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韌性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網路韌性(Cyber resilience)是指系統可以不受負面網路事件(Adverse cyber event)影響,仍然實現其原始功能的能力[1]。網路韌性對於資訊系統、關鍵基礎架構、商業流程、組織、社會及國家都很重要。
負面網路事件是指會影響網路資訊系統及其資訊的可用性、資料完整性及機密性的事件[2],事件可能是刻意的(例如網路攻擊),也可能是非預期的(例如軟體更新失敗),造成因素包括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也可能二者都有。
網路韌性和網路安全(cyber security)有些不同,網路安全是要保護系統、網路以及資料,不會受到網路犯罪旳影響。網路韌性是要保護系統,在安全受威脅的情形下,其系統及網路仍可以正常運作[3]。
網路韌性的目標是維持系統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提供預期輸出的能力[4]。這表示就算正常的執行機制失效(例如出現危機或是安全漏洞),都要可以提供預期輸出的能力。此概念也包括在這類事件後復原或是恢復正常執行機制的能力,以及若需面對新的威脅時,可以持續性的變更或是修改執行機制的能力。在恢復執行機制的流程中,備份及灾难恢复是重要的一部份。
框架
[编辑]在美國總統政策行政命令PPD-21裡,將韌性定義為「可以適應變化條件,承受破壞,並且快速復原的能力」[5]。網路韌性著重在資訊科技環境中的預防措施、偵測措施及反應措施,針對系統的整體安全態勢評估和標準的差距,並且進行改善。Cyber Resilience Review(CRR)是由美國國土安全部所作,評估系統韌性的框架。另一個由Symantec所創的框架著重五點:準備/識別、保護、偵測、因應及復原[6]。
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的NIST SP 800-160 Volume 2 Rev. 1[7] 提供了工程安全系統以及可靠系統的框架,其中將惡意網路事件視為和韌性和安全性都 有關的議題。在NIST SP 800-160中有識別出14種可以提昇韌性的技術:
技術 | 目的 |
---|---|
自動因應(Adaptive Response) | 提昇用及時且適當的方式因應的能力 |
監控分析(Analytic Monitoring) | 以及時、可行的作法監控惡意行動及條件,並且進行偵測 |
協調保護(Coordinated Protection) | 實施多層防禦策略,讓入侵者要克服多個阻礙 |
欺騙(Deception) | 刻意向入侵者隱藏關鍵資產,或是透露隱蔽的受污染資產,目的是要誤導入侵者,使其混淆。 |
多樣性(Diversity) | 利用異質性來避免共因失效,特別是一些利用通用弱點的攻擊。 |
動態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 | 分散並多元化網路分佈,增加從非惡意事件(例如天災)中快速復原的能力 |
動態呈現(Dynamic Representation) | 持續呈現目前網路的情形。強化對於網路或是非網路資源的相依性。可以看出惡意行為的模式或是趨勢。 |
非持久性(Non-Persistence) | 依照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產生並且維持資源,這可以減少因資料受損、修改或是被盜用的影響。 |
特權限制(Privilege Restriction) | 依使用者屬性、系統元件及環境因素來限制特權。 |
整治(Realignment) | 讓任務關鍵服務和非關鍵服務之間的連結最小化,減少非關鍵服務失效影響到任務關鍵服務的可能性。 |
冗餘(Redundancy) | 針對關鍵資源,提供多個受保護的實例。 |
區隔(Segmentation) | 依關鍵性以及可信度定義系統元件,並且進行區隔。 |
證實可信性(Substantiated Integrity) | 確定關鍵系統元素是否已經損壞. |
不可預測性(Unpredictability) | 讓變化以隨機,無法預測的方式出現。在入侵者面對系統保護時,增加入侵者的不確定性,提高他們確認正確行動方針的難度。 |
相關條目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Björck, Fredrik; Henkel, Martin; Stirna, Janis; Zdravkovic, Jelena. Cyber Resilience - Fundamentals for a Definition.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 353. Stockholm University. 2015: 311–316. ISBN 978-3-319-16485-4. doi:10.1007/978-3-319-16486-1_31.
- ^ Ross, Ron. Developing Cyber-Resilient Systems: A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Approach (PDF).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2021, 2 [2022-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12) –通过NIST.
- ^ Cyber Resilience. www.itgovernance.co.uk.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2).
- ^ Hausken, Kjell. Cyber resilienc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 Internet of Things. 2020-09-01, 11: 100204. ISSN 2542-6605. doi:10.1016/j.iot.2020.100204 (英语).
- ^ What Is Security and Resilience? | Homeland Security. www.dhs.gov. 2012-12-19 [2016-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 ^ The Cyber Resilience Blueprint: A New Perspective on Security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2-11).
- ^ (NIST), Ron Ross; (MITRE), Richard Graubart; (MITRE), Deborah Bodeau; (MITRE), Rosalie McQuaid. SP 800-160 Vol. 2 Rev 1., Developing Cyber-Resilient Systems: A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Approach. csrc.nist.gov. December 2021 [2022-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美国英语).
- ^ (NIST), Ron Ross; (MITRE), Richard Graubart; (MITRE), Deborah Bodeau; (MITRE), Rosalie McQuaid. SP 800-160 Vol. 2 Rev 1., Developing Cyber-Resilient Systems: A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Approach. csrc.nist.gov. December 2021 [2022-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美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