣修建關隘,以防禦朝廷軍。劉禹儞繼續率軍討伐,攻破博如,在蒲汀與申利水軍大戰,朝廷軍再度戰敗,兵將折損過半而回。[12]

此時(《大越史記全書》指在四月),申利移駐西農州(在太原省),並打算乘勝追擊,派上源宣化、感化、永通人攻破富良府 (在今宣光河江安沛)。申利遷至富良,與一眾部下商議攻取國都昇龍之策。李氏朝廷改派太尉杜英武統兵征討。申利與杜英武軍隊在南曠津(《鉅越國太尉李公石碑銘序》作南曠津;《越史略》作曠驛;《大越史記全書》作廣驛,又稱交戰日期是五月辛卯)爆發大戰,杜英武採化整為零的策略,「分兵為十道,以備不虞」,申利軍雖眾多,但一交戰便土崩瓦解,死傷眾多,杜英武率軍追擊,擒獲申利手下的萬崖州首領楊目、金鷄洞首領周愛,送至昇龍判決。申利僅以身免,逃回陸令州。李朝政府在此一戰役後致力善後,由杜英武招集申利敗卒,又安撫楊目、周愛,賜與御府鹽等物品。[12]

敗亡[编辑]

申利退回陸令州後,杜英武繼續征討。十月(《越史略》稱當年是己未紹明三年,《大越史記全書》稱當年是辛酉大定二年),杜英武攻破陸令州,俘擄二千餘人,申利本人則逃至諒州(今諒山),被太傅蘇憲誠所擒,押送昇龍待判。李朝政府又命李義、林安等招倈申利黨徒。而申利本人由廷尉審理,再經李英宗皇帝本人治判,判處申利及其與謀者二十人斬刑,其餘各以輕重論罪,被迫參與者得豁免。事件平息。[14]

評價[编辑]

越南封建時代,申利被描寫成「僭號」,與他的部下的起事是「同謀作亂」性質。[15]到現代,越共學者認為申利事件是一次「農民起義」[7],也是李朝最大的「人民起義」之一。[16]

中國大陸學者楊武泉認為,申利曾向中國大理國宋朝尋求協助,是「籍外力爭位,本非義舉」,又否定越共學者的看法,「《越南歷史》(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著)、明崢《越南史略》卻稱之為『起義』,實不可解」[17]

參考文獻[编辑]

引用來源[编辑]

  1.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李紀·英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85頁。
  2. ^ 2.0 2.1 《鉅越國太尉李公石碑銘序》(1159年刻成),及注文,收錄於潘文閣、蘇爾夢主編《越南漢喃銘文匯編·第一集北屬時期至李朝》,遠東學院、漢喃研究院,190及194頁。
  3. ^ 3.0 3.1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蕃夷道釋·蕃夷四》,紹興九年六月二十七日條,郭聲波點校,四川大學出版社,186頁。
  4. ^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百二十九,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32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752頁。
  5. ^ 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三三零《交趾》,浙江古籍出版社,2593頁。
  6. ^ 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潘清簡等《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四,大定二年春二月條,第三十六葉。
  7. ^ 7.0 7.1 明崢《越南史略》,北京三聯書店,80頁。
  8.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3-204頁。
  9. ^ 《越史略》卷下,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97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李紀·英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85頁。
  10. ^ 《越史略》卷下,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97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李紀·英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85─286頁。
  11.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李紀·英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85─286頁。
  12. ^ 12.0 12.1 12.2 《鉅越國太尉李公石碑銘序》(1159年刻成),收錄於潘文閣、蘇爾夢主編《越南漢喃銘文匯編·第一集北屬時期至李朝》,遠東學院、漢喃研究院,190頁;《越史略》卷下,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97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李紀·英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86頁。
  13.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李紀·英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86頁。
  14. ^ 《越史略》卷下,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97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李紀·英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86頁。
  15.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全書·李紀·英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86頁。
  16.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4頁。
  17. ^ 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二,楊武泉注,北京中華書局,66─67頁。

參考書目及網絡資源[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