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Shun Tak Fraternal Association Tam Pak Yu College

翻油後的校舍東面
地址 香港屯門區屯門友愛邨
邮政编码[email protected]
类型男女津貼中學
辦學團體順德聯誼總會
创办日期1980年
学区屯門區
校監何德心先生
校長尹仲其先生
职员人数77人
年级中一至中六,共24班級
学生人数1014人
副校長蔡志立先生
電話號碼24501402
传真號碼24401994
学校网址http://www.tpyc.edu.hk
地图
校舍東面
翻油前的校舍西面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英語:Shun Tak Fraternal Association Tam Pak Yu College)位於香港屯門友愛邨的一所連環型校舍,於1980年創校,為順德聯誼總會所創立的第三間中學,是一所政府資助的全日制男女中學。學校由順德聯誼總會前會長譚伯羽先生於1978年慷慨捐資興辦而命名。該校現任校長為尹仲其,而現任助理校長為蔡志立。

教學語言政策

[编辑]

該校是一所CMI中學(中文中學),初中以母語教學,高中理科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於2003/2004年度前之高中理科是以母語教學,但2002/2003年度該校決定2003/2004年度中四開始,理科班及數學科改以英語教學)。

其後,於2005/2006年度,中三各班實行公投,決定2006/2007年度中四理科班的教學語言。最後決定為2006/2007及2007/2008年度,中四理科班其中一班以英語授課,另一班以母語作授課語言,部分英文班學生亦可以自行決定部分科目以中文作授課語言。

早在香港政府推行母語教學前,該校已大力推動該政策於學校內實行。當時校方的初中使用母語教學,高中則改以英語教學,以達至升讀大學的要求。直至政府落實推行母語教學後,學校改為初、高中全以母語為教學語言。直至2003年,時任校長何奇韜發覺中文中學理科學生較難尋找學位,校長為顧及部份未能原校升讀中六的學生,於是決定初中繼續使用母語的同時,高中理科就改以英語教學。

譚伯羽中學秉承母會(順德聯誼總會)昭示屬校校訓:文、行、忠、信作為施教綱目,以博學多聞、敦品勵行、盡忠職守、誠實不欺的四教規範教導學生,使其將來能成為有文化、有學識、有高尚情操,熱心服務社會,為國家貢獻力量之良好公民。

歷屆行政人員

[编辑]

校監[1]

[编辑]
  • 梁中力 先生(1980年-1993年,創校校監,任內離世)
  • 蘇善祥 先生(1993年-?)
  • 何德心 先生(現任校監)

校長

[编辑]

爭議

[编辑]

在2007-2008年度的中六理科班,在實行英文教學和要求的壓力下,有部分的學生因未能適應,成績未如理想。學校方面指不想學生再浪費時間於高考上,以免他們最後都不能升讀大學,所以建議成績不達標的同學轉讀其他專科課程,以致2008-2009的中七理科人數由30人剩下18人(該12人中包括被勸轉的學生、一些中途已到外地升學及兩名拔尖學生,一人留校重讀中六)。

知名校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2000: 10-11, 74. 
  2. ^ 2.0 2.1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 2000: 97-109. 

外部連結

[编辑]